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掌控互联网

指数 掌控互联网

掌控互联网(Mastering the Internet,缩写:MTI)是英国政府通讯总部(GCHQ)发起的大规模监控计划,总预算超过10亿英镑。该计划是在2009年5月被《The Register》和《星期日泰晤士報》披露的,根据新闻报道,英国政府当时就已签订了价值200万英镑的合同。随后政府发表新闻稿回应媒体,否认这是大规模监控,表示“GCHQ没有研发监控全英网络和电话的技术,也没有把目标对准英国的所有人。” 然而,2013年各国政府的大规模监控计划曝光后,证实“掌控互联网”确有其事,作为计划的一部分,GCHQ也确实进行了收集互联网上“原始”信息的工作。“原始”是指收集的信息没有进行任何过滤,英国本国公民的通讯也包括在内。.

目录

  1. 13 关系: 同盟国大规模监控切爾滕納姆美国国家安全局爱德华·斯诺登衛報棱镜计划每日电讯报洛克希德·马丁深度包检测星期日泰晤士報时代计划政府通讯总部

  2. 互联网安全
  3. 大规模情报收集系统
  4. 监视
  5. 英国政府计划

同盟国

同盟国可以指:.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同盟国

大规模监控

大规模监控(Mass surveillance,也称为大规模监视或大规模监听)是一种针对全体人口或大多数人口的复杂监控,其目的是掌握民众的行为。大规模监控通常是由政府或是政府所属的情报机构进行的,此时可强调为“大规模政府监控”;但除了政府,大型企业集团也可能自主进行,或是受到政府支持而进行这样的监控。因为各国的法律和司法系统不同,大规模监控的合法性与需要的法律授权也有很大的不同。 大规模监控常以打击恐怖主义、避免社会动乱、保护国家安全、打击儿童色情以及保护儿童等理由被提出;提出者认为这是达到上述目的必要手段,并使用“无所隐瞒论”对其进行辩护。相反的,大规模监视也经常因为侵犯隐私权、限制公民的政治权力和自由、违反法律或宪法而被批评。目前的担忧认为,大规模监控可能会带领国家走向“监控国家”和“电子警察国家”,不但公民自由受到侵犯,而且政治异见人士可能会被棱镜之类的计划暗算,这种国家也可称之为极权国家。 2013年,在全球政府的大规模监控行为被爱德华·斯诺登曝光后,这种做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质疑。各种媒体对斯诺登泄露文件的相关报道,引起了关于数字时代的公民自由与隐私权的辩论。.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大规模监控

切爾滕納姆

切尔滕纳姆(Cheltenham,),舊稱切尔滕纳姆溫泉(Cheltenham Spa),英國英格蘭格洛斯特郡的自治市鎮。根據2001年進行的人口普查,該市有人口110,013人。切尔滕纳姆以溫泉而聞名,擁有大型的溫泉療養區。此外,切尔滕纳姆還有一個知名的賽馬場──切尔滕纳姆赛马场。當地還有切尔滕纳姆学院、切尔滕纳姆女子学院等知名院校。車頓咸足球會的主場位於這裡。 該鎮舉辦多個國際和國內文化節,即綠帶節、切尔滕纳姆文学节、切尔滕纳姆爵士乐节、切尔滕纳姆科学节、切尔滕纳姆音乐节和切尔滕纳姆饮食节。.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切爾滕納姆

美国国家安全局

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縮寫:NSA)是美国政府机构中最大的情报部门,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外国及本国通讯资料,隶属于美国国防部,是根据美国总统的命令成立的部门。.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美国国家安全局

爱德华·斯诺登

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Joseph Snowden;),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職員,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外包技术員。因於2013年6月在香港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稜鏡計劃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遭到美國和英國的通缉。2013年6月23日,斯諾登離開香港前往莫斯科,俄羅斯給予他一年临时难民身份。2014年8月7日,斯諾登獲得俄羅斯三年的居留許可證。2017年1月,居留许可被延长至2020年。.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爱德华·斯诺登

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1819年爆發彼得盧屠殺事件,創刊人英國記者John Edward Taylor揭露事件的事實。1821年,《曼徹斯特衛報》創刊,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得此名。1855年改為日報。1872年起,斯科特主持编务,将《曼徹斯特衛報》变得高雅生动,奠定了该报成为全国性高级报纸的基础。1959年《曼徹斯特衛報》更名為《衛報》,成为英国第二大高级报纸。《衛報》總部於1964年遷至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一般公眾視《衛報》的政治倾向為左派,《衛報》受到重視的領域包括世界主義觀點、文藝報導和評論、外國通訊。《衛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同為英國三個著名的高级报纸。.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衛報

棱镜计划

#重定向 稜鏡計畫.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棱镜计划

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英国大開型報章,成立于1855年6月29日,是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星期日电讯报》是其姊妹刊物。每日電訊報早期政治立場親英國自由黨,近代政治立場則親英國保守黨。.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每日电讯报

洛克希德·马丁

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是一家美国航空--製造廠商,1995年由洛克希德公司與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共同合并而成。 洛克希德·馬丁以開發、製造軍用飛機聞名世界,旗下產品皆被諸多國家所採用。目前洛克希德·马丁的总部位于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贝塞斯达。 洛克希德·馬丁以營業總額而言,為全世界最大的國防工業承包商。至2009年,洛克希德·馬丁74%的營業額來源為美國國防部、以及其他美國聯邦機關和其他國家的軍方。.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洛克希德·马丁

深度包检测

深度封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縮寫為 DPI),又稱完全封包探測(complete packet inspection)或資訊萃取(Information eXtraction,IX),是一種電腦網路封包過濾技術,用來檢查通過檢測點之封包的資料部分(亦可能包含其標頭),以搜尋不符合規範之協議、病毒、垃圾郵件、入侵,或以預定之準則來決定封包是否可通過或需被路由至其他不同目的地,亦或是為了收集統計資料之目的。IP封包有許多個標頭;正常運作下,網路設備只需要使用第一個標頭(IP標頭),而使用到第二個標頭(TCP、UDP等)則通常會與深度封包檢測相對,而被稱之為淺度封包檢測(一般稱為狀態封包檢測)。 有多種方式可以用來獲取深度封包檢測的封包。較常見的方法有埠鏡像(port mirroring,或稱為 Span Port)及光纖分光器。 深度封包檢測允許更進步的網路管理、用戶服務及安全功能,亦能用來進行網際網路資料探勘、竊聽及網際網路審查。雖然深度封包檢測技術已被用於網際網路管理許多年,一些支持網路中立性的人害怕此技術會被用於反競爭行為,或減少網路的開放性 。尋求反制的技術也因而被提出來大規模討論。 深度封包檢測的應用範圍廣泛,可分成「企業」(公司及大型機構)、電信服務業者及政府3個方面 。.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深度包检测

星期日泰晤士報

《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英國的一份於每周日出刊的報紙。 《星期日泰晤士報》也有出版愛爾蘭共和國的版本,不過其與《愛爾蘭時報》沒有直接關聯。《星期日泰晤士報》由時報報業公司(Times Newspapers Ltd)出版,而該公司又是新聞集團的下屬企業。.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星期日泰晤士報

时代计划

时代计划(Tempora),又译颞颥计划,是英国政府通信总部用于大规模监控的秘密计算机系统代号。这个系统被用来暂存经由光纤传输的大部分互联网通讯,以便在事后作进一步分析处理。,由Der Spiegel发布于2014年6月18日它从2008年其开始进行测试,并在2011年秋进入工作状态。.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时代计划

政府通讯总部

#重定向 政府通信总部.

查看 掌控互联网和政府通讯总部

另见

互联网安全

大规模情报收集系统

监视

英国政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