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卡若区

指数 卡若区

卡若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东部,是昌都市的一個市辖区,也是市政府的所在地,邻接青海省;澜沧江上游扎曲和昂曲在境内汇合。.

20 关系: 卡若区川邊特別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市辖区平方千米四川省 (中華民國)噶廈青海省西康省西藏自治区西昌战役藏语民七事件澜沧江朵麦基巧昌都县昌都市昌都战役

卡若区

卡若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东部,是昌都市的一個市辖区,也是市政府的所在地,邻接青海省;澜沧江上游扎曲和昂曲在境内汇合。.

新!!: 卡若区和卡若区 · 查看更多 »

川邊特別區

川邊特別區為中華民國的一個歷史政區,1939年該地設置西康省。.

新!!: 卡若区和川邊特別區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重定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新!!: 卡若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 卡若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基於1947年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1991年首次制定的憲法增修條文,分為中央、地方兩大層級。 中華民國施行「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組織,別稱「中樞」:「一府」是指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之幕僚單位(總統府、國安會等),「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下屬各政府機構,此乃依照孫中山自創之五權憲法理論,將國家治權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並分別設置一個「院」來執行。地方政府架構則分為省╱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等三級,但省的功能於1998年起虛級化,故一般均將省級剔除;原本屬於省轄下的縣、市,在省虛級化後實際上與直轄市同屬中央政府直轄。現今所稱的地方政府,指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以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設有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 中華民國政府也是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行憲政府。.

新!!: 卡若区和中華民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市辖区

市轄區(常簡稱為區)为現代社會中對城市中所設行政區劃单位類型的泛稱。本條目以講述華語圈的市轄區為主。.

新!!: 卡若区和市辖区 · 查看更多 »

平方千米

平方公里(符號為km²)是面積的公制單位(SI Unit),其定義是「邊長為1公里的正方形的面積」。.

新!!: 卡若区和平方千米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中華民國)

四川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為「川」。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華中七省之一。現行的四川省、重慶市比當時中華民國法定省區範圍略大。.

新!!: 卡若区和四川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噶廈

噶廈(),一作“噶沙”,為噶倫辦理政事之所,是清代西藏的行政中心。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置。噶廈駐地在拉薩大昭寺,長官為噶倫,秉承達賴喇嘛(實際上為攝政活佛)旨意辦事。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駐藏大臣撤離,達賴喇嘛土登嘉措返藏並掌握西藏軍政實權。1912年至1959年間,噶廈成為實際上的西藏政府。1959年,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废除噶厦,籌建西藏自治區。部分噶廈官員隨達賴喇嘛流亡印度。西藏流亡政府将其设立的內閣稱為噶廈。財團法人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新!!: 卡若区和噶廈 · 查看更多 »

青海省

青海省,简称青,为中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省会是西宁市。.

新!!: 卡若区和青海省 · 查看更多 »

西康省

西康省,簡稱康,為中華民國的一省,中華民國所設置的13省之一,成立於民國28年(1939年),為華西三省之一。 民國38年(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遷都臺北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继续管轄西康省,並廢除西康省。基本相當於藏文化中的康區,多數地區是以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

新!!: 卡若区和西康省 · 查看更多 »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區(),简称藏,通稱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边疆的一个藏族自治区(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地理位于青藏高原上,首府拉萨市。.

新!!: 卡若区和西藏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西昌战役

西昌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民国国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进行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自1950年3月12日起至4月7日,历时25天,进行14次战斗。最终解放军相继占领19座县城,占领西康省(除昌都)。.

新!!: 卡若区和西昌战役 · 查看更多 »

藏语

#重定向 藏語.

新!!: 卡若区和藏语 · 查看更多 »

民七事件

民七事件是西藏和中华民国川边特别区在民国七年(1918年)历时10个月的战争事件,藏军大规模地进攻川边特别区,驱逐了川军并占领了这个特别区的大部分地区,甚至控制了金沙江以东的德格、甘孜等地。也称为第二次康藏纠纷。.

新!!: 卡若区和民七事件 · 查看更多 »

澜沧江

澜沧江(佤语:Grong / rom Groung / rom Grong),是湄公河上游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其上游為扎曲(),發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鄉北部,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在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流域面积16.48万平方公里,长2,139公里,多年平均出境水量765亿立方米。澜沧江的水电已经全面开发,除扎曲上的果多水电站外,昌都以下共规划21级,其中西藏境内6级,云南境内15级。 “澜沧”一词或来源于老撾的灡沧王国。瀾滄江流域的民族多數信仰上座部佛教與藏傳佛教。.

新!!: 卡若区和澜沧江 · 查看更多 »

朵麦基巧

朵麦基巧(),又譯多麦基巧、昌都總管,簡稱多基(),是原西藏地方政府設置的一個基巧(地級行政區),位於昌都地區。 昌都地處康區,在1904年左右,滿清的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以巴塘事變為藉口,對康區的藏族土司進行「改土歸流」,藏人土司的領地不斷被蠶食。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之後,趙爾豐斃命,改土歸流方才告終。之後中華民國成立,在昌都地區設置川邊特別區。這使噶廈政府非常不滿。1918年,西藏地方在第二次康藏纠纷中奪取了昌都地區,設置行政區劃朵麦基巧。 朵麦基巧管轄昌都地區的軍政事務(部份地區實際被西康省控制),下轄25個宗,其頭人任期三年,可以連任。由於當時西藏與西康、四川的關係非常緊張,擔任朵麦基巧的官員官階是所有基巧頭人中最高的,與噶倫屬於同一級別,由三品官擔任。其下設置四品僧官「堪窮」一名、四品俗官「仁希」一名,負責日常事務。朵麦基巧還設有「頗康」這一機構,負責徵收糧食稅收,並提供藏軍的軍餉和軍需。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昌都戰役,攻佔昌都地區,總管阿沛·阿旺晉美向中共投降。朵麦基巧被改制為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昌都地區成為直屬的省級行政單位。1956年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後,西康省被撤銷,昌都地區和西康省部份地區歸西藏自治區,其餘地區劃歸四川省,並沿襲至今。 Category:基巧 Category:已撤消的西藏地级行政区 Category:西康省 Category:191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50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新!!: 卡若区和朵麦基巧 · 查看更多 »

昌都县

#重定向 卡若区.

新!!: 卡若区和昌都县 · 查看更多 »

昌都市

昌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區下辖的一個地级市,傳統上屬於康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地處橫斷山脈和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流域,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自清末改土歸流置昌都府以來,昌都便一直是昌都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藏東門戶」的盛譽。.

新!!: 卡若区和昌都市 · 查看更多 »

昌都战役

昌都战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噶厦談判破裂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進行的战役。Shakya 1999 pp.28–32此次战役中解放軍在昌都城关镇打擊了藏軍的主力,降低了西藏噶厦的抵抗士氣,從而迫使西藏噶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西藏的主權。 部分西方學者及媒體稱此戰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吞併西藏,而有部分西方學者和媒體以及蘇聯稱此戰役為侵略西藏(Invasion of Tibet),中國侵略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行動的一部份;中國官方則稱此為西方逼迫下發動的戰役,稱其為西藏和平解放的一部份。.

新!!: 卡若区和昌都战役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察木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