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

指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Battle of Sphacteria)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发生在前425年的一场战斗,是派娄斯之战的延续,交战双方为雅典联军与伯罗奔尼撒联军。.

19 关系: 古雅典尼西阿斯伯罗奔尼撒伯罗奔尼撒联盟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德摩斯梯尼 (将军)修昔底德克里昂纳夫帕克托斯麥西尼亞州黑劳士雅典陣亡提洛同盟派娄斯之战游击战斯巴达斯法克蒂里亚

古雅典

古雅典是一個古希臘城邦。城邦時代,位於阿提卡平原,科林斯灣和愛琴海的匯流之地。核心是高地衛城,依靠阿瑞斯山,後來成為在阿提卡平原發展而成的城邦。 雅典以前是一個普通的城邦,經過梭倫、庇西特拉圖、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先後執政,在希臘城邦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波希戰爭爆發後,帶領希臘城邦擊敗波斯,戰後,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經過伯羅奔尼撒戰爭後,雅典趨於衰落,標示著希臘城邦文明走向盡頭。 雅典在古希臘文明中政治、歷史、經濟、文化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主流是君主專制的古代世界中,希臘雅典保留石器時代的直接民主,並發展成為影響現代人民主觀念極深遠的民主政治體制。特別是在黃金年代,雅典成為希臘城邦中的人才薈萃之地,許多聞名後世的學者、文學作品、建築物等等,都出現在這個時代,对此,伯利克利给予极高评价,认为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它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礎。.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古雅典 · 查看更多 »

尼西阿斯

尼西阿斯(;,,公元前470年—前413年)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的一位政治家和将军。 前421年,代表雅典与斯巴达达成十年和约,史称尼西阿斯和约。.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尼西阿斯 · 查看更多 »

伯罗奔尼撒

伯罗奔尼撒(Peloponnisos)是希腊南部的一个半岛。行政區劃而言,半島東南部是伯羅奔尼撒大區,西北部是西希腊大区。面积15491平方公里,人口632,955.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伯罗奔尼撒 · 查看更多 »

伯罗奔尼撒联盟

伯罗奔尼撒联盟 (Peloponnesian League)為前6世纪和前5世纪位于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諸城邦所組成的一个联盟。 前6世纪末,斯巴达(Sparta)成为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最强大的城邦,并在政治和军事上支配著第二强大的城邦阿尔戈斯。此外,斯巴达通由帮助科林斯摆脱暴政,及帮助厄利斯安全管制著奥林匹克运动会,而使得此兩城邦使之結盟。斯巴达經由采用这种策略來壯大其聯盟。然而,其後在边境战争中其击败了忒格亞并向他们提供永久的防御盟约,使其外交政策出現重大改變。 伯罗奔尼撒中部和北部的许多其他国家陆续地加入了这个联盟,最后联盟包括了除阿尔戈斯和亚该亚以外的所有伯罗奔尼撒城邦。当斯巴达在前546年的战役中击败了阿尔戈斯后,斯巴达的优越地位更加得以保证。 伯罗奔尼撒联盟是以斯巴达为霸主组织起来的,并由联盟的委员会所控制,委员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斯巴达的公民大会,另一部分是联盟大会,每一个结盟的城邦,不论城邦的大小和强大与否,在联盟大会中都有一个投票权。除非战争时期,联盟不向成员索取贡税,但可能会要求成员城邦提供其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只有斯巴达可以召集联盟大会。所有加盟城邦僅是與斯巴达訂盟,所以諸城邦敞需要各自另签盟约,以維持與他邦的友好關係。虽然每一个城邦皆有一投票权,但是斯巴达没有被强迫遵守任何联盟达成的决议。这样,伯罗奔尼撒联盟从严格的词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联盟,伯罗奔尼撒半岛也並不是在伯罗奔尼撒联盟的范围内。 伯罗奔尼撒联盟为其成员,特別是为斯巴达提供保护和安全。这个联盟是一个稳固的联盟,支持寡头政治而反对僭主政治。 希波战争后,联盟扩张成希腊联盟,包括了雅典和其他城邦。希腊联盟陆军由帕萨尼亚斯统帅, 但当雅典的客蒙罢免帕萨尼亚斯后,斯巴达撤出了联盟并和原来的盟友重新成立了伯罗奔尼撒联盟,而希腊联盟则转变为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这也许是因为斯巴达与他的盟友猜疑雅典人,而雅典人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两个联盟之间最终爆发了一场冲突,即伯罗奔尼撒战争。 前360年,联盟與底比斯作战,但最终战败。底比斯强制科林斯和其他城邦解除与斯巴达的盟约,結果伯罗奔尼撒联盟就此解散。.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伯罗奔尼撒联盟 · 查看更多 »

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期间双方曾幾度停战,最终斯巴达获得胜利。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世界。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不但对古代希腊而且对历史学本身有重要的意义,其本身也是第一次被科学地、历史学地记录下来的史实: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事件,该纪录到前411年冬中止。修昔底德分析了这场战争的原因和背景,他的分析对欧洲的历史学具有先驱作用。修昔底德之后,色诺芬在他的《希腊史》中延续了修昔底德的工作,记录了前411年后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人并不称这场战争为伯罗奔尼撒战争,这个名称是后来的人取的。修昔底德本人称之为“伯罗奔尼撒人与雅典人之间的战争”:.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伯罗奔尼撒战争 · 查看更多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Ἱστορία τοῦ Πελοποννησιακοῦ Πολέμου)是关于古希腊斯巴达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与雅典领导的提洛同盟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记述,作者为曾在战争中服役的雅典将军修昔提底斯。常简称为《“歷史”》。该书被广泛认为是一部经典作品和最早的学者式历史作品。该书由后来的编辑者分为八卷。 對於《“歷史”》的分析一般分為兩個派別,其一認為這個作品是客觀且科學的歷史紀錄;另外從其他學者的判斷反映出對它的傳統解釋:「《“歷史”》的解析是很嚴苛的,它以純粹理性的觀點寫作,不受冗詞與道德判斷影響,既冷酷又具批判性。」更近代的解釋,與讀者反映批評結合,認為《“歷史”》比起客觀事件的紀錄,比較好以文學作品來理解。這個觀點表現在一名學者W.R. Connor描述修昔底德:「一位藝術家,他選擇且有技巧地安排他的材料,並創造具象徵又感性的潛能。」從前者的觀點視修昔底德為有開創性、有思想、又具有哲學性,超越他所處的時代;後者認為他作為史家與他的歷史、文化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兩者的解釋都被學者所接受,有時候也有學者似乎要抓住兩者《“歷史”》中矛盾的衝擊與張力。.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查看更多 »

德摩斯梯尼 (将军)

德摩斯梯尼(Δημοσθένης,Demosthenes),(),又译德谟斯提尼,阿尔西提尼之子,古希腊军事家,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雅典的将军。.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德摩斯梯尼 (将军) · 查看更多 »

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Θουκυδίδης,前460年至前455年间—约前400年)古希腊历史学家、思想家,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傳世,該書记述了公元前5世纪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 因为修昔底德对史料搜集和对因果分析方面严谨的态度,故被称为“科学历史”之父。 修昔底德亦是政治学中现实主义派的创始人,认为个体的政治行为与其所引起的国际政治关系均建构于恐惧与自我利益之上,并受二者调整。修昔底德希望通过认知人性,从而解释诸如瘟疫、屠杀等灾难中人的行为。 今日,修昔底德的著作仍在被世界各地的高校和军事学院研究。其《米洛斯对话》(The Melian dialogue)至今仍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伯利克里葬礼致辞》(Pericles' Funeral Oration)亦在政治理论、历史和古典研究领域被广泛参阅。.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修昔底德 · 查看更多 »

克里昂

克里昂(紀元前-前422年),活躍於前五世紀的古希臘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的政治家與軍事將領,出身富裕的皮革家庭,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和阿里斯多芬尼斯均對其持有異議,認為他是該戰爭的挑動者之一。早年反對伯利克里受到挫折,後來在伯利克里死後成功地崛起,掌權期間他竭力糾集希臘城邦反對斯巴達,卻以失敗告終。.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克里昂 · 查看更多 »

纳夫帕克托斯

纳夫帕克托斯(Ναύπακτος),又译诺帕克都,是希腊西希腊大区埃托利亚-阿卡纳尼亚州的第三大城镇,位于科林斯湾北侧。1571年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基督教国家之间的勒班陀战役就在这里发生,并且以其意大利名“勒班陀”命名(Lepanto)。.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纳夫帕克托斯 · 查看更多 »

麥西尼亞州

麥西尼亞州(Μεσσηνία)是希臘伯羅奔尼撒大區的一個州,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南部,西為愛奧尼亞海,東南為麥西尼亞灣。面積2,991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180,264人。首府卡拉馬塔。 下分29市、2鎮。 Μ.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麥西尼亞州 · 查看更多 »

黑劳士

黑劳士制度(古希腊语: / Heílôtes,或者译作希洛特制度、希洛制)是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的一种国有奴隶的制度。.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黑劳士 · 查看更多 »

雅典

雅典(Αθήνα,,;Άθῆναι|Athēnai)是希腊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雅典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市内多小山。 雅典是世界上最老的城市之一,有记载的历史就长达3000多年。现在雅典是欧洲第八大城市。雅典是希腊经济、财政、工业、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欧盟商业中心之一。市区人口330万,加上郊区人口共有380万人口。城市的面积为39平方公里,加上郊区为412平方公里。 古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搖籃,是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的讲学场所的所在地。苏格拉底、希罗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其他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在雅典诞生或居住过南方网, - 于2007年7月2日查阅,雅典也因此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对欧洲及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 雅典是現代奥运会起源的地方。1896年曾举办过第一届夏季奥运会。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CNN,,发表日期1997年9月5日,于2007年7月3日查阅.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雅典 · 查看更多 »

陣亡

陣亡(Killed in Action,簡稱KIA)是軍隊當中廣泛用來描述部隊傷亡人員的軍事用語,意指在戰爭中遭受敵軍攻擊或是而死亡的士兵。美國國防部聲明,已經陣亡的軍士主要是遭受敵軍的攻擊,無力反擊時死亡,陣亡士兵來源不包括交通事故、恐怖主義及其他「非敵軍」的原因,陣亡所意指可包括在前線作戰的戰鬥隊伍和陸海空的後援隊伍中的士兵。 KIA代表一個士兵在戰爭中受到攻擊而在到达医疗设施前死亡。而「受傷而死亡」(Die of Wounds,簡稱DOW)意指士兵生還至接受醫學治療,但是依然不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曾制定DWRIA取代DOW(Died of Wounds Received in Action),然而歷史上軍隊與歷史學家都使用前一種首字母縮略字(即KIA)。美军从二战以来都会将战争中失踪的军人在之后归类为失踪推定战死,如曾很短暂地被认定为失踪但一年后就被修改为战死尸体未寻获,在62年后因寻获遗体被修改分类为战死尸体确认(美国防部战俘及失踪人员办公室称为accounted for,未确认尸体者称为unaccounted for有时也会写成missing,如就朝鲜战争美军尚有八千左右missing,这并不意味着美军仍认定这些人活着,事实上民法都规定平民在失踪七年后即推定死亡的)。 日本至二战为止,对于战争中死亡有多种不同含义的表述:在当时出版的(也包括二战后防卫厅出版的战史中)战死包括KIA和DOW两种情况,而军人在战场病死称为战病死,如一号作战中日军战死一万二千余人,但是战病死(实际为缺少营养的并发症,也就是大部分饿死)也有同样数目且日军医疗保障能力不足经常出现死伤比例为一比二甚至接近一比一的情况。不管军人平民因为卷入战争而失去生命称为战没。但是在现代也有一些日本文献开始将日军死于一场战役的军人统称为战死。.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陣亡 · 查看更多 »

提洛同盟

提洛同盟成立于公元前478年,是希腊城邦组成的一个联盟,成员在150个至173个之间,由雅典领导。在的最后阶段,希腊在普拉提亚战役中获得胜利后,为了继续对抗波斯帝国而成立此同盟。同盟的名字来源于官方会议的地址提洛岛,议会在岛上的神庙内召开,财产也保存在这个岛上,伯里克利于公元前454年将这些财产转移到了雅典。 在这个同盟成立后不久,雅典开始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同盟的海军。这种行为经常导致雅典和同盟内其他弱势成员之间产生冲突。在公元前431年,雅典对提洛同盟的强力控制促使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公元前404年战争结束后同盟解散。.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提洛同盟 · 查看更多 »

派娄斯之战

派娄斯之战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一场战役。.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派娄斯之战 · 查看更多 »

游击战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游击战一词来自18世纪的西班牙语guerra(戰爭)的縮小詞guerrilla,意为“小战”,这一词在后来的半岛战争(1808年-1814年)也出现过。游击战以多發性主動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及融入群众裡。 游击战在史前或许就出现过,但直到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才有实据。在后来的古典中国也出现过,比如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对游击部队的作战行动,作了生动的描述。实际意义上的游击战,直到近代才出现。.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游击战 · 查看更多 »

斯巴达

斯巴达(希腊语:Σπάρτη),又称拉刻代蒙,拉栖代梦(Λακεδαίμων, Lakedaímōn)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城位于中拉哥尼亚平原的南部,埃夫罗塔斯河的西岸。斯巴达城是个战略要冲,三面环山,扼守着塔伊耶托斯山脉,塔伊耶托斯山脉上的隘口是进入拉科尼亚和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必经之路,斯巴达城并不靠海,离她的海港吉雄有27英里的距离。 斯巴达以其名。斯巴达是寡头政治,和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鲜明对比。斯巴达规定所有男人必须从军。斯巴达拥有众多国有奴隶,称为黑劳士,因此「斯巴達式」也成為艱苦地進行的代名詞。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但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馬其頓崛起後,斯巴達失去了在希臘的影響力。.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斯巴达 · 查看更多 »

斯法克蒂里亚

斯法克蒂里亚(Σφακτηρία, Sphacteria),又译斯法克特里亚,在19世纪的文本中亦有称“斯法吉亚”(Sphagia),是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端、毗邻那瓦里诺湾出口、派娄斯南侧的一座岛屿。历史上是以下战争的发生地:.

新!!: 斯法克特里亚之战和斯法克蒂里亚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