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康元帥

指数 康元帥

康元帥,名康席,道號妙威,一般稱康天君、康將軍等,是道教著名的护法神,封「仁聖元帥」。是「三十六天將」之一,亦是「東嶽大帝十太保」之一。.

19 关系: 劉志達上帝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土地神哪吒四大護法元帥玄壇真君玄天上帝王天君道教馬天君護法神黄河輔天真君連光陽東嶽大帝殷郊法主真君溫瓊

劉志達

劉武秀,名裔,字武秀,一字其秀,法名志達,唐朝人,本為佛教僧侶,人稱劉法主,歿後被封為「普照真濟大師」,後又成為閭山派尊重的神靈,。.

新!!: 康元帥和劉志達 · 查看更多 »

上帝

上帝,通常是指信仰系統中的至高神。 在华夏信仰中,上帝是天子、帝王、君主中的至上神,又称“帝”、“天”、“天帝”、「太一」、「皇天」、“昊天上帝”,和后土成對,並稱「皇天--土」。緯書又稱昊天上帝為天皇大帝,並增以五方上帝配屬五行及仁义礼智信。道教尊稱昊天上帝為玉皇,以五方上帝為「五方五老君」所化。受到基督教傳入的影響,上帝一詞在現代社會也用來指基督教的神。.

新!!: 康元帥和上帝 · 查看更多 »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作者不详。七卷。大概写于明代,收入《万历续道藏》。与《道藏》本《搜神记》略同,因搜集儒释道三教圣贤及诸神,故名。共收神像一百二十余幅,每幅像之后录其姓名字号、封赠谥号、神灵事迹等。卷一收录:玉皇上帝,圣祖尊号,圣母尊号,东华帝君,西灵王母,后土皇地祇,玄天上帝,梓潼帝君,三元大帝等。对研究道教神系及民间诸神有一定参考价值。 Category:道教.

新!!: 康元帥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 查看更多 »

土地神

#重定向 土地公.

新!!: 康元帥和土地神 · 查看更多 »

哪吒

哪吒(漢語拼音: nézhā ,注音:ㄋㄜˊ ㄓㄚˋ,又音ㄋㄨㄛˊ ㄓㄚˋ),亦作那吒,為中國神話、印度神話人物,考據係源於佛教護法神,融入中國文化,而後也興盛於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在佛教傳說中,哪吒是一名青少年天神(原型可能是古波斯的神靈),法力高強,擁護佛法,是毘沙門天王的後裔,也是釋迦佛的弟子,稱哪吒太子、那拏天等。 在道教中,哪吒姓李,父親是托塔李天王,上有二兄金吒、木吒,排行第三。哪吒係太乙天尊的高徒,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之一,統帥五營神兵。道教的頭銜為太子元帥、中壇元帥、火轮天王、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民間一般尊稱太子爺、三太子,哪吒是華人崇敬的神靈,於很多民間故事中出現,也出現在《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中。 相傳哪吒割肉還母、削骨還父,後來被其恩師以蓮花化身復活,終於修成正果,香港科幻小說家衛斯理(倪匡)曾經這樣評價過哪吒:「常常羨慕哪吒三太子能夠削骨還父,割肉還母,了卻了血肉之軀,從此自由自在,再也不必受父母所生肉體的束縛。蓮花化身之後,便進入了生命的高級形態,以靈魂為主的生命形式,摒棄了百無一是的臭皮囊。.

新!!: 康元帥和哪吒 · 查看更多 »

四大護法元帥

四大護法元帥,即四位衛護道教的護法神,相傳玄天上帝有「三十六位天將」護法,這三十六將都是各大廟宇知名的神祇,其中以四大護法元帥為代表,四大元帥組合頗多樣,如:「溫、康、馬、趙」、「溫、岳、馬、趙」、「溫、殷、馬、趙」、「溫、李、馬、趙」、「溫、康、馬、王」、「溫、康、高、趙」、「溫、張、蕭、趙」、「溫、周、馬、趙」等,依據《三教搜神大全》、《封神榜》等書所載名單為:.

新!!: 康元帥和四大護法元帥 · 查看更多 »

玄壇真君

壇真君,全稱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道教神祇,相傳姓趙,名朗,字公明,以字行,也有人稱其為趙玄壇、趙光明,「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有護法神之意,是四大護法元帥之一,故又稱玄壇元帥,善使鐵鞭,並以神虎為座騎。 民間相傳趙公明為「武財神」,居五路財神之首,為天官中路元帥,因玄壇真君統領「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四仙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故成為財神。不少人會將趙公明與其四位部下,合稱五路財神,希望祂們可以為信徒帶來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與中央五個方位的財運。客家人則稱之為銀主公王。 臺灣民間信仰之中,玄壇真君與福德正神(土地公),是公司、商社的財神與守護神祇,習俗滲透至今,定正月初五開工日(即玄壇真君巡遊人間之日),十二月十六尾牙日(即土地神年終的牙祭日,商家或機關在此日宴請員工)。 同時,玄壇真君為三十六官將或四大元帥之一。.

新!!: 康元帥和玄壇真君 · 查看更多 »

玄天上帝

天上帝,本稱玄武大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为避讳宋圣祖赵玄朗之名而改称为真武。全稱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虛師相金闕化身蕩魔永鎮終劫濟苦天尊,通稱北極玄天上帝。常被簡稱為玄帝、北帝、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其又有玄武神、真武神、元武神、玄武大帝、元天上帝、開天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北極蕩魔天尊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公、上帝爺、帝爺、帝爺公等。 其象徵北極星與四象中的玄武,為統理北方之道教大神,北方在五行之中屬水,能統領所有水族與水上事物(故兼海神),因北方在五色中屬於黑色,又稱黑帝。 玄天上帝亦是明朝鎮邦護國之神、降妖伏魔之神、戰神,明朝公家建了許多玄天上帝廟,並由官方祭祀。北帝據說擁有消災解困,治水禦火,護持武運及延年益壽的神力,故頗受擁戴。 在日本佛教真言宗,奉祀北辰之神妙見菩薩,亦作一手持劍,腳踏龜蛇(玄武)之像(有時只踏一大龜),與真武大帝有異曲同工之妙,被視為同一位神祇。 而康元帥與趙元帥玄壇真君同為玄天上帝之護法神。.

新!!: 康元帥和玄天上帝 · 查看更多 »

王天君

王天君,又稱王靈官、灵官王元帅、隆恩真君、都天豁落靈官、豁落火车王灵官、太乙雷聲應化天尊、玉枢火府天将 等,是道教镇守山门之神,雷部、火部天将及护法神,为道教诸多护法神中最受崇奉的护法神之一。額間一目,以金鞭為武器。扶鸞的信眾則時常稱之為王恩主,與關帝君、呂祖師、岳鄂王、張灶君、合稱為「五恩主」,其與李天王、張天師、趙真君同為玉皇上帝身旁的四大護法。 明宣宗封王灵官为“隆恩真君”。明清道教宫观常以王灵官为护法神,道观内或山门前塑其像,通常为红面赤髮,披金甲,右手高舉金鞭,左手掐「靈官訣」,或稱為「通天指」,意指可以上達天聽。 供奉王天君為主神的廟宇並不常見,高雄鳳山喚善堂、台南南區豁落院仁慈堂、宜蘭頭城喚醒堂、宜蘭蘇澳砲台山天君廟、宜蘭五結正勉堂、和彰化田中贊天宮應是目前全台相當罕見以其為主神的廟宇,其他多是將其作為玉皇上帝的配祀神,供奉於凌霄寶殿。.

新!!: 康元帥和王天君 · 查看更多 »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新!!: 康元帥和道教 · 查看更多 »

馬天君

#重定向 华光大帝.

新!!: 康元帥和馬天君 · 查看更多 »

護法神

護法神,是護衛佛教、道教等宗教的神明,也是為數最多的神明。佛教、道教認為,護法神不但守護宗教與神佛、經典,也守護寺廟、僧道,也會守護信徒的平安,對於一心修道的信徒更會護持供養,不讓衣食產生因難。 佛、道教的護法神常常是著名的武將,如道教吸收秦叔寶、尉遲恭為鎮護廟門的門神等。 吸收其他信仰、宗教與民間信仰的神靈進入自己的宗教,成為護法神也是重要來源之一。如佛教常常以婆羅門教的梵天、大自在天、那羅延天、帝釋天、四大天王等神為護法神。道教則時常吸收各地的民間神祇進入護法神體系:如王靈官、馬靈官、溫元帥、康元帥等。在日本神道教的牛頭天王、八幡神、三寶荒神成为佛教护法菩萨,上座部佛教國家中國王是護法。 在佛教,還有一種特殊的護法神:明王。明王是諸佛、菩薩用以降魔的忿怒化身,以鎮護佛門為己任,並調服不信從佛法的剛強眾生,以不動明王最負盛名,密宗傳說不動明王曾經折服大自在天。.

新!!: 康元帥和護法神 · 查看更多 »

黄河

-- 黄河,在中国古代称作河水、大河,简称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六长河流。中国的兩條母亲河之一,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噶達素齊老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黄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蜿蜒东流,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公里,流域面积只有2.3万平方公里。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公里,南北宽1100公里,总面积达795000平方千米(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中游因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由于兴建水库以及流域林草覆盖率提高等原因,近年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黄河及黄河流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

新!!: 康元帥和黄河 · 查看更多 »

輔天真君

輔天真君,即蕭明,道教閭山派神祇,亦被視為五營神將中的南營將軍。相傳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封輔天靈應真君,賜御匾「溪源顯跡」,人稱輔天真君蕭法主。.

新!!: 康元帥和輔天真君 · 查看更多 »

連光陽

連光陽(864-946),字錦明,又字其亮,幼名宗羌,唐末福建古田鳯西溪水尾龍坪人,祖居餘杭,閭山派道士,人稱連法主,羽化後被尊為神靈。亦被視為五營神將中的北營將軍。.

新!!: 康元帥和連光陽 · 查看更多 »

東嶽大帝

東嶽大帝是泰山的山神,尊稱東嶽泰山天齊大生仁聖大帝,簡稱「仁聖大帝」、「天齊帝」、「嶽帝」、「嶽帝爺」,古稱「泰山府君」、「東嶽帝君」。是道教的山神五嶽大帝之首,也是陰間的統治神,由酆都大帝與其他四嶽大帝加以輔佐。 在漢傳佛教中,是二十四天護法神之一,聖誕為三月廿八日。.

新!!: 康元帥和東嶽大帝 · 查看更多 »

殷郊

殷郊,或作殷交,是道教著名的護法神,相傳為六十位太歲星君的領袖,通稱太歲統領殷元帥、至德真君等。.

新!!: 康元帥和殷郊 · 查看更多 »

法主真君

法主真君,全稱為都天蕩魔監雷御史張聖法主真君,封嘉惠大化普濟真人,簡稱為法主聖君、都天聖君等,俗稱法主公,客家人稱法師公、張法主、張聖君、張聖者。佛教化的道教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亦有人將祂歸類於道教正一派,有雷神、監察神的性格。法主公信仰,流行於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廣東潮州、梅州等地,此信仰尤其流行於泉州安溪族群聚集處。17世紀後,渡臺的安溪茶商,將法主真君香火帶入臺北,法主真君信仰,遂成為流行的臺灣民間信仰之一。由於臺北地區安溪人甚眾,全臺以大臺北地區最為盛行,其中以臺北法主公廟最為著名,高雄市美濃區則是客家族群信奉法主真君的主要地域。馬來西亞泉州永春裔華人也奉爲鄉土神,其移民聚會所永春會館也作祭祀場所。.

新!!: 康元帥和法主真君 · 查看更多 »

溫瓊

#重定向 溫太保.

新!!: 康元帥和溫瓊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