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徵瑞

指数 徵瑞

徵瑞(),富察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 筆帖式出身。早年擔任圓明園苑副、苑丞等職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702001743-1號。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任內務府員外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升杭州織造。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任長蘆鹽政,管理天津鈔關稅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050804號。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管理兩淮鹽政。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任蘇州織造,兼管滸墅關稅務。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署江寧織造。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任長蘆鹽政,管理天津鈔關稅務。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期間,奉命在天津接待,并派天津道喬人傑、通州協副將王文雄前往大沽口迎接。乾隆六十年(1795年),調蘇州織造,兼管滸墅關稅務。此後再任兩淮鹽政、長蘆鹽政等。 嘉慶九年,任奉宸苑卿。嘉慶十四年(1809年),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先後管理織染局、雍和宮事務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702001743-2號。同年任鑲藍旗漢軍副都統。嘉慶十八年(1813年)任工部右侍郎兼錢法堂事務。次年升工部左侍郎,管理造辦處事務。.

目录

  1. 7 关系: 大沽口天津道喬人傑員外郎王文雄筆帖式织造

大沽口

#重定向 大沽街道.

查看 徵瑞和大沽口

天津道

天津道,清朝设置的道,属于直隶省。 顺治元年(1644年)设分巡天津道,驻天津卫。属于保定巡抚、天津巡抚。顺治七年(1650年),河间府辖区并入,全称整饬天津河间等处兵备道。康熙八年(1669年)不称兵备。雍正四年(1726年)改为天津河道,驻天津府,总管南运河、子牙河和淀河。不管州县钱粮刑名事务。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为天津道,下辖天津府、河间府,兼管河务。乾隆十三年(1748年),为按察使副使衔。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备衔。次年(1768年)称分巡直隶天津河间等处地方兼管河务兵备道。民国改为渤海道、津海道。.

查看 徵瑞和天津道

喬人傑

喬人傑(),字漢三,號蔭堂,山西徐溝縣(今屬清徐縣)郝村人,清朝政治人物。乾隆舉人,歷任知縣、道員等職,官至湖北按察使。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期間,時任天津道道員的喬人傑曾全程陪同數月之久。.

查看 徵瑞和喬人傑

員外郎

員外郎,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原指设于正員、定員以外的郎官。 三國曹魏末年,設員外散騎常侍。晉武帝时,始設員外散騎侍郎。隋唐以後,直至明清,各部均設有員外郎,位次郎中。員外郎簡稱「員外」。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相当于副司长,郎中是正司长)。 唐朝永徽六年(655年),以蔣孝璋為尚藥奉御,員外特置,仍同正員。自是員外官復有同正員者,其加同正員者,唯不給職田耳,其祿俸賜與正官同。單言員外者,則俸祿減正官之半。在貞觀時期之前,吏部考功员外郎是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在開元年間後,因唐玄宗覺得此官職過低,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科舉考試,並一直延續下來。 在清朝,此官職配置於朝廷或地方之輔助部門,品等為從五品。該官職一般為閒職,常有商賈、仕紳捐納八千兩獲得此官職,如權璫李蓮英過繼兒子李德福就捐過員外郎在兵部任職。至此,「員外」成為富有地主的另一種稱呼。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日本亦有員外官(權官),作為律令官制內定員以外的官,律令定員變得有名無實。比如「權大納言」、「權少納言」、「權中納言」、「權近衛大將」等為令外官,不作單純的員外官看待。.

查看 徵瑞和員外郎

王文雄

王文雄(),字叔師,賜號法佛禮巴圖魯,貴州玉屏人,清朝軍事將領。.

查看 徵瑞和王文雄

筆帖式

帖式(z),滿語音譯,意為書記,是清朝滿人專屬官職之一,此官職配置於朝廷或地方的輔助部門,品等為正六品至正九品。該官職主要從事工作為負責翻譯漢、滿章奏與文書抄寫,清初還負責奏章滿漢文間的校注。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查看 徵瑞和筆帖式

织造

織造,官名,明清時設於金陵、蘇州、杭州等地區各地设专局,掌理織造皇家所需的各項衣物、布料等事,以供皇帝及宫廷祭祀颁赏之用。 明代以宦官充任,設有「提督織造太監」,清初沿用,後改以內務府官吏擔任,是為織造。康熙帝重用之親信往往任為織造,順便刺探地方官聲民情,有特工的功能,如蘇州李煦、金陵曹寅等。雍正帝废。.

查看 徵瑞和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