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元县
上元县是历史上位于南京地区的一个县。 唐朝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宁县为上元县。五代十国时,杨吴政权在天佑十四年(917年),分上元县另置江宁县,两县同属于升州管辖,并以秦淮河为界,两县同城而治,河北为上元、河南为江宁。此后两县并存的历史维持了近千年,先后同属于江宁府(北宋)、建康府(南宋)、集庆路(元)、应天府(明)、江宁府(清)管辖。太平天国时为避讳,称尚元县。民国元年(1912年)撤废上元县,并入江宁县。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曾设置上元县抗日民主政府。 明清两代,上元县治设在今白下路101号。明代南京皇宫也位于上元县境内。.
查看 徐德裕和上元县
徐卿伯
徐卿伯,字孟麟,贵州贵阳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三甲二百二十一名,官监察御史,仕至四川参议。子徐必远、徐必遴皆入翰林。.
查看 徐德裕和徐卿伯
徐必遠
徐必遠,字致公,贵州贵阳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六年(1648年)己丑科進士,三甲三名,選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官至廣西桂平道。著有《敦善堂詩集》、《寧庵文集》。.
查看 徐德裕和徐必遠
徐必遴
徐必遴,贵州贵阳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進士,三甲二十九名,選庶吉士。散館改主事。徐必遠為其兄。.
查看 徐德裕和徐必遴
徐良梅
徐良梅,字和之,贵州贵阳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恩科進士,三甲六十名。道光二十八年,擔任廣東廣州府永安縣知縣(現紫金縣知縣)。后由吳邦彥接任。道光二十九年复任,擔任廣東廣州府永安縣知縣(現紫金縣知縣)。后由伍福接任。咸丰元年九月复任,擔任廣東廣州府永安縣知縣(現紫金縣知縣)。后由吴赞诚接任。.
查看 徐德裕和徐良梅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查看 徐德裕和四川省
生员
生員,俗稱秀才,雅稱弟子員。是中國、朝鮮、越南的科舉中經過院試,得到入學資格的士人,也是士大夫的最基層。對太學的監生稱太學生、弟子員;府、州、縣學生員也稱庠生,又有貢生、監生等名目,統稱諸生。明代採文武合一教育,從明初起學生員都必須學習弓射,為古射禮之延續。.
查看 徐德裕和生员
贵州省
贵州省,简称贵或黔,是中華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市。貴州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素有多彩贵州之称。.
查看 徐德裕和贵州省
邛州直隸州
邛州直隸州,明清时的直隶州。 元朝时為嘉定府路屬州,領大邑縣。明朝洪武四年,邛州屬嘉定府,領縣依舊。九年四月降為邛縣,與大邑縣同屬嘉定直隸州。成化十九年二月乙丑(1483年3月10日)升為直隸州,大邑縣與蒲江縣隸之。治所在今四川省邛崍市。清朝相沿。1913年,废除邛州直隸州。改为邛崃县。.
查看 徐德裕和邛州直隸州
江南
江南,意为長江以南地區。现在狭义上指代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浙北,苏南及上海地区。也就是无锡、苏州、南京、松江、上海、常州、镇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其中南京只包含现在长江以南的南京,杭州包含现在钱塘江以北的杭州。长江以北的六合、浦口不算狭义上的江南,钱塘江以南的萧山、绍兴、宁波也不算狭义上的江南。现代广义上有时会把长江以北的“扬州”,钱塘江以南的“萧山、绍兴、宁波", 安徽的“古徽州地区”以及江西东北部算在内。 江南屬漢族地区,在先秦時代被中原諸國称为南蛮、百越,江南古代的南京由於做過十朝的古都,以及杭州做過南宋的首都,許多北方世家大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 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属于扬州之地 在先秦时期也有其他关于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載:“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这里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那时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
查看 徐德裕和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