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6 关系: 天主教,天主教盧加諾教區,天主教貝加莫教區,天主教洛迪教區,天主教曼托瓦教區,安波羅修,保祿六世,禮拜儀式,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米蘭,羅馬儀式,瑞士,樞機,意大利,意大利天主教,教宗。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安博禮和天主教
天主教盧加諾教區
天主教盧加諾教區(Dioecesis Luganensis、Diocesi di Lugano)是瑞士一個羅馬天主教教區,直屬教廷。 範圍包括提契諾州,教座位於盧加諾。2011年,有241,000名教友,估轄區總人口76%,有256個堂區、257名司鐸、6名終身執事、61名修士、379名修女。現任教區主教為皮耶·格蘭帕。 教區成立於1887年9月7日,但與巴塞爾教區合併,由一名宗座署理管理,1971年3月8日分開。.
查看 安博禮和天主教盧加諾教區
天主教貝加莫教區
天主教貝加莫教區(Dioecesis Bergomensis、Diocesi di Bergamo),是義大利一個天主教教區。屬米蘭總教區。 教區包括貝加莫省的大部分地區。2012年有教友912,000人,佔總人口93.8%。有389個堂區、司鐸957名。現任教區主教為方濟·貝斯基。.
查看 安博禮和天主教貝加莫教區
天主教洛迪教區
天主教洛迪教區(Dioecesis Laudensis、Diocesi di Lodi),是義大利一個天主教教區。屬米蘭總教區。 教區包括洛迪省全省,以及米蘭省、帕維亞省和克雷莫納省的一部分。2004年有教友253,166人,佔總人口98.6%。有126個堂區、司鐸228名。現任教區主教為毛里齊奧·馬爾韋斯蒂蒂。 在304-5年間有三名基督徒在今日的洛迪殉道,而教區首任主教是聖巴夏諾(374-409)。教區曾在1243年被撤銷,1252年恢復。1575年教區修院啟用。 L.
查看 安博禮和天主教洛迪教區
天主教曼托瓦教區
天主教曼托瓦教區(Dioecesis Mantuana、Diocesi di Mantova),是義大利一個天主教教區。屬米蘭總教區。 教區包括曼托瓦省的大部分,以及克雷莫納省東北部。2004年有教友345,280人,佔總人口95.0%。有168個堂區、司鐸246名。現任教區主教為羅伯·布斯蒂。.
查看 安博禮和天主教曼托瓦教區
安波羅修
聖盎博罗削(Sanctus Ambrosius,Sant'Ambrogio,英文中常作 Ambrose,),罗马公教(天主教)神职人员,任米兰主教,4世纪基督教著名的拉丁教父之一。他也是羅馬公教公認的四大教會圣师(Doctor of the Church)之一。.
查看 安博禮和安波羅修
保祿六世
真福教宗--(Beatus Paulus PP.,),本名若翰·蒙蒂尼(Giovanni Battista Enrica Antonia Maria Montini;於1963年6月21日到1978年8月6日担任教宗。.
查看 安博禮和保祿六世
禮拜儀式
拜仪式,或稱為禮儀(liturgy),是指任何宗教团体的一系列公开仪式形式或礼拜模式,偶尔特指被基督教会(Christian congregation)或基督教教派(Christian denomination)常规使用(不管是被推荐还是被规定)的仪式。 1.禮儀(Liturgy)這個字的根源是源自希臘文「人民、百姓」和「工作、事務」兩個字,將此二字組合起來的立即意義就是:「為百姓的公共事務」或「國之民生計畫」。中文翻譯為:「禮儀」,也取《禮記》:「禮者履也。」,將履作act行動之意,但非完美之翻譯。 2.Liturgy一詞,和許多現教會现在使用的詞彙相同,原是羅馬生活用語,後來被基督徒指稱教會用語,而原本的生活用語消失,成為基督徒的專用語。 3.聖經中的Liturgy 舊約中,禮儀一詞專指肋未的敬禮和崇拜。在新約指涉不同世俗事務的不同功能(羅13:6,天主的差役,專務某義務)、撒加利亞的舊約司祭職物(路1:23)、成為真會幕裡的「臣僕」的基督祭獻或基督司祭職奉獻(希8:2)、基督徒的神聖祭獻(羅15:16,經聖神的祝聖,成為可悅納的祭品),安題約基亞教會「敬禮主」的敬拜慶祝。 初期教會的教父們也都保留了「禮儀」的敬拜意義。在《十二宗徒訓誨錄》中,肯定了主教和執事的職務,就是在完成先知和導師的「Liturgy」。 4.東西方教會不同的定義 在東方教會裡,堅持這個字意味著一般的「聖禮」,但特別指感恩禮慶祝。在西方教會,卻是以個別的名稱稱之,如officia divina(日課)、opus divinum(熱心敬禮)、sacri(聖禮)或ecclesiae ritus(教會儀節)。 尽管「liturgy」一词总是被用于表示公共礼拜,但拜占庭礼(Byzantine Rite)特别使用"Liturgy"一词(前面加有形容词"Divine"),这特别表示圣餐礼(Eucharist)。 5.構成禮儀的要素 基督的角色:梵二《禮儀憲章》對禮儀作了更完整的定義,包括基督臨在於彌撒慶祝、聖事慶祝、聖言慶典和神聖日課。彌撒當中,基督自己「曾在十字架上奉獻自己,而今祂仍是藉司鐸的手作奉獻」。聖奧斯定說:「無論是誰付洗,實為基督親自付洗。」基督執行他的司祭職務,所扮演的積極角色。他在傳報福音、治癒病人、釋放俘虜執行了這職務,使這職務達到高峰,並完成這職務。 教會的角色:基督將教會與他自己連繫起來,而使之成為有能力的職務執行者。這些句子的表達:「藉司鐸的手」、「無論是誰付洗」、「當在教會內恭讀聖經」、「當教會祈禱及歌頌時」都指出了教會在禮儀中執行職務的角色。而作為基督和教會的一個行動,禮儀是「最卓越的神聖行動,、教會的任何其他行動,都不能以同等名義,和禮儀的效用相比。」 聖經:是構成禮儀的一個基本成分。舉行禮儀時,聖經是極其重要,因為宣讀並講道所解釋的經書,及所唱的詩篇都是從聖經而來的;禱詞、集禱文和禮儀詩歌,也是由聖經靈感而來;還有動作和象徵,也都是由聖經取意而來」。因此,在禮儀慶祝當中,不論是彌撒、聖事、聖儀,或是時辰祈禱,一定都包括了天主聖言的宣報。.
查看 安博禮和禮拜儀式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Concilium Œcumenicum Vaticanum Secundum),簡稱梵二大公會議、梵二會議、梵二,又稱紐曼會議,是天主教會第21次大公會議,也是距今最近召開的一次大公會議,於1962年10月11日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開,1965年9月14日由次任教宗保祿六世結束。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是天主教會歷史上第21次大公会议。起初,人們以為它是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續會,但後来羅馬教廷作出了澄清了:它將是另一次新的大公會議,取名“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 在1959年6月29日所颁布的《忝登伯鐸寶座》通谕中,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指出此次大公會議的目標將會是:「發揚聖道、整頓教化、革新纪律」。 本次會議最其重要的結果,即是認同被傳教國之傳統可以與天主教、基督教相容,且可以互相援引,令使爭議三百多年的中國禮儀之爭畫下句點,並且將所謂的《利瑪竇規矩》予以尊重。.
米蘭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米蘭市区目前有182萬居民,其都会区超过800万人是歐洲三大都會區之一。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居住。目前米蘭市長為Giuseppe Sala。 市区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Insubres)稱為Medhlan。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Mediolanum。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查看 安博禮和米蘭
羅馬儀式
#重定向 羅馬禮.
查看 安博禮和羅馬儀式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查看 安博禮和瑞士
樞機
樞機是教宗治理天主教會上主要的助手和顧問之職務,由教宗親自任命,是天主教會各級神職人員中僅次於教宗的職位,因而常被外界視為「教會親王」。該職通常由具主教銜的神職人員出任,他們通常也是重要教區的正權主教、或是聖座重要部門的首長。 樞機的拉丁文原名為「cardo」(英文對應詞為「cardinal」),有鉸鏈、樞紐、重要的意思。另一字源為「incardinare」。樞機們組成樞機團,當教宗職務出缺時,只有樞機團有權選舉下一任教宗,傳統上教宗也由樞機中選出。領樞機職的人本身很多是主教,因穿紅衣、戴紅帽,故在中文環境裡,經常被天主教外人士稱為紅衣主教。.
查看 安博禮和樞機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查看 安博禮和意大利
意大利天主教
意大利天主教是普世罗马天主教的一部分,接受罗马教宗和意大利主教团的精神指导。.
查看 安博禮和意大利天主教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查看 安博禮和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