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库班国旗

指数 库班国旗

库班国旗是一面水平的三色旗。自上而下构成这面旗帜的颜色分别是蓝色、紫色與绿色。紫色带是其它两个顏色宽度的两倍。 该旗帜是在1919年2月10日通过,成为库班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家标志。颜色象征库班社会三个主要族群的团结:佔多数的哥萨克人是紫色,原住民切尔克斯人(阿迪格人)是绿色,屬少数族群的其他人(非哥萨克和非切尔克斯人)是蓝色。 在现今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旗帜具有相同的颜色,但中间有代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金色纹章。 Category:国旗.

10 关系: 原住民少数群体三色旗庫班庫班人民共和國库班哥萨克人切尔克斯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阿迪格人旗幟

原住民

原住民,旧称土著,是指某地方較早定居的族群,皆源自外来者(尤其是入侵者)对本地人(或族群)的称谓,原意指当地居民、原居民,但多具有土番、番人、土人等落后的贬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后期逐步形成了一个法律学方面的范畴,指的是正遭受到外来者侵蚀的文化独特的群体。當前對於原住民議題的討論多半應在民族國家所進行的殖民事業的脈絡之下來理解。外來統治者為安撫或控制原住民,以遂行其統治目的,會制訂各種不同的政策,而往往對於原住族群的生活方式多加干擾,甚至可能造成滅族的結果。 即使前一階段的殖民主義擴張已經在二次大戰之後的解殖民運動後告一段落,但類似的問題仍存在於原住民與解殖民之後成立的新興國家之間。有時後者會被稱為「內部殖民」,而與傳統的「外部殖民」加以區別。 本土居民一词被广泛的采用是起始于19世纪人类学和人种学的学科,韦氏字典将之定义为“某一群体的人团结于一个共同的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他们通常有着共同的语言、社会机构和信条,而且往往构成了一个不受支配的有组织团体。” 中文在討論此一問題時,亦有原住民族一詞的使用,它與原住民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各原住民族群各自作為一個「民族」(people),而在國際法上應有包括追求民族自決等相應的集體權利;後者則或作為通稱、或僅指涉原住民個人作為在異族統治下的民族國家中受到內部或外部殖民的個別原住民個體。 目前尚不存在一个普遍接受了的“本土居民”的确切定义,然而,最经常被各方所认可及援引的四个要素是:.

新!!: 库班国旗和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少数群体

少數群體 (minority group)是指在某一现存社会总人口中不占主导地位,政治性投票中也不能构成半数以上的一类社会群体。他们通常在民族、语言以及信仰方面与社会主流價值觀存在着差异,或者职业、性取向等身份特征不被历史观念所接受,因而可能会受到歧视或者变相歧视。 為提高選舉過程合法並避免有人質疑選舉是否公平,一個種族分裂之國家最緊要考慮少數族群之代表性;相對地,在另外之新興民主國家,少數族裔問題可能也是重要,或許有其他更需要優先考慮之情況——比如確保政府可以有效率推動立法而不會陷入政治僵局。.

新!!: 库班国旗和少数群体 · 查看更多 »

三色旗

三色旗是由三种颜色组成的旗帜,是三条旗的一种,多由水平或垂直的三个颜色条组成,中间可能加上某种图案。 很多国家的国旗都采用三色旗的形式,现在仍在使用的最早的三色旗是荷兰国旗,而法国国旗则是最早使用和最著名的垂直三色旗之一。 整體而論,可分為「等分三色旗」與「成分三色旗」,等分三色旗為採用三種不同顏色且等量分配於旗面,通常以水平或垂直呈現該三種顏色(如荷蘭國旗採水平紅白藍,法國國旗採垂直藍白紅),為狹義的三色旗,其變體則有在三等分中另增圖騰或文字、符號;成分三色旗為旗色共採三種不同顏色,不論其形式、形狀,如中華民國國旗採青天白日滿地紅、巴拿馬國旗為四等分之白底藍星、白底紅星、藍底、紅底等共三種顏色,為廣義的三色旗。.

新!!: 库班国旗和三色旗 · 查看更多 »

庫班

庫班可以指:.

新!!: 库班国旗和庫班 · 查看更多 »

庫班人民共和國

庫班人民共和國(Кубанська Народна Республiка;Кубан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位於現在庫班地區,由哥薩克人建國的國家。庫班是反布爾什維克的共和國,在俄國內戰中不敵共產主義政權而滅亡。 1918年1月28日,庫班的政府機構庫班拉達(庫班議會)宣佈建立,同年2月16日,庫班宣佈獨立。庫班人民共和國擁有俄羅斯帝國時期庫班省的全部領土。.

新!!: 库班国旗和庫班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库班哥萨克人

#重定向 库班哥萨克.

新!!: 库班国旗和库班哥萨克人 · 查看更多 »

切尔克斯人

切尔克斯人是一个西北高加索民族,阿迪格人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以及阿迪格共和国的四个村子:Khodz、Blechepsin、Koshekhabl和Ulyap。他們说卡巴尔达语切尔克斯方言。经济由农牧业、园艺构成。他们是高加索人与可萨人等突厥人的混血。 1780-1825年間,切尔克斯人由卡巴尔达移居切尔克斯地区。19世纪期間,沙俄取得奧斯曼土耳其的配合,在西北高加索地區進行種族清洗,大批切尔克斯人移居或被驅逐至奧斯曼土耳其境內,一些人遷到更南的敍利亚、约旦、巴勒斯坦和黎巴嫰定居。他們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他们也有人做埃及的马木留克。他們是克里米亞韃靼人一族源,也在土耳其帝國後宮很受歡迎。.

新!!: 库班国旗和切尔克斯人 · 查看更多 »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Krasnodarskiy kray),位於前高加索西部、大高加索北麓,亞速海—黑海東岸,與克里米亞隔刻赤海峽相望。南面與阿布哈茲接壤。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南部聯邦管區。面積76,000平方公里,人口5,337,700 (2013年)。首府克拉斯諾達爾。 其他城市有索契和新羅西斯克。.

新!!: 库班国旗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 查看更多 »

阿迪格人

阿迪格語屬高加索語係阿布哈茲—阿迪格語族,亦稱下切爾克斯語、卡赫語,使用俄文字母的文字。歐洲和東方的文獻自中世紀起稱他們為切爾克斯人。現代阿迪格人、卡巴爾達人和切爾克斯人的先民就是古代阿迪格部落的人。十月革命後在阿迪格人的土地上建立了切爾克斯自治州,1922年8月24日改稱阿迪格(切爾克斯)自治州,1928年8月13日又改稱阿迪格自治州,屬俄羅斯聯邦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category:高加索民族.

新!!: 库班国旗和阿迪格人 · 查看更多 »

旗幟

旗幟或者旌旗泛指懸掛在桿上的布。旗上面通常繪有圖案,具有標誌性,用於傳達訊息或分類。時至今日,旗幟也用於宣傳或純粹的裝飾用。按其形状旗帜分为仿古旗、广告刀旗、锦旗、常规旗帜等。國家、地區、軍队等通常都有自己的旗幟。現代大部分國旗或區旗一般是長方形的,也有個別國旗使用正方形或不規則五角形。研究旗幟的學問稱做旗幟學。.

新!!: 库班国旗和旗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