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宅男

指数 宅男

宅男是台灣的網際網路文化興盛後,根据「宅」字在中文裡的意思,對於日語借詞「御宅族」重新定義並經約定俗成後,扭曲原本含意而創造出的漢語新詞彙,為2000年代所產生的一個差別用語(歧視語)。相对於宅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女性則被稱為宅女。.

34 关系: ACG台灣吳宗憲宣傳模特兒宅男女神尼特族差別用語互联网御宅族國立交通大學刻板印象和製漢語BBS網語隱蔽人士隱蔽青年風俗黑澀會肥胖症臺灣媒體亂象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電車男柯文哲极客次文化歧視毒男涼宮春日的憂鬱港男漢語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星期日檔案新闻批踢踢

ACG

ACG即日本動畫(Anime)、漫畫(Comics)與遊戲(Games)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该词汇一般不翻译为中文,需要时可能会被译为「動漫遊戲」、「二次元」或「動漫遊」等。 该词汇来自于華人地區的次文化,多指來自日本的动漫及電子遊戲作品,包括传统日式电子角色扮演游戏以及美少女游戏。并随着「二次元」这一词汇的延伸性,ACG这些词所容纳的东西正渐渐成为不再是单纯指代日本产品的词汇。.

新!!: 宅男和ACG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宅男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吳宗憲

吳宗憲(),出生於臺灣台南市西區,台灣綜藝節目主持人。因參與《五燈獎》賽事而在演藝界嶄露頭角,1987年正式以歌手身分出道,早年有「星馬王子」之美譽。 1990年代開始進軍綜藝節目至今,吳宗憲憑藉獨樹一格且詼諧逗趣的主持風格迅速竄紅,成為華人世界最知名的主持人之一。自2000年起多次高居臺灣主持人收入榜首,穩坐综艺天王地位,在臺灣電視綜藝界與張菲、胡瓜和張小燕被合稱為「三王一--」 ,有「本土天王」、「Local King」、「綜藝天王」之稱號,為當中唯一跨域稱霸「金鐘獎」與「金曲獎」雙料大獎,亦為當中唯一自多年前便開始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綜藝娛樂事業版圖成功橫跨兩岸,以及率先進軍新媒體產業者。 2008年10月31日,評審團在第一輪投票時一致通過,吳宗憲與阿雅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獲得第43屆金鐘獎「娛樂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16年10月8日,評審團在第五輪競爭激烈投票下,最後由吳宗憲與吳姍儒父女檔以《小明星大跟班》節目獲得第51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在2017年9月30日,經過評審團最後再三討論「一致認同」下,吳宗憲與林柏昇以《綜藝玩很大》獲得第52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 雖然主持光芒掩蓋了吳宗憲歌唱實力,但吳曾獲金曲獎第3屆最佳國語男演唱人提名及第6屆、第10屆最佳方言男演唱人提名,並於1994年以《真心換絕情》專輯獲得第6屆金曲獎「最佳方言歌曲男演唱人獎」。再加上2013年於第24屆金曲獎《Music I Remember》段落,個人獨唱經典金曲串燒組曲,大受好評(該段落為第24屆金曲獎最高收視),其歌唱實力仍不容小覷。2018年,吳宗憲舉辦睽違多年的個人演唱會,門票熱賣。 吳宗憲為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2013年、2015年、2017年臺灣主持人收入榜首。.

新!!: 宅男和吳宗憲 · 查看更多 »

宣傳模特兒

宣傳模特兒(Promotional model)是指推銷產品及服務的模特兒,於各式各樣的有宣傳需要的場合,例如汽車展、遊艇展、音樂會、電腦遊戲或產品展、體育賽事等,在展覽攤位最吸引遊人注意的模特兒以西方俚語又稱為展場辣妹。宣傳模特兒通常是臨時工或兼職,台灣的檳榔西施實際上也是宣傳模特兒的一種。但是,當他們面對社會眼光時,卻反映出人們對這些工作內容類似,但收入與社會階級不同的女性有著不同等級的標籤與價值判斷。 宣傳模特兒的設計發想可以說是為了迎合男性視覺上的需求,因為這些宣傳活動所面對的主要客戶為男性,藉由年輕、性感、包裝精美的女性宣傳模特兒能有效地抓住男性顧客的目光,有助於提高宣傳目標的知名度甚至是銷售量。一些宣傳模特兒須自行與僱用者聯繫,再在特定時間、地點與客戶進行拍攝或推廣工作,由於缺乏勞基法的基本保障,某種程度也是一種高風險的非典型勞動。一些少女為得到較高工資或自豪感,加上此行業提供的就業歷練不同於一般行業,即便是擁有高學歷的女性近年也開始自願參與推廣模特兒行業,許多知名藝人或名模於出道前也曾經擁有展場經驗作為演藝圈的跳板。.

新!!: 宅男和宣傳模特兒 · 查看更多 »

宅男女神

宅男女神是由臺灣媒體所創造的詞彙,是以男性主流觀點所認定之具有多數男性喜好之條件的女性,與御宅族並無關連。.

新!!: 宅男和宅男女神 · 查看更多 »

尼特族

尼特族(NEET,全稱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是指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的青年族群。尼特族最早使用於英国,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 2013年在英国,18歲至24歲的青年中,有1/5無工作,倫敦有12萬名16歲至24歲的尼特族,平均每4名青年人中就有1人失業,是30年來最高紀錄。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歐盟各國,特別是東南歐國家家庭觀念深厚,有些屆齡中年還仰賴與父母同吃住,部分地區全年齡整體失業率甚至高過西歐城市的青年失業率。.

新!!: 宅男和尼特族 · 查看更多 »

差別用語

#重定向 歧视语.

新!!: 宅男和差別用語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標準的網路TCP/IP协议族相連,連接全世界幾十億個設備,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络。,它是由從地方到全球範圍內幾百萬個私人的、學術界的、企業的和政府的網络所構成,通過電子,無線和光纖網絡技術等等一系列廣泛的技術聯繫在一起。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這基础上发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網絡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网络。互聯網並不等同万维网(WWW),万维网只是一個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互聯網帶有範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例如相互關聯的超文本文件,还有萬維網的應用,支持電子郵件的基礎設施,對等網絡,文件共享,以及IP電話服務。.

新!!: 宅男和互联网 · 查看更多 »

御宅族

御宅族(/)是一个源於日本的用語(原指「達人」之意),用以代指熱衷於某些事物人群,特别是動畫和漫畫。中森明夫於《漫画ブリッコ》上連載的《御宅的研究》(「おたく」の研究)專欄中,初次正式的使用這個名詞來稱呼這個族群。「御宅族」此一用詞在某些用法中會帶含貶義,因為大眾對此一族群帶有刻板印象,以及宮崎勤所犯下的杀人事件。然而根據一項發表於2013年的研究,「御宅族」此用語已較少用作貶義詞,且愈見多人自稱為御宅族。 御宅亞文化是許多動漫畫作品、紀錄片,以及學術研究的中心主題。御宅亞文化始於20世紀80年代,並因社會心理的變化、較有利於培育御宅族的日本教育,以及不出外工作現象盛行而起。亞文化的誕生與動漫市場的爆發時間吻合——該時間點位於御宅亞文化分支为Comic Market以前,像機動戰士GUNDAM般的作品發行以後。御宅族的定義隨後變得更为複雜,並出現了不同的子分類。野村综合研究所於2005年將御宅族分為12个組别,並以此估計每個組别的規模和市場影響。其他機構則進一步把御宅族細分,或只專注於某一个组别。這些出版物以所熱衷的事物來把御宅族分類,包括動畫、漫畫、相機、汽車、偶像,以及電子產品。御宅族的經濟影響更估計高達2兆日元(180億美元)。.

新!!: 宅男和御宅族 · 查看更多 »

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簡稱交大,原建於上海,後復校於新竹市,為高教深耕計畫遴選出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四所大學之一。該校主要目的為培育工程(engineering)、科學(science)及管理(administration)方面的人才,此宗旨現於交大校徽上的E、S、A。 国立交通大學前身為1896年由盛宣懷創立於上海市徐家汇的南洋公學,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經歷多次遷校及改組,於國共內戰後,上海原址改組為上海交通大學,並於1958年由教育部選定新竹市為交通大學復校後校址,復校後校址與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及國立清華大學相鄰。今日的國立交通大學,主要發展領域為電子、資通訊及光電等,為臺灣知名院校之一,曾一度與國立清華大學洽談合併事宜,但因新校名稱問題而破局。 位於新竹市的交通大學也同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並稱「飲水思源 五校一家」,代表五校皆系出於同源。饮水思源紀念碑也為各校的精神團結的象徵之一。.

新!!: 宅男和國立交通大學 · 查看更多 »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亦稱印刻作用,stereotype),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專指人類對於某些特定類型人、事或物的一種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來自於同一類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個個體給旁人的觀感。通常,刻板印象是大多數是負面而先入為主的,並不能夠代表每個屬於這個類型的人事物都擁有這樣的特質。.

新!!: 宅男和刻板印象 · 查看更多 »

和製漢語

和製漢語是指現代漢語中從日語借用的新詞。19世紀末起,大量日語的漢語詞流入中國,成為漢語中的外来詞。這類詞彙的來源可分為被日本人賦予新意的中國古籍裏的舊詞以及日本人原創的新詞;前者如「洋行、社會、經濟」等,後者有「大根、抽象、哲學」等崔崟《進入中國的「和製漢語」》,〈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6),2008-06-03。 另外,近代以來中國人獨力或者與外國人合作翻譯的詞被稱為「華製新漢語」。日本為了吸收西洋文明而有系統地引進中文書刊和辭書,這些新詞因而被日語吸收,後來又被中國人原封不動地帶回中國陳力衛《語詞的漂移:近代以來中日之間的知識互動與共有》,〈學苑〉2007-05-29。.

新!!: 宅男和和製漢語 · 查看更多 »

BBS

電子佈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缩写BBS)是一種網站系統,是目前流行網路論壇的前身,它允许用户使用终端程序通过调制解调器拨接或者因特网来进行连接,BBS站台提供佈告欄、分類討論區、新闻阅读、軟體下载與上传、遊戲、与其它用户線上對話等功能。.

新!!: 宅男和BBS · 查看更多 »

網語

#重定向 互联网用语.

新!!: 宅男和網語 · 查看更多 »

隱蔽人士

隱蔽人士,俗稱繭居族、蛰居族、閉門族、家裡蹲,指人處於狹小空間、不出社會、不上學、不上班,自我封閉地生活。「隱蔽」一般是指拒絕社交、參與社會的心理狀態,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定義為「由於各種因素,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減少,長期未就學或工作接觸自家以外的生活空間之狀態」。澳洲精神疾病患者親朋協會的定義亦相近,指這種人明顯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 「繭居族」一詞則是由英文cocooning翻譯過來,以該英文字來形容隱蔽一族是由一位美國趨勢預言家在她的1992年著作《爆米花報告》(The Popcorn Report)首先提出。至於日本稱為“ひきこもり”或者“引き籠もり”(羅馬字:Hikikomori),由“引き”(Hiki)和“籠もる”(Komoru)两部分组成,按字面解释分别为“退隐、抽离”和“隐蔽、社会退缩”,即是日本蟄居問題,據稱人數有近百萬。他們大多只有出現肚子餓問題才偶然出門,平常是足不出戶,甚至有些嚴重者長達數年都如此,不過仍有少數隱蔽人士有出社會、運用網際網路工作。 在高度都市化的地區,社會經常給予青少年一些壓力,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失敗、無用的。這些壓力有很多的來源。在填鴨式教育下,加上升學主義,他們覺得家長和社會施予不少壓力。有一些極端例子指出這種壓力自幼兒園時期便開始產生。另一方面,因為一些青年缺乏社交知識,不能在學校正常地進行學習和生活,即常稱的學校恐懼症,導致其在未成年甚至成年時期就使得自身厭惡一切社交活動,寧願待在家裡,認為這樣的行為可以避免自己與社會互動帶來的麻煩。即使是勉強畢業後,他們旋即遇上就業困難,多數只能找依靠不接觸人的兼職工作混口飯吃,入息不高,不敷支出;一部分則完全不嘗試就業,成為家人的累贅。部分則為已在穩定職場工作一段時間後,因適應不良,辭職後轉變而成。其他壓力來源包括長相(如過瘦)、學業或體能表現、財富以及種族。.

新!!: 宅男和隱蔽人士 · 查看更多 »

隱蔽青年

#重定向 隱蔽人士.

新!!: 宅男和隱蔽青年 · 查看更多 »

風俗

習俗是指在地區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之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的总和,民間的風俗又稱作民間習俗。風俗的涵括範圍很廣,可以包括食、衣、住、行、娛樂、社交、戀愛、性愛、生育、婚嫁、丧葬、宗教、歲時及藝術等。.

新!!: 宅男和風俗 · 查看更多 »

黑澀會

黑澀會可以指:.

新!!: 宅男和黑澀會 · 查看更多 »

肥胖症

肥胖症(Obesity)是指體脂肪累積過多而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身體狀態,可能導致壽命減短及各種健康問題。肥胖的標準常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即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西方人認為BMI大於 即為肥胖,介於25到間則為過重;一些东亚国家採用更严格的标准,例如台灣行政院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於2002年4月公布台灣成人的BMI≧27 即為肥胖,24≦BMI<27 則為過重。但幼兒並不適合用成人的BMI標準來評量。 肥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某些癌症、退化性關節炎及其他疾病的發生機會。而造成肥胖的主因常包括熱量攝取過多、欠缺運動及體質問題等,其他如基因缺陷、內分泌異常、藥物影響及精神疾病也可能造成肥胖。有種說法認為「肥胖的人由於代謝慢,因此即使吃得不多也會越來越胖」,但目前的科學證據傾向不支持此種論點,因為肥胖的人必須花更多能量維持較重的體重,所以他們的代謝率反而高於常人。 肥胖的主要治療方式有飲食計畫和運動。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必須避免高熱量(高油高糖)食物並增加高纖食物,若良好的飲食控制無法有效減重,則可以考慮搭配來減低食慾和抑制脂肪吸收。如果飲食、運動、甚至搭配藥物都不見效,用來減少胃容積的胃內水球置放術可能會有幫助,以手術來減少胃容積或腸道長度也能直接降低食量並減少營養素的吸收。 肥胖是一種很常見的,也是21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目前成人與兒童的肥胖盛行率都在上升,且女性較男性更常發生。2014年,全球有6億名成人(13%)和4200萬名五歲以下的孩童有肥胖問題。歷史上,常視肥胖為財富與多產的象徵,部分國家現今仍保有這樣的看法;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尤其是西方國家),肥胖已經受到汙名化。2013年,美國醫學會將肥胖定義為一種疾病。.

新!!: 宅男和肥胖症 · 查看更多 »

臺灣媒體亂象

台灣媒體亂象主要指台灣於1980年代解嚴後,由於商業媒體(特指新聞媒體)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與捏造新聞等違反媒體倫理手段增加收視率或報刊發行量之現象。該亂象促使部份人士成立媒體批評團體並對媒體進行監督和批判。如1999年成立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0年八掌溪事件後成立之「與媒體對抗」運動及2002年成立之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等。媒體批評團體反對爆料公社為目標進行大清洗,有些側重人民媒體素養之提昇,有些則偏向批判商業化之媒體環境並要求健全公共媒體空間 。.

新!!: 宅男和臺灣媒體亂象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宅男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電車男

《電車男》是一個在日本網路論壇2ch發生的故事,後來一連串網友間充滿網路語言的對話及ASCII藝術塗鴉的留言紀錄被集結成書,又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話劇等。.

新!!: 宅男和電車男 · 查看更多 »

柯文哲

柯文哲(),臺灣新竹市人,中華民國無黨籍政治人物,現任臺北市市長。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臺大醫學院教授,專長為外科重症醫學、器官移植 、人工器官等,是臺灣第一個急診與重症加護專職醫生,為臺灣器官標準移植程序的建立者,也是首位將葉克膜(ECMO)技術引進臺灣的醫師。綽號柯P、KP。 在2006年後開始在媒體曝光而知名,2014年宣布參選臺北市市長選舉,並以「在野大聯盟」為號召,同年當選臺北市第15任直轄市市長,成為臺北市改制直轄市後首位無黨籍市長。.

新!!: 宅男和柯文哲 · 查看更多 »

极客

极客,又譯為技客、奇客,是英文单词geek的音譯兼義譯。原本的俚语是指反常的人。 这个词在「美国俚语」中意指智力超群,善于钻研但不愛社交的学者或知识分子,含有贬义,因为极客常常醉心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牺牲个人卫生,社交技巧或社会地位(但并不是所有的geek都会这么做)。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兴起,其贬义的成分正慢慢减少。 但这个词仍保留拥有超群的智力和努力的本意,又通常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所以俗称发烧友或怪杰。如电脑怪杰(Computer Geek),技术/科技怪杰(Techno-geek),玩家怪杰(gamer geek)等。.

新!!: 宅男和极客 · 查看更多 »

次文化

次文化(Subculture),又稱亞文化或非主流文化,是指從母文化(主流文化)中衍生出來的新興文化,也就是小眾文化。 次文化的展現多半會顯現在於面對事物的思想、態度、習慣、信仰和生活方式,可以說是一種相對於主流文化的價值、信念,它也是伴隨著主流文化而產生的另一種特殊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像是在國家、宗教、階級、膚色、性別、性向、教育、職業和年齡等不同性質的層面當中都會產生不同的次文化。每個社會都會有主流文化在面對次文化時所產生的衝擊和變化,這些次文化可能是對於主流文化積極的改進,或是作為對於主流文化消極的反抗。 次文化多半是由團體流傳出來的,藉由團體的認同和共享,使得這些次文化也像共同的主流文化一樣被流傳出來,生活在社會當中的人們不單單只受到主流文化的價值和規範,也從人們所生活的團體裡,受到許多次文化的影響。.

新!!: 宅男和次文化 · 查看更多 »

歧視

歧視,是針對特定族群的成員,僅僅由於其身份或歸類,而非個人特質,給予不同且較差的對待。歧視總是以某少数族群的利益為代價,提高及维護多数族群的利益。 「歧視」則是基於這種態度或信念所產生的行為。當個人或組織基於汙名而不正當奪取他人的權利和生存機會時,就是歧視。歧視可能會導致排擠或邊緣化,被剝奪權利,如獲得公平的居住條件、工作機會、教育及充分參與公民生活。但歧視本身可以使信任者之間,做最有效率的媒合,而與不被信任者做最有效率的分離。关于歧视定义充滿爭議,而是否视为歧視言论及差別对待则牽涉言论自由的層面。.

新!!: 宅男和歧視 · 查看更多 »

毒男

毒男或毒女是一個次文化用語,一般指欠缺異性緣的單身男性或女性,源自日語「獨男」(日語漢字:独男,即「獨身男性」)。這個詞先在日本網路討論區2ch的「獨身男性板」出現,由於日語「毒男」與「獨男」同音,網友把該板戲稱為「毒男板」。.

新!!: 宅男和毒男 · 查看更多 »

涼宮春日的憂鬱

《涼宮春日的憂鬱》是由輕小說涼宮春日系列改編的校園喜劇動畫。首次於2006年4月至7月播出,共14集,播放出現時間軸亂跳的情況(即亂序播放)。2009年4月至10月,動畫再次播放,這次播放依故事發生時序,在14集舊作加上14集新作,共28集。.

新!!: 宅男和涼宮春日的憂鬱 · 查看更多 »

港男

港男可以指:.

新!!: 宅男和港男 · 查看更多 »

漢語

#重定向 汉语.

新!!: 宅男和漢語 · 查看更多 »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Guess Guess Guess),簡稱《我猜》,是由王偉忠、詹仁雄、葉心如製作,中國電視公司播出的電視綜藝節目,1996年7月4日開播,2011年3月4日播出最後一集。節目初期的收視率除了第一集以外,並不理想;自吳宗憲加入主持之後,才逐漸受到年輕觀眾歡迎。2008年10月在第43屆金鐘獎獲得電視金鐘獎娛樂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吳宗憲、柳翰雅)。2011年3月12日,男主持人吳宗憲回鍋,節目更名為《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我猜》為台灣以至華語世界最具代表性和最長壽的綜藝節目之一。.

新!!: 宅男和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 查看更多 »

星期日檔案

#重定向 星期二檔案.

新!!: 宅男和星期日檔案 · 查看更多 »

新闻

新闻,在中國古代又稱新文,近代有時泛指報紙,在日语及韓語汉字中则只有报纸一义。通常指新闻机构发布的最近发生事件的消息报道。.

新!!: 宅男和新闻 · 查看更多 »

批踢踢

批踢踢實業坊,簡稱批踢踢、PTT,是一個臺灣電子佈告欄(BBS),採用Telnet BBS技術運作,建立在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之上,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提供線上言論空間。目前由國立臺灣大學電子佈告欄系統研究社管理,大部份的系統源代码由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学生與校友進行維護,並且邀請法律專業人士擔任法律顧問。它有兩個分站,分別為批踢踢兔與批踢踢參。目前在批踢踢實業坊與批踢踢兔註冊總人數約150萬人,尖峰時段兩站超過15萬名使用者同時上線,擁有超過2萬個不同主題的看板,每日超過2萬篇新文章及50萬則推文被發表,是台灣使用人次最多的網路論壇之一。.

新!!: 宅男和批踢踢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宅人宅女宅男 (通俗用法)阿宅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