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明太祖北伐

指数 明太祖北伐

明太祖北伐是明朝建立后针对北元的八次军事行动。.

16 关系: 徐达北伐北伐北元元末民变朱元璋明太祖第七次北伐明太祖第三次北伐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明太祖第二次北伐明太祖第五次北伐明太祖第八次北伐明太祖第六次北伐明太祖第四次北伐明朝明朝统一战争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

徐达北伐

徐达北伐又称徐达北伐灭元之战,明灭元之战。是指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区域内进行的战略决战。.

新!!: 明太祖北伐和徐达北伐 · 查看更多 »

北伐

#重定向 北伐 (消歧義).

新!!: 明太祖北伐和北伐 · 查看更多 »

北元

北元(蒙古語:,1368年-1388年)(《明史》说法为1402年)指明朝建立并遣徐达大军攻陷元朝首都大都(汗八里)后,退居蒙古高原的原元朝宗室的政權,因国号仍叫大元,以其地处塞北,故稱“北元”。明朝虽承认其独立性,但否认其为元朝的继承者。明人认为明兴代元,元运已终,明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因此,明初人称北元大汗为“元君”,称其国为“残元”、“故元”,后来称之为鞑靼或北虏。 北元始于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终于脱古思帖木儿天元十年(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为蒙古(明人稱鞑靼)所代替。.

新!!: 明太祖北伐和北元 · 查看更多 »

元末民变

#重定向 元朝民變.

新!!: 明太祖北伐和元末民变 · 查看更多 »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或稱洪武帝,明朝開國皇帝,漢族,朱姓,讳元璋。曾名朱兴宗、朱重八,投军被郭子兴取名元璋,字国瑞,生於濠州钟离县 。廟號「太祖」,谥號「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統稱「太祖高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因年号洪武也俗稱洪武帝。太祖之後的皇帝除明英宗(二度在位)、清太宗(改國號)外,皆實行一世一元制。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据说法号如净。 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後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後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統的皇朝,国号“大明”。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興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賦稅。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威脅的人、並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領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後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為明惠宗。 太祖的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南京的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使得皇宮自給自足。.

新!!: 明太祖北伐和朱元璋 · 查看更多 »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发生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初三日,朱元璋因為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多次騷擾明邊境,詔命晋王朱㭎、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北征。西路由晋王朱㭎率定远侯王弼出山西。東路由燕王朱棣率領,以颍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为左右副将军,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为左右参将,于三月初二日出长城古北口。燕王朱棣侦察到乃儿不花在迤都(今蒙古苏赫巴托尔省之达里甘戛附近)屯扎,就決定乘大雪天远道突襲。三月三十日,燕王到達迤都圍住了乃儿不花的營地,并派乃儿不花的朋友观童入营劝降。乃儿不花在燕王的軟硬兼施下投降,其部眾数万人、牲畜数十万头都被明軍俘獲。晋王朱㭎则没碰到北元人马而还。 category:明太祖北伐战役 Category:蒙古国战役 Category:1390年代亚洲战役 Category:1390年.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太祖第七次北伐 · 查看更多 »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发生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朱元璋又对北元进行第三次北征。 洪武十三年二月,北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領上萬人在和林屯扎,懷疑有南侵动向。十一日,朱元璋命令西平侯沐英率其陕西明军进攻北元。三月二十一日,沐英行軍到達灵州(今宁夏灵武),偵察到脱火赤已经到了乃路(今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于是沐英急行軍七昼夜,渡過黄河,經宁夏翻過贺兰山進行突襲;在距離脱火赤軍营50里的地方分兵四路,分別從各個方向乘夜合围攻袭。脱火赤、爱足等遭突然袭击,未經激烈抵抗就被明军俘虏南下。 明史记载明军攻入哈拉和林,活捉了脱火赤、爱足。.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 查看更多 »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是1370年明朝北伐北元的战争。.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 查看更多 »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发生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是明太祖朱元璋又对北元进行第二次征伐。此战结果,徐达的主力中路军大败,李文忠的东路军得失相当,仅冯胜的西路军获胜。第二次北征以失败告终。.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 查看更多 »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又称金山之战,是指朱元璋洪武二十年(1387年)发动的一场北伐战争,结果是战胜纳哈出,并把辽东纳入明朝势力范围。.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 查看更多 »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发生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 洪武二十九年三月,朱元璋获悉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以北有北元军队活動,就命令駐扎在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領兵去大宁歼灭之。朱棣行軍到彻彻儿山,果然碰到北元軍。北元軍大败,索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被俘虜。明軍騎兵追擊到兀良哈秃城,又遇北元將領哈剌兀,再次大败北元軍凯旋班師。 Category:明太祖北伐战役 Category:内蒙古历次战争与战役 Category:1390年代中国战役 Category:1396年.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 查看更多 »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又称捕鱼儿海之战,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詔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军15万人第六次北征北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明军行軍到達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明軍行至百眼井,距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仍侦察不到元军行迹,蓝玉想引兵退还,王弼說“吾輩提十余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覆命?”。蓝玉同意王弼的看法,命诸军继续前进,“穴地而炊,毋见烟火”。锦衣卫探知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正在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之贝尔湖),蓝玉以王弼為前鋒,急行軍直奔北元汗帐。.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 查看更多 »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发生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 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北元平章乃儿不花等南侵明边境。四月十五日,朱元璋任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分兩路出塞北征。东路以傅友德为先锋,在灰山(今内蒙古宁城东南)大败元军,俘獲不少元軍人畜;又行軍到北黄河(即潢河,今西辽河),遇到的北元部隊不戰而逃,被明军追击,北元平章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被俘。西路军以沐英為先鋒出長城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攻取高州(今河北平泉境内)、嵩州(可能是指松州,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渡过胪朐河(今中蒙边境克鲁伦河),俘虜北元知院李宣及其部众。八月底,明軍北征各部勝利班师。 Category:明太祖北伐战役 Category:蒙古国战役 Category:内蒙古历次战争与战役 Category:河北历次战争与战役 Category:1380年代中国战役 Category:1381年.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明朝统一战争

明朝统一战争,是明朝建立后,对元朝殘餘勢力如云南的把匝剌瓦尔密和辽东的纳哈出及周围地方割据势力的统一战争。除漠北草原和西域等地外,全国已基本上被明朝控制。.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朝统一战争 · 查看更多 »

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

明太宗远征漠北之战指的是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分别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二年(1414年)、二十年(1422年)、二十一年(1423年)、二十二年(1424年)五次亲征对盘据在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个部落的战争,致使蒙古势力进一步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成祖亦在第五次亲--得胜回朝途中病故。.

新!!: 明太祖北伐和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