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3 关系: 劉劭希,卢小娟,印度尼西亚,台語流行音樂,客家人,客家地區,客家語,客家電視台,客家文化,中文流行音乐,广东省,徐千舜,粵語流行音樂,華語流行音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許冠傑,马来西亚,謝宇威,黃子軒,黃連煜,那卡西,邱幸儀,臺灣,臺灣客家人,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臺灣音樂,臺灣文化,金曲獎,欒克勇,涂敏恆,最佳客語專輯獎 (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 (金曲獎),曾雅君。
劉劭希
劉劭希(大埔腔客拼:Liuˇ Shauˋ Hi+,),臺灣著名的音樂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客語歌手,臺灣臺中東勢人。其製作客家語言音樂,代表作品有《嘻哈客》(2001年)、《野放客》(2002年)、《八方來客》(2003年)。一共獲得金曲獎9項提名,獲得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客語演唱人獎項。與其他客語創作者不同的是他使用的是大埔腔客語。.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劉劭希
卢小娟
卢小娟(),即客家仙子,福建客家人,因网络宣传客家文化和汉文化其古典的外表被誉为第一古典美女-客家仙子。2008年7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代言人,致力于宣传客家文化,2010年6月推出双语(客家话、普通话)音乐专辑《客家仙子》。.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卢小娟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印度尼西亚
台語流行音樂
臺語流行音樂(Taiwanese popular music,簡稱Tai-pop),又名臺語歌曲(Taiwanese song),是指出產於臺灣並使用臺灣話(臺灣閩南語)演唱的流行音樂類型。最早起源於日治時期,戒嚴時代曾因官方的獨尊國語政策被壓制,至1987年解嚴後開始復甦,並衍伸出多種表演型態。在臺灣發展起來的臺語歌在東南亞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華裔閩南民系族群之間也廣為流行,也被他們稱為閩南語流行音樂(Hokkien pop music)或福建话流行音樂(Fukienese pop music)。.
客家人
#重定向 客家民系.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客家人
客家地區
客家地區是指有較多客家人聚集的地區。一般來說客家人比較集中在中國的閩粵贛交界處,然而其他地方廣東西部、廣西東部等等也有不少客家人居住。客家人是分佈範圍較廣的漢民系之一,因此客家地區也相當廣闊。.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客家地區
客家語
#重定向 客家语.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客家語
客家電視台
客家電視台(Hakka Television Station,縮寫為Hakka TV),簡稱客家台、客台、客視,於2003年7月1日開播,是專屬客家、全程使用臺灣客家語(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詔安腔、饒平腔)發音的電視頻道,但字幕則使用翻譯成國語的中文。收播時間為每週四、週五凌晨二時至凌晨五時。 在2007年1月1日依據《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加入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後,更突顯了客家電視台作為族群頻道、少數語言頻道及公共服務頻道的特性。未來客家電視台將朝本土化及國際化雙軌發展,以促進多元寬容、族群互相尊重為目標,讓台灣看見客家,更讓世界看見客家。 2004年7月1日起,可以在無線數位電視收看客家電視台,該台成為數位無線電視頻道。2016年7月6日啟用HD高畫質訊號,和公共電視、原住民族電視台並列第四個主頻道升級為高畫質訊號的電視台。.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客家電視台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指亞洲地區的客家人共同所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話、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的唐宋時期的河洛文化和中原文化并吸收了苗族、瑤族、畲族等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了原生在廣東地區的南粵文化(即嶺南文化或稱廣東文化),而位于江西省南部的客家人,則融入了吳文化和楚文化,再加上長期居住在丘陵地環境影響,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徵上也有所不同。而客家人也被稱為是「丘陵上的民族」。其文化特色為:保守、穩重、節儉。.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客家文化
中文流行音乐
中文流行音樂(Chinese popular music、簡稱C-pop),又名漢語流行音樂,是一個廣義的音樂類型,泛指所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的歌手所演唱的中文音樂,有時也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中文使用人數較多的國家和地區的歌手所演唱的中文音樂。中文流行音樂是一個涵蓋性術語,不僅包括中文流行音樂,有時也包括中文節奏藍調、中文民謠、中文搖滾樂、中文嘻哈音樂和中文氛圍音樂。 中文流行音樂按照漢語方言劃分大致可分為三個子類別:華語流行音樂、粵語流行音樂、臺語流行音樂。華語流行音樂與粵語流行音樂的差異已經在千禧年間逐漸收緊。而臺語流行音樂曾受日本演歌的強烈影響,但如今已經重新匯入中文流行音樂大框架,並已經有緊密朝向華語流行音樂發展的趨勢。 中文流行音樂已經被視作一個改變觀點與意識形成的領導性傳播工具,專注文化、道德、政治重要性問題。在幾十年前的中國大陸,流行音樂成為表達這個國家突發具有再造文化特徵的社會變化的看法的重要工具。然而,1966年至1970年的文化大革命嚴重影響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和文化。在過去的50年,中國大陸發生了密集的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變化,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變化促進了中國大陸的流行音樂在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之下的形成。因此,因為政治體系和文化、社會價值觀的不同,中國大陸的流行音樂與西方國家的流行音樂存在很大的差異。.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广东省
徐千舜
徐千舜(),英語名:Patty Hsu,現任桃園市政府市政顧問、財團法人桃園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董事、視覺設計師、臺灣兒童音樂製作人。「賣腦瓜工作室」創意總監,從事繪畫創作、動畫創作、音樂創作、網頁製作、多媒體光碟製作、兒童互動媒體設計、繪本插畫創作等各領域創作。其作品《月光華華》榮獲2011年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團團圓圓來作客》入圍2010年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徐千舜
粵語流行音樂
粵語流行音乐(Cantonese popular music、簡稱Cantopop),又名香港流行音樂,主要是指產生於香港的本土音樂,同時也被用於指代音樂的創作、製作和消費的文化背景 粵語流行音樂於1970年代中期由《铁塔凌云》(许冠杰曲、许冠文词、许冠杰唱)及《啼笑因緣》一曲(顧嘉煇曲、葉紹德詞、仙杜拉唱)所帶動,因此被视为本地流行音樂的分水嶺;其後蓬勃發展(另有論者認為是1973年的《分飛燕》)。 粵語流行音樂深受多種曲風影響,包括爵士、搖滾、節奏藍調、電子、西方流行音樂等,並擁有跨國的樂迷基礎,特別是东南亚國家和地區(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China Briefing Media.
華語流行音樂
華語流行音樂(Mandarin popular music、簡稱Mandopop),目前泛指使用漢語官話(或特指現代標準漢語)演唱的流行音乐,為中文流行音樂的子類別之一,也是以中文為載體的流行音樂中第一個成形的子類別。其起源於上海,之後香港、臺北、北京也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產業的重要中心。目前主要流行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人地區。.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許冠傑
許冠傑(Samuel "Sam" Hui Kwun-kit,),暱稱大哥Sam、歌神,香港實力派音樂人、香港知名歌手、詞曲作家及演員。1970年代以前,香港樂壇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來自臺灣的國語歌曲為主流,本地粵語流行曲則普遍被視為鄉下人的玩意。畢業於香港大學心理學系的許冠傑不避俚俗,以廣東話唱出多首反映社會現況、諷刺時弊的歌曲,題材廣泛,由描述打工仔的無奈,到打麻雀的心情,亦不乏愛情和勵志歌曲;當中不少更是由他親自填詞及作曲。有見其作品大受歡迎,此後粵語流行曲如雨後春筍,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可說是由他一手開創,因此他亦有「香港樂壇天皇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等美譽,1992年在《許冠傑光榮引退匯群星》更被譚詠麟封為「歌神」。 除了音樂成就斐然,許冠傑與兩位胞兄許冠文、許冠英組成「許氏兄弟」,於1974至1981年拍攝多部電影,包括《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和《摩登保鑣》等,都十分賣座,是當時香港影壇的票房保證。 許冠傑在2016年《請✓許冠傑演唱會》台上強調從來没有移民,一直住在香港。.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許冠傑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马来西亚
謝宇威
謝宇威(),臺灣當代的客語流行音樂音樂家以及畫家,雙親為桃園市新屋區客家人,其父為知名畫家謝孝德。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曾任寶島客家電台音樂總監。而他的目標是讓客語音樂變得年輕化。 1992年以台灣客家語創作歌曲「」獲得第九屆「大學城」全國創作音樂大賽第一名,並同時獲得「最佳作曲」及「最佳演唱人」獎。2004年獲第15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有《我是謝宇威─你記得嗎》、《一儕、花樹下》、《山與田》、《青春舞曲》、《ㄤ咕ㄤ咕》等創作專輯。.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謝宇威
黃子軒
黃子軒,1983出生,新竹市眷村子弟,因父親是閩南人,母親是竹北客家人,精通閩南語及海陸客語,並使用母語進行音樂創作。寫過華語流行音樂圈膾炙人口的主打歌,現為「黃子軒與山平快」團長,同為獨立樂團「發條人」與「暗黑白領階級」主唱。唱片公司簽約詞曲作者。電視節目製作。活躍於流行音樂界的新一代客家音樂人。2016年新竹關西駐村音樂創作人,2016內山金曲歌謠祭,山線平快鐵道巡迴計畫,內山搞關西...等音樂節活動主理人.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黃子軒
黃連煜
黃連煜,台灣音樂製作人兼創作歌手,生於苗栗縣頭份市。在流行歌曲圈已有20餘年之久,從90年代以新寶島康樂隊與陳昇為團體,之後發行四張個人專輯,其創作將客家音樂帶進主流。第29屆金曲獎以「黃泥路」拿下最佳客語專輯獎。.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黃連煜
那卡西
那卡西乃日文「流し」的音譯,是一種源自日本的賣唱模式,賣唱者如同水一般流動,在各個旅館、餐廳、夜總會之間或替客人伴奏、或接受客人點歌演唱,故稱「流し」。.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那卡西
邱幸儀
邱幸儀為台灣的客語流行音樂創作歌手,屏東萬巒四縣腔(南四縣腔)客家人。 邱幸儀十一歲時隨父母移民紐西蘭。2004年以《》一曲獲得高雄市第一屆客家流行歌曲創作比賽亞軍、網路票選最佳人氣獎。2005年以《改變》獲得客家委員會母語原創音樂大獎季軍。2006年演唱客家電視台《戀戀舊山線》電視劇之主題曲《不再想念》。 2015年,邱幸儀以專輯《時間的痕》同時入圍金曲獎的最佳客語專輯獎與最佳客語歌手獎。.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邱幸儀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臺灣
臺灣客家人
#重定向 客家裔臺灣人.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臺灣客家人
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是指依照中華民國客家基本法第6條規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對客家人口達三分之一以上之鄉(鎮、市、區),列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以客語為主要通行語言之一,客家人口達二分之一以上之鄉(鎮、市、區),應以客語為主要通行語。加強客家語言、文化與文化產業之傳承及發揚所劃定的區域。詳細的客語腔調分佈請參見臺灣客家語。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首次公布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是依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以中華民國100年2月25日客會企字第1000002677號公告發布,該次公告的效力自公告時起至下一次公告時止。首次公布當中,公告包含了11個直轄市、縣(市),共69個鄉(鎮、市、區)。在2017年的公告當中,客家區的數量微增到70個鄉(鎮、市、區)。 這些客家重點地區的整體地理特色是: 主要集中於桃竹苗地區,以及南部近山地區,東部縱谷平原區亦佔有一定數量,總體來說聚集於與淺山丘陵地周遭,比較特別的例外是雲林縣崙背鄉,在以閩語族群為大宗的中南部平原內,唯一客家人數偏多的鄉。.
臺灣音樂
#重定向 台灣音樂.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臺灣音樂
臺灣文化
臺灣文化,由於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過去兩千年的移民社會,由多樣化的人種族群所組成,且不同時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現。從最早期的南島文化、古閩越文化,到中期的海盜文化,地理大發現後的荷蘭、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帶來的早期歐洲文化,明鄭時期以後東南沿海漢族開始大規模開墾而帶來的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宗教開始對本區域發生影響,再到後來又混合日治時期的文化與受日本皇民化影響,20世紀中葉起受戰後歐美文化的影響,以及本地與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復興,二十世紀中後期,印尼,越南等東協國家大量移民台灣,各已超過十萬人口,對台灣多語言,文化造成豐富的碰撞 台灣文化因此具有傳統與現代的面向,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範疇逐漸確立。.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臺灣文化
金曲獎
金曲獎(英語譯名:Golden Melody Awards,縮寫為GMA)是臺灣規模最大的音樂獎,也是華人地區兼具榮譽及影響力的大型音樂獎勵活動之一,與金馬獎、金鐘獎並列為臺灣三大娛樂獎,合稱為「三金」。於1990年首次舉辦,每年頒發一次。現今獎項分為「流行音樂」(簡稱流行類)與「傳統暨藝術音樂」(簡稱傳藝類)兩大類別,兩者分開舉辦頒獎典禮,流行類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傳藝類則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金曲獎
欒克勇
欒克勇,臺灣音樂製作人,作品涵蓋華語、閩南語、客語流行音樂。2011年獲得第22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最佳客語歌手獎,也是首位非客家人獲得此獎項者(父親是外省人、母親是閩南人),個人專輯代表作品為《獨1無2反串客》。.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欒克勇
涂敏恆
涂敏恆(),台灣客家籍作曲家,生於苗栗縣大湖鄉,畢業於大湖國小、大湖農工初級部、建臺高中以及政治作戰學校音樂系。 涂敏恆創作出近三百首的歌謠,像是《客家本色》、《我是客家人》幾乎已經成為客家人聚會必唱的歌曲,也創作了一首著名國語流行歌曲《送你一把泥土》。其它代表作品有《死河壩》、《月光光》、《紅梅》、《乾杯》、《感謝》、《昔時賢文》、《總講恩無緣》、《客家進行曲》、《大憨牯汽車》、《南庄細妹》……等。.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涂敏恆
最佳客語專輯獎 (金曲獎)
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為現行金曲獎流行音樂類獎項,2005年第十六屆起,原「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依語言類別設立國語、台語、客語以及原住民語四項專輯獎,其中「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於2007年第十八屆更名為「最佳客語專輯獎」。2017年第二十八屆起除了保留按語言劃分的四項專輯獎之外另增設「年度專輯獎」,該獎項類似2005年第十六屆之前不拘語言的「最佳演唱專輯獎」,受理不拘語言之各類演唱專輯。.
最佳客語歌手獎 (金曲獎)
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為現行金曲獎流行音樂類獎項。客家流行音樂的興起,受到現代音樂及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影響,並且為促進客家音樂的保存及創意,金曲獎對客家歌手的肯定有其重要性。2003年第十四屆起最佳方言男、女演唱人兩獎項依演唱語言分為台語(臺灣閩南語)男演唱人、台語女演唱人、客語演唱人以及原住民語演唱人四獎項,其中最佳客語演唱人獎自2007年第十八屆起更名為最佳客語歌手獎迄今。.
曾雅君
曾雅君,是一位出身新竹北埔的客家音樂創作歌手。她的作品多以客語作為演唱語言。.
查看 客語流行音樂和曾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