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文化村 (台北市)

指数 文化村 (台北市)

文化村,是台灣日治時代台北市東門町東部的住宅地,範圍大約是現仁愛路(東門町通)以南,東至連雲街,南至信義路(三張犁道路),西至杭州南路一帶。村內有東西向的「北一條」至「北三條」和「一條通」至「七條通」共計十條道路。中正區的文北里因位居文化村之北,故名。.

7 关系: 台灣台灣日治時期仁愛路 (臺北市)信義路 (台北市)臺北市東門町 (臺北市)東門里 (台北市)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文化村 (台北市)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文化村 (台北市)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仁愛路 (臺北市)

仁愛路為臺北市的重要幹道之一。仁愛路為東西向道路,共有四段,仁愛敦南圓環以西屬西向單行道,以東則為雙向道,仁愛圓環以西的西向單行道與南邊的信義路東向單行道構成一個互補的單行道網。仁愛路東抵臺北市政府府前廣場,西抵臺北府城東門(景福門);仁愛路東端之臺北市政府府前廣場假日常封閉舉辦活動使用。仁愛路與敦化南路交會處之圓環,常做為臺北燈會活動之主燈區。仁愛路亦為臺北市著名的林蔭大道之一,路中央布設公車專用道。.

新!!: 文化村 (台北市)和仁愛路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信義路 (台北市)

信義路,為臺北市主要幹道之一,為東西向道路,共有六段,一到四段屬東向單行道,西接臺北府城東門,東抵福德街。信義路是臺北市東西交通往來的重要幹道,其路線為臺北市最繁華的區域之一,沿途經過中正紀念堂、大安森林公園、臺北101、信義計畫區、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等多個國際著名地標,吸引來自國內外的遊客。此外,台北捷運信義線(東門站至象山站段)即沿著此路運行,已於2013年11月24日正式通車,還設置2段自行車道。.

新!!: 文化村 (台北市)和信義路 (台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文化村 (台北市)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東門町 (臺北市)

東門町為日屬台灣島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位於幸町之南,該町因為本轄內有台北東門而得名。該町日屬時期多為日籍移民居住所在,約略位置在今中正區徐州路,信義路二段,仁愛路一段附近,仁愛路在當時名為「東門町通(或稱東門大通、東門通)」。東門町東側有名為「文化村」的新開發住宅地,由高砂建築信用購買組合所興建,乃是當時標榜設備科學化的「文化住宅」,範圍大約是現仁愛路(東門町通)以南,東至連雲街,南至信義路(三張犁道路),西至杭州南路一帶。村內有「一條通」至「七條通」的道路。.

新!!: 文化村 (台北市)和東門町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東門里 (台北市)

東門里為台灣台北市中正區轄下之一里。該里2012年設籍人口達4,573人,面積則有0.8042平方公里左右。今戶數約有1800戶的東門里,位置約在台北市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及濟南路等重要道路交接範圍。 台灣日治時期劃分為東門町的該里,戰後沿用町名為東門里,1990年則增加若干區域。而今行政區域除了以住宅為主外,尚包含中正紀念堂、青年日報社、東和禪寺鐘樓、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及台北府城東門、東門里福德宮等文建設施或古蹟。.

新!!: 文化村 (台北市)和東門里 (台北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