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敬懿皇贵妃

指数 敬懿皇贵妃

敬懿皇贵妃(),中國清朝女性皇族,姓--,满洲镶蓝旗人,父知府崇龄。為同治皇帝之妃。自号懒梦山人。.

26 关系: 同治同治帝孝哲毅皇后咸丰帝八國聯軍光绪皇太后皇太妃隆裕太后遵化市袁世凯載振镶蓝旗柏林寺恭肅皇貴妃榮惠皇貴妃樊奕敏河北省淑慎皇贵妃清惠陵满洲收養敦惠皇貴妃慶親王慈安太后慈禧太后

同治

同治(a;;公元1862年至1874年)为滿清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前后共13年。 清史學家一般認為兩宮太后廢用祺祥而起用同治一詞,是要代表兩位太后與天子共同而治。也有人認為,「同治」是呼應清兵入關,入主中原的順治,等「同」順「治」。表達了中興帝國的意願。.

新!!: 敬懿皇贵妃和同治 · 查看更多 »

同治帝

清穆宗载淳(a)(),又稱同治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布伦札萨克汗」(Бүрэн засагч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同治」。 同治帝乃咸丰帝长子,5歲(虛歲六歲)登基,原設年號為「祺祥」,隨後不及一年發生辛酉政變,最終由其嫡母慈安太后與生母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史稱「兩宮聽政」),並改設年號為「同治」。直至1875年驾崩,時年僅19週歲,死後廟號穆宗(v),諡號毅皇帝(v)。他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於1861年至1875年,也是清兵入关后統治中原以來的第八位皇帝。.

新!!: 敬懿皇贵妃和同治帝 · 查看更多 »

孝哲毅皇后

孝哲毅皇后(a;),同治帝--,阿鲁特氏,本名无记载。满洲镶黄旗人,原隶蒙古正蓝旗,清朝同治帝载淳皇后。.

新!!: 敬懿皇贵妃和孝哲毅皇后 · 查看更多 »

咸丰帝

清文宗奕(a)(),又稱咸豐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汗」(Түгээмэл Элбэгт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咸豐」。 咸豐帝乃道光帝第四子,生母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誕於北京圆明园澄静斋,养母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20岁登基,於1850年至1861年在位(合共1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葬于定陵(河北遵化市清东陵),享年30岁,庙号文宗(v),谥号簡稱显皇帝(v),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兵入关以来的第七位皇帝。此外,他亦為清朝最後一位掌握實權的皇帝與最後一位儲位密建的皇帝。.

新!!: 敬懿皇贵妃和咸丰帝 · 查看更多 »

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為了對抗大清帝國的宣戰及鎮壓義和團運動,以军事行动攻入中国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大日本帝国(日)、奥匈帝国(奥)、意大利王国(--)的八国联合军队。 八國聯軍軍隊的人數最早是三萬人,後來增至約五萬人。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日占区设立“安民公所”,德占区设立“华捕局”。八國聯軍直接造成義和團被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丑和約》,付出龐大的賠款。.

新!!: 敬懿皇贵妃和八國聯軍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敬懿皇贵妃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皇太后

皇太后是皇帝、天皇为其母亲所上的尊号,太后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戰國時期,秦國秦宣太后羋八子(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新!!: 敬懿皇贵妃和皇太后 · 查看更多 »

皇太妃

皇太妃,是中國、越南和日本尊封先代皇帝或天皇妃嬪或身為妃位的現任皇帝或天皇生母的位號。歷史上第一位皇太妃是東晉晉哀帝、晉廢帝的生母周貴人,周貴人在哀帝即位後,本應以帝母的身分尊為太后,卻因東晉家法不容許妃嬪母以子貴登位太后,因此周貴人只尊皇太妃。.

新!!: 敬懿皇贵妃和皇太妃 · 查看更多 »

隆裕太后

孝定景皇后(a;),姓叶赫那拉氏《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癸未。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皇帝寅绍丕基。春秋日富。允宜择贤作配。佐理宫闱。以协坤仪而辅君德。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着立为皇后。”,一说为苏完那拉氏刘庆华:《慈禧太后家世新证——〈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研究》 《满族研究》 2009年02期薛柏成:《慈禧家世史料——〈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再论》。《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2期,正史未载其名,有说名靜芬,或稱隆裕太后、隆裕皇后、光緒皇后。光绪帝的表姐和皇后,慈禧太后之弟都統桂祥的女兒。是清朝与中国歷史中的「末代太后」。.

新!!: 敬懿皇贵妃和隆裕太后 · 查看更多 »

遵化市

遵化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唐山市代管。遵化市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2010年其综合竞争力位居河北省各县(市)的第三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五十九位,2009年遵化市GDP总量392亿元(合57亿美元)。.

新!!: 敬懿皇贵妃和遵化市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新!!: 敬懿皇贵妃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載振

#重定向 载振.

新!!: 敬懿皇贵妃和載振 · 查看更多 »

镶蓝旗

镶蓝旗(a),又作“厢蓝旗”,清代八旗之一,以镶红边的蓝色旗帜而得名。与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并列为“下五旗”。.

新!!: 敬懿皇贵妃和镶蓝旗 · 查看更多 »

柏林寺

柏林寺,位于中國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戲樓胡同1號(舊门牌号为柏林寺四號),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也是“京內八剎”之一。.

新!!: 敬懿皇贵妃和柏林寺 · 查看更多 »

恭肅皇貴妃

莊和皇贵妃(),阿鲁特氏,蒙古镶蓝旗人,同治皇帝妃,出身名门,为赛尚阿的侍妾所生,是庶出女儿。同治帝孝哲皇后的父亲崇绮是赛尚阿第三子,即莊和皇贵妃的哥哥。皇贵妃虽是皇后的姑姑,却比皇后小3岁。 生于咸丰七年(1857年)八月初三。同治十一年初,姑侄二人同时被选入宫,姑母被封为珣嫔,侄女却被立为皇后,相差四级。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晋升为珣妃。光绪二十年正月,又晋升为珣贵妃。光绪皇帝死后第四天,宣统皇帝尊她为皇考珣皇贵妃,移居到她的侄女孝哲皇后生前居住过的储秀宫。清朝灭亡后,1913年农历二月初五,溥仪又尊封她为莊和皇贵妃。1921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初七)病死,终年六十五岁,谥为“恭肃皇贵妃”,同年十二月初七入葬惠陵妃园寝。.

新!!: 敬懿皇贵妃和恭肅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榮惠皇貴妃

#重定向 敦惠皇貴妃.

新!!: 敬懿皇贵妃和榮惠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樊奕敏

#重定向 樊亦敏.

新!!: 敬懿皇贵妃和樊奕敏 · 查看更多 »

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因其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而名。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 地处华北、东临渤海,渤海之滨,地理上包围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金朝开始即是京畿要地。与北京市、天津市、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區接壤。全省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北台(海拔2882米),全省面积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省会是石家庄市。因省境于《禹貢》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新!!: 敬懿皇贵妃和河北省 · 查看更多 »

淑慎皇贵妃

淑慎皇贵妃(),富察氏,滿洲镶黄旗人,员外郎凤秀女,即康熙朝戶部尚書米思翰子馬齊(乾隆帝孝賢皇后伯父)七世孫女。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一(1859年12月24日)生,到同治十一年虚岁刚十四,在选入宫时还不足十三岁。 两宫皇太后在皇后人選上意見分歧。西太后慈禧喜愛的富察氏,姿色俏丽,风流多情,善体人意,但心胸狭窄。東太后慈安喜愛的阿鲁特氏是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比同治帝大两岁,是一位名门闺秀(同時也是慈安的表甥女)。 慈禧太后認為富察氏像自己年輕的時候,而十分喜愛,所以主张选富察氏,慈安却认为富察氏美貌豔麗,轻佻好动,不足以母仪天下;而阿鲁特氏端庄文静,知书达理,可以正位中宫。两太后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听从皇帝的意见。 同治帝虽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却对慈禧的日常做法十分厌恶,因此母子之情不深。慈安忠厚慈祥,对同治皇帝视为己出,关怀备至,因此深受同治帝爱戴和尊重。所以在选--时,同治帝按慈安的意愿,选了阿鲁特氏。慈禧十分恼火,她一方面横加干预同治帝--的生活,另一方面处处优待富察氏,本来四人 是同时进宫的,慈禧却把富察氏封为慧妃,享受贵妃待遇,另外那三个人,两个封为嫔,一个封为贵人。 依照清宮慣例,皇妃、宮嬪的冊封禮應與皇后的冊立禮同日舉行。可是同治帝的大婚礼,只安排慧妃的册封礼与皇后的册立礼同日举行,将瑜嫔、珣嫔的册封礼安排在一个月后举行。 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十五日,將慧妃直接晉封為皇貴妃,連升了兩級,而其他三位都只升一级。同治帝刚死半个月,慈禧又封富察氏为敦宜皇贵妃。光绪二十年正月,慈禧六十大寿之前,又封她为敦宜荣庆皇贵妃。皇贵妃得到四个字的封号,在有清一代仅此一例。 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1904年4月13日),富察氏過世,终年四十六岁。谥号为淑慎皇贵妃。她于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一入葬惠陵妃园寝第一行正中(其他都葬第二行),成为惠陵妃园寝内第一个墓主人,同時她也是同治帝的所有妃子中享年最短的人。遵照慈禧的安排,其宝顶居前排居中位置(前排唯一一座墓),地宫是石券规格,以显示居其他同治帝妃嫔之上的尊贵地位。民国十七年3月29日,淑慎皇贵妃墓被盗挖。.

新!!: 敬懿皇贵妃和淑慎皇贵妃 · 查看更多 »

清惠陵

清惠陵(v)是中国清穆宗同治帝的陵寝,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的双山峪,为清东陵中的陵寝之一。督造惠陵工程的大臣為恭亲王、醇亲王、魁龄、荣禄、翁同龢。 光绪元年(1875年)八月始建,至光绪四年(1879年)九月完工。其主要建筑有神道碑亭、方城、隆恩门、明楼、宝顶、地宫等。但没有修建石象生、神道也没有与清东陵的主神道连接。 惠陵地宫内合葬同治帝及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二人。西侧建有惠陵妃园寝,葬淑慎皇贵妃、献哲皇贵妃、荣惠皇贵妃、恭肃皇贵妃四人。 1928年,惠陵妃园寝被盗。 1945年至1953年,惠陵又被多次盗掘。.

新!!: 敬懿皇贵妃和清惠陵 · 查看更多 »

满洲

满洲,通常指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的地区(即东四盟)及旧热河省全部范围。傳統意義下的滿洲的面積(不包括朝鮮半島),約為八十三萬平方英里,比現時法國、英國及愛爾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歐國家加起來的面積還要大。 满洲这一地名虽因满洲族而得名,但在满语中仅作部族名解释,并无地名之含义。“满洲”二字作为地名使用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的著作《日本边海略图》一书中。直到19世纪末期,西方列强,尤其是俄罗斯帝国势力延伸至此,满洲作为地名的意义才开始突显。此后更因为俄国和日本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而为世界所熟知。但清政府在正式场合之中仍然使用“东三省”来称呼这片区域。例如1902年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皆以“东三省”称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共控制区(哈尔滨等地)的报纸,如《东北日报》上,延用满洲国时期“北满”、“南满”、“东满”这样的词匯和“東北”混用,用以表示东北北部、东北南部和东北东部。中共机构和军区分别设置东、南、西、北满分局及东、南、西、北满军区。 现如今,在中国一般使用“东北”、“东北三省”、“东三省”或“关东”等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级行政区,但有时谈论东北也包括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目前东北地区满族不佔人口的多数,而且满洲已经很少被作為地名的称呼,尤其是官方;因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受日軍控制的满洲国,被中国人普遍视为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的傀儡,满洲一词会使一些人首先联想到“伪满”这个词语,而并非满族或满洲地区。在历史遗留的專有名词方面中国官方仍使用满洲一词,比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市场)之类的文物古迹、满洲里市等專有地名、还有一些企业如“北满特钢”(位于齐齐哈尔市)等。在韩国、北韓、日本和俄国等接近满洲的国家和世界其他各国,满洲作为地理名称仍很常见。.

新!!: 敬懿皇贵妃和满洲 · 查看更多 »

收養

收養又稱抱養、領養,係指將他人子女收為自己子女,中國古代又稱為螟蛉子,這是由於古人誤以為蜾蠃把螟蛉的幼蟲收養作己子,實際上牠們是用作給自己幼蟲的食物。小说《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是一个弃婴,被周文王收为螟蛉子,列为文王的百子之末。 法律上,收養賦予被收養者和婚生子女具有相同權利義務的一種身分契約關係。由於收養會將本無真實親子血緣聯絡之人間,以規範而擬制具有親子關係,因此收養者與被收養者間又稱為法定血親或擬制血親。收養者為養父母,被收養者則為養子女,被收養者約可分為三種,一是繼子女(稱為「繼親收養」),二則是其他本有親屬的身分者(稱為「近親收養」),第三種則為本來即不具親屬或血緣關係之人,但都可因為有效的收養行為,而成立法律上之親子關係;被收養者之生父母稱為本生父母,而對本生父母而言,將子女被他人收養之情況稱為「出養」子女。一旦子女出養後,與其本生父母之親屬關係即處於暫時停止之狀態,互不負義務,也無法律上之權利,故也互無繼承之資格。.

新!!: 敬懿皇贵妃和收養 · 查看更多 »

敦惠皇貴妃

榮惠皇貴妃(),西林覺羅氏。同治帝嫔妃。滿洲鑲藍旗人,主事羅霖之女,原任七品羅定之曾孫女,原任筆貼式吉卿之孫女,原任參領托普清阿之外孫女。.

新!!: 敬懿皇贵妃和敦惠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慶親王

和硕庆亲王(a),清朝世袭亲王。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被十五哥嘉庆帝顒琰封为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晋封庆亲王,其子依例降为郡王。后来其孙奕劻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懿旨封庆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是清朝第十二位铁帽子王。前后一共传了四代三位庆亲王、二位庆郡王。.

新!!: 敬懿皇贵妃和慶親王 · 查看更多 »

慈安太后

孝貞顯皇后(a;),又称慈安太后或東太后,中國清朝咸豐帝的皇后。姓鈕祜祿氏。滿洲鑲黄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楊阿之女。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為同治、光緒初年(1861年至1881年)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同治帝即位後,稱為「母后皇太后」,與西太后(慈禧太后)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初年過世為止。谥号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新!!: 敬懿皇贵妃和慈安太后 · 查看更多 »

慈禧太后

孝欽顯皇后(a;),那拉氏(清代《玉牒》、民国《清史稿·后妃传》均作叶赫那拉氏),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为同治、光緒年間(1861年至1908年)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她是咸丰帝妃,也是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帝即位後,稱為「聖母皇太后」;光緒帝即位後,稱為「皇爸爸」,與東太后(慈安太后)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初年慈安過世,慈禧才獨掌大權。 慈禧出身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世襲官宦之家。1852年封懿贵人,后依次晋封至懿贵妃。咸丰帝死后,其子同治帝继位,被尊为“聖母皇太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同年与慈安太后(東太后)、恭親王奕訢等合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掌權的顾命八大臣势力,是為兩宮聽政。外人以“慈禧太后”、“聖母皇太后”、“西太后”称呼她。 1874年同治帝死后,在慈禧的主持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慈禧之妹所生)继承皇位,是为光绪帝。慈禧与慈安继续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病逝,自掌大權,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1898年,慈禧默許光绪帝推动戊戌变法。同年,慈禧发动政变,軟禁了光绪帝,殺死了新派的維新六君子,随后临朝称制,重新執掌大權。1900年,庚子事变发生,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等逃往西安,翌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得以返回北京。此后慈禧开始推行庚子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在她死前一天,光緒帝也驾崩了。慈禧安排由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葬菩陀峪定東陵。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氏则以光绪帝皇后的身份成为皇太后,徽号隆裕太后,实行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是自同治、光緒年间大清帝國的实际统治者,包括前面与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其掌權時間长达四十七年,在清代僅次於康熙帝與乾隆帝。统治掌权时长不仅超越唐朝武则天、漢朝吕后且超越大多数帝王;统治期间发动政变兩次,立皇储两次,推動變革三次。死后谥号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過大清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東太后慈安)二位咸豐帝的正妻。在慈禧太后死後僅三年,清朝覆滅,中華民國成立。.

新!!: 敬懿皇贵妃和慈禧太后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懒梦山人敬懿皇貴妃獻哲皇貴妃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