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卢浮宫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宮,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展品数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查看 文藝復興繪畫和卢浮宫
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又譯--,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文西城皮耶羅先生之子──李奧納多」),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个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尔並稱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为纪念达·芬奇而被命名為“列奥纳多”。 列奥纳多·达·芬奇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博学者中的典型、一个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他被广泛地认同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画家之一,或许他还是所有人中拥有最多不同类型的天赋的人Vasari, Boltraffio, Castiglione, "Anonimo" Gaddiano, Berensen, Taine, Fuseli, Rio, Bortolon.
创世纪 (壁画)
《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大厅天顶的中央部分按建筑框边画的连续9幅宗教题材的壁画。 这幅巨型壁画创作于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期间,历时长达4年多。画面面积达14x38.5平方米,画题均取材于《圣经》的开头部分中,有关开天辟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见《创世纪》)。分别为《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陆》,《創造亞當》,《创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园》,《诺亚献祭》,《大洪水》,《诺亚醉酒》。画面由以上9幅中心画面和众多装饰画部组成,共绘有343个人物。.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 ,),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布奥纳罗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譯「--」、「米開蘭基羅」、「麥開蘭基羅」、「米高安哲奴」、「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通才、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多纳泰罗並稱「文藝復興藝術四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聖伯多祿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1564年在罗马去世,时年88岁。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3001、水星上位於45.0°S,109.1°W的隕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尊敬和纪念。.
查看 文藝復興繪畫和米开朗基罗
西斯廷礼拜堂
#重定向 西斯廷小堂.
西斯廷聖母
《西斯廷聖母》(Sistine Madonna),亦稱《希斯汀聖母》,為義大利畫家拉斐爾聖母像中的代表作,裝飾於為紀念教宗西斯笃一世而重建的皮亚琴察圣西斯托教堂,最初它被放在教堂的神龕上,至1574年為止,一直保存在圣西斯托教堂,故得此名。現為德國德累斯顿的历代大师画廊(萨克森州立艺术博物馆的一部分)收藏。.
查看 文藝復興繪畫和西斯廷聖母
马萨乔
萨乔(Masaccio,)原名托马索·德·塞尔·乔凡尼·德·西蒙(Tommaso di Ser Giovanni di Simone),是15世纪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伟大的画家,他的壁画是人文主义第一个最早的里程碑,他也是第一位使用透视法的画家,在他的画中首次引入了灭点,他画中的人物出现了历史上从没有见过的自然的身姿。.
查看 文藝復興繪畫和马萨乔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La Gioconda;La Joconde;Mona Lisa)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肖像画,其之代表作。 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很少有其他作品能像它一样,常常被人审查、研究或是演绎。它的拥有者,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它是直接画在白杨木上的,面积不大,长77公分,宽53公分。画中描绘了一位表情内敛的、微带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有時被称作是“神秘的笑容”。.
查看 文藝復興繪畫和蒙娜丽莎
波提且利
#重定向 桑德罗·波提切利.
查看 文藝復興繪畫和波提且利
最后的审判
最後的審判(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英语:Last Judgment),或者稱為大審判、末日審判,是一種宗教思想,在世界末日之時神会出現,將死者復生并對他們進行裁決,分為永生者和打入地獄者。這種觀點最初起源於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创世的阿胡拉·玛兹达将会在末日时审判世界。此概念后来深深影响了犹太教,后来更为后起之基督教及伊斯兰教所继承。.
查看 文藝復興繪畫和最后的审判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通常指耶稣赴死前与十二使徒和門徒共进的晚餐。许多文艺作品以此为题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同名画作。 根据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11章第23至26節()所作的描述,在最後的晚餐的過程中,提到吃麵包和喝葡萄汁是紀念耶穌,形容這是“體制的聖體”(参见濯足節)。.
查看 文藝復興繪畫和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三杰
文艺复兴三杰,分指三位名家,有以下定義。 在文學界,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zh-hans:彼特拉克; zh-hant:佩脫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称为「文艺复兴三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 在艺术界,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前半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鼎盛,出现了「美術三傑」或「畫壇三傑」,他们三人分别是-zh-hans:达芬奇;zh-hant:達文西-、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Category:欧洲文艺复兴 Category:人物并称.
拉斐尔
拉斐爾·聖齊奧(Raffaello Sanzio,),本名拉斐爾·桑蒂(Raffaello Santi),常简称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画家、建築師。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藝術三杰」。拉斐爾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 他的著名宗教畫聖母系列將宗教的虔誠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機地融為一體;他的畫即使是《聖喬治大戰惡龍》的场面看起來也是平靜安詳的。他為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是經典之作,他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將基督教和異教,統統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场面。同时也創作出許多著名的肖像如:「教皇利奥十世像」。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畫作一样。拉斐爾於1520年高燒猝逝於羅馬,終年37歲,葬於萬神廟。.
查看 文藝復興繪畫和拉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