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舊制中學校 (日本)

指数 舊制中學校 (日本)

舊制中學校(きゅうせいちゅうがっこう(旧制中学校)),是指日本戰敗前(1945年),日本設於日本本國及台灣、朝鮮、中國東北、南洋諸國、太平洋之群島等殖民地對於男子所設中等學校,大多是給殖民地及日本本島的日本男子就近升學,當然也有少數的當地人。以前的中學校,現在大多數以發展成高級中學及日本所稱的高等學校。.

54 关系: 台中一中台北高校台灣台灣教育令小學校師範學校中国东北地区义务教育國立基隆高級中學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國立台中第二高級中學國立宜蘭高級中學國立屏東高級中學國立彰化高級中學國立嘉義高級中學國立花蓮高級中學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東高級中學國立新竹高級中學國民學校國民中學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初级中学公學校皇民化運動理科花蓮港廳高中職多元入學高級中學高雄州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舊制中學校 (日本)舊制高等學校臺南州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臺中州臺北州臺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臺東廳苗栗縣私立建臺高級中學朝鮮朝鲜半岛朝鲜总督府明治天皇昭和天皇...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新竹州日治時代日本 扩展索引 (4 更多) »

台中一中

#重定向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台中一中 · 查看更多 »

台北高校

#重定向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台北高校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教育令

#重定向 臺灣教育令.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台灣教育令 · 查看更多 »

小學校

小學校可以指:.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小學校 · 查看更多 »

師範學校

師範學校(Normal School)以培育師資為目的,多屬於高等教育層級。.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師範學校 · 查看更多 »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简称中国东北、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個地理大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中國東北在永乐遷都后,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現在的中国东北地区,廣義上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四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所构成的地区,狭义上则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总量33367亿元,占中国全国的8.38%,人口1.2亿,占中国全国总人口的9.18%。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东三省是全国生育率最低的三个省,总和生育率为0.74至0.76,仅为世代更替水準的三分之一。.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中国东北地区 · 查看更多 »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指政府有义务运用公共资源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的教育。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是強制、普遍與免費。凡是适龄儿童都應強制接受教育的义务,並且教育對象沒有階級或是出身的限制,此外還必須是免納學費的。1717年,普魯士王國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第一款指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現代大部份的國家和地區都有實施義務教育,但年數和成效不一。 在日常生活中,強制教育、普遍教育及免費教育均與義務教育通用,但嚴格來說,這些字詞只提及了義務教育的部份基本原則。.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义务教育 · 查看更多 »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簡稱基隆高中、基隆中學、基中、省基中,是一所位在臺灣基隆市暖暖區的公立高級中學,鄰近臺鐵八堵車站、基隆河、臺灣礦工醫院,八堵國民小學,因其環境優美而暱稱為「翠崗」。.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基隆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

#重定向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台中第二高級中學

#重定向 臺中市立臺中第二高級中等學校.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台中第二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臺灣話:kok-lîp-gî-lân-ko-ki-tiong-hâk),位於臺灣宜蘭縣宜蘭市市區西南側,簡稱宜蘭高中、宜中(gî-tiong)、宜蘭中學,舊稱宜蘭省中、省宜中、省立宜中,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民國57年(西元1968年)停止招收初中部後更名臺灣省立宜蘭高級中學,民國89年(西元2000年)2月1日廢省改隸屬教育部,更名為國立宜蘭高級中學並使用迄今,校史迄今餘七十五年以上,校風自由,學校代表色為白色及粉紅色,由於舊校徽有翅膀圖樣,而又有「翱翔青年」之稱。.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簡稱屏東中學、屏東高中、屏中),舊稱省立屏中或省屏中,校色為紫色,是一所國立高級中學,位於屏東縣屏東市。.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屏東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彰化高級中學

國立彰化高級中學(,CHSH),簡稱彰化高中、彰中,舊稱省彰中、彰化中學,別稱華陽崗,前身為1942年成立的日治時期台中州立彰化中學校,最後改制為國立彰化高級中學。 校址位於彰化市八卦山華陽崗上,鄰近國立彰化高商。 校訓注重誠實榮譽,以自由學風聞名,1990年成立的台灣文學研究社為全國高中第一所台灣文學社團。學校籃球隊,由於球衣為紅色之故,別號紅色閃電,曾於2007年、2016年獲得HBL乙組全國冠軍,並多次入圍八強。 彰化高中傑出校友眾多,涵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海軍總司令陳邦治、司法院大法官葉百修、臺大醫學院前院長謝博生、振興醫院院長魏崢、長庚醫學院創院院長吳德朗、國際藝術名家陳景容、歌手任賢齊、鄉土作家吳晟、作家王盛弘、漫畫家蔡志忠、知名主持人謝炘昊、王介安等各領域人士。.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彰化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嘉義高級中學

國立嘉義高級中學(National Chiayi Senior High School,簡稱CYSH),簡稱國立嘉義高中、嘉中,舊稱省嘉中,別稱旭陵岡、醫科搖籃,為一所國立高級中學,亦為一所日治時期配合日台共學制度設立的高級中學(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創立於公元1924年)。 嘉義高中校友涵蓋有一位中華民國副總統(蕭萬長)、兩位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張俊雄、蕭萬長)、一位台北市市長(郝龍斌)、司法院長(許宗力)、立法委員李俊俋、雲林縣縣長(李進勇)及嘉義市市長(涂醒哲)等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以及包含台大醫院副院長(侯勝茂)在內眾多醫師等各領域人士。創校90多年來,畢業校友逾6萬人。 校區位於嘉義都會區,鄰近嘉義公園、嘉義孔子廟及國立嘉義大學。 目前教育部於全台九所高中開設科學班,該校與國立中正大學及國立嘉義大學合作,為雲嘉地區唯一設有科學班的高級中學。.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嘉義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花蓮高級中學

國立花蓮高級中學(英文譯名:National Hualien Senior High School,HLHS),創校於1936年,簡稱花蓮中學、花蓮高中、花中,舊稱省花中、花蓮省中,位於花蓮縣花蓮市,此學校的前身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廳立花蓮港中學校,校風自由,現加入社區優質化高中行列。.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花蓮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簡稱:臺南一中、南一中,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緊鄰國立成功大學及臺鐵臺南車站。.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簡稱為臺南二中或南二中。位於臺灣臺南市北區。創立於1914年(日治時期大正三年),是臺灣第二所設立的公立中學校,初名「臺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期間曾因時代及地方制度變遷而變更校名數次,有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臺灣省立臺南第二中學、臺灣省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之校名。.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臺灣師大、臺師大、臺師或師大,前身為1946年創立的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共有校本部、公館校區與林口校區三個校區。省立師範學院與國立臺灣大學、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是1940年代中華民國臺灣省僅有的四所高等教育機構。 臺師大目前為臺灣三所師範大學其中之一,其主要教學目標為培育中等學校師資 。另外校內的一級單位-心測中心為國內重要教育機構,每年負責研發國中教育會考試題,影響國中升學走向,未來除了試題研發,也將承辦試務行政的工作,完整辦理國中升學的業務。 目前與同樣位於大安區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National Taitung Senior High School),簡稱臺東高中或東中,舊稱省東中,傳統以理組表現見長。.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英語:National Hsinchu Senior High School),簡稱新竹高中、新竹中學、竹中,舊稱省竹中,是一所位於臺灣新竹市的普通高級中學,創立於1922年,該校設有音樂班,為臺灣重視全人教育的高級中學之一。.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民學校

國民學校是大日本帝國在1941年設立的初等教育學校。在日治下的台灣及朝鮮半島也實施。國民學校的相關法令明定,該教育場所以中央或地方的經費開辦。除此國民學校的就學資格為8歲以上,14歲以下的兒童、另外也詳細制定六年制的國民學校應教授的科目為修身、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與體操。並要求一定師資與適當例假日設計。.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民學校 · 查看更多 »

國民中學

#重定向 臺灣國中教育.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民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簡稱國中基測、基測,為中華民國教育部為國民中學九年級學生所舉辦的學習能力測驗,目的在學生--學時利用成績供各高中、高職參考。 基測從2001年(民國90年)開始舉辦,用以取代高中聯考。在2013年(民國102年)舉行最後一屆,之後由國中教育會考取代。舉行年數為13年。.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 · 查看更多 »

初级中学

初级中學,是中等教育的階段之一。許多國家的教育部門將普通中學劃分為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廣義的初級中學包括普通初級中學和初級職業學校,狹義的初級中學專指普通初級中學。其中,初級中學是學生在小學結束後接續進行的教育,而在初級中學這一個階段結束之後,下一階段將會是高級中學。.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初级中学 · 查看更多 »

公學校

公學校(こうがっこう;kong-ha̍k-hāu),簡稱公學,是台灣日治時期政府開設的兒童教育學校,入學對象大多是臺灣本島人,由1898年起至1941年。 在同一時期,當時台灣最高統治機關台灣總督府還依照台灣實際情況,在此以本島人(台灣的漢人,即臺灣閩南人、客家人)兒童教育為主的學校之外,設有供通日語兒童(多為內地人,也就是在台日本人)唸的小學校,與專供台灣原住民學習用的蕃人公學校。.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公學校 · 查看更多 »

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即日本化運動,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其統治下的本國少數民族以及殖民地族群,推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希望讓這些族群認同日本與日本天皇,同化為完全的日本人。主要影響地包括琉球、台灣、朝鮮、與滿洲等地。發起人主要有日軍軍部、右翼內閣大臣等。.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皇民化運動 · 查看更多 »

理科

在汉语语境中,理科与文科相对,是指教育體系中对数学、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地理等与形式科學(数理逻辑)及自然科学相关科目的统称,有别于工科、技术。 此词适用于文理分科的制度,但是在西方科学的学术概念里并没有理科这一概念。因为科学哲学在知识论影响下,很难断定数学在科学里的本体。数学通常被归纳为形式科学而不同于物理、化學、生物等学科所属的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科学是遵循从观察或实验、提出假设、做出预计到检验假设的一套完整的方法所得出的有组织体系的知识理论。一般在西方术语中会将其称为“数学与自然科学”。.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理科 · 查看更多 »

花蓮港廳

花蓮港廳是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設立於明治42年(1909年),台灣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之際,將東部之台東廳分為台東、花蓮港兩廳,直到1945年改制為今花蓮縣。.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花蓮港廳 · 查看更多 »

高中職多元入學

中職多元入學為中華民國教育部為國民中學畢業生所設計的升學高級中等學校、高級職業學校、五年制專科學校的一系列入學方案總稱。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採計國民中學在校成績做為參考依據,申請入學、甄選入學、登記分發入學則採計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做為參考依據。.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高中職多元入學 · 查看更多 »

高級中學

級中學(senior high school),在香港以外地區簡稱高中,在臺灣又稱高級中等學校,是中等教育的階段之一,許多國家的教育主管機關將普通中學劃分初級中學(初中)和高級中學(高中)。高級中學亦往往是學生進入大學之前的最後一個教育階段。廣義的高級中學包括普通科和職業類科,狹義的高級中學專指普通型高級中學。在中國,如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包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學,普通中專學校,高級職業中學和技工學校。.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高雄州

州,是1920年至1945年期間設置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1920年至1926年期間轄域為今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1926年所屬之澎湖郡脫離高雄州,獨立設置澎湖廳(今澎湖縣)。.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高雄州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市立高雄高級中學,簡稱高雄中學、雄中、K中,舊稱省高中,英文簡稱則常用KSHS,坐落在臺灣高雄市三民區。地理位置鄰近高雄火車站、三塊厝車站以及愛河高雄中學的前身為「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是在日治時期由高雄州政府主導下所創立的中學校。之後在1944年時因應第二所州立中學的設立,而改命名為「高雄州立高雄第一中學校」。日治時期高雄中學為五年制中學校,高雄州政府於左營另行增設了高雄州立高雄第二中學校,並於1944年4月1日正式授課,由內藤理八任職高雄二中的校長,但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趨於劣勢,一度將年級從五年級制改為四年級制度。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改名為臺灣省立高雄第一中學,1947年時,與「臺灣省立高雄第二中學」合併,並共同歸於台灣省教育廳所管轄。到了1979年隨著高雄市升格成為直轄市,改隸為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至今,高雄中學的校務行政也改由高雄市教育局所管轄。 此外高雄中學原本為單純的男性學校,但自75學年度起陸續成立有音樂班、體育班和科學班,使得學校成為男女共學的高級中學。其中普通班仍僅招收男性學生,而音樂班、體育班與科學班則是男女學生兼收,不過女性學生的比例仍算是相當稀少。 高雄中學長期以過去校長王家驥立下的「實事求是,精益求精」一語作為精神指標,期望能以正確的價值觀來型塑學生高尚的品格,並強調訓練學生能同時具有人文及科學的綜合素養。另外高雄中學也一度是台灣戰後時期後的全國化學科教育研究中心,現今高雄中學也開始將重點轉往國際教育交流的活動,也讓學生得以有機會接觸其他國家的學生並相互交流。而雄中校園內有部分教學或行政建築屬於自日治時期所蓋築的重要歷史遺跡。由於建築優美,假日時亦常吸引遊客駐留.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舊制中學校 (日本)

舊制中學校(きゅうせいちゅうがっこう(旧制中学校)),是指日本戰敗前(1945年),日本設於日本本國及台灣、朝鮮、中國東北、南洋諸國、太平洋之群島等殖民地對於男子所設中等學校,大多是給殖民地及日本本島的日本男子就近升學,當然也有少數的當地人。以前的中學校,現在大多數以發展成高級中學及日本所稱的高等學校。.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舊制中學校 (日本) · 查看更多 »

舊制高等學校

舊制高等學校(きゅうせいこうとうがっこう),是指日本在1950年前,依「高等學校令」,強調高等學校作為高等普通教育機構以完成高等普通教育為目的,充實和加強國民道德教育。除國家辦學外,也允許地方和私人辦學。高等學校分為文理兩科,招收中學 4年肄業生,學習期限為 3年。設於日本本土及台灣、滿洲等外地的高等學校,現在大多數已發展成大學。.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舊制高等學校 · 查看更多 »

臺南州

臺南州是臺灣在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轄域為今臺南市、嘉義市、嘉義縣、雲林縣。臺南州於1920年9月1日正式設置,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二戰投降後,於該年11月9日為中華民國的臺南州接管委員會接管。.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臺南州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

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簡稱--,位於中華民國臺南市東區,是一所於清治時期成立的中學,為全臺第一所高級中學。.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臺中州

臺中州是台灣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的行政區劃之一,1920年合併原臺中廳與南投廳而成,轄域為今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1945年,改制為臺中縣,原下轄之臺中、彰化兩市獨立為省轄市。.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臺中州 · 查看更多 »

臺北州

臺北州為大日本帝國的行政區劃之一,由原臺北廳合併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支廳而成。其下管轄三市九郡,州治設於臺北市,轄域包括今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臺北州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簡稱泰北高中)是位於中華民國台北市士林區的一所包含高中及高職的學校,也是臺北市第一所私立高中職學校。.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臺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Taipei Municipal Jianguo High School),縮寫常作CKHS,簡稱建國中學、建國高中、建中,舊稱台北建國中學,為一所公立高級中學。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南海學園正對面。前身為臺灣日治時期臺北一中、三中及四中。 該校校友涵蓋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中央研究院院士,以及蘇有朋、黃國倫、辰亦儒、吳思賢等演藝明星等各領域人物。科技界則包含曹興誠、黃崇仁、張凱鈞等企業領導人。公益領域則有社會企業家胡庭碩、陳慕天、徐凡甘 該校設有數理資優班、人文社會資優班、科學班、及體育班;其體育班曾培育出多位臺灣體育好手,包含網球界前亞洲球王盧彥勳。.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英語譯名:Taipei Municipal Heping High School,縮寫:HPSH)是一所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完全中學、簡稱和平高中。為臺北市教育局首批通過「臺北教育 111 標竿學校」認證的 9 所學校之一,以建立科技校園發展特色項目來確立學校品牌,99 學年度完成高中部校務評鑑,七項向度全數通過認可 100 學年度完成國中部校務評鑑,八項向度全數通過認可,101 年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行政管理獎項。104 年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課程發展獎,是臺北市優質高中之一,同時也是臺北市第三所未來學校計畫補助學校。和平高中的校訓「公毅誠樸」代表的是為人處世公正去私、讀書工作毅力去懦、待人接物誠信去偽、生活實踐樸實去奢,是近年來臺北地區持續進步的優質學校。.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簡稱成功高中、成功中學、成功,舊稱台北成功中學,前身是台灣日治時期根據成立時序而命名的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大正11年(1922年)5月8日以地方人士之倡議,設校於萬華的艋舺清水祖師廟,1925年於現址創建校舍,翌年夏落成遷入啟用,並訂5月17日登陸台灣之日為校慶。1925年5月30日由萬華遷往鄰近樺山車站的現址。二戰終戰後,在1946年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北成功中學」。 在校園刊物及網路世界中,成功校友及學生習慣稱成功高中為「濟城」、自稱「濟城墨客」(因校址在濟南路)。.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臺東廳

臺東廳 台東廳是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明治30年(1897)5月,將原有「三縣一廳」調整為「三縣三廳」,自台南縣分化出台東廳,台東廳所轄區域,等於清治末期台東直隸州轄境,東至紅頭嶼(蘭嶼)、西至卑南主山、南至阿朗壹溪、北至大濁水溪(和平溪)。明治42年(1909)10月,劃出花蓮港支廳和璞石閣支廳兩支廳轄區,設立花蓮港廳,行政區域大為縮小,相當等於今日台東縣轄境,台東廳之建制直到1945年改為台東縣為止。.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臺東廳 · 查看更多 »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級中學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級中學(Private Chien-Tai Senior High School),簡稱建臺中學、建台高中、建台、CTSH,位於台灣苗栗縣苗栗市,與國立苗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及國立苗栗高級中學相鄰,創校至今已過九十年,附有國中部及進修學校、綜合高中,是一所位於苗栗地區的私立高中。另外苗栗縣社區大學總校區也位於此校。 本校的學力代碼為324。.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苗栗縣私立建臺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朝鮮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朝鮮 · 查看更多 »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朝鲜半岛 · 查看更多 »

朝鲜总督府

朝鮮总督府是大日本帝國统治朝鲜期間,在京城(今首爾)景福宫内设立的最高政府机构。 朝鮮總督府大樓於1926年完工,位在當時漢城主要的南北向大街的主軸線上,1910年日韓合併后更將景福宮拆除了一部份讓與這座建築當作建地,佔有當年正宮的位置;建築物的造型是歐洲的學院派,上有圓頂、下有列柱的官府建築,體型與規模比起當時的台灣總督府顯得恢宏些。駐有朝鲜总督,直隸于日本天皇,掌握朝鲜殖民地的军事、立法、行政、司法。全权总督下设置政务总監、总督官房、五部(总务部、内务部、度支部、农商工部、司法部)。另外,设有中枢院、警务总監部、法院和铁路司等机构。 朝鲜总督府统治时期可以分為三期;.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朝鲜总督府 · 查看更多 »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為日本第122代天皇(1867年-1912年在位)。諱睦仁,孝明天皇第二子,母為典侍中山慶子。出生時稱號為祐宮,徽印印號為永。.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明治天皇 · 查看更多 »

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名裕仁(),為現任天皇明仁父親。出生時稱號為迪宮,徽印印號為若竹。 裕仁在大正五年(1916年)11月3日立為皇太子,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繼位,以《尚書》中“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其在位期間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裕仁在1945年8月14日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並親自宣讀和錄音,戰後依照新憲法失去政治上的實權,以作為日本國家與國民象徵而存在。除了日本神話中的天皇之外,他是歷代天皇中在位時間最長及享壽最高者,也是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之一。 1989年1月7日,裕仁因患十二指腸癌去世于東京吹上御所,终年87歲。次日皇太子明仁即天皇位,改年号“平成”,昭和时代完結。.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昭和天皇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

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26號,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屬,創設於1914年,為北臺灣最早的私立中學。而其音樂班、美術班、國立大學班在臺灣北部小有名氣。因故改變入校參觀條件,週一至週五外賓參觀改採預約登記制,週末假期仍可參觀,唯團體一律須事先預約。.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新竹州

新竹州是台灣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轄域為今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新竹州 · 查看更多 »

日治時代

#重定向 日治時期.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日治時代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舊制中學校 (日本)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尋常中學校旧制中学校 (日本)舊制中學校舊制尋常中學校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