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 关系: 去斯大林化,富农,列宁,纽伦堡审判,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赫魯曉夫,苏联,苏联共产党,老布尔什维克,斯大林,斯大林主义。
- 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 乌克兰大饥荒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员
- 基辅省人
- 大清洗加害者
- 斯大林主义
- 烏克蘭共產主義者
- 种族灭绝加害者
- 第一届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
- 苏联政府部长
- 苏联犹太政治人物
- 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 被开除苏联共产党党籍者
去斯大林化
去斯大林化是指在1953年蘇聯獨裁者史太林死后,苏联、东欧和亚洲的一些共产主义国家中其共产党领导发动的从上向下逐渐取消掉此前集中于史太林本人和其政策的崇拜、推动有限的自由化政策的过程。 1956年2月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对史太林和史太林主义进行批评。对史太林的个人崇拜停止。在去斯大林化的过程中过去的斯大林派人物被撤职,史太林时期的严密的监视和控制被放松,部分反对派人物被平反,苏联对其卫星国的经济要求放宽。在文化上在这些国家出现了“解冻”,在波兰和匈牙利原史太林派领导人被推翻。 实际上去史太林化的作用则非常有限,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苏联的“解冻”政策未能深入,此外当时也没有放松或者动摇苏联共产党独党统治的意图。史太林的继承人后来也享受部分类似斯大林式的个人崇拜。 蘇聯解體後,波羅的海三國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原東歐衛星國大力推行去共產化,當局結合民眾力量拆除了许多與蘇聯有關的事物,如列寧與史太林雕像及畫像,與歌頌列寧及史達林的標語。而史達林的出生地喬治亞當局也對史太林與其史蹟、評價實施大清算,並在史太林出生地戈里拆除了史太林銅像,改而設立紀念2008年俄格战争紀念碑。.
富农
#重定向 阶级成分.
列宁
#重定向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纽伦堡审判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又称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 ,俗稱纽伦堡大审或紐倫堡審判(Nuremberg Trials,Nürnberger Prozesse),是盟军根据国际法和二战后的战争法举行的一系列军事法庭。 这些审判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纳粹德国政治、军事、司法和经济领导人员的起诉。他们策划、执行或以其他方式参与了大屠杀和其他战争罪行。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市举行,故被称为纽伦堡审判。这些判决标志着古典国际法与现代国际法之间的转折。 第一组也是最为人所知的一组审判是国际军事法庭前的主要战犯审判。 这组被英国参与审判的法官之一——诺曼·伯基特描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审判”。审判在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期间举行,法庭的任务是审判第三帝国中最重要的24名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尽管马丁·鲍曼是被缺席审判,而罗伯特·莱伊在审判开始一周内自杀。 阿道夫·希特勒、海因里希·希姆莱、威廉·布格多夫、汉斯·克雷布斯和約瑟夫·戈培尔都在1945年春天自杀,以免被捕,唯独海因里希·希姆莱在自杀前被捕。 克雷布斯和布格多夫在希特勒自杀两天后在同一地点自杀。 1942年,莱因哈德·海德里希被捷克游击队刺杀;1945年,在挪威用炸药自杀,所以他们并不包括在内 。阿道夫·艾希曼逃到阿根廷,以避免被盟军俘虏,但被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俘获,并于1962年绞死。赫尔曼·戈林被判处死刑,但在处决前一晚自杀,作为对他被俘虏的一种藐视。霍尔蒂·米克洛什在1948年纽伦堡举行的中出庭作证。 本文主要介绍国际军事法庭开展的第一组审判。主要战犯审判的被告共22名,均為納粹德國的軍政首領。另外,包括德国内阁在內的6个组织也被调查和判决,其中3個判決為犯罪組織,另外3个无罪。除了这22名被告和6个团体外,美国根据盟国管制理事会于1945年12月20日发布的管制委员会法第10条,对其余部分战犯进行第二组审判,即纽伦堡后续审判,其中包括和等共12场审判。 此次审判中,罪行的典型性和法庭的构成都代表着法律上的一种进步,联合国随后将其运用于发展有关战争罪、危害人类罪和侵略战争问题的具体国际法理和推动国际刑事法院的设立。.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Молотов,),原名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斯克里亚宾(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крябин),早年参加革命时,将姓氏改为“莫洛托夫(Молотов)”取“锤子”之意(俄文“锤子”为молот)。1930年-1941年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1942年-1957年任苏联人民委员会(1946年后改称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39年-1949年及1953年-1956年兼任外交人民委员(1946年后改称外交部长),1957年6月被降为驻蒙古大使,1964年被开除党籍,勒令退休。1984年恢复党籍。.
查看 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卡冈诺维奇和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赫魯曉夫
#重定向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苏联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缩写为КПСС;拉丁化:)是原苏联的唯一合法执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之一。 该党的前身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形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但此时两派都没有建立自己独立的组织。1912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机构,但并未正式决裂。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正式独立建党,取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1918年,布尔什维克党改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5年改称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1952年改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 苏联共产党的历任实际最高领导人分别为:列宁、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时任俄羅斯總統叶利钦下令停止该党活动,并没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全部党产;在这以前,它一直是苏联的执政党。苏联解体之后,由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及独立後的加盟共和國共产党所继承。.
老布尔什维克
老布尔什维克(ста́рый большеви́к),是对在1917年俄国革命以前加入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个非官方名称。许多老布尔什维克不是在大清洗中被处决,就是死于不明原因。 根据D.A. Chygayev在1972年出版的一部苏联书籍里称,1922年共有44,148名老布尔什维克。Vadim Rogovin援引联共(布)十三大上的数据,在1924年共有600,000名党员,0.6%于1905年以前入党,2%在1906年至1916年期间入党,1917年入党的小于9%。 1930年代,约瑟夫·斯大林将许多老布尔什维克从权力机关里移除。一些被以叛国罪处决,一些送往古拉格进行劳动改造,极少数被送往国外当大使,远离权力中心。.
斯大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斯大林主义
斯大林主義(Сталинизм)狭义上是指一套以苏联1929-1953年间最高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命名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体系以及按照他的思想理论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运行机制。其主要包括了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广泛的政治宣传手段,建立起围绕某一领导人的个人崇拜政治氛围,并以此来保持政府对全国人民的政治引导。斯大林主义的国家模式是二十世纪社会主义阵营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方式,曾被认为是正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反斯大林主义的路线就是修正主义路线。苏联直至戈尔巴乔夫改革前基本上保持的仍是已经失去动力机制的斯大林模式。 名词“斯大林主义”最早由拉扎尔·卡冈诺维奇提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自居的斯大林本人从未使用过这个词汇。 列夫·托洛茨基称斯大林主义体--为独裁政策,这个解释被反对斯大林主義的评论家们广泛运用。 斯大林主义还经常被反共主义者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该称呼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1945年后的美国使用尤其普遍。所以在广义上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被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并且延续约70年。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公开性和民主化的口号下,掀起了重评斯大林的活动。戈尔巴乔夫为了克服危机,认为“必须粉碎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有关的一切东西”,同“斯大林主义的一切形式彻底决裂”。但戈尔巴乔夫倡导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失败,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另见
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乌克兰大饥荒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员
-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
- 亚历山大·什利亚普尼科夫
- 亨里希·雅戈达
- 伊利亚·爱伦堡
- 伊涅萨·阿曼德
- 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
- 列夫·加米涅夫
- 列夫·托洛茨基
- 列昂尼德·谢列布里亚科夫
- 叶夫根尼·帕舒卡尼斯
- 叶莲娜·斯塔索娃
- 夏伯阳
- 奥西普·皮亚特尼茨基
- 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
- 安德烈·维辛斯基
- 尤里·马尔托夫
- 尼古拉·什维尔尼克
- 尼古拉·吉卡洛
- 尼古拉·布哈林
- 尼古拉·齐赫泽
- 弗拉基米尔·列宁
- 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
- 拉扎尔·卡冈诺维奇
- 格奥尔基·契切林
- 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
- 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
- 瓦西里·布柳赫尔
- 瓦连京·安德烈耶维奇·特里福诺夫
- 米哈伊尔·伏龙芝
- 米哈伊尔·加里宁
- 约瑟夫·斯大林
-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 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扎米亞京
- 薇拉·伊万诺芙娜·查苏利奇
- 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
- 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
- 阿列克谢·李可夫
- 阿歷珊德拉·金
- 阿纳托利·卢那察尔斯基
- 阿纳斯塔斯·米高扬
- 马克西姆·李维诺夫
- 马克西姆·高尔基
- 鲍里斯·舒米亚茨基
基辅省人
- 伊弗雷姆·卡齐尔
- 塔拉斯·舍甫琴科
-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基斯利欽
- 弗拉基米爾·霍羅威茨
- 德米特里·博格罗夫
- 拉扎尔·卡冈诺维奇
-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
- 谢苗·乌里茨基
- 赛尔曼·瓦克斯曼
- 阿列克谢·卡普勒
大清洗加害者
- 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
- 埃里希·梅尔克
- 安德烈·维辛斯基
- 拉扎尔·卡冈诺维奇
- 瓦西里·乌尔里希
- 瓦西里·布洛欣
- 米哈伊尔·加里宁
- 约瑟夫·斯大林
-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 阿纳斯塔斯·米高扬
- 霍尔洛·乔巴山
斯大林主义
- 一国社会主义
- 中苏交恶
- 乔治·哈巴什
- 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
- 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
- 冈奇金·布曼增迪
- 切·格瓦拉
- 博莱斯瓦夫·贝鲁特
- 去斯大林化
- 反修正主义
- 史平浩
- 哈帕·布拉尔
- 大清洗
- 德田球一
- 恩斯特·台尔曼
- 恩維爾·霍查
- 拉扎尔·卡冈诺维奇
- 拉科西·马加什
- 斯大林主义
- 普京主義
- 林彪
- 查鲁·马宗达
-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
- 格瓦拉主義
- 歐洲史太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
- 片山潛
- 瓦西里·科拉羅夫
- 第三国际
- 米哈伊尔·加里宁
- 红色法西斯主义
- 约瑟夫·斯大林
- 纳粹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比较
-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 维尔科·契尔文科夫
- 莫斯科审判
-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谢尔盖·基洛夫
- 金日成
- 金枓奉
- 金鎔範
- 阿莱卡·帕帕莉卡
- 霍尔洛·乔巴山
- 霍查主义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团结和斗争)
烏克蘭共產主義者
种族灭绝加害者
- 东条英机
- 乾隆帝
- 伊迪·阿敏
- 冉闵
- 凯瑟琳·德·美第奇
- 利奥波德二世 (比利时)
- 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
- 奥马尔·巴希尔
- 孟尼利克二世
- 小西庇阿
- 尤利烏斯·凱撒
- 帖木儿
- 弗朗索瓦·杜瓦利埃
- 成吉思汗
- 拉夫连季·贝利亚
- 拉扎尔·卡冈诺维奇
- 拉斐尔·特鲁希略
- 摩西
- 滕海清
-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
- 米歇尔·米孔贝罗
- 米特里達梯六世
- 約書亞
- 约瑟夫·斯大林
- 约翰逊·阿吉伊-伊龙西
- 羅伯特·穆加貝
- 让-雅克·德萨林
- 贝尼托·墨索里尼
- 费尔南多二世 (阿拉贡)
- 阿布杜爾·拉赫曼汗
- 阿提拉
- 陈全国
第一届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
苏联政府部长
- 亨里希·雅戈达
- 伊万·西拉耶夫
- 列夫·托洛茨基
- 列昂尼德·阿巴尔金
- 尼古拉·叶若夫
- 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
- 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
- 拉夫连季·贝利亚
- 拉扎尔·卡冈诺维奇
- 瓦列里安·古比雪夫
- 瓦连京·帕夫洛夫
- 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
- 阿列克谢·李可夫
- 阿列克谢·柯西金
- 阿纳斯塔斯·米高扬
- 鲍里斯·叶利钦
- 鲍里斯·普戈
苏联犹太政治人物
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 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
- 尤里·列维坦
- 尤里·奧爾洛夫
- 尼古拉·什维尔尼克
- 弗拉基米尔·奥夫钦尼科夫
- 拉扎尔·卡冈诺维奇
- 理查·佐爾格
- 瓦西里·乌尔里希
- 米哈伊尔·加里宁
- 约瑟夫·斯大林
-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 葉連娜·邦納
- 阿尔卡季·盖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