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弗勒里修道院

指数 弗勒里修道院

弗勒里修道院(Abbaye de Fleury;Abbaye de Saint-Benoît-sur-Loire)位于法国卢瓦尔河畔圣邦瓦 (卢瓦雷省),卢瓦尔河河岸,奥尔良东南约35公里。它建于约640年,是西欧最有名的本笃会修道院之一,拥有圣本笃的圣髑。自罗马时代以来一直是文化中心,该修院目前有40多名修士。 该修院从一开始就拥有两座教堂,分别供奉圣伯多禄和圣母。圣伯多禄堂毁于18世纪,圣母堂则在修院成立以前就已存在。加洛林风格的教堂长三百英尺。教堂的唱经楼有法国君主腓力一世(1108年)的墓。 法国大革命期间,该修院也被关闭遣散。1944年,修道院得以恢复。英国温彻斯特座堂每天的晚祷都会纪念这座修道院。.

8 关系: 卢瓦尔河卢瓦尔河畔圣邦瓦 (卢瓦雷省)奥尔良修道院圣本笃腓力一世 (法兰西)法国大革命本笃会

卢瓦尔河

卢瓦尔河(Loire),法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塞文山脉,流程1,020公里(630英里),先向北、西北,后向西注入比斯开湾,两岸有闻名世界的卢瓦尔河谷城堡群。.

新!!: 弗勒里修道院和卢瓦尔河 · 查看更多 »

卢瓦尔河畔圣邦瓦 (卢瓦雷省)

#重定向 卢瓦尔河畔圣伯努瓦.

新!!: 弗勒里修道院和卢瓦尔河畔圣邦瓦 (卢瓦雷省) · 查看更多 »

奥尔良

奥尔良(Orléans)是位於法国中部的城市,為中央-卢瓦尔山谷大区首府和卢瓦雷省省会。奥尔良地区地势平坦,海拔在90—124米之间,市内绝大多数地方起伏不超过10米。法国第一大河卢瓦尔河贯穿市区,其支流卢瓦雷河流经市区南部。奥尔良是法国新兴工业城市,距离巴黎以南大约120公里,属于巴黎一小时经济圈范围。.

新!!: 弗勒里修道院和奥尔良 · 查看更多 »

修道院

修道院是一类基督教修道場所,由修道院長(abbot)管理的隐修院教堂或以大教堂为中心的寺院建筑群。大修道院一般包括一整套建筑,以适应自给自足的教会组织的需要。 修道院长「abbot」這個詞來自亚拉姆语,其意義是“父親”。他在團體是耶穌基督的代表,由團體中發永願的會士所推選出來的。基本上,他有責任照顧整個團體和其成員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他必須要明智的安排每一個人在團體中特別的職責。除了日常事務的安排,院長也是整個團體神修上的指導者和父親。 這就是隱修的起源:埃及的聖安多尼為首,他們拋棄世上的榮華富貴,離開自己的家庭,到沙漠中專務祈禱。教會史上不少聖人都是來自隱修傳統,像聖額我略那齊盎、聖巴西略、聖金口若望、大馬士革聖若望、聖伯爾納、聖十字架若望、聖大德蘭、聖小德蘭等等。簡單的說,隱修的目的,就是捨棄世界的種種享受,而把自己完全奉獻給天主,專務祈禱,並靠著體力勞動養活自己。可以看作是不流血的殉道。 隱修院的核心:感恩祭典—彌撒聖祭,彌撒聖祭是任何一種天主教隱修院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隱修院自然不例外。天主為人奉獻自己,並臨在於聖言、聖體及聖血中。而修士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天主,並藉著分享教會的神聖祭獻,達到默觀與補贖的成果。彌撒時間則每座修院稍有不同。 隱修院的修士們在禮儀、默觀頌讀,個人祈禱和勞動中求得平衡。修士全心尋找天主,度簡樸澹泊、勤勞克苦、靜默的隱修生活,以恆常祈禱,為世界和教會轉求天主。隱修士不出外從事使徒工作,但在隱修院外圍,視修院的人手多寡而定,備有客房提供給靜修的男女使用。隱修院的使命簡單來說就是成為隱修士,完成在基督奧體內的職責,在隱修院內專心致意尋找天主,實行福音的勸諭,並為教會內所有的兄弟姊妹祈禱。基本上,度隱修生活是天主聖神的召叫,全心侍主、愛主,萬事以基督為圭臬,正如聖本篤在其會規上所說:「愛基督在萬有之上」(七十二章)。 勞動也是隱修士們重要的職責,聖本篤會規提及「每座修院要自食其力……幾時他們靠雙手操作度日,才算是真正的隱修士。」因此,每座修院視所處地區的情況及資源,發展出修院特有的事業。例如美國中部的革責瑪尼(Gethsemani)隱修院生產水果蛋糕及乳酪,加州新明谷(New Clairvaux)修院種植核桃及加州李,比利時的隱修院則大多出產啤酒等。 天主教的隱修概念源自於中古世紀,希望透過更專注的隱修,為世人祈禱。一般修士可以在外傳教、行善,但隱修士除了祈禱、默觀、勞動外,不得外出;即使家人見面,也必須事先申請會客時間,看病時才能由他人陪同外出。但大多數隱修院的修士們歡迎來訪的客人一起至聖堂,參與彌撒、祈禱及經課。 不過各隱修院的規範仍有差異,某些隱修院,發過願的修士,幾乎終身不外出。.

新!!: 弗勒里修道院和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圣本笃

努西亚的聖本篤(Saint Benedict of Nursia,),又译圣本尼狄克或聖本德,意大利天主教隱修士,本笃会的会祖。他被誉为西方隱修制度的始祖,于1220年被封为圣人。.

新!!: 弗勒里修道院和圣本笃 · 查看更多 »

腓力一世 (法兰西)

腓力一世(法语:Philippe Ier,)卡佩王朝国王(1060年—1108年在位)。 腓力一世为法兰克人的国王亨利一世之子,母为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罗维奇的女儿基辅的安娜。他的名字腓力(源于希腊语的名字Φίλιππος,意为“爱马者”)在当时的西欧是相当少见的,由他的俄国母亲所起。 1059年5月,七岁的腓力在兰斯被加冕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当时他的父亲亨利一世还在世。在前王未去世前即为王储加冕,是卡佩王朝初期的常见做法,以确保王位不失。在1060年亨利去世后,腓力一世的母亲安娜作为摄政统治西法兰克直到1066年;她的共同摄政者是佛兰德伯爵博杜安五世,后者是腓力一世的叔叔。 腓力一世先娶荷蘭伯爵的女兒伯莎為妻,生了其皇位繼承人長子路易六世及另外二男一女。1092年,腓力一世以妻子肥胖為由離婚再與封臣安茹伯爵富爾克四世的妻子結婚而被教廷進行絕罰,遂出教門。最後到1104年教廷才承認其婚姻合法性,並恢復其教籍。 腓力一世的统治充斥着与法国诸侯无休无止的战争。1077年,他与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缔结和约,使后者放弃了进攻布列塔尼的计划。1082年,腓力一世把他的统治扩展到韦克辛;1100年他又控制了布尔日。 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法國雖然參加,但腓力一世因與教宗烏爾班二世不和,所以個人並不支持。教皇亦不准腓力一世參加十字軍東征,更在會議中肯定對腓力一世的絕罰。 腓力一世于1108年7月29去世于默伦。他被安葬于圣-贝诺瓦-瑟尔-卢瓦雷修道院。 P P.

新!!: 弗勒里修道院和腓力一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新!!: 弗勒里修道院和法国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本笃会

本笃会(Ordo Sancti Benedicti)又譯為本尼狄克派,亦被稱為“黑修士”(得名于修會僧袍的顏色),是天主教的一個隐修会,是在529年由意大利人圣本笃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诺山所创,遵循中世紀初流行於義大利和高盧的隱修活動。其規章成為西歐和北歐隱修的主要規章。本笃会隐修院的象征是十字架及耕地的犁。.

新!!: 弗勒里修道院和本笃会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