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御子柴克彥

指数 御子柴克彥

御子柴克彥(,),日本腦神經科學家、分子生物學家、遺傳學家,現任理化學研究所腦科學綜合研究中心研究員、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慶應義塾評議員。紫綬褒章表彰。.

27 关系: 基因改造埃爾溫·貝爾茲卡罗琳学院大阪大学大日本帝國山形大學巴斯德研究院东京大学乾眼症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分子生物学内质网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紫綬褒章遗传学馬丁·羅德貝爾迈克尔·贝里奇阿茲海默症脑神经长野县蛋白质東京都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日本學術會議慶應義塾大學

基因改造

#重定向 基因工程.

新!!: 御子柴克彥和基因改造 · 查看更多 »

埃爾溫·貝爾茲

埃爾溫·貝爾茲(Erwin Bälz,エルヴィン・ベルツ,),德國內科醫生、人類學家、日本明治時代外籍講師。他在1876年被日本的東京醫學校(今東京大學醫學部)邀請當教師,至1902年退休,任期長達27年,在1905年被授予旭日大綬章以表揚他對日本社會有特殊貢獻。他曾说和人分萨摩型与长州型。他也说朝鲜人是北亚一獨立人种。.

新!!: 御子柴克彥和埃爾溫·貝爾茲 · 查看更多 »

卡罗琳学院

卡羅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又譯卡羅琳斯卡學院或卡羅琳醫學院,是一所医学大學,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外的索爾納市,建立於1810年。卡羅林學院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中,是最大的一所單一醫學院,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有威望的醫學院之一。學院中有一個委員會,專門负责颁发诺贝尔生理學或医学奖。 與學院合作的卡羅林大學醫院,是瑞典最大的研究訓練中心之一,主導了全國30%的醫學訓練與40%的醫學學術研究。除此之外,這所學院也是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的成員。.

新!!: 御子柴克彥和卡罗琳学院 · 查看更多 »

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英語譯名:Osaka University),簡稱阪大(はんだい;Handai),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大阪府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阪大前身是舊制帝国大学-大阪帝國大學(1931年)。理科起源於明治時代最大的兰学塾「適塾」(1838年);文科起源於西日本最大的漢學塾「怀德堂」(1724年)。 阪大學術排名日本第4、世界第96。最新QS 2018世界大學排名第63,在讀大學生规模为日本之首。校友涵蓋日本第一個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奖、克拉福德奖得主,亦獲得若干蓋爾德納國際獎、日本國際獎、與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

新!!: 御子柴克彥和大阪大学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

#重定向 大日本帝国.

新!!: 御子柴克彥和大日本帝國 · 查看更多 »

山形大學

山形大学(日語:やまがただいがく,英語:Yamagata University)位于山形县的日本国立大学。在日本通常被稱呼為山大(やまだい,Yamadai)。现在为独立法人。.

新!!: 御子柴克彥和山形大學 · 查看更多 »

巴斯德研究院

巴斯德研究院(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路易·巴斯德於1885年研發出第一劑狂犬病疫苗。1887年此機構成立,於隔年獲國家認可而開始營運,此後巴斯德研究院對於傳染病的防治研究一直處於領先地位,1983年成為第一個成功分離出人類免疫不全病毒的機構,對於白喉、破傷風、結核、小兒麻痺、流行性感冒、黃熱病和鼠疫等疾病,也成就許多革命性的發現,自1908年起,共有八位科學家於此機構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新!!: 御子柴克彥和巴斯德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东京大学

東京大學(;英語譯名:The University of Tokyo),简称東大(),是日本第一所以現代學制成立的綜合大學,其前身是幕末時期創辦的與。1877年改制大学後使用現名,但1886年更名為「帝國大學」,1897年再更名為「東京帝國大學」,至1947年復用現名。2004年4月1日起依據《国立大学法人法》改制,以國立大學法人形式運作。.

新!!: 御子柴克彥和东京大学 · 查看更多 »

乾眼症

乾眼症(Dry eye syndrome, DES),又名乾性角結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KCS),是一種眼睛的狀態。其他的症狀包括眼睛過敏、發紅、多眼屎或是容易疲勞,也可能出現視線模糊的情況。症狀可以從輕度且偶然出現,到重度且持續發生。在一些未經治療的案例中,可能在角膜留下傷疤。 乾眼症可能肇因於眼睛無法分泌足夠的淚液,或是淚液太快蒸發。可能引發這個症狀的原因有瞼板腺功能障礙、過敏、懷孕、乾燥綜合症、,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以及部分的藥物如抗組織胺藥、一些抗高血壓藥、和抗抑鬱藥。香菸煙霧或是過敏引起的慢性結膜炎,也可能導致發病。乾眼症有很多檢驗方式,不過大部分還是根據症狀來診斷。 治療乾眼症的方式取決於病因。最常用的第一線治療方式是使用人工淚液。配戴貼近臉部且包覆周圍的眼鏡,可以減少淚液的蒸發。停用或更換某些藥品也可能有助於改善病情。某些案例中,可以使用環孢素或類固醇眼藥水治療。另有一種觀點是,可以利用淚管塞,來防止淚水從眼球表面蒸發。偶發性的乾眼症會讓患者無法配戴隱形眼鏡。 乾眼症是種常見。隨著族群不同,盛行率可能從5-34%不等.

新!!: 御子柴克彥和乾眼症 · 查看更多 »

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

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Fritz Albert Lipmann,),生於德国的猶太裔美國籍生物化学家,由于发现辅酶A及其作为中间体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而获得195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 御子柴克彥和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 · 查看更多 »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对生物在分子層次上的研究。这是一门生物学和化学之间跨学科的研究,其研究领域涵盖了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学科。分子生物学主要致力于对细胞中不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之间的关系以及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被调控的。.

新!!: 御子柴克彥和分子生物学 · 查看更多 »

内质网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由膜围成的隧道系统,为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实际上内质网是膜被摺疊成一個扁囊或細管狀構造,可分為粗糙內質網(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和光滑內質網(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ER)两种。 内质网联系了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这几大细胞構造。它內與細胞核(核膜外膜)相連,外與細胞膜相接,使之成为透過膜连接的一個整体。内质网负责物质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细胞膜以及细胞外的转运过程。因為細胞內質網膜與細胞核外膜是相連的,因此內質網空腔與核周腔(perinuclear space)是共通,且細胞可以靠內質網的膜來快速調節細胞核的大小。粗糙内质网上附着有大量核糖体,合成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光面内质网上无核糖体,为细胞内外醣类和脂类的合成和转运场所。 这一结构由Keith R. Porter、阿尔伯特·克劳德和Ernest F. Fullam在1945年时首先发现。.

新!!: 御子柴克彥和内质网 · 查看更多 »

神經元

经元(neuron),又名神经原或神经细胞(英語:nerve cell),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之一。神经元能感知环境的变化,再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的神经元,并指令集体做出反应。神經元佔了神經系統約10%,其他大部分由膠狀細胞所構成。基本構造由樹突、軸突、髓鞘、細胞核組成。傳遞形成電流,在其尾端為受體,藉由化學物質(化学递质)傳導(多巴胺、乙醯膽鹼),在適當的量傳遞後在兩個突觸間形成電流傳導。 人脑中,神经细胞约有860亿个。其中约有700亿个为小脑颗粒细胞(cerebellar granule cell)。.

新!!: 御子柴克彥和神經元 · 查看更多 »

神經膠質細胞

經膠質細胞(英語:neuroglial cell、glial cell),又稱神經膠細胞、膠質細胞,是神經系統中的組成單位之一,其角色主要為提供支持、供給營養、維持環境恆定及提供絕緣;近來亦有研究指出膠質細胞可參與訊息的傳遞。在人類的腦中,膠質細胞對神經元的比例估計約為10:1。其英文名的字根"glia"在希腊语中的意思为“胶水”。.

新!!: 御子柴克彥和神經膠質細胞 · 查看更多 »

紫綬褒章

紫綬褒章(紫綬褒章,Medal with Purple Ribbon)是日本政府所頒發的褒章之一,授予學術、藝術、運動領域中貢獻卓著的人。於1955年1月23日制定(政令7號),每年分別在春秋兩季在東京都頒發。.

新!!: 御子柴克彥和紫綬褒章 · 查看更多 »

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Hartl D, Jones E (2005)。史前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生物体的遗传特性通过选择育种来提高谷物和牲畜的产量。而现代遗传学,其目的是寻求了解遗传的整个过程的机制,则是开始于19世纪中期孟德尔的研究工作。虽然孟德尔并不知道遗传的物理基础,但他观察到了生物体的遗传特性,某些遗传单位遵守简单的统计学规律,这些遗传单位现在被称为基因。 基因位于DNA上,而DNA是由四类不同的核苷酸组成的链状分子,DNA上的核苷酸序列就是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天然DNA以双链形式存在,两条链上的核苷酸互补,而每一条链都能够作为模板来合成新的互补链。这就是生成可以被遗传的基因的复制方式。 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可以被细胞翻译以合成蛋白质,蛋白质上的氨基酸序列就对应着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这种对应性被称为遗传密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它如何折叠成为一个三维结构,而蛋白质结构则与它所发挥的功能密不可分。蛋白质执行细胞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进程来维持细胞的生存。DNA上的一个基因的改变可以改变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并可能改变此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对细胞甚至整个生物体造成巨大的影响。 虽然遗传学在决定生物体外形和行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此过程是遗传学和生物体所经历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虽然基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体重,人在孩童时期的所经历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也对他的体重有重大影响。.

新!!: 御子柴克彥和遗传学 · 查看更多 »

馬丁·羅德貝爾

馬丁·羅德貝爾(Martin Rodbell,),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內分泌學家,以发现G蛋白而闻名。因发现G蛋白和这些蛋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与艾爾佛列·古曼·吉爾曼一起分享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ategory:盖尔德纳国际奖获得者 Category: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Category: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Category:美國生物化學家 Category:華盛頓大學校友 Categor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友.

新!!: 御子柴克彥和馬丁·羅德貝爾 · 查看更多 »

迈克尔·贝里奇

迈克尔·贝里奇(Michael Berridge,),英国生物学家。.

新!!: 御子柴克彥和迈克尔·贝里奇 · 查看更多 »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Morbus Alzheimer,Alzheimer-Krankheit,縮寫:AK,Alzheimer's disease,縮寫:AD)或稱腦退化症。舊稱為Senile Dementia of the Alzheimer Type,縮寫:SDAT 、奥茨海默症、老人失智症;俗稱早老性痴呆、老人痴呆(但醫界不建議使用此名稱),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此症佔了失智症中六到七成的成因。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難以記住最近發生的事情,早期症狀還應該增加行為或性格的改變,「輕微行為能力受損」(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 MBI),對平日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對人物冷感、對日常作息焦慮、無法控制衝動、多侵略性、挑戰社會規範、對食物失去興趣、事事疑心,突然經常動怒爆粗話。隨著疾病的發展,症狀可能會包含:譫妄、易怒、具攻擊性、無法正常言語、容易迷路、、喪失生存動力、喪失長期記憶、難以自理和行為異常等。當患者的狀況變差時,往往會因此脫離家庭和社會關係,並逐漸喪失身體機能,最終導致死亡。雖然疾病的進程因人而異,很難預測患者的預後,但一般而言,確定診斷後的平均餘命是三到九年,確診之後存活超過十四年的病患少於3%。 阿茲海默症的真正成因至今仍然不明。目前將阿茲海默症視為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並認為有將近七成的危險因子與遺傳相關;其他的相關危險因子有:頭部外傷、憂鬱症或高血壓的病史。疾病的進程與大腦中和Tau蛋白相關。要確切地診斷阿茲海默症,需要根據病人病史、行為評估、的結果、腦部影像檢查和血液採檢,亦可能接著做神經影像檢查輔助診斷,以排除其他類似的認知障礙。初期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狀況,或是壓力的一種表現,因而常耗時三到六年才確診。在無法排除其他可治癒原因時,有極少情況下,腦部切片可能對確診有幫助。、運動、避免肥胖等,都有助於減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目前並沒有特定藥物或營養補充品,有實證證明對疾病治療有效。 目前並沒有可以阻止或逆轉病程的治療,只有少數可能可以暫時緩解或改善症狀的方法。截至2012年為止,已有超過1000個臨床試驗研究如何治療阿茲海默症,然而這些研究是否能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仍是未知數。疾病會使患者會越來越需要,這對照護者是一大負擔;這樣的照護壓力涵括了社會層面、精神層面、生理層面和經濟因素。不同的運動計畫,無論時間長度與每週運動頻率,都能改善病人的居家生活表現功能,也對於改善預後有相當助益。由失智症狀引起(造成)的行為異常和思覺失調,常以抗精神病藥治療,惟其效益不高且可能增加死亡率,因此並不特別建議使用。 阿茲海默症最早於1906年,由德國精神病學家和病理學家愛羅斯·阿茲海默首次發現,因此而得名;主要分為家族性阿茲海默症與阿茲海默老年痴呆症兩種,其中又以後者較常見。阿茲海默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6%發生率),但有4%~5%的患者會在65歲之前就發病,屬於。在2010年,全球有將近2100萬到3500萬名阿茲海默症患者;而歸因於阿茲海默症相關的死亡案例,大約有48.6萬例。在已開發國家中,阿茲海默症是相當耗費社會財政補助的疾病之一。.

新!!: 御子柴克彥和阿茲海默症 · 查看更多 »

脑神经

脑神经(Cranial nerves)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区别于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它们是直接由脑发出。在人中,传统上认为一共有 12 对脑神经,其中有 10 对分布于头面部。只有第 I 和第 II 对脑神经是从大脑发出,其余都是从脑干发出。.

新!!: 御子柴克彥和脑神经 · 查看更多 »

长野县

长野县()為日本的一個縣份,位於本州中部的中央高地上,是日本八個內陸縣份之一。縣廳設於長野市。長野縣是日本面積第四大的一級行政區,僅次於北海道、岩手縣及福島縣,也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內陸縣。由於長野縣的轄區範圍大致相當於令制國中的信濃國,因此也常被稱為信州或是信越(信濃与越後)。長野縣轄區範圍呈現東西窄南北長的外形,地形以高原與盆地為主。全縣分為19市23町35村。長野縣內有許多海拔高於兩千公尺的高山,因此也有「日本的屋脊」之稱。也因高山與盆地的地形影響,長野縣的氣候屬於內陸型氣候,溫差較大且降水較少。長野縣還是日本著名的長壽縣,男性平均壽命高居日本首位,女性平均壽命也是日本第五。.

新!!: 御子柴克彥和长野县 · 查看更多 »

蛋白质

蛋白质(protein,旧称“朊”)是大型生物分子,或高分子,它由一个或多个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长链条组成。氨基酸分子呈线性排列,相邻氨基酸残基的羧基和氨基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对应基因所编码。除了遗传密码所编码的20种“标准”氨基酸,在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残基还可以被改變原子的排序而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从而对蛋白质进行激活或调控。多个蛋白质可以一起,往往是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发挥某一特定功能。 与其他生物大分子(如多糖和核酸)一样,蛋白质是地球上生物体中的必要组成成分,参与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进程。酶是最常见的一类蛋白质,它们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尤其对于生物体的代谢至关重要。除了酶之外,还有许多结构性或机械性蛋白质,如肌肉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以及细胞骨架中的微管蛋白(参与形成细胞内的支撑网络以维持细胞外形)。另外一些蛋白质则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免疫反应、细胞黏附和细胞周期调控等。同时,蛋白质也是动物饮食中必需的营养物质,这是因为动物自身无法合成所有氨基酸,动物需要和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必需氨基酸。通过消化过程将蛋白质降解为自由氨基酸,动物就可以将它们用于自身的代谢。.

新!!: 御子柴克彥和蛋白质 · 查看更多 »

東京都

東京都()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地方行政區,與道、府、縣同屬日本第一級行政區劃(),為事實上的日本首都。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地區,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冲之鸟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幾個地理極點。面積約2,188平方公里,人口1,374萬,人口總數居於日本各都道府縣首位。全境劃分為23區、26市、5町、8村,其中都廳所在地為新宿區。 截至2017年止,東京都是GDP產值世界第1的都市,超過世界第二名的紐約。東京都2010年的人均總生産額達到6,955,171日元(依當年國際匯率兑换成79,261美元),位列全世界第一。以東京都為核心的日本首都圈(東京都會區),聚集人口逾3千6百萬,為世界第一大都會區。.

新!!: 御子柴克彥和東京都 · 查看更多 »

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

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日語:とうきょうじけいかいいかだいがく,英語:The Jike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是一所位在日本東京都港區的私立大學。1881年創校。1921年設立大學,簡稱:慈惠醫大・慈惠・慈大。.

新!!: 御子柴克彥和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 · 查看更多 »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Légion d'honneur,英文譯作 Legion of Honour,又譯為法國榮譽勳位勳章),全名為法國國家榮譽軍團勳位(Ordre national de la Légion d'honneur),是法國政府頒授的最高榮譽勳位勳章,以表彰對法國做出特殊貢獻的軍人和其他各界人士。1802年由拿破崙設立,勳章绶带為紅色,分六個等級。.

新!!: 御子柴克彥和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 查看更多 »

日本學術會議

日本學術會議(、Science Council of Japan),是屬於日本內閣府的特別機關。.

新!!: 御子柴克彥和日本學術會議 · 查看更多 »

慶應義塾大學

慶應義塾大學(;英語譯名:Keio University),簡稱慶應(けいおう)或慶大(けいだい),乃日本名思想家福澤諭吉所創建的私立大學,本部在東京都港區。.

新!!: 御子柴克彥和慶應義塾大學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