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巴蘭加爾戰役 (723年)

指数 巴蘭加爾戰役 (723年)

第二次巴蘭加爾戰役,發生在722年或723年,是可薩汗國與阿拉伯帝國第二次戰爭。 根據伊朗史家塔巴里記載,阿拉伯將領賈拉合指揮倭馬亞王朝軍隊由越過高加索山脈入侵汗國南部城市巴倫加爾(當時汗國已遷都薩曼達爾),巴倫加爾居民以三千架馬車包圕城市和高地以加強防衛,但阿拉伯人攻破他們防守,很多居民被殺,生還者逃亡薩曼達爾和汗國其他城市,勝利的阿拉伯軍隊帶回很多戰利品和大筆資金回南高加索。 category:俄羅斯歷史 Category:723年.

5 关系: 南高加索可萨人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薩曼達爾

南高加索

南高加索(South Caucasus),又称外高加索(Transcaucasia),大约指高加索山脉以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所在地区。外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1922年12月该地区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以外高加索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苏联加盟共和国。.

新!!: 巴蘭加爾戰役 (723年)和南高加索 · 查看更多 »

可萨人

可薩人,又譯作卡扎人,常指一西突厥的屬部落,他們的汗國是中世纪初期最大的汗國。最早见于《隋书·北狄传》,《旧唐书·西戎传》和《新唐书·西域传下》称其为“突厥可萨部”,杜环《经行记》提到“苫国(叙利亚)有五节度,有兵马一万以上,北接可萨突厥,可萨北又有突厥”,他們半定居在東歐大平原至北高加索。 他們與西突厥只有稀疏的關係(統治者是西突厥宗室,後來全然獨立),他們在公元7世紀下半葉,在北高加索草原伏爾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強大的可薩汗國,成為絲綢之路北道上的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中轉站,疆域東至今花剌子模、今西哈薩克斯坦州、西至多瑙河与今烏克蘭,達吉斯坦是核心,南至格鲁吉亞、車臣、克里米亞、小亞细亞東北、他們與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在政治和經濟上保持密切的關係。 他們的可汗名號是答剌罕。“可薩”一词在德文有“異教徒”,希臘文有“匈奴騎兵”,在俄文與希伯來文有“牧羊人”,在阿拉伯語有“小眼睛”的意思,在亚美尼亞與格魯吉亞有“北方”的意思,在突厥语解为“遊蕩”,古代波斯史說可薩人好劫掠與長途奔襲,長矛是主要武器,亞洲人後來把类似于可薩人那样生活的也稱為可薩人,在1480年代,格魯吉亞還有自稱可薩人的突厥語游牧民,哥薩克與哈薩克也源於此字。在車臣語中,“可萨”一词可解为“美丽谷地”。 汗国民族有突厥语部落、波斯人、烏戈尔、斯拉夫人、哥德人和高加索人。《世界境域志》中说可萨汗国可汗姓氏是阿史那(Asna)。.

新!!: 巴蘭加爾戰役 (723年)和可萨人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伊斯兰教穆斯林哈里發帝國(本意為「哈里發的領地」)。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经行记》、《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等,均称之为大食帝國(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译音),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在拉丁文中意指「东方人的帝国」)。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裡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對科技及醫學的發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新!!: 巴蘭加爾戰役 (723年)和阿拉伯帝国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人

有三种方式可以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新!!: 巴蘭加爾戰役 (723年)和阿拉伯人 · 查看更多 »

薩曼達爾

薩曼達爾,是一個位於北高加索里海西岸的可薩汗國城市,它的具體位置不明,但多數認為是在現在基茲利亞爾。這里也是可薩汗國第二個首都。 這個城市的名稱來自北高加索匈人一個部落扎賓達爾,希臘作家西摩卡塔提及扎賓達爾部在598年由亞洲遷移到歐洲,大概是傑爾賓特以北。 薩曼達爾有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生活,各有自己的宗教處所。這里也是720-750年可薩汗國的首都,但因阿拉伯人入侵遷都阿的爾,後在960年毁於羅斯人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的入侵。 根據伊斯蘭史家伊斯塔克里,薩曼達爾有肥沃葡萄園,生產大量高品質葡萄酒。.

新!!: 巴蘭加爾戰役 (723年)和薩曼達爾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