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宋用臣

指数 宋用臣

宋用臣(),北宋宦官,字正卿,开封府人。 宋用臣以父荫供职内省。宋神宗时,兴建东、西府、筑京城,建尚书省、太学,立原庙,导洛水通汴河,这些大工程,都是宋用臣掌理。官至登州防御使、加宣政使。宋哲宗元祐初年,降为皇城使,贬谪为监滁州、太平州酒税。与王中正、李宪、石得一被旧党视为“四凶”。元祐四年(1089年),主管灵仙观。绍圣初年,召为内侍押班,宋徽宗即位,转任蔡州观察使、入内副都知。为永泰陵修奉鈐辖,卒赠安化军节度使,谥号僖敏。.

21 关系: 太学太平府宦官宋史宋徽宗宋哲宗宋神宗尚书省京城开封府北宋元祐王中正紹聖登州节度使谥号李宪 (北宋)永泰陵汴河滁州市

太学

太學是中國、朝鮮半島、越南古代中央官學,為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

新!!: 宋用臣和太学 · 查看更多 »

太平府

太平府可以指:.

新!!: 宋用臣和太平府 · 查看更多 »

宦官

宦官是古代被閹割後在宮廷中為皇室服務的男性。在中国也稱內臣、內官、內璫、太監、公公、寺人、閹人、內侍、內豎、璫官、中官、中涓、涓人及中貴人等。 宦官作為宫廷內侍見諸世界多個地區。古代東亞世界各国,包括中國、朝鮮、越南的皇室也喜歡使用宦官作為內侍。歐洲的古希臘、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宮廷中都有宦官,拜占庭法院裡甚至有大量的宦官職員,也有一些被重用當大官。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經有相同的做法。《新約聖經》中亦有向來自非洲埃塞俄比亞的宦官傳福音的記述。英文中宦官(eunuch)一字即由希臘文“守護床的人”轉變而成,可見宦官在本來都是為了保護後宮貞節、皇族血統而設。土耳其人使用的是黑人宦官,名為諸女領班,也有白人宦官,但黑人人數多,勢力也較大。另外,在古代並非所有的國家的皇宮內院都會有所謂的宦官,例如日本天皇的後宮一切事務都由女官負責。.

新!!: 宋用臣和宦官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宋用臣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稱道君皇帝,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書畫方面造詣極高,自創“瘦金書”字體。徽宗在書畫上的花押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花押。 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並垂簾聽政一年,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其輕佻不可以君於下」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新!!: 宋用臣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為宋神宗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原名傭,曾封为延安郡王。生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駕崩,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得年二十三岁,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新!!: 宋用臣和宋哲宗 · 查看更多 »

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本名趙仲鍼,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神宗是宋朝皇帝中,少數有意振興國家的皇帝,不過卻是有心無力。.

新!!: 宋用臣和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尚书省

尚书省,是中国从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新!!: 宋用臣和尚书省 · 查看更多 »

京城

京城,又稱為京師,是漢字文化圈(中国大陆、臺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或地區)中,对于首都的称呼,多见于近古以前。陪都(具有与首都相似地位的城市)不稱京師。 京城可以指:.

新!!: 宋用臣和京城 · 查看更多 »

开封府

开封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首府名,治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管辖范围达今许昌市、郑州市、新乡市、周口市境。.

新!!: 宋用臣和开封府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新!!: 宋用臣和北宋 · 查看更多 »

元祐

元祐可能是指:.

新!!: 宋用臣和元祐 · 查看更多 »

王中正

王中正,北宋宦官。字希烈,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 因父职补入内黄门,到延福宫学习诗书、历算。宋仁宗喜欢他的才干,命他在左右。庆历年间坤寧宮事變,王中正手持弓矢在殿西监督捕射,射死叛軍四人中的三人,时年十八岁,历任干当御药院、鄜延路、环庆路公事,分治河东边事。随王韶入熙河,修整城垒守具,转任作坊使、嘉州团练使,擢升内侍押班。吐蕃围攻茂州,他奉诏往援,解围,进升为昭宣使、入内副都知。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宋军五路进攻西夏,他佥书泾原路经略司事。因会师灵州失期,士兵伤亡惨重,改任金州观察使,贬秩二等,提举崇福宫。与李宪、宋用臣、石得一被旧党视为“四凶”。宋哲宗绍圣初年,复为嘉州团练使,七十一岁时卒。.

新!!: 宋用臣和王中正 · 查看更多 »

紹聖

紹聖(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绍”意思是“继承”,“圣”是指先父宋神宗皇帝,也就是否定高太后执政时的“元祐更化”,延續父皇未完的改革熙寧變法。.

新!!: 宋用臣和紹聖 · 查看更多 »

登州

登州,中国古代的州,始于武周时期。登州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为对辽东及朝鲜半岛海道交通起点,盛产鱼、盐。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登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登州。武周如意元年(692年),由萊州东北部的牟平县、黄县、文登县析置。治所在牟平县(今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神龙三年(707年)移治蓬莱县(今蓬莱市)。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东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登州。登州轄有四個縣,分別是蓬萊縣、牟平縣、文登縣和黃縣。行政範圍為現在山東省威海市全境和煙臺市北部(芝罘區、牟平區、萊山區、福山區、龍口市、蓬萊市、棲霞市)。户二万二千二百九十八,人口十万八千九。 北宋时,登州归属京东东路。金代,登州归属山东东路。登州辖4县: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治所蓬莱县。牟平县、文登县两县另设宁海州。元代,登州归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般阳府。 明代,登州归属山东省莱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升为登州府。清代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為通商口岸(天津條約)。.

新!!: 宋用臣和登州 · 查看更多 »

节度使

节度使,中國、越南、朝鮮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後來在中國和越南成為地方军政长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唐代驻守於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節的称為节度使。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

新!!: 宋用臣和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宋用臣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李宪 (北宋)

李宪,字子范,宋朝宦官,开封祥符(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 宋仁宗皇祐年间,补入内黄门,迁任供奉官。宋神宗时,历任永兴军路、太原府走马承受,官至宣州观察、宣政使、入内副都知,迁宣庆使。他和王韶收复河州,攻克珂诺城,为熙河经略安抚司干当公事。击败吐蕃木征,击破十余座城堡,木征率领八十余个酋长投降,因功加昭宣使、嘉州防御使。元丰四年(1081年)六月,北宋乘西夏内乱,征集熙河路、麟延路、环庆路、泾原路二十万大军分五路攻西夏。李宪任熙河经略使,率熙秦军由熙州(今临洮)往北攻夏。八月,李宪以李浩为先锋,至康古城(今榆中境),进取西市新城(今榆中三角城),九月初二日,克兰州。李宪设帅府,置兰州,李浩为知州。次年正月,北宋改熙河路为熙河兰会路。兰州入北宋版图。李宪进景福殿使、武信军留后。但因违犯军令,贻误战机,无功而归。任泾原经略安抚制置使。宋哲宗即位,因他罔上害民,被贬右千牛卫将军,分司南京应天府(商丘)。後居陈州因病而死,绍圣初年赠武泰军节度使,谥号忠敏。.

新!!: 宋用臣和李宪 (北宋) · 查看更多 »

永泰陵

永泰陵是宋哲宗赵煦的陵墓。 宋哲宗葬在河南巩义市回郭镇陵区。祔葬后陵一座。刘后陵尚存一段神墙,高达四米,是宋陵地面唯一保存的神墙遗迹。动用士兵和工匠九千七百四十四人。招募民夫五百人。遗址和石雕以石象最有特点,形象逼真,鼻端反卷一个甜瓜。驯象小童稚气未脱。其余还有甪端、仪仗马和控马官、文臣、武将、客使、镇陵将军、石狮、石羊、石虎。.

新!!: 宋用臣和永泰陵 · 查看更多 »

汴河

汴河可以指:.

新!!: 宋用臣和汴河 · 查看更多 »

滁州市

滁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部,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习惯上称“皖东”。是南京都市圈与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下设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等区县,代管天长市、明光市两个县级市。 滁州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主城遥望,距离江苏省省会南京市中心仅50公里,东与扬州市、淮安市接壤,西与淮南市、合肥市毗邻,南与马鞍山市相连,北与蚌埠市交界。.

新!!: 宋用臣和滁州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