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

指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

新竹市選舉區,是中華民國區域立法委員在新竹市的選區。於1989年第一屆立法委員第六次增額選舉起實施。.

16 关系: 台灣省張學舜呂學樟立法委員邱顯智鄭正鈐自由台灣黨柯建銘歐崇敬新竹市新竹市選舉區新竹縣198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台灣省

#重定向 臺灣省.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台灣省 · 查看更多 »

張學舜

張學舜(Chang Hsueh-shun,),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世新大學畢業、復旦大學EMBA畢業。民主進步黨籍,曾任立法委員、臺灣省議會議員等職。2011年,接受民進黨徵召參選2012年立委選舉新竹市選區立法委員,落選。中華投資董事長任內,大力扶持投資中華精測,幫忙公司定位及業務成為前瞻公司;2016年中華精測股價新臺幣上千元,成為上櫃公司股王。此外,張學舜為誠品書店監察人,監督誠品公司治理與管理,協助誠品為兩岸知名文創商場及文創品牌。 2016年9月12日接任圓山大飯店董事長。.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張學舜 · 查看更多 »

呂學樟

呂學樟(),台灣新竹客家人,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呂學樟 · 查看更多 »

立法委員

#重定向 立法院#立法委員.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立法委員 · 查看更多 »

邱顯智

邱顯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人權律師、社會運動者。出生於中華民國台灣省嘉義縣竹崎鄉,高中就讀嘉義高中,並於臺北大學取得法學學士、碩士、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碩士、博士候選人。 2011年邱顯智自德國海德堡返台後與身為新竹人的妻子黃琬婷定居於新竹,育有兩女,並於新竹、台中兩地律師事務所執業,開始參與司法改革運動,從事如鄭性澤案等冤案救援。2012年年底,邱顯智號召組成義務律師團,聲援全國關廠工人抗爭事件,後續亦以律師身份積極參與如洪仲丘案、大埔丟鞋案、苑里反瘋車案、梨山老農案等案件之義務辯護行動。同時邱顯智也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義務辯護律師團之一。 2015年,邱顯智與其他創黨成員創立政黨時代力量,並宣佈參選2016年第九屆新竹市立委,競爭對手包括國民黨籍候選人鄭正鈐、民進黨籍候選人柯建銘、親民黨籍候選人歐崇敬。後落選。 2017年,因不熟稔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九條之規定,於上訴人委任邱顯智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未繳納裁判費,而遭法院駁回上訴。.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邱顯智 · 查看更多 »

鄭正鈐

鄭正鈐(),台灣政治人物,新竹市議員,中國國民黨籍以及國民黨次級團體五六七大聯盟成員,現任新竹市議員、國民黨中央委員、國民黨中央組織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鄭正鈐2002年以1千7百多票當選市議員,2005年以3千餘票連任市議員,2014年順利連任新竹市第九屆市議員,也是個人第四屆市議員生涯。2016年1月16日在國民黨逆境時,代表國民黨參選立委,但不敵民進黨總召柯建銘以約一萬票敗北。 推動新竹市立棒球場重建案,但拒絕原地重建,認為應該另外尋覓合適地點興建符合國際標準全新球場,以免危害交通、阻礙城市發展、延誤新竹市棒球運動的未來。堅決反對核災食品進入台灣。.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鄭正鈐 · 查看更多 »

自由台灣黨

自由台灣黨是公開明確主張台灣獨立的中華民國政黨,由泛綠學者蔡丁貴連同臺灣教授協會等政治團體於2015年4月17日在臺北臺大校友會館共同成立。基本主張為:依聯合國憲章、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臺灣人民有住民自決的權力,藉以達成台灣獨立的目標。.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自由台灣黨 · 查看更多 »

柯建銘

柯建銘(Ker Chien-ming,),臺灣政治人物,新竹市人,執業牙醫師。現任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之一、立法院資深立法委員之一,曾屬於民進黨福利國連線的一員,曾任第11、13屆代理民進黨黨主席。已擔任立法院17個會期的民主進步黨黨團總召。 2016年獲民進黨徵召参選新竹市選舉區立委,擊敗中國國民黨提名的市議員鄭正鈐以及時代力量提名的人權律師邱顯智。.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柯建銘 · 查看更多 »

歐崇敬

歐崇敬,出生於台南市,現任中州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民權時報總編輯、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副會長,曾任教于佛光大学、南华大学、环球科技大学,也从事过商业杂志总编、房地产杂志总监、财经台主持人兼顾问、文创、音乐教学等多种工作。 欧崇敬积极参与政治活動,从2008年起,三次争取參與选举。2011年受國民黨徵招參選台南市立委;2015年,欧崇敬由親民黨提名参选新竹市選區立法委員。.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歐崇敬 · 查看更多 »

新竹市

新竹市(Sin-tik-tshī)是位於臺灣北部的都市,中華民國臺灣省的三個市之一,地處新竹平原上,為新竹都會區的中心城市。全市劃分為3個區,總面積104.1526平方公里,其西面臺灣海峽,南鄰苗栗縣,北邊、東北邊與新竹縣相連。全境除南半部屬竹東丘陵外,其餘為地勢低平的平原。古名竹塹,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又名「風城」,因九降風特別強盛而得名。 新竹市是臺灣高科技代工產業的重鎮,1936年代成立的台灣總督府第一個科研所。1970年代成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及1980年代初期成立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吸引大批國內與國際廠商的投資及許多高科技人力移居,因此有「臺灣矽谷」之稱。.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新竹市 · 查看更多 »

新竹市選舉區

#重定向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新竹市選舉區 · 查看更多 »

新竹縣

新竹縣(客家話海陸片Sinˋ Zhug˙ rhanˇ)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北臨桃園市,南接苗栗縣,東南以雪山山脈與宜蘭縣、臺中市相連,西部面向台灣海峽,西接與新竹市交界。全縣總面積約1,427平方公里,除鳳山溪、頭前溪中下游沖積平原外,其餘大多為丘陵、台地及山地。 早期新竹縣郊區多務農,1970年代工業技術研究院創設於新竹市,1980年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於新竹市東區及新竹縣寶山鄉,1990年代位於湖口鄉的新竹工業區也逐漸從傳統產業聚落轉型為新興高科技產業聚落,使得新竹縣成為北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重鎮,而人口也在近幾年急速增加。 本縣方言於絕大部分地區使用海陸客家話,竹北市及新豐鄉沿海地區部分使用泉州腔閩南話較多,關西鎮及峨眉鄉部分使用四縣腔客家話為主。.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新竹縣 · 查看更多 »

198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198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1989年12月2日舉行,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亦是為第一屆最後一次增額選舉,主要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舉行,選出增額立法委員130位。.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198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華民國第七屆立法委員於2008年1月12日舉行,自本屆起,立法院委員由原先的225席減半至113席,任期由3年改為4年。本次選舉合併第三案、第四案全國性公民投票於同日舉行。 此次選舉是立法院首次使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選舉制度,113 (73+6+34)席立法委員包含73席單一制的選區區域立委、 6席複數制選區原住民立委(平地及山地原住民各三席)、及34席不分區及僑選委員(常合稱為「政黨票」)。 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中國國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區域立委方面:國民黨贏得57席、民進黨贏得13席、無盟贏得2席、無黨籍贏得1席;原住民立委方面:國民黨贏得4席、無盟贏得1席、親民黨贏得1席;在34席不分區及僑選委員(常合稱為「政黨票」)中,12個參選政黨中,只有國民黨、民進黨達到5%得票率的門檻,並按各自的得票率分別分得20與14席。 中華民國第七屆立法院共有113席,中國國民黨連同其與親民黨及新黨的協調席次共取得81席(71.7%),民主進步黨取得27席(23.9%),無黨團結聯盟3席(2.7%),親民黨1席(0.9%),無黨籍1席(0.9%)。中國國民黨於25個直轄市及縣市當中,取得其中15個的所有席次。 本次選舉與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3、4案同時舉行。第3案簡稱為「討黨產」公投案,第4案簡稱為「反貪腐」公投案。但這兩案最終都因投票率太低,未跨過百分之50的成案門檻而未獲通過。.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8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2012年(民國101年)1月14日舉行,與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共同構成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本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立法院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後的第二次選舉。,同時也是四個新直轄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改制升格後的首次立法院全面改選。 第八屆立法院的總席次,除了73席單一選區,尚有6席原住民、及34席全國不分區,共計113席。執政的國民黨取得過半數的64席,最大在野黨民進黨40席,台聯與親民黨各3席,無黨團結聯盟2席,無黨籍1席;其中,台聯與親民黨是立法委員選舉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後,第一次獲得全國不分區席次,並雙雙跨過在立法院成立黨團的門檻。相較上屆選舉,雖然在席次上民進黨增加、國民黨減少,整體的得票率還是維持泛藍略大於泛綠的格局。全體當選委員於2012年2月1日宣誓就任。 由於與總統選舉同時舉行,投票率達74%,創下歷屆新高。.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華民國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於2016年(民國105年)1月16日舉行,並與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共同構成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本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立法院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後的第3次選舉。第9屆立法院的總席次共計113席,其中73席區域立法委員由單一選區選出,6席原住民立法委員由複數選區選出,34席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由比例代表制選出。全體當選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任。 相較於「提前結束比賽」的總統大選,藍綠兩黨都將主戰場移到立委選舉。藍軍企圖保住國會過半和制衡能力,綠營則喊出單獨過半,陳菊、賴清德等綠營王牌更呼籲選票集中,不要重演陳水扁8年朝小野大的跛腳情形。選舉結果,民主進步黨獲得6成席次(68席),較上屆選舉增加28席,不但重新成為立法院第1大黨,且首度單獨取得立法院過半席次;國民黨從64席銳減至35席,再度成為最大在野黨,泛藍陣營首次失去過半席次;新成立的時代力量獲得3席區域立委與兩席不分區立委;親民黨從2席增為3席不分區;無黨團結聯盟則維持1席席次,本次選舉亦是選舉制度改制以來,第1次無任何僑居國外國民者當選立法委員。 一般預料,本次也是現行區域立委選舉區劃分的最後1次立委選舉。依法立委選舉區每10年調整一次,而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選舉區劃分係於2007年決定,故中央選舉委員會將於2017年進行選區調整。.

新!!: 新竹市立法委員選舉區和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新竹市第一選舉區 (2008年立法委員)新竹縣第一選舉區 (2008年立法委員)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