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小兔袋鼠

指数 小兔袋鼠

小兔袋鼠(Lagorchestes asomatus),又名小兔䶈,是澳洲中部已滅絕的袋鼠。對牠們所知甚少。 小兔袋鼠只有1932年在北領地馬開湖附近捉到的一隻,現只保有牠的頭顱骨。牠們相信是棲息在沙漠的沙丘上。.

11 关系: 动物北領地兔袋鼠绝灭颅骨袋鼠袋鼠科脊索动物雙門齒目沙漠澳洲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小兔袋鼠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北領地

北領地(英語:Northern Territory),澳大利亚的一个自治地区,位于大陆北部的中央,北为帝汶海、阿拉弗拉海以及卡奔塔利亚湾,西壤西澳大--利亞州,南接南澳大--利亞州,东臨昆士兰州,面積约为1,420,968平方公--,约占澳大利亚大陆总面积的17.5%,海岸线长约6,200千米,總人口24萬餘(2007年)。首府达尔文,舊稱帕馬斯頓(Palmerston);1911年改名為達爾文,是澳大利亚北部的優良港口之一,人口有145,916(2016)。.

新!!: 小兔袋鼠和北領地 · 查看更多 »

兔袋鼠

兔袋鼠是袋鼠科下兔䶈屬(或兔袋鼠屬)的動物。屬下共有四種兔袋鼠,其中兩種已經滅絕:.

新!!: 小兔袋鼠和兔袋鼠 · 查看更多 »

绝灭

滅絕指一個種族完全消失。 物種滅絕在早期並不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因这一概念很易与「其所有後代都死光」混淆。在地质时代,灭绝是司空见惯的事件,那麼除了最原始的生物外,所有前現代的生物死絕,就不可能進化成現代的生物。現在「滅絕」的意思是指名和原始的外觀相似,可被識別為同一物種的後代死絕,而存活的後代是透過物种的形成的方式成爲與祖先不同的物種在現代生存。 目前,许多环境组织和政府担心由人类的干涉导致的物种的灭绝。.

新!!: 小兔袋鼠和绝灭 · 查看更多 »

颅骨

顱骨或者頭骨、骷髏頭是指人類或者許多脊椎動物的頭部骨性結構。頭骨之功能為支撐臉部,並保護腦部。 頭骨分為兩部分:顱骨和下頜骨。一般所稱之‘頭顱’通常僅指顱骨,並未包含下頜骨。 擁有頭骨的動物稱為有頭動物。.

新!!: 小兔袋鼠和颅骨 · 查看更多 »

袋鼠

袋鼠(kangaroo,)是一類有袋類動物,屬於袋鼠科(Macropodidae),「袋鼠」一詞通常用來指袋鼠科中體型最大的幾個物種。 一般而言,大型袋鼠面對人類在澳洲的開發有較高的適應力;相較之下,他們的許多小型親戚則面臨了較大的生存威脅,數量也較少。 目前並沒有大規模的袋鼠養殖業,不過野生的袋鼠會被獵殺並製成食用肉品,而此種產業也具有爭議性。 袋鼠的英文名「Kangaroo」的由來,傳說源自於澳洲原住民辜古依密舍族(Guugu Yimidhirr)所言:「gangurru」,意思是「不知道」,這是源自一場誤會。英國詹姆士·庫克的第一次航海旅行時,於1770年6月11日在澳大利亞東北大堡礁觸礁,最後在努力河(即現時庫克鎮港口)岸邊修理船艦。在七個禮拜其間,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意外地發現到一種古靈精怪的動物,便去詢問當地澳洲原住民辜古依密舍族,由於原住民聽不懂英文,所以回覆不知道(gangurru)。班克斯就誤將「gangurru」當做「袋鼠」的英文名稱。這個傳說在20世紀70年代,經語言學家John B. Haviland 在辜古依密舍族地研究中確認,當地稱呼袋鼠即為「ganguro」,其意義並非「不知道」。 袋鼠是澳洲的象徵物,出現在澳洲國徽中,以及一些澳洲貨幣圖案上。許多澳洲的組織團體,如澳洲航空,也將袋鼠作為其標誌。澳大利亚军队的车辆,舰船在海外执行任务时很多时候都会涂上袋鼠標誌。 据袋鼠动物性特征: 动物学家考证,袋鼠是袋类动物的典型代表。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育儿袋中发育。母袋鼠有四个乳头,两个高脂肪,两个低脂肪,母袋鼠一般每胎产3至4个仔,袋鼠出生后即要入袋,食用低脂肪乳水,这就决定了每胎袋鼠仔只能存活2个。袋鼠出生时非常小,大约只有1粒花生米那大,成年袋鼠的身高大約為1.6米,体重可以达到50公斤。袋鼠用下肢跳动,奔跑速度非常快,时速可达50公里以上。袋鼠有一条“多功能”的尾巴,其作用非常大,在休息时它可以支撑于地,与双下肢共同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跑动中尾巴更是重要的平衡工具,另外袋鼠尾巴还是重要的进攻与防卫的武器。还有人说袋鼠是一种勇敢的动物,它只往前进而不往后退。.

新!!: 小兔袋鼠和袋鼠 · 查看更多 »

袋鼠科

袋鼠科(学名:Macropodidae)为哺乳纲双门齿目的一科,是一類有袋動物,包含各种俗称为袋鼠(英語:kangaroo)、小袋鼠(wallaby)、樹袋鼠(tree-kangaroo)、短尾矮袋鼠(Quokka)與小沙袋鼠(pademelon)的物种。在歐洲人開始在澳大利亞開墾以前,共有53個袋鼠科物種,如今則有6種已經滅絕;11種大量減少;還有一些是在澳洲原住民抵達後就逐漸滅絕。.

新!!: 小兔袋鼠和袋鼠科 · 查看更多 »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门。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在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具有脊索、中空的背神经管、咽鳃裂以及肛后尾。 脊索动物门可以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亚门。其中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可以合称为“原索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尾索动物幼虫期具有脊索和神经索,但在成体消失。头索动物终生保留脊索和神经索。在脊椎动物中,脊索作用由骨质脊柱代替。 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通常说的脊椎动物学主要是指研究脊索动物的一个动物学分支,不單單是研究脊椎动物门。.

新!!: 小兔袋鼠和脊索动物 · 查看更多 »

雙門齒目

雙門齒目(学名:Diprotodontia)又稱袋鼠目,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是一個包含約120種有袋類動物的目,其中有袋鼠、沙袋鼠、無尾熊與袋熊等。此外還有一些已滅絕的類群,如雙門齒科(Diprotodontidae)與袋獅科(Thylacoleonidae)。 雙門齒目中幾乎全部都是草食動物,少數屬於食蟲動物與雜食動物,不過這些食性可能是原來的草食者經過適應後的結果。雙門齒目生活於澳大利亞,已知最早的化石屬於漸新世。在大約5萬年前,早期人類到達澳大利亞之後,許多大型的雙門齒目逐漸滅絕。.

新!!: 小兔袋鼠和雙門齒目 · 查看更多 »

沙漠

沙漠,亦作砂漠,全称沙质荒漠(Erg),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和别的区域相比,沙漠中生命并不多,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藏着很多动植物,尤其是晚上才出来的动物。沙漠的地勢凹凹凸凸,氣侯較炎熱,雨量稀少。.

新!!: 小兔袋鼠和沙漠 · 查看更多 »

澳洲

#重定向 澳大利亚.

新!!: 小兔袋鼠和澳洲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小兔䶈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