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合州
合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合州,治所在石镜县(今重庆市合川区)。因涪江、嘉陵江在合州南合流得名。隋文帝开皇末年,改为涪州。隋炀帝大业初年,改为涪陵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合州。天宝、至德时一度曾改巴川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武胜县和重庆市合川区、铜梁县、大足区等区县地。宋朝改州治石镜县为石照县。属潼川府路。因受元军围攻,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移治钓鱼山(今合川市东)。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蒙哥汗死于此。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1283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1285年),改为州,隶重庆路。领三县: 铜梁县、定远县、石照县。明朝时,属重庆府。洪武时,省石照县入合州。清朝仍属重庆府,为不辖县的散州。1913年废合州改为合川县。.
查看 張佳胤和合州
举人
舉人,為一種士人的身份,等級在生員之上。雅稱「孝廉」、「發解」、「發達」、「鄉進士」、「鄉先進」、「鄉進」等對入京師參與會試的舉人雅稱為-zh-hant:公車;zh-hans:公车-。明清時俗稱「老爺」。.
查看 張佳胤和举人
会试
會試是中国、朝鮮、越南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於正科每三年一次或恩科鄉试之次年春季,即--、辰、未、戌年春季,由禮部举行,又稱為「禮闈」、「春闈」,考三場,每場三日。報考資格須為舉人,包括已任官之舉人。赴試舉人都享有公家車船駁送待遇,稱為「公--車」。會試錄取者為贡士,第一名為「會元」,前十名稱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稱為「會魁」。會試後贡士再由殿试複試依成绩分甲赐等第,成為進士。.
查看 張佳胤和会试
張九一
張九一,字助甫,河南省汝寧府新蔡縣孙召乡绿波楼村人,明朝政治人物。.
查看 張佳胤和張九一
張佳胤
張佳胤,字肖甫,號崌崍山人,四川省重慶府合州銅梁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進士。授滑县知縣,有強盜假裝錦衣衛,企圖勒索张佳胤,反被張所制服。升任户部郎中。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隆庆五年(1571年)升右僉都御史。万历七年(1579年)升兵部右侍郎。累官浙江巡撫,定馬文英、劉廷用之亂,官至薊遼總督。万历十六年(1588年)病卒。有《崌崍山房集》。.
查看 張佳胤和張佳胤
張文錦
张文锦,安丘(今山东安丘市)人。 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进士,授户部主事。正德初年,刘瑾專權,被下诏狱,逐斥为民。刘瑾伏诛後,再被啟用。升迁為郎中。督税陕西。升迁安庆知府。嘉靖元年,官右副都御史,兼大同府巡抚。 嘉靖三年(1523年)五月,张文锦认为大同镇北部无险可守,下令在大同城北九十里筑红寺、胪圈、窑山墩、水尽头、沙河等五堡,又迁徙2500家镇卒前往守衛。镇卒以往戍必死于鞑靼,不肯服从,张文锦大怒,杖打队长。嘉靖三年(1524年)八月大同驻军郭鑑、柳忠、陈浩、胡雄等哗变,张文锦被殺,史稱“五堡兵變”。有子張佳胤。.
查看 張佳胤和張文錦
余曰德
--曰德(),初名應舉,字德甫,號午渠,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文學家。.
查看 張佳胤和余曰德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查看 張佳胤和四川省
銅梁縣
#重定向 铜梁区.
查看 張佳胤和銅梁縣
魏裳
魏裳(),字順甫,湖廣蒲圻縣人。明朝中叶文学家。.
查看 張佳胤和魏裳
錦衣衛
#重定向 錦衣衛指揮使司.
查看 張佳胤和錦衣衛
重慶下
#重定向 三代存歿.
查看 張佳胤和重慶下
汪道昆
汪道昆(),字伯玉,号南溟,又号太函。直隸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明朝文學家、政治人物。.
查看 張佳胤和汪道昆
滑县
滑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一个直管县。与濮阳、延津、浚县、长垣、封丘、内黄接壤。下辖1新区10镇12乡,1019个行政村。.
查看 張佳胤和滑县
易经
《易经》是中国漢族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始;一般说上古三大奇书包括《黄帝內经》、《易经》、《山海经》,但它们成书都较晚。《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來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不易,表現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易经》最初用於占卜和預報天氣,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是一部無所不包的巨著。自从17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十三經中未經秦始皇焚書之害,它是最早哲學書。自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也被介绍到西方。 《易》原有三種版本:《连山》、《归藏》和《周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一般所称《易經》即源於《周易》发展而來。 《易經》包括狭义的《周易》與《易传》。《周易》相传是依循周文王主編《易》的著述而來,成書大約在西周時期。由於隨時代演變,《周易》文字含義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已經不便讀懂,因此孔子撰寫了「十翼」,後世又稱為《易传》並列入《易經》。.
查看 張佳胤和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