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布陀

指数 布陀

布陀(Buto),又称勒托,是古埃及的城市,在今埃及谢赫村省境内,位于迪斯沃克附近的Ibtu村或者Abtu村,在亚历山大港以东95公里处,是旧石器时代到进入第一王朝之前下埃及的一个首要文明翻开据点,紧邻利比亚商道与地中海,是海陆巨商往来的重要中转。在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城邦争霸中,布陀州和希拉孔波利斯州最早崛起,最终北部三角洲地区以布陀为权力中心,形成下埃及王国,而希拉孔波利斯则发展成上埃及王国。 布陀原先是由“Pe”和“Dep”这两个城市合并而来的,埃及人命名为“Per-Wadjet”。女神瓦吉特(Wadjet)是布陀城的神灵,经常代表眼镜蛇,也被认为是下埃及的守护神。她的神谕位于该城市的享有盛誉的寺庙。城市里有年度的节日庆祝瓦吉特。这个城市也包含了一个荷鲁斯的圣所,并和伊西斯女神相关联。塞思认为“pe的精灵”涉及西三角洲的布陀,并且显然史前的国王在那里。那尔迈调色板记载了那尔迈对布陀城的征服,从此埃及两部分统一为一体。当时瓦吉特加入了上埃及守护神白秃鹰女神奈赫贝特(Nekhbet),并与其保持同等的地位,她们一起被统称为统一埃及的“双女”守护神。加入了蛇形标记的瓦吉特的奈赫贝特的形象将围绕着统治埃及的法老的王权。 布陀的遗址由三个土丘组成,分为两个城市和一座寺庙,最初由弗林德斯·皮特里(Flinders Petrie)于1888年发现。最初在该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仅限于古埃及三十一个王朝时期、托勒密时期和古罗马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发现前王朝时期的遗存,主要是一些泥钉和具有叙利亚白色条纹特征的壶的碎片。考古学还表明布陀在前王朝时期被占领了500年之久。.

17 关系: 埃及埃及第一王朝古埃及奈赫贝特上下埃及希拉孔波利斯亚历山大港伊西斯弗林德斯·皮特里瓦吉特荷鲁斯謝赫村省迪斯沃克那尔迈那尔迈调色板法老旧石器时代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布陀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埃及第一王朝

古埃及第一王朝連同第二王朝通常被納入為早王朝時期。在這段時期,埃及的首都在提尼斯(Thinis)。.

新!!: 布陀和埃及第一王朝 · 查看更多 »

古埃及

古埃及(مصر القديمة)是位於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一段时间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2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雖然之後古埃及文化還有少量延續,但到公元以後的時代,古埃及已經徹底被異族文明所取代,在連象形文字也被人們遺忘後,古代史前社會留給後人的是宏偉的建築與無數謎團,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发现罗塞塔石碑,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解读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学才诞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见天日。直到今日都還不斷被挖掘出來。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遊牧民族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多文化圈。約西元前6000年,因為地球軌道的運轉規律性變化、間冰期的高峰過去等客觀氣候因素,北非茂密的草原開始退縮,人們放棄游牧而開始尋求固定的水源以耕作,即尼羅河河谷一帶,公元前4千年后半期,此地逐渐形成国家,至公元前343年为止,共经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古埃及歷史”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公元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領域由現在的蘇丹到埃塞俄比亞,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現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亚以外,其東部邊界越過西奈半島直達迦南平原。杨洪强编著,《古埃及文明-全球史之四》,2005年 在社會制度方面,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完善的行政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古埃及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江晓原,12宫与28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45-64 ISBN 7-5382-7184-8。古埃及的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古埃及跟很多文明一樣,具有保存遺體的喪葬習俗,透過這些木乃伊的研究能一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尼罗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时,尼罗河几乎每年都泛滥,淹没农田,但同时也使被淹没的土地成为肥沃的耕地。尼罗河还为古埃及人提供交通的便利,使人们比较容易的来往于河畔的各个城市之间。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绵延数千年而不间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对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地理环境,古埃及北面和东面分别是地中海和红海,而西面则是沙漠,南面是一系列大瀑布,只有东北部有一个通道通过西奈半岛通往西亚。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外族不容易进入埃及,从而保证古埃及文明的穩定延续。相比较起来,周围相对开放的同时代的两河流域文明则经常被不同民族所主宰,兩者對後世所帶來的價值觀也完全不同。.

新!!: 布陀和古埃及 · 查看更多 »

奈赫贝特

涅赫贝特(Nekhbet)(;也被拼写为 Nekhebit)是埃及神话中早期前王朝时期尼可布(Nekheb)城的守护神,她的名字意思就是“尼可布的”。最终,成为了上埃及的守护神,也是古埃及统一后的二个保护神之一Wilkinson, Richard H. (2003).

新!!: 布陀和奈赫贝特 · 查看更多 »

上下埃及

上下埃及乃埃及在前王朝時期,以孟斐斯為界,位處尼羅河上下游的兩個各自獨立政權。上游南方地區為上埃及,下游北方地區為下埃及。 埃及的統一及由之而來的早王朝時期的開端,發生在前3100年左右。在那時之前,統治著上下埃及分別為兩個不同的政權。但統一對埃及的未來至關重要,因為為了對灌溉工程進行集中管理,為了確保尼羅河全綫航運的暢通,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政府。據傳統說法,完成埃及統一之事業的是一位來自南方上埃及的武士,他叫美尼斯,是第一位把北至尼羅河三角洲的整個埃及都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國王,當了第一名法老,配雙重王冠(象徵上下埃及統一)。在前3100年後的大約400年間,兩個統治王朝相繼支配著一個統一的埃及。.

新!!: 布陀和上下埃及 · 查看更多 »

希拉孔波利斯

希拉孔波利斯(Ἱεράκων πόλις 'city of hawks', 斯特那波 xvii.

新!!: 布陀和希拉孔波利斯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港(Αλεξάνδρεια;科普特语:Ⲣⲁⲕⲟⲧⲉ(Rakote);الإسكندرية),又譯亞歷山卓,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省省会,地中海岸的港口、非洲重要的海港。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1°12',东经29°15',离开罗西北208千米。尼罗河多支的、现已干枯的入海口位于亚历山大港东19千米处,古城卡诺珀斯的遗蹟就在那裡。今天亚历山大港有约334万居民。 亚历山大港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它是托勒密王朝的首都,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最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雖然埃及的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奠定了开罗为埃及的新首都后亚历山大港的地位不断下降。但在十九世紀末期,亞歷山大港躍升為世界主要的船運及交易中心之一,蓬勃的棉花業與連接紅海和地中海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帶給這個城市豐厚的利潤。 今天的亞歷山大港靠著從蘇伊士來的天然氣和石油運輸管線成為埃及的重要工業中心。這個城市同時也有著蓬勃的觀光業。.

新!!: 布陀和亚历山大港 · 查看更多 »

伊西斯

伊西斯(Ἶσις;原埃及语发音更像 Aset 或 Iset)是古埃及宗教信仰中的一位女神,对她的崇拜传遍了整个希腊-罗马世界。她被敬奉为理想的母亲和妻子、自然和魔法的守护神。她是奴隶、罪人、手工业者和受压迫者的朋友,她也听取富人、少女、贵族和统治者的祷告。R.E Witt, 《伊西斯在古代世界》, 第7页, 1997年, ISBN 978-0-8018-5642-6伊西斯经常被描述为是鹰头战神荷鲁斯的母亲和保护者(尽管某些传说讲荷鲁斯的母亲是哈托尔),也被称作亡灵和幼童的保护神。 伊西斯名字的含意是“王座”,其头饰就是一宝座。作为王位的化身,她是法老王权的重要体现。法老被说成是她的孩子,坐在她提供的御座上。对她的崇拜风靡整个埃及,但她最主要的神庙是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拜赫贝特·埃尔-哈格”(Behbeit El-Hagar),位于上埃及的菲莱岛上,起始于奈科坦尼布一世在位期间(公元前380-362年)。 在有关她的经典神话中,她是大地之神盖勃与天神努特的大女儿,出生在第四个闰日。嫁给了哥哥奥西里斯,并怀下了荷鲁斯。伊西斯对奥西里斯的复活起了关键作用。当奥西里斯被赛特杀害并肢解后,她收集散落在大地上的尸块,应用魔法让他重新复生。维若尼卡·艾恩斯, 《埃及神话》, 保罗·哈姆林, 1968年, ISBN 978-0-600-02365-4在伊西斯所有的功绩中,最有名的是她施计诱骗塞特,在九元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过,以及发现了拉神的真名。 在希腊-罗马时期这一神话变得更为重要。例如人们相信,每年尼罗河洪水的泛滥,就是伊西斯哭泣奥西里斯所流下的悲伤泪水。人们每年都要举行再现奥西里斯死亡和重生的仪式。对伊西斯的崇拜最终蔓延至整个希腊-罗马,一直延续到异教文化受到抑制的基督教时代。但,伊西斯给荷鲁斯喂奶的形象,在公元五世纪初被基督教演化为圣母玛丽娅怀抱襁褓中的耶稣。Loverance, Rowena (2007).. 马萨诸塞州剑桥: 哈佛大学出版社. 第117页. ISBN 978-0-674-02479-3.

新!!: 布陀和伊西斯 · 查看更多 »

弗林德斯·皮特里

弗林德斯·皮特里(1853年6月3日 – 1942年7月28日)英国埃及学家,在考古学和文物保存方面首创了成体系的方法。他和他的妻子发掘了许多众多文物,其中包括麦伦普塔赫石碑。 Category:伦敦大学学院教授 Category:英格兰考古学家 Category:英国埃及学家 Category:英格兰学者 Category: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Category:英格兰圣公宗教徒 Category:下级勋位爵士.

新!!: 布陀和弗林德斯·皮特里 · 查看更多 »

瓦吉特

在埃及神話中,瓦吉特(埃及語:w3ḏyt;Wadjet亦作Wadjit、Wedjet、Uadjet或Ua Zit,希臘語:Udjo、Uto、Edjo或Buto等;中文則有烏加特、瓦傑特等譯法)原本是德普當地的古代女神,德普即後來的帕爾—瓦吉特的一部分(亦即希臘語中的布托),布托是古埃及前王朝時期的一個重要城市,該地也是古代埃及人自舊石器時代至公元前3100年一萬年間的發展種植的地方。瓦吉特一直是下埃及的守護神,後來上下埃及統一後,便與上埃及的禿鷲女神奈赫貝特一起成為埃及的守護神。瓦吉特盤繞太陽的形象名為神聖的毒蛇(uraeus),是下埃及王冠的象徽。 作為守護女神,瓦吉特的形象乃蛇首人身,或單以蛇的形象出現——這蛇通常是當地常見的毒蛇,埃及眼鏡蛇——有時她被描述為擁有兩個蛇頭的女人,有時則是人首蛇身。 瓦吉特的神諭坐落於帕爾—瓦吉特一間有名的神廟裏,帕爾—瓦吉特乃是奉獻給瓦吉特,並其名字命名的城市。此神諭可能就是日後傳至希臘的神諭傳統的源頭。 每年的12月25日,人們會歌唱慶祝「瓦吉特前進」(Going Forth of Wadjet)此節日。而每年的4月21日會於城內進行瓦吉特的祭祀儀式。另外的一些特別日子包括6月21日(夏至),以及3月14日。瓦吉特亦被納入月亮第五日的第五個小時。 瓦吉特與古埃及神祇中的巴斯特(或巴斯梯特)有極大關連。巴斯特是個兇猛的女神,獅首人身,以戰士及保護者的姿態出現,此太陽女神的眼睛後來成為了荷魯斯之眼、拉之眼及火焰之女。帕爾—瓦吉特亦有一所荷魯斯的聖所,太陽神之子被視為法老。之後的一段長時間,瓦吉特與艾西斯及很多其他神祇有所關連。 在樂蜀的哈特謝普蘇特葬祭廟一些牆壁上,可以看到瓦吉特的兩種形象,其中一種是以神聖的毒蛇(uraeus)圍繞著太陽,頸下掛著生命之符,另一個則是在戴著雙冠,代表著統一埃及的荷魯斯面前的眼鏡蛇,代表著法老是由她去保護的。.

新!!: 布陀和瓦吉特 · 查看更多 »

荷鲁斯

荷鲁斯(Horus,也作Heru-sa-Aset荷鲁—沙—阿赛特、Hrw、Hr以及Hor-Hekenu)是古代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是王权的象征。他的形象是一位隼头人身的神祇。 像许多其他神祇一样,荷鲁斯的性质,以及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一直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可以把荷鲁斯看作是由许多其他与皇权,天空等有关的神祇组成的合并体。而这些神祇大多是太阳神。 Heru-ur(也称作Harmerti哈默迪)是荷鲁斯最早的一个版本,他是一位隼形的造物神。他的眼睛是太阳和月亮。当新月出现时,他就成了一个瞎子,称作Mekhenty-er-irty(意思是“無目者”);而当他的视力恢复时,他又被称作Khenty-irty(意思是“有目者”)。眼盲时的荷鲁斯是非常危险的,他有时会将朋友误认为敌人并发起攻击。他是盖布与努特的孫子,是莱托波-里-斯(Letopolis)的守护神。.

新!!: 布陀和荷鲁斯 · 查看更多 »

謝赫村省

謝赫村省(محافظة كفر الشيخ),是埃及二十九省之一,位于尼羅河三角洲西北部、拉希德分支以東,北臨地中海。首府謝赫村。面积3,437平方公里,人口2,618,111人(2006年统计)。.

新!!: 布陀和謝赫村省 · 查看更多 »

迪斯沃克

迪斯沃克(,دسوق ,)是埃及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亚历山大港以东80公里处,在谢赫村省内,2011年时人口为137,660。 它向西与布海拉省接壤。 迪斯沃克的历史可以至少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在上埃及和下埃及统一之前,这里曾是古老的城市布陀的一部分。从1250年到1517年迪斯沃克为西部省的一部分。从1798年到1801年它是现已废除的罗塞塔省的一部分。.

新!!: 布陀和迪斯沃克 · 查看更多 »

那尔迈

那尔迈(英文:Narmer),又译納爾邁。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首位法老,被希罗多德称为“美尼斯”。传说他以武力统一上下埃及,并建都孟斐斯。曾被认为是第一个统一埃及的国王,但根据已发现的有关蝎子王的文物(主要是蝎王权标)来看,蝎子王可能更早地做到了这点。有关那尔迈的重要文物有那尔迈调色板和所谓那尔迈大权标头(Narmer macehead)。.

新!!: 布陀和那尔迈 · 查看更多 »

那尔迈调色板

那尔迈石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埃及考古发现,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1世纪,含有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象形文字铭文。它被认为是用来描述那尔迈国王统一上下埃及的。调色板分为两面,一面描述戴着上埃及王冠的那尔迈,王冠为球根状;另一面描绘了戴着下埃及王冠的那尔迈,王冠为平头状呈红色。这件文物和同样在希拉孔波利斯发现的蝎子权杖头和那尔迈权杖头一起,提供了对埃及国王的最早描述之一。调色板显示了许多埃及艺术的传统手法。埃及古物学者鲍勃·布莱尔(Bob Brier)把那尔迈调色板评论为“世界上第一件历史文档”。那尔迈调色板现存于埃及开罗博物馆。 调色板通常用作研磨化妆品(颜料),但是那尔迈调色板太大太重而无法用作个人的调色板,所以它更可能是有宗教用途的,专门地被制成神庙用品。有一种理论认为,它用来研磨装饰神像的颜料。.

新!!: 布陀和那尔迈调色板 · 查看更多 »

法老

法老(希伯來语:פרעה,希腊语:Φαραώ,埃及文转写:pr ʿ3)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作为颂词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将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是国家政权的最高代表,掌握军、政、神权。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

新!!: 布陀和法老 · 查看更多 »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 age)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一般划定此时期为距今约260万年Nicholas Toth and Kathy Schick (2007).

新!!: 布陀和旧石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