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

指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Mendel-Rydberg Basin)是一座位于月球西南边缘上的酒海纪撞击盆地。它取名自西部边沿上的孟德尔环形山和盆地中心里德伯陨石坑的合称。它位于更大、更年轻的东海撞击盆地南面,东海盆地的喷发物和其它撞击地貌叠加在了孟德尔-里德伯盆地之上。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中央有一个质量瘤或高重力区。该质量瘤最早是被月球探勘者飞船的多普勒跟踪系统所确认。 该盆地内分布着古特尼克陨坑、德罗伊陨坑、阿伦尼乌斯陨坑、雅科夫金陨坑、格拉夫陨坑、安德逊陨坑、查德威克陨坑、芬伊陨坑、布兰查德和巴德陨石坑,而巴德月谷横贯盆地的东北边缘。环盆地外侧坐落有德鲁德陨坑、钱特陨坑、斯捷克洛夫陨坑、李普曼环形山、匹兹伐环形山、沙佩环形山、皮拉特尔环形山、豪森环形山、潘格雷环形山和因吉拉米环形山。最大的撞击坑-巴伊环形山则位于它的东南,往西,在李普曼环形山的后面就是南极-艾托肯盆地。 File:Mendel-Rydberg basin topo.jpg|地形图 File:Mendel-Rydberg basin GRAIL gravity.jpg|根据圣杯号飞船数据测绘的重力图.

29 关系: 古特尼克陨石坑孟德尔环形山安德逊陨石坑巴伊环形山巴德陨石坑巴德月谷布兰查德陨石坑德罗伊陨石坑德鲁德陨石坑匹兹伐环形山因吉拉米环形山皮拉特尔环形山芬伊陨石坑豪森环形山質量瘤阿伦尼乌斯陨石坑钱特陨石坑里德伯陨石坑酒海纪雅科夫金陨石坑查德威克陨石坑李普曼环形山格拉夫陨石坑沙佩环形山潘格雷环形山月球月球探勘者斯捷克洛夫陨石坑撞击盆地

古特尼克陨石坑

古特尼克陨石坑(Guthnick)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相对年轻的小撞击坑,约形成于11亿年前的哥白尼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德国天文学家保罗·古特尼克(Paul Guthnick,1879年-1947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古特尼克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孟德尔环形山

孟德尔环形山(Mendel)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奥地利生物学家暨遗传学家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Clarence Augustus Chant,1822年-1884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孟德尔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安德逊陨石坑

安德逊陨石坑(Andersson)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瑞典天文学家莱夫·厄兰·安德逊(Leif Erland Andersson,1943年-1979年),198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安德逊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巴伊环形山

巴伊环形山(Bailly)是月球正面南极高地区一座位于西南边沿上的巨大撞击坑,是月球正面最大的陨石坑,其规模堪比一座小型月海。该陨坑约形成于酒海纪时期,其名称取自法国大革命早期领导人及天文学家让·西尔万·巴伊(1736年-1793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巴伊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巴德陨石坑

巴德陨石坑(Baade)是月球正面西南边缘附近形成于晚雨海世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的一座撞击坑,以美籍德裔天文学家及天体物理学家沃尔特·巴德(1893-1960)之名命名,1964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巴德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巴德月谷

巴德月谷(Vallis Baade)是位于月球西侧"巴德环形山"(Baade)东南偏南方的一条203公里长的蜿蜒山谷,肇始于"巴德环形山"西北的小陨石坑"布瓦尔-D"(Bouvard D),终止于"因吉拉米-K陨石坑"(Inghirami K),其中心月面坐标为南纬45.9°、西经76.2°(科迪勒拉山脉南面),它有一座与其同名的,以德国天文学家沃尔特·巴德命名的陨石坑。1964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认可。 巴德月谷是从东方海圆形撞击盆地东南侧延伸出的数条月谷之一,另外两条是"因吉拉米月谷"(Vallis Inghirami)和"布瓦尔月谷"(Vallis Bouvard)。.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巴德月谷 · 查看更多 »

布兰查德陨石坑

布兰查德陨石坑(Blanchard)是位于月球背面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法国发明家、航空先驱让-皮埃尔·弗朗索瓦·布兰查德(1858年-1944年),1991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布兰查德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德罗伊陨石坑

德罗伊陨石坑(De Roy)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较大的撞击坑,其名称取自比利时天文学家费利克斯·德罗伊(1883年-1942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德罗伊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德鲁德陨石坑

德鲁德陨石坑(Drude)是位于月球背面崎岖的科迪勒拉山脉区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德国物理学家“保罗·卡尔·路德维希·德鲁德”(1863年-1906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德鲁德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匹兹伐环形山

匹兹伐环形山(Petzval)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酒海纪时期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奥地利发明家、光学物理学家约瑟夫·匹兹伐(1807年-1891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匹兹伐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因吉拉米环形山

因吉拉米环形山(Inghirami)是月球正面西南高地上一座古老的大型撞击坑,约形成于酒海纪,其名称取自意大利天文学家乔凡尼·因吉拉米(Giovanni Inghirami,1779年-1851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因吉拉米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皮拉特尔环形山

拉特尔环形山(Pilâtre)是位于月球正面南半部的一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法国物理和化学教师,航空先驱之一"让·弗朗索瓦·皮拉特尔·德·罗齐尔"(Jean-François Pilâtre de Rozier,1756年-1785年),1991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皮拉特尔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芬伊陨石坑

芬伊陨石坑(Fényi)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较大的撞击坑,其名称取自匈牙利天文学家"久洛·芬伊"(Felix De Roy,1845年-1927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芬伊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豪森环形山

豪森环形山(Hausen)是位于月球正面南半部一座年轻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2-11亿年前的爱拉托逊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德国天文学家克里斯坦·奥古斯特·豪森(Christian August Hausen,1693年-1743年),1961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豪森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質量瘤

質量瘤是指一顆行星或衛星的地殼上一處具有比周邊地方有更強引力的地域。一般來說,通常提及「質量瘤」這名詞,都是與月球有關。但事實上,在地球及火星,甚或在其他行星或衛星,都可能出現質量瘤。質量瘤的出現,與行星或衛星的構成部份的密度有關。.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質量瘤 · 查看更多 »

阿伦尼乌斯陨石坑

阿伦尼乌陨石坑(Arrhenius)是位于月球背面西南边沿的一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瑞典杰出的物理学家暨天体物理学家,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Paul Guthnick,1879年-1947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阿伦尼乌斯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钱特陨石坑

钱特陨石坑(Chant)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的一座撞击坑,约形成于早雨海世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加拿大天文学家克拉伦斯·奥古斯塔斯·钱特(1865年-1956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钱特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里德伯陨石坑

里德伯陨石坑(Rydberg)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较大的撞击坑,约形成于32-11亿年前的爱拉托逊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瑞典物理学家"约翰内斯·罗伯特·里德伯"(1854年-1919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里德伯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酒海纪

酒海纪期是月球地质年代中位于前酒海纪和早雨海世之间的一段时期。它起始于酒海盆地形成之初(42-38亿年前),结束于雨海盆地即将到来之前(38.7-37.5亿年前,最新数据为39.38±0.004亿年前)。雨海盆地自身则涉及到下一地质期-早雨海世。正是在这一时期,月球经历了后期重轰炸期密集的天体撞击。 这一大胆的地质期划分是由斯图尔特·亚历山大(Stuart Alexander)和唐纳德·威廉斯(Donald Wilhelms)所提出。 托勒密环形山.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酒海纪 · 查看更多 »

雅科夫金陨石坑

雅科夫金陨石坑(Yakovkin)是位于月球正面西南边沿上的一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前苏联天文学家阿韦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雅科夫金(1887年-1974年),198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雅科夫金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查德威克陨石坑

查德威克陨石坑(Chadwick)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的一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英国物理学家,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詹姆斯·查德威克"(1891年-1974年),198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查德威克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李普曼环形山

李普曼环形山(Lippmann)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法国物理学家,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布里埃尔·李普曼"(1845年-1921年),1979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李普曼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格拉夫陨石坑

格拉夫陨石坑(Graff)是位于月球正面西南部的一座撞击坑,约形成于38-32亿年前的晚雨海世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德国天文学家"卡西米尔·罗穆亚尔德·格拉夫"(Kasimir Romuald Graff,1878年-1950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格拉夫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沙佩环形山

沙佩环形山(Chappe)是位于月球正面西南边沿上的一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法国天文学家"让-巴蒂斯特·沙佩·达奥特罗什"(Jean-François Pilâtre de Rozier,1722年-1769年),1994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沙佩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潘格雷环形山

潘格雷环形山(Pingré)是位于月球正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法国天文学家“亚历山大·盖伊·潘格雷”(Alexandre Guy Pingré,1711年-1996年),1961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潘格雷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月球

没有描述。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月球 · 查看更多 »

月球探勘者

月球探勘者號(或月球勘探者號;Lunar Prospector)是NASA探索計畫中第三個行星探測任務。本計畫花費總共6280萬美金,任務時間19個月。月球探勘者是以低高度極軌道環繞月球的探測器。月球探勘者的主要任務是對月球表面物質組成、南北極可能的水冰沉積、月球磁場與重力場進行研究。1999年7月31日該衛星撞擊靠近月球南極點的撞擊坑結束任務;原本預期撞擊時揚起的表土可以檢測到水的存在,但並未成功。 月球探勘者號的資料讓科學家可以以此繪製月球表面組成礦物分布圖,並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月球的形成和演化。 月球探勘者號是由NASA的(Ames Research Center)主持;衛星承包商是洛克希德·馬丁。 月球探勘者也搭載了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發現人尤金·舒梅克博士(1928年4月28日-1997年7月18日)的部分骨灰。他是至今唯一葬在月球的人。.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月球探勘者 · 查看更多 »

斯捷克洛夫陨石坑

斯捷克洛夫陨石坑(Steklov)是位于月球背面科迪勒拉山脉西南部的一座撞击坑,约形成于38-32亿年前的晚雨海世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俄罗斯数学家暨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安德烈耶维奇·斯捷克洛夫(1864年-1926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斯捷克洛夫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撞击盆地

东方海盆地(月海自身是中间暗黑区),它是一座最典型的多环撞击盆地,也是月球上最年轻,保存最好的盆地。图像宽度1300公里。 同一区域高程图(红色-山丘,蓝色-低地) 撞击盆地(Impact basin)或撞击池(Impact pool)是一种大型撞击坑,通常被称作复杂结构陨石坑(拥有双重或多重环形山脊或壁架),其特征是直径一般都在150-200公里以上。该术词在不同文章中其含义并不完全相同,特别用来指圈数不详且已严重损毁的大撞击坑,有时将所有直径超过300公里的撞击坑都称为盆地。 所有已知的盆地都很古老:它们一般出现在所在天体形成后的最初8亿年中(绝大部分形成于大约40亿年前的后期重轰炸期中),因此,许多盆地都已严重损毁。它们几乎都没有特定的地貌外观,在照片中也无法看到,只有通过精确的测高数据才能检测到它们的存在,有时,甚至要涉及到引力数据。不管,目前许多盆地仍为假想。 “盆地”一词是在1962年由冯·哈特曼(V.Hartmann)和杰拉德·柯伊伯提出的。针对月球上,其内部坐落了环绕着同心环和径向断层月海的大型撞击结构(相对于只有一圈环和没有辐射状地貌的狭义撞击坑)。 虽然通过小型望远镜可看到月球上多座多环结构盆地,但在20世纪中叶,它们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对撞击盆地的研究不仅通过观察,而且还通过建模来进行探究。但尽管如此,有关盆地的构造仍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新!!: 孟德尔-里德伯盆地和撞击盆地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