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库普兰之墓

指数 库普兰之墓

库普兰之輓歌 (法语: Le Tombeau de Couperin) 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于1914-1917间创作的组曲,一共以六首钢琴曲组成。 本曲的结构以法国巴洛克舞曲为大纲,并分别悼念拉威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的友人。.

16 关系: 小步舞曲巴洛克艺术前奏曲C大調第一次世界大战组曲瑪格麗特·朗E大調E小調莫里斯·拉威爾赋格G大調法语托卡塔曲11月1914年

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minuet),是一種源於法國的三拍子舞曲,男女对舞。1650年—1750年间主宰了欧洲贵族舞厅。据传源自法国民间的普瓦图勃朗里舞。17世紀時由民間傳入宮廷,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喜好和提倡,因此很快便傳遍歐洲,盛行於18世紀。以其中庸的速度和優雅的風格為特色,舞蹈者按社会地位高低为序,讲究礼仪,极为壮观,常表演多种经过精心设计的花样或图案,并于起舞前向舞伴和观众行屈膝礼或鞠躬。早期小步舞曲大都是從第一拍開始,但到了古典時期則變成了從第三拍開始。用於舞蹈場所的小步舞曲,其速度一般都是比較慢的,重音多落在第二拍上;而作為單獨演奏的樂曲,其速度通常都會較快。 海頓開始將小步舞曲用於寫作奏鳴曲的第三樂章,以後許多音樂家也寫作了小步舞曲作品,比較著名的有貝多芬的《小步舞曲六首》和莫札特的《D大調第十七嬉遊曲》的第三樂章。已經脫離了舞蹈,成為纯粹的音樂作品,只是仍然採用小步舞的節奏。.

新!!: 库普兰之墓和小步舞曲 · 查看更多 »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Barocco,Baroque,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紧张、繁琐、恢宏的效果。这种风格于1600年左右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随后便散布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巴洛克风格的流行与成功与罗马天主教会的鼓励有关。为了回应当时兴起的宗教改革,教会在特伦托会议上决定艺术应当直接地充满感情地表达宗教主题。当时的贵族认为具有戏剧性的巴洛克建筑和艺术是一种倾倒其宾客并表达胜利、权利和控制的一种手段。带有前庭、大楼梯和豪华的会客室的巴洛克宫殿为之兴建起来。.

新!!: 库普兰之墓和巴洛克艺术 · 查看更多 »

前奏曲

前奏曲(Prélude)是一种短乐曲。前奏曲以前只是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兴演奏一小段,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前奏曲也用于歌剧以代替序曲,曲式自由,一般取材于剧中的音乐,在正场前使用。17世纪时出版商在出版乐谱以前会印发前奏曲作为广告。 序曲與前奏曲最大的差別,主要是前奏曲可放在各幕之前,但序曲只能放在第一幕之前,這是因為序曲是代表整部戲劇、歌劇或芭蕾的劇情,而前奏曲一般只代表各幕的劇情。此外,序曲一般會先完整演奏結束,之後才正式進入第一幕;而前奏曲則是在樂曲快結束時,布幕便開始緩緩升起,直接把觀眾情緒導入該幕的劇情內,所以前奏曲也常常直接銜接該幕的第一首曲子,而並無明顯結束的樂句。 在巴洛克音乐时代,前奏曲也经常作为赋格曲的前奏,巴赫就曾为所有12个大调和12个小调写过前奏曲和赋格曲的组合,總稱《平均律鍵盤曲集》。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肖邦写的《24首钢琴前奏曲》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性质,具有浪漫与幻想的风格。李斯特·費倫茨写过一部《前奏曲》,但并不是真正的前奏曲,而是一首独立的交响诗,取材于一首诗,原意为人的一生就是走向死亡的前奏,可是李斯特的作品却不悲观,充满对人生的赞美和肯定。德彪西也写过独立的前奏曲。蕭斯塔科维奇也写过钢琴曲《24首前奏曲》(也是和赋格曲的组合)。.

新!!: 库普兰之墓和前奏曲 · 查看更多 »

C大調

C大調是一個於C音開始的音樂的大調,組成的音有C、D、E、F、G、A、B及C。C大調是一個沒有升號和降號的調。 它的關係小調是A小調,同名小調是C小調。C大調是音樂中最普通的調號,移調樂器在演奏本身樂器的調性都是以C大調作為它們的記譜。例如,一支降B大調單簧管演奏的樂譜是降B大調,記譜則是C大調。鋼琴上的白鍵都是C大調的音。很多在古典時代寫的樂曲都是以C大調為主調,。舒伯特有兩首交響樂屬於C大調,第一首是"Little C major"、第二首是"the great C major"。 法國的作曲家像夏邦提耶和拉摩都認為C大調是一個為快樂音樂而設的調,但白遼士在1856年說C大調"嚴肅但沉悶"。威廉士聽過西貝柳斯的7號交響曲後留下很深的印象,並表示只有西貝柳斯才能使到C大調這麼清新。最著名的現代C大調作品有賴利的In C。.

新!!: 库普兰之墓和C大調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库普兰之墓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组曲

组曲是一种套曲形式的器乐曲或交响曲,即各自独立的不同乐曲的组合,在巴洛克音乐时代为古典组曲/舞曲組曲,所有套曲都是同一调式,都是从舞曲演变来的。18世纪以后为现代组曲。 巴洛克時期的組曲雖由舞曲組成,但實際上並非作為舞蹈用途,而是經過風格化後供大家欣賞或演奏用的音樂。舞曲風格化的現象在文藝復興晚期便已存在,舞曲所組成的組曲也在當時便略具雛型。到了巴洛克早期,組曲則是主要的樂器作品類型之一。 巴洛克中期以後,德國音樂家Johann Jacob Froberger (1616-1667)為組曲設計了一個較固定的組合方式: 古典组曲包括四首舞曲乐章,.

新!!: 库普兰之墓和组曲 · 查看更多 »

瑪格麗特·朗

格麗特·朗(Marguerite Long,)全名瑪格麗特·馬里-夏洛特·朗(Marguerite Marie-Charlotte Long),法國女鋼琴家。 瑪格麗特·朗在法國加爾省尼姆出生。她入讀巴黎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在1891年獲得格蘭披治獎(第一名)。之後跟法國鋼琴家安托萬·弗朗索瓦·馬蒙泰爾(Antoine François Marmontel)學習。瑪格麗特·朗首次表演的歌曲是莫里斯·拉威爾的《Le Tombeau de Couperin》和《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1906-1940年,她在巴黎音樂學院任教,著名學生包括:桑松·弗朗索瓦(Samson François)、雅克·弗夫里耶(Jacques Février)。.

新!!: 库普兰之墓和瑪格麗特·朗 · 查看更多 »

E大調

E大調是一個基於E音的大調,由E、F♯、G♯、A、B、C♯、D♯和E組成,調號有四個升號。相對小調是升C小調,並行小調是E小調。.

新!!: 库普兰之墓和E大調 · 查看更多 »

E小調

e小調是一個於E音開始的音樂的小調,調號以1個升號表示,自由小調中的組成的音有E、F、G、A、B、C、D及E。 當e小調以和聲小調顯現時,導音D會變成D,而在旋律小調上,上行下中音和導音均會升高為C及D.下行時則還原。 它的相對大調是G大調,並行大調是E大調。.

新!!: 库普兰之墓和E小調 · 查看更多 »

莫里斯·拉威爾

約瑟夫-莫里斯·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西布勒,1937年在巴黎逝世时,已经是法国樂壇中与克勞德·德彪西齐名的印象乐派作曲家。 他的音樂以纖細、豐富的情感和尖銳著稱,同時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鋼琴樂曲、室內樂以及管絃樂在音樂史上不容忽視。鋼琴曲諸如《Miroirs》和《夜之魔》是經典的作品;管絃樂例如《達夫尼與克羅伊》,還有替穆索斯基編曲的《展覽會之畫》出色的展示了他以音樂表現光影色彩的技巧。對於大眾而言,最熟悉的應是他的《波麗露》,但他本人不十分看重此作品,並一度把它描述為“沒有音樂的管絃樂曲”。 根據SACEM的統計,拉威爾比其他法國作曲家擁有許多忠實的支持者,使他成為至今最受歡迎的法國作曲家。.

新!!: 库普兰之墓和莫里斯·拉威爾 · 查看更多 »

赋格

賦格是複音音樂的一種固定的創作形式,而不是一種曲式。 赋格的主要特点是相互模仿的声部以不同的音高,在不同的時間相继进入,按照對位法组織在一起。.

新!!: 库普兰之墓和赋格 · 查看更多 »

G大調

G大調是一個基於G音的大調,由G、A、B、C、D、E、F♯、G組成,調號有一個升號。相對小調是E小調,並行小調是G小調。 於高音譜號中,F的升號多寫在懿線譜最上的線。但在一些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中會寫在最下的空位(即低八度的F音)。 Category:調.

新!!: 库普兰之墓和G大調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库普兰之墓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托卡塔曲

觸技曲(Toccata),亦稱托卡塔曲,展技,是一種通常由鍵盤樂器或撥絃樂器獨奏的樂曲。它一般速度較快、節奏均勻,具有耀技性,可以展示出演奏者手指的靈活。偶爾也有為多樂器而作的觸技曲,例如蒙特威爾第歌劇《奧菲歐》的開頭部分。.

新!!: 库普兰之墓和托卡塔曲 · 查看更多 »

11月

11月是公历年中的第十一个月,是一年當中最後一個小月,共有30天。 在北半球,11月是冬季的第一个月,本月节气:立冬、小雪。 在英文中,11月(November)源自拉丁语November(第9个月)。.

新!!: 库普兰之墓和11月 · 查看更多 »

1914年

请参看:.

新!!: 库普兰之墓和1914年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