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孫亦謙

指数 孫亦謙

孫亦謙,字吉生,直隸省遵化直隸州玉田縣人,宣統三年進士。.

目录

  1. 33 关系: 劉學聖劉永嘉吳熾棻學部左儒于震仇元璹北洋大学周鎬川呂金藻米佩棻詹榮錫趙玉田黑樹銘进士郭元章郭養剛郵傳部鈕翔青鄭禮謙鄺英傑陳祖誨陳紽柴維梓李家駒梁朝玉楊卓武講水崇遜水崇龐朱焜成元治拔貢

劉學聖

劉學聖,字子睿,山西省渾源縣人,畢業於山西西學專齋採礦冶金科,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劉學聖

劉永嘉

劉永嘉,字寅階,江西省建昌府南豐縣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劉永嘉

吳熾棻

吳熾棻,字?,安徽省徽州府歙縣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吳熾棻

學部

學部可以指:.

查看 孫亦謙和學部

左儒

左儒,字席珍,山西省右玉縣李達窯人,畢業於山西西學專齋鑛科,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左儒

于震

于震是中國大陆的男演員。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兼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职业演员。.

查看 孫亦謙和于震

仇元璹

仇元璹,字紹樓,山西省曲沃縣人,畢業於山西西學專齋法律专门科,宣統三年進士。 其孫仇钧(仇小豹)是著名相声、喜剧演员。.

查看 孫亦謙和仇元璹

北洋大学

国立北洋大学(Peiyang University),简称北洋大学、北洋,初名北洋大學堂,是1895年10月津海关道盛宣怀上奏光绪皇帝批准在天津建立的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校训为实事求是。1912年,更名为北洋大学校,次年更名国立北洋大学。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至1920年,北洋大学开始专办工科教育。1928年,国民政府推行大学区制,期间学校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次年大学区制废除,原北洋大学脱离北平大学复校,因专办工科,不合大学建制,遂定名国立北洋工学院。1937年,因抗日战争,国立北洋工学院西迁至西安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次年3月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再次改组成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3年,在北洋大学校友的复校呼吁下,教育部将英士大学工学院独立划出,组建了泰顺北洋工学院。受此影响,北洋大学校友在西安市组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北洋大学校友关于返回天津的复校呼声日渐高涨。1946年1月,教育部下令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和国立西北工学院返回天津复校,国立北洋大学在天津西沽旧址复员,建立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和化学工程5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被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1951年,国立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定名为天津大学。 目前,北洋大学的校园旧址在今河北工业大学校园内,现存建筑有团城、南楼、北楼三座。2013年5月,北洋大学堂旧址被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北洋大学堂旧址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由于天津大学继承了北洋大学的学缘,目前天津大学每年10月2日举办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庆活动。天津大学先后建有北洋广场、100周年北洋纪念亭、北洋科学楼、120周年北洋纪念亭等庆祝北洋大学堂于1895年10月建校。.

查看 孫亦謙和北洋大学

周鎬川

周鎬川,字芑豐,直隸省保定府高陽縣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周鎬川

呂金藻

呂金藻,字振庭,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呂金藻

米佩棻

米佩棻,字子香,1880年出生,毕业于山西大学堂西斋法科,宣统三年进士。山西省忻县北关人。《晋阳日报》总董事,山西省督军府秘书长,议会议员,山西大学教授,忻县县长。 米先生自幼聪慧好学,受父辈影响,处事严谨。少年时代就读于秀容书院,学业名列优等。1899年(光绪25年),乡试举人,先后任大清河北省滦城县知县,后升任直隶州知州。七年后辞职,因兴新学,废科举,兴学堂,就读于山西大学堂西斋法科,1910年期满毕业。1911年秋宣统帝对全国各省大学堂200余名优秀学生,特授“进士及第”称号。米为山西五名中之一。在子香故居北关东一巷的南大门上悬挂有“进士第”的牌匾,内院西大厅正中悬挂“金明进士”牌匾,名噪一时。1910年《晋阳日报》因交文禁烟案,停刊,重新复刊后,米任总董事,继续发行至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阎锡山督军山西,知其学招子香委任督军府秘书长,并推选为山西省议会议员。在其后期间,子香看重董子昂(董为袁世凯义子封为将军),追随董氏行事,疏远阎锡山,因阎氏不满其行为,于1924年调任米为临汾县县长,在任长达九年。1933年才调回太原,任山西大学教授,后自觉仕途不顺,于1936年称病辞职回忻。 1937年十一月一日忻口战役结束,日军侵战忻县,因忻县县长空缺,子香又为阎的旧部,而在维持会任会长数月后,被委任为忻县县长。在此期间与其长子曾想方设法营救在押的中共地下党工作者两人,其中一人为王在中,使其深夜逃离监狱,越城而走。为避免日军追查,他借故携妻带幼子赴天津德国租界避难。此后在其子周旋下终于化险为夷,半年后返忻。因时局不稳对日伪政权不满,厌恶日本人,他无心再任忻县县长之职,于1941年辞去县长之职,回家为民。 1948年7月21日忻县解放,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米子香被推选为忻县第一届政协委员,参加了忻县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子香长于诗文,精于翰墨、书法精到,行草楷隶,俊俏秀丽,在忻县碑文牌匾书字行于一时。原忻县城内综合商店上“巩固工农联盟,发展城乡经济”及“米氏宗祠碑记”书写笔法精到,间架老成。 米先生于1958年2月28日病逝,享年79岁。.

查看 孫亦謙和米佩棻

詹榮錫

詹榮錫,字幼純(伯純),安徽省徽州府婺源縣《宣統四年春季職官錄》,內閣印鑄局編印,京師翰林院,第8頁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詹榮錫

趙玉田

趙玉田,字子貞,直隸省深州直隸州饒陽縣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趙玉田

黑樹銘

黑樹銘,字策勛,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黑樹銘

进士

进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查看 孫亦謙和进士

郭元章

郭元章,字 ,山西省縣人,畢業於山西西學專齋法律科,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郭元章

郭養剛

郭養剛,又名則江,字民原,福建省福州府侯官縣《宣統四年春季職官錄》,內閣印鑄局編印,京師翰林院,第8頁人,宣統三年進士,郭曾炘次子。其妻沈佩芳(婉君),是沈葆桢曾孙女。.

查看 孫亦謙和郭養剛

郵傳部

郵傳部是清政府於1906年11月6日(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設立的中央機構,總管郵政、船政、鐵路、電政事務。.

查看 孫亦謙和郵傳部

鈕翔青

鈕翔青,名瑗《清末民初洋學學生題名錄初輯》,房兆楹輯,第7頁,字翔青,以字行,浙江省湖州府歸安縣《宣統四年春季職官錄》,內閣印鑄局編印,京師翰林院,第8頁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鈕翔青

鄭禮謙

鄭禮謙,字益侯,福建省福州府侯官縣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鄭禮謙

鄺英傑

鄺英傑,字少侯,廣東省廣州府新寧縣(今台山)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鄺英傑

陳祖誨

陳祖誨,字兼甫,福建省福州府長樂縣《宣統四年春季職官錄》,內閣印鑄局編印,京師翰林院,第8頁取青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陳祖誨

陳紽

陳紽,字伯晃,福建省福州府閩縣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陳紽

柴維梓

柴維梓,字?,省府縣人,畢業於山西西學專齋,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柴維梓

李家駒

李家駒(),字昂若,號柳溪,漢軍正黃旗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查看 孫亦謙和李家駒

梁朝玉

梁朝玉,字煜南,廣東省肇慶府高要縣《宣統四年春季職官錄》,內閣印鑄局編印,京師翰林院,第8頁頭溪沙浦西股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梁朝玉

楊卓

楊卓可以指:.

查看 孫亦謙和楊卓

武講

武講,字 ,山西省文水縣《山西省教育會報告書》民國元年(1912)十月,教育司刊行,第43-50頁人,畢業於山西西學專齋礦學專科,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武講

水崇遜

水崇遜,字次惠(或作慧),江蘇省淮安府阜寧縣《宣統四年春季職官錄》,內閣印鑄局編印,京師翰林院,第8頁人,宣統三年進士,其妻為傅增濬之女。.

查看 孫亦謙和水崇遜

水崇龐

水崇龐,字?,江蘇省淮安府阜寧縣人,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水崇龐

朱焜

朱焜,字耀能,江蘇省松江府婁縣《宣統四年春季職官錄》,內閣印鑄局編印,京師翰林院,第8頁人,宣統三年遊學畢業進士,郭曾炘次婿。.

查看 孫亦謙和朱焜

成元治

成元治,字 ,山西省縣人,畢業於山西西學專齋礦學專科,宣統三年進士。.

查看 孫亦謙和成元治

拔貢

拔貢是明清貢生之一。清制,由各省學臣於通省生員內進行考試,在考取一、二等之生員內遴選文行兼優者拔入太學,送國子監,稱之拔貢。順治元年(1644年)沿明舊制始行。拔貢例有定額,順天府額六人,各直省府學二人。 州、縣學各一人。康熙十一年(1672年)始選拔八旗生員。後因各省選貢多有冒濫,遂停選送。雍正元年(1723年),復從禮部尚書陳元龍之請,令學臣照例選拔送監。雍正五年(1727年)乃定,每六年選拔一次,選拔時不拘一、二等生員,凡考試時務、策論果有識見才幹者,平日品行優秀,亦許選拔。乾隆七年(1742年)改定為每十二年拔選一次,遂為永制。 由國子監題請下旨,行各省學政考選。府學2名,縣學1名。經學政考選後,送禮部,參加朝考。考取一、二等者,在保和殿複試。再考取一、二等者,或以七品小京官分部學習,或以知縣分發試用,其餘以教職或佐貳等官用。複試未經入選,及原考列三等者,送國子監肄業。文理荒謬者斥革。.

查看 孫亦謙和拔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