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指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8年4月20日建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旧址。公社由遂平县西部的杨店、土山、鲍庄三个乡和张台乡的友谊农业合作社等二十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合并而成,占地面积30525平方米,是继巴黎公社以后全世界第二个人民公社,被称为“东方第一社”。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曾实地考察了解公社的情况。1983年,公社撤销,改为乡人民政府。 1958年6月,《人民日报》先后以头版显著位置或号外形式三次报道该公社低产田亩产千斤的新闻,连放三颗“卫星”,自此全国开始了浮夸风的报道,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系列口号。 现今的公社旧址东西长172米,南北宽162米,占地3051平方米于,2002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公社现存的办公楼建于1958年19月,墙上保留有1958年标语“人民公社万岁”、毛主席语录等,西侧山坡上的松柏构成“人民公社万岁”几个大字。 公社旧址先后被授予“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16年)等称号。.

18 关系: 巴黎公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人民公社人民日报信阳事件北戴河会议农业合作社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旗生产大队遂平县自然村落苏联集体农庄河南省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浮夸风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的2个月中,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到后来它宣布要接管法国全境。由于公社卫队杀死了两名法国将军加上公社拒绝接受法国当局的管理,终于导致了被称为“血腥一周”的严厉镇压。 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倾向于资本主义或中立者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而倾向于社会主义或自由主义者则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標誌當代世界政治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影響廣大深遠。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寧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巴黎公社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会议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召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后其职权由党代会转移到中央委员会,再转移到中央政治局,最后转移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即党代会职权实现了三次转移,因前三者均无常设机构履行其职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从1927年5月的五届一中全会开始设立。1943年4月2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规定:在两次中央全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的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中央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军各机构则是它的办事机构和执行部门。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成员称“中央政治局委员”,或“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局委员一般都在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国家机构、中共中央各部门或各省市的党政机关担任主要职务,按惯例可以被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全体会议提名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省部级正职人选也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委属于国家级正职的一级领导职务,而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补委员属于二至三级干部。 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废除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开始,政治局委员的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简体)”,不同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书记处按担任者党内地位的排名方法。.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查看更多 »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在社会主义国家为過往的社會制度,在中国大陆属于一种“政社合一”组织,分为「农村人民公社」和「城市人民公社」,而以前者最为著名。农村人民公社属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徵,即农村计划经济时代。人民公社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基层政权,普遍存在的时期为1958年至1984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解体,全部被乡级行政区取代。这一段时期(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善。人民公社也為「三面红旗」之一。.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人民公社 · 查看更多 »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與新華社及中國中央電視台並列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三大传媒機構,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大报,有广泛影响力。 《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起发行,最初是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的机关报,风格较为严肃,内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官方立场。該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人民日报 · 查看更多 »

信阳事件

信阳事件是指从1959年10月到1960年4月发生在当时的河南省信陽專區(包括今天的信阳市、驻马店市)出现大面积饥荒,大批农民饿死的事件。.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信阳事件 · 查看更多 »

北戴河会议

#重定向 北戴河办公制度.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北戴河会议 · 查看更多 »

农业合作社

#重定向 農會.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农业合作社 · 查看更多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于2006年5月25日公布(共计1080处).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红旗

紅旗(■)意即紅色的旗帜,通常是警告、戒严的信號或革命以及左翼政治的標誌。 红旗通常在政治上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象征,或在广义上代表左翼。其与左翼政治的联系是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的。在1848年革命中社会主义者们将红旗定为他们的标志,随着1871年巴黎公社中的使用,红旗逐渐成为了共产主义的象征。一些共产主义国家,例如苏联、中国和越南的国旗亦受到红旗的影响。红旗也成为了一些民主社会主义和社會民主主義的标志。 一些国家曾使用纯红色旗帜作为国旗,如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巴林(1820年以前)、摩洛哥(1600至1915年)、桑给巴尔(1896年8月27日到1963年12月10日)、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等。.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红旗 · 查看更多 »

生产大队

生产大队(大队)指中国大陆农村地区在人民公社时期存在的农村基层组织。其前身为“行政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以后,“村”过渡至大队;人民公社解体以后,恢复到原来“村”的体制。大队的建制上,既是公社直接管辖的行政编组(行政区),又是生产预算单位。其下划分为生产队,生产队直接管理农户。.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生产大队 · 查看更多 »

遂平县

遂平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中部偏南,是驻马店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遂平县 · 查看更多 »

自然村落

自然村落(自然村),指的是自然形成的聚落,而不是國家以政治力量劃分的區劃(此種被稱為行政村)。 中国南方的湖南小的地名常冠以“冲”如“韶山冲”即指“自然村落”,这与南方地区多丘陵、山地有关。在偏远地区,自然村落多为一个姓氏为主的家族或宗族聚居地。.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自然村落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可以指:.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集体农庄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文物局提出,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备案,正式对外公布并竖立标志的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16年底,河南省已经公布了7批共1575处文物保护单位,总数量居全国首位。.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浮夸风

浮夸风指浮誇不實的風氣,但此詞常特別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活動中,各地人民公社为炫耀自己在某些领域超出本行业实际产量(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头,足够吃半年」等),而不切实际虚报、错报。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Category:大跃进.

新!!: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和浮夸风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