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异关节总目

指数 异关节总目

總目(學名:Xenarthra),又称貧齒總目。原始真兽类之一,是现存最古老的真兽类,保存真兽类原始特征和独特的特征如脊柱后部的胸椎和腰椎上有附加关节。由于从真兽诞生的初期就已经分化了出去,其成员之间差异较大,成员包括少数有鳞甲的犰狳,行动最慢的树懒及舌头最长的食蚁兽等。原本还包括土豚和穿山甲,但后来证实土豚和穿山甲与此目没有太大关系。本目和多數胎盤類哺乳动物相差都很远,近亲极少。已灭绝的成员包括雕齿兽和大懒兽等。較舊的书籍將本目列為「貧齒目」(Edentata),但目前已將其提升為總目,並將當中分別較大的分为2个目,分别是有甲目(包括犰狳科和已绝灭的雕齿兽科)及披毛目(包括树懒亞目和蠕舌亚目)。.

目录

  1. 66 关系: 南美洲南方裸尾犰狳古新世多毛犰狳大地懶大地懶科大食蟻獸始新世學名小犰狳小食蚁兽巨犰狳巴西三帶犰狳中美小食蟻獸七帶犰狳三带犰狳属九帶犰狳二趾樹懶二趾樹懶屬五趾裸尾犰狳侏三趾樹懶侏食蚁兽德国土豚北美洲圓頭倭犰狳圓頭倭犰狳屬凱氏犰狳全新世关节副磨齒獸倭犰狳犬齒犰狳属犰狳科穿山甲美洲白喉三趾樹懶食蚁兽科食蟻獸裸尾犰狳属褐喉樹懶角犰狳角犰狳屬騾耳犰狳鬃毛三趾樹懶霍氏樹懶胎盤動物胸椎阿根廷裸尾犰狳... 扩展索引 (16 更多) »

南美洲

南亚美利加洲(西班牙语: 或 ;葡萄牙语:;法语:;英语:;荷兰语:;字源: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简称南美洲,为七大洲之一,位於西半球南部(或南半球),西臨南太平洋,西面為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之間的內營力為張力,衍生了東太平洋海嶺;而納斯卡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的內營力為擠壓力,衍生了秘魯智利海溝的俯衝帶,並於南美洲板塊之下。與東面則是大西洋,北面則是加勒比海。南美洲是美洲大陸南面的一部分,西面有海拔數千--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 南美洲面積達1,78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的3.5%。直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億8千萬,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一半左右。.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南美洲

南方裸尾犰狳

南方裸尾犰狳(學名:Cabassous unicinctus)是四種裸尾犰狳的其中一種。廣泛分佈於整個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秘魯、玻利維亞及巴西。.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南方裸尾犰狳

古新世

古新世(Paleocene)是地質時代中古近紀(Paleogene)的第一個主要時期,大約開始於6500萬年前,終於5580萬年前,介於中生代白堊紀的马斯特里赫特階(Maastrichtian)與始新世(Eocene)之間。古新世來自希臘文的“παλαιός”(palaios,古)與“καινός”(kainos,新)。古新世接續在白堊紀末期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之後。.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古新世

多毛犰狳

多毛犰狳(學名:Dasypus pilosus)是一種生活在南美洲的犰狳,是秘魯的特有種。其棲息地為亞熱帶或熱帶的潮濕低地及森林。因棲息地減少的原因而備受威脅。.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多毛犰狳

大地懶

大地獭(學名:Megatherium)是一種巨大的動物,屬於異關節總目披毛目樹懒亞目下的大地獭屬的物種。見於上新世早期至更新世A.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大地懶

大地懶科

大地獺科(學名:Megatheriidae)是一科已滅絕的地獺,在大約23百萬年前至11000年前生活,存活了大約2289萬年。 巨大的大地獺及泛美地獺等是此科物種於約30百萬年前的漸新世後期開始才出現在南美洲大陸上,而較早期的此科物種,如較細小的中新地獺(Hapalops)則只有約1.2米高左右。過去曾被認為是此科的懶獸現在則被分到懶獸科(Nothrotheriidae)內。 從這些地獺的骨架結構中可顯示出部份物種非常巨型:牠們擁有粗壯的骨骼,更見粗壯的關節部份(特別是後腳)則提供強大的承托力去支撐四肢,加上牠們的體型及巨爪,使牠們足以扺禦不同捕獵者的攻擊。 最先扺達北美的此科物種為泛美地獺,早於2.2百萬年前便經過剛形成的巴拿馬陸橋進駐。重達5噸的體型,6米的體長及足以觸以5.2米的身高,比一般非洲森林象還要高大。.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大地懶科

大食蟻獸

大食蟻獸(學名:Myrmecophaga tridactyla)是食蟻獸的一種,分布在美洲部份地區,生活在草地、落葉林和雨林地區。主要以螞蟻和白蟻為食,一天最多可食30,000隻昆蟲。 大食蟻獸在現存四種食蟻獸中體型最大,體長可達1.8-2.4米。體重通常為29-65公斤。體毛長而堅硬,可長40釐米,尾部密生长毛,头细长,眼耳极小并吻成管状,无齿,舌细长并能伸缩,借以舐食蚁类、白蚁及其他昆虫。前肢除第五指外,均具钩爪,后肢短,五爪大小相仿。体灰白色,背面两侧有宽阔的黑色纵纹,纹的边缘白色。 包括兩個亞種:.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大食蟻獸

始新世

始新世(英語:Eocene)是地質時代中古近紀(Paleogene)的第二個主要分期,大約開始於5580萬年前-終於3400萬年前,介於古新世(Paleocene)與漸新世(Oligocene)之間。始新世(Eocene)之名,字源來自希臘文eos(開端)和ceno (新),指的是現代哺乳動物群出現的開始。始新世常被劃分成早期(距今5580萬年∼5,200萬年)、中期(距今5,200萬∼4,360萬年)和晚期(距今4,360萬∼3400萬年)。始新世早期最令人受到注意的是,原始的現代哺乳動物的出現。始新世結束於一個被稱作大置换(哺乳動物物种连续性上的“大断裂”)的大型生物集群滅絕。此一事件可能是關於一或數顆的大火流星撞擊西伯利亞以及現在的切萨皮克湾所造成。.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始新世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學名

小犰狳

小犰狳(學名:Zaedyus pichiy)是倭犰狳科小犰狳屬的唯一一種,分布於阿根廷草原的中部和南部。 體長約為26-33.5厘米,尾長10-14厘米,深褐色頭甲,堅硬的背甲,爪子鋒利。包括兩個亞種:.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小犰狳

小食蚁兽

小食蟻獸(學名:Tamandua tetradactyla)是一種食蟻獸,分佈於南美洲的南部,與分佈在較北地區的中美小食蟻獸(Tamandua mexicana)共兩種構成這一個小食蟻獸屬。 獨居動物,分佈在多樣的生境上,從古舊的森林到次生林、及不毛的熱帶稀樹大草原等均有分佈。主食為蟻、白蟻及蜜蜂等。與同科物種一樣,強而有力的前肢使牠們能搗毀蟻丘覓食。.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小食蚁兽

巨犰狳

大犰狳(學名:Priodontes maximus),也叫巨犰狳,是有甲目犰狳科大犰狳屬的唯一一種,體型較大,通常體重為27千克,最重可達32.3千克,身長89.5釐米,身體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部分是尾巴。 大犰狳以白蟻和螞蟻為食。.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巨犰狳

巴西三帶犰狳

#重定向 巴西三带犰狳.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巴西三帶犰狳

中美小食蟻獸

中美小食蟻獸(學名:Tamandua mexicana)是食蟻獸的一種,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貧齒總目披毛目。廣泛分佈於中美地區,如伯利茲、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及委內瑞拉等地。 其原有棲息地為亞熱帶及熱帶乾旱森林、潮濕低地、紅樹林、山區及大草原等地。.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中美小食蟻獸

七帶犰狳

七帶犰狳(學名:Dasypus septemcinctus),又名巴西小長鼻犰狳,是種來自南美洲的犰狳,分佈包括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維亞及巴西。這是一個孤獨、夜行的陸生動物,其棲息地多為熱帶雨林地區以外的乾燥地區。.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七帶犰狳

三带犰狳属

三帶犰狳屬(學名:Tolypeutes)是有甲目倭犰狳科的一屬,包括兩種三帶犰狳:.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三带犰狳属

九帶犰狳

九帶犰狳(學名:Dasypus novemcinctus)是一種生活在北美洲、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犰狳。牠們是最為廣泛分佈的一種。牠的祖先在南美洲演化,並在300萬年前的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進入北美洲。 九帶犰狳是獨行及主要夜間活動的動物,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牠們,如雨林及草原。牠們是吃昆蟲的,主要吃蟻、白蟻及其他細小的無脊椎動物。 九帶犰狳可以令其腸臟膨漲,方便渡河。牠們亦可以閉氣達6分鐘,經底部穿過河流。每胎生產四隻幼犰狳。九帶犰狳若被驚嚇,可以跳起達90-120厘米。.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九帶犰狳

二趾樹懶

二趾樹懶(學名:Choloepus didactylus)是披毛目樹懶亞目二趾樹懶科下的一種,與霍氏樹懶構成整個二趾樹懶屬及二趾樹懶科。生活於南美洲,包括委內瑞拉、圭亞那、巴西北部至亞馬遜河。 二趾樹懶是獨行俠,夜行性及草食性動物,主要棲息於雨林內。能夠游泳,因此可跨越河流及小溪。除了人類會威脅其存活外,大型猛禽也大可不費吹灰之力將其捕捉,如如冕鵰及角雕,貓科的虎貓也會襲擊牠們。.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二趾樹懶

二趾樹懶屬

二趾樹懶屬(屬名:Choloepus),是樹懶亞目下二趾樹懶科中的唯一一屬,僅包括兩個物種,分別是二趾樹懶(C.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二趾樹懶屬

五趾裸尾犰狳

五趾裸尾犰狳(Cabassous centralis),又名北方裸尾犰狳,是墨西哥至哥倫比亞及委內瑞拉的一種犰狳。牠們是兩種南美洲以外的犰狳之一。.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五趾裸尾犰狳

侏三趾樹懶

侏三趾樹懶(學名:Bradypus pygmaeus) 是樹懶屬下的一種,僅在巴拿馬博卡斯德爾托羅省的一個小島(Isla Escudo de Veraguas)上生活。一如其名,此種對比起其在大陸上生活的近親,體型細小得多,體重僅是它們的40%,體型也較它們小20%,相信是與島嶼隔離有關。過往的觀察發現此種特化成僅在該島上的紅樹林生境生活。.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侏三趾樹懶

侏食蚁兽

侏食蟻獸(學名:Cyclopes didactylus),貧齒總目披毛目侏食蟻獸科的單科種,分佈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從墨西哥最南端到巴西、巴拉圭的廣大地區。 侏食蟻獸是4種食蟻獸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只有36-45釐米,體重小於400克。體毛軟密,呈金褐色,口鼻部較短,尾能捲曲,前爪上有兩個大爪。 食物以蚂蚁或腐烂的水果等。.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侏食蚁兽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德国

土豚

土豚(學名:)又稱蟻熊或土豬,是管齒目土豚科现存的唯一物种,屬土豚屬,是一种孑遗生物。.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土豚

北美洲

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字源:亞美利哥·維斯普西),簡稱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或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劃分。北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眾多島嶼(主要為西印度群島)。北美洲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当今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人口5億2872萬(2008年七月),居世界第4位。.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北美洲

圓頭倭犰狳

圓頭倭犰狳(學名:Calyptophractus retusus)是倭犰狳科下圓頭倭犰狳屬(Calyptophractus)的單屬種。此種與另一近似種倭犰狳常被稱作鎧鼴,鎧指此科物種背部上的鱗甲,但它們並不屬於鼴科。.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圓頭倭犰狳

圓頭倭犰狳屬

#重定向 圓頭倭犰狳.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圓頭倭犰狳屬

凱氏犰狳

凱氏犰狳(學名:Dasypus kappleri),又名大長鼻犰狳,是南美洲上常見的犰狳,見於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圭亞那、蘇里南,法屬圭亞那,秘魯,玻利維亞及巴西。這是一種獨立、夜行的陸生動物,一般生活在河流及沼澤附近,透過捕食節肢及無脊椎動物為生。 凱氏犰狳是一種體型不少的犰狳品種,總長度可達,一般體重可達,但牠的體重可達 凱氏犰狳在牠的後腿上有一倒勾,容許牠在匍匐時以滕部掘進地洞內。受到威脅時,牠可釋放出令人不快的麝香味。.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凱氏犰狳

全新世

全新世(Holocene)是最年轻的地质年代,从11700年前开始。根据传统的地质学观点,全新世一直持续至今,但也有人提出工業革命後應該另分為人類世。其名称源自希腊语“ὅλος”(holos,完全的)和“καινός”(kainos,新的),意即“完全新近的”。 全新世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详细研究全新世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至关重要。研究全新世气候变化的主要材料包括高纬度和高海拔冰芯,湖泊沉积物纪录,树轮,石笋及其他洞穴沉积物,高沉积速率的深海沉积物等。 格陵兰岛的冰芯记录提供了年纪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它显示了自新仙女木事件以后全新世气温很稳定。但这种稳定的气温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有很多研究表明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同样很明显,并且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目前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原因仍在进一步探讨之中。.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全新世

关节

关节(拉丁语:Articulatio)在解剖学里指的是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之间能活动的连接。在解剖学上有不动关节、动关节(连接处有液体)和微動關節(Amphiarthrosis)三种。.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关节

副磨齒獸

副磨齒獸(學名:Paramylodon)是墨西哥及美國已滅絕的一屬地懶。副磨齒喉的皮膚下有真皮小骨,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副磨齒獸

倭犰狳

倭犰狳(學名:Chlamyphorus truncatus),也叫粉毛犰狳,是犰狳科最小的一種。體長90-115毫米,不包括尾巴,體色為玫瑰色或粉紅色。生活在阿根廷中部的乾燥草地、帶刺灌木和仙人掌的沙地。 倭犰狳主要以螞蟻為食,偶爾也吃蠕蟲、蝸牛、昆蟲以及各種植物性食物。.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倭犰狳

犬齒

齿,俗称尖牙,是很多哺乳动物口腔中,位于门齿和臼齿之间的牙齿。每侧上下顎各有一枚,一共四枚。.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犬齒

犰狳属

狳屬(學名:Dasypus)是犰狳科的一屬,包括以下幾種:.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犰狳属

犰狳科

狳(,學名:Cingulata)是有壳的哺乳动物,生活在中南美洲和美国南部地区。它们的壳分三部分,前后两部分有整块不能伸缩的骨质鳞甲覆盖,中段的鳞甲成带状,与肌肉连在一起,可以自由伸缩。尾巴和腿上也有鳞片,鳞片之间还长着毛,腹部无鳞片只有毛。虽然犰狳科动物口中牙齿数量很多,但都很细小。 犰狳科是異關節總目(又稱貧齒總目)有甲目下的一科。有甲目內包括三科,但現存僅餘下犰狳科一科。犰狳共有9屬21种(有1屬1種已滅絕),根据其中段鳞甲带的多少来区分它们的种类,如有三条鳞甲带的叫三带犰狳,有九条鳞甲带的叫九带犰狳等等。.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犰狳科

穿山甲

穿山甲是穿山甲科(学名:Manidae)动物的通稱,又名鯪鯉,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是鳞甲目(Pholidota)的唯一科。穿山甲是一类从头到尾披覆鳞片的食蚁动物,分佈在非洲和亚洲各地。亞洲地區分佈在印度、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贵州、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台灣中低海拔之山麓至海拔1,000公尺左右的山區。 最早在《楚辞·天问》中即有穿山甲的記載:“鯪鱼何所”王逸注:“一--鯪鱼,鯪鲤也,有四足,出南方。”北魏人高祐因認出穿山甲而聞名。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李时珍認為穿山甲不是以鳞片诱蚁,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 2014年7月,由倫敦動物學會主持的IUCN紅色名錄物種存續委員會穿山甲專門小組,發出警告指穿山甲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被走私買賣的哺乳類動物。中華穿山甲及馬來穿山甲均在 IUCN 紅色名錄中的保護級別提升至「極危」,全部 8 個物種均面臨絕種威脅。非法走私的活動是前所未有的猖獗。隨著亞洲四種穿山甲物種數量暴跌,走私貿易商家已轉移目標至非洲,以滿足市場上的龐大需求。.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穿山甲

美洲

美利堅洲(英文:Americas),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積達4254.9万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語)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多数原住民已经被欧洲移民有组织屠杀,已经不是主要居民。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並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美洲

白喉三趾樹懶

白喉三趾樹懶(學名:Bradypus tridactylus)是三趾樹懶的一種,生活於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及巴西境內的熱帶雨林。.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白喉三趾樹懶

食蚁兽科

食蟻獸科(學名:Myrmecophagidae),哺乳綱、貧齒總目的一科,包括3屬3種:.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食蚁兽科

食蟻獸

食蟻獸,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貧齒總目披毛目下的蠕舌亞目,共有兩科四種。除了吃蟻之外,它們也吃白蟻。 本亞目最大的品種包括大食蟻獸(Myrmecophaga tridactyla),連同尾巴體長可達1.8米;中型的如小食蟻獸(Tamandua tetradactyla),體長約90厘米;最小的則是侏食蟻獸(Cyclopes didactylus),總體長只有35厘米,體溫只有攝氏33度。由於它們的體溫保持33攝氏度左右,所以在平時能量消耗方面比一般動物要小,故平時只需進食數百只蟻足以滿足未來幾天的能量。 常稱的刺食蟻獸並不是蠕舌亞目的品種,而是針鼴,屬於原獸亞綱下單孔目的針鼴科。.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食蟻獸

裸尾犰狳属

裸尾犰狳屬(學名:Cabassous)是異關節總目有甲目犰狳科的一屬,包括四種:.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裸尾犰狳属

褐喉樹懶

褐喉樹懶(學名:Bradypus variegatus),又名褐喉三趾樹懶或玻利維亞樹獺,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一種三趾樹懶。 褐喉樹懶是最廣泛分佈的樹懶,遍佈多種不同的環境,包括常綠及乾旱森林及未開發的地區。牠們是獨自生活的,夜間及日間活動,主要吃葉子。 雌樹懶在繁殖季節會大聲尖叫來吸引雄猴。雌樹懶的尖叫聲很像女人的尖叫聲。 褐喉樹懶呈灰褐色,毛皮粗糙及堅硬。牠們的頭圓,吻鈍,牙齒像釘子,耳朵很多時被遮蔽。牠們的尾巴很短。 褐喉樹懶與霍氏樹懶的棲息地重疊,在重疊的地方,褐喉樹懶較為細小及數量較多,所以經常會在森林中走來走去。.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褐喉樹懶

角犰狳

角犰狳(學名:Peltephilus ferox)是異關節總目下犰狳科的一種,僅有一只小狗的大小。在漸新世期間出現於阿根廷地區,並於中新世期間絕滅。正如其名,其頭頂上的鱗甲發展成角,並相信用於保護其眼睛。除了北美洲上的圓角鼠(ceratogaulus)外,此種為另一有紀錄的掘地性(Fossorial)有角哺乳動物。 雖然一般相信其大而呈三角狀的牙齒顯示角犰狳是肉食性,但亦有學者認為牠可能是草食性的。.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角犰狳

角犰狳屬

#重定向 角犰狳.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角犰狳屬

騾耳犰狳

騾耳犰狳(學名:Dasypus hybridus),又名南長鼻犰狳,是一種來自南美洲的犰狳分佈在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及烏拉圭。這小型的哺乳動物都是灰色的,身長25至50厘米之間,體重約為1.5至2公斤之間。其身體共有七個環節。.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騾耳犰狳

鬃毛三趾樹懶

鬃毛三趾樹懶(學名:Bradypus torquatus)是一種生活於南美洲的三趾樹懶。.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鬃毛三趾樹懶

霍氏樹懶

霍氏樹懶(學名:Choloepus hoffmanni)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一種樹懶。牠們獨居,夜行性及棲於樹上,生活在次生雨林及落葉林。牠們的毛長,爪巨大,行動緩慢。牠們重5.5-7公斤,長60厘米,很適合攀樹。與二趾樹懶兩種構成整個二趾樹懶科。.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霍氏樹懶

胎盤動物

胎盤動物(学名:Placentalia)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了所有现存真獸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后代,是真兽下纲(Eutheria)的冠群。.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胎盤動物

胸椎

胸椎(thoracic vertebrae)在胸腔後面有12塊,形成脊椎中間部份。.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胸椎

阿根廷裸尾犰狳

阿根廷裸尾犰狳(Cabassous tatouay),又名大裸尾犰狳,是南美洲的一種犰狳。牠們分佈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秘魯及烏拉圭。.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阿根廷裸尾犰狳

門齒

齒(Incisor)是異齒型哺乳類動物的第一類牙齒。.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門齒

長毛犰狳

長毛犰狳(學名:Chaetophractus vellerosus)是一種犰狳。在南美洲的中部及南部生活,慣於挖地洞,受驚時會發出尖叫聲。 本物種有兩個亞種,分別是:.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長毛犰狳

腰椎

腰椎(lumbar vertebrae)在腰部底下有5塊,用以支持背部。.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腰椎

雕齿兽科

#重定向 雕齒獸亞科.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雕齿兽科

雕齒獸

雕齒獸(學名:Glyptodon)是一屬與犰狳科有關,生存於更新世的大型及有裝甲的哺乳動物。雕齒獸外型及體重有點像金龜車,但較為扁平。雕齒獸估計是草食性的,以草及其他近河流的植物為食物。牠有可能每一小時只行走1-2里。 雕齒獸的外表就像早期的甲龍下目,這可算是不同分支的趨同演化至相似形態。.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雕齒獸

雕齒獸科

#重定向 雕齒獸亞科.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雕齒獸科

披毛犰狳

披毛犰狳(學名:Chaetophractus villosus),是南美洲其中一種最大及數目最多的一種犰狳。生活在海平面至海拔1300米的南美洲南部,並可在草地、森林及草原上找到其蹤影,並開始在耕地上生活。.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披毛犰狳

披毛目

披毛目(學名:Pilosa)是胎盤類哺乳動物下的一個目,現有物種僅分佈於美洲,包括了食蟻獸、樹懶及已滅絕的地懶。在異關節總目(或貧齒總目)未被提升為總目前而常稱作「貧齒目」的時候,披毛目也常稱作「披毛亞目」。 此目的起源可追溯至古近紀(約60萬年前,僅在中新代稍後的一段時間)。原生於南美洲,後因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而在北美洲也有分佈。 一直以來,披毛目及有甲目等都被分類在「貧齒目」下,但近年普遍已將貧齒目提升為總目(即異關節總目),而將早前的兩個亞目提升到目的層次。這是因為貧齒目過去是將沒有牙齒的哺乳動物放在一起,但實際上這些成員卻是一個多系群。.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披毛目

查科裸尾犰狳

查科裸尾犰狳 (學名:Cabassous chacoensis)是四種裸尾犰狳之一,生活於南美洲的阿根廷、巴拉圭及可能於巴西出沒。其原生的生境為亞熱帶及熱帶乾旱森林及熱帶乾旱的灌木林。其最大的威脅為棲息地破壞。.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查科裸尾犰狳

树懒

I am ernest.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树懒

歐食蟻獸

歐食蟻獸(學名:Eurotamandua joresi)是已滅絕的哺乳動物,生存於4900萬年前的始新世。 歐食蟻獸的化石是在麥塞爾化石坑發現。牠們長約90厘米,沒有鱗片,故最初被認為是食蟻獸。但由於牠們沒有其他貧齒總目的關節特徵,現一般將之分類為穿山甲。.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歐食蟻獸

毛犰狳属

毛犰狳屬(學名:Chaetophractus)是有甲目的一個小型犰狳物種的屬,是倭犰狳科六帶犰狳亞科之下的成員。.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毛犰狳属

沼澤犰狳

沼澤犰狳(學名:Dasypus sabanicola),又名北長鼻犰狳及利亚诺斯长鼻犰狳,是犰狳科下的一個物種,是哥倫比亞及委內瑞拉的特有種。此種與九帶犰狳和凱氏犰狳的關係密切。此種只有非常少的毛髮,可重達22磅(9.5千克),並可以長到約2.1英尺(60厘米)長。它生活在茂密的植被附近的石灰岩地層。與大多數其他的犰狳一樣,以螞蟻為食。.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沼澤犰狳

潘帕獸科

潘帕獸科(學名:Pampatheriidae)是一科已滅絕的哺乳動物,生存於新生代,約於1萬年前的更新世末消失。牠的化石於南美洲及北美洲都有發現。 潘帕獸科是長2米像犰狳的動物,但牠們不能捲曲。牠們身體上的甲殼,是由多塊骨頭融合而成,有點像雕齒獸般。牠們生活於南美洲平原,可能以植物及昆蟲為食物。牠們與Machlydotherium在始新世一同出現,但牠們不像雕齒獸般廣泛分佈。到了中新世及更新世,牠們出現了不同的形態及體型的增長,當中包括有Kraglievichia、帕莱獸屬及瓦薩里獸屬,進一步演化成潘帕獸。在中新世的科西嘉島出現了荷氏獸屬 Holmesina,並因巴拿馬地峽的形成而進入北美洲。 潘帕獸科於更新世滅絕,可能是因氣候轉變所致。 Category:有甲目 Category:潘帕獸科.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潘帕獸科

有甲目

有甲目(學名:Cingulata),又名貧齒目,是異關節總目下兩個目的其中之一。有甲目代表了美洲大陸上胎盤類動物。犰狳科(Dasypodidae)和倭犰狳科(Chlamyphoridae)是本目現時仍有現生種的兩個科。 另外還有兩個已滅絕的科的物種,與現存最大的犰狳——大犰狳的相比,仍要巨大得多。 分別是於約一萬年前消失的潘帕獸科,其體重可達,以及於最後的冰河時期滅絕的倭犰狳科雕齒獸亞科物種,體重更可達以上。 此目物種於古新世期間原生於南美洲,並因兩大陸仍未結合,因此大部份在新生代時期仍留在南美大陸上。但當巴拿馬地峽於三百萬年前形成後,三個科的不同物種均向北擴散,是為南北美洲生物大搬風的一部份。這些物種在存活上數千萬年後,大部份的大型物種與在這地區上的巨型動物群均於全新世期間滅絕。,較古印地安人開始殖民美洲的時期稍遲一點。.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有甲目

愛德華·德林克·科普

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是一位美國古生物學家及比較解剖學家,同時也是爬蟲類學家與魚類學家。科普出生於費城,1859年時將一份關於蠑螈的研究論文送交費城的自然科學學會(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1889年時成為賓州大學的古生物學及地質學教授。 科普專注於美國的脊椎動物化石研究,他在一生當中發掘了超過1000個新物種,其中包括已滅絕動物。共有56種恐龍是由科普所發現。他曾經與另一位恐龍研究者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進行一場「骨頭大戰」(Bone Wars),對新化石的發現展開競爭。.

查看 异关节总目和愛德華·德林克·科普

門齒長毛犰狳腰椎雕齿兽科雕齒獸雕齒獸科披毛犰狳披毛目查科裸尾犰狳树懒歐食蟻獸毛犰狳属沼澤犰狳潘帕獸科有甲目愛德華·德林克·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