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奇轍

指数 奇轍

奇轍(기철,),高麗王朝官員,元朝奇皇后之兄。蒙古名伯顏不花(),本貫幸州奇氏。 奇轍是奇子敖的次子,母親為李行儉之女李氏。奇皇后被元順帝封為第三任皇后後,奇子敖被追封為榮安王,李氏追封榮安王大夫人。奇氏一門都得到榮華富貴,奇轍被元朝任命為征東行省叅知政事、德城府院君,其弟奇轅為翰林學士、德陽君。 奇轍與趙日新、權謙、盧頙等人壟斷了高麗的國政,奇轍的弟弟奇轅、奇輈、奇輪也仗著奇皇后勢力在國中頗為驕橫。恭愍王新繼位,來到征東行省賀聖節,趙日新欲剷除奇氏勢力,遣人捕殺,奇轅被殺,奇轍逃跑藏起來得以倖免。元朝將趙日新逮捕處決,恢復了奇氏一門權力,封奇轍為大司徒。 1356年,奇轍與權謙、盧頙等人圖謀在宮廷宴會舉事推翻恭愍王,事洩,恭愍王令密直姜仲卿、大護軍睦仁吉埋伏於路旁,用椎突然擊到奇轍,旋即將其殺死。權謙、盧頙逃跑,在紫門前也被殺。奇轍、權謙、盧頙三人的族人都被逮捕滅族。奇轍被暴屍於朱橋示眾,百姓對其恨之入骨,紛紛用刀毀損他的屍體。 《高麗史》將其列為叛逆之臣。.

12 关系: 司徒奇子敖奇皇后幸州奇氏元順帝元朝祖籍高麗史高麗王朝趙日新蒙古族人名權謙

司徒

司徒,中国、朝鮮、越南古代职官。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春秋时沿置。 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

新!!: 奇轍和司徒 · 查看更多 »

奇子敖

奇子敖,高丽国幸州人,本貫幸州奇氏。 曾祖父奇允肅,依附崔忠獻,官拜上將軍,官至門下侍郎平章事,谥号康靖。奇子敖蔭補散員,累遷摠部散郎,出守宣州。六十三岁时,奇子敖卒。娶典書李行儉之女,生下儿子奇軾、奇轍、奇轅、奇輈、奇輪。奇軾早死,奇子敖幼女選入元順帝後宮,封第二皇后,生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高丽忠惠王時,元順帝派遣資政院使高龍普、太監朴帖木兒不花,追贈奇子敖秉德承和毓慶功臣、封榮安王,谥号莊獻。翰林學士歐陽玄撰墓碑,賜奇子敖之妻李氏爲榮安王大夫人,表其門曰貞節。多次遣使來錫衣酒,又以奇轍爲征东行省参知政事,奇轅爲翰林學士,高丽國拜奇轍政丞,封德城府院君;奇轅封德陽君。.

新!!: 奇轍和奇子敖 · 查看更多 »

奇皇后

奇皇后(),是元朝皇帝元惠宗(元顺帝)的第三任皇后。蒙古名字完者忽都()。高丽人。谥号为普顯淑聖皇后。.

新!!: 奇轍和奇皇后 · 查看更多 »

幸州奇氏

幸州奇氏(행주 기씨),是一個以韓國京畿道高陽市為本貫的氏族,2015年調査時有27,379人。 始祖是箕子朝鮮最後一位王箕準的三子友誠,他是箕子49代孫。 有名人物是奇皇后。.

新!!: 奇轍和幸州奇氏 · 查看更多 »

元順帝

#重定向 元惠宗.

新!!: 奇轍和元順帝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奇轍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祖籍

籍是指一個家族族群以父系共同認定的一位祖先的生長地。一些已經離開了祖先的生長地或已經離開了家鄉的人,他們的後代,仍然追溯遙遠祖先的出生地或家鄉,來作為自己祖籍。 祖籍与籍貫、戶籍的意義不太相同。 祖籍通常是追認極遙遠的祖先生長地,籍貫則是父親與祖父的長居之地,戶籍則是其本人現在登記於政府的居住地地址。 如逝於中南海的毛澤東,由於遠祖毛太華避戰亂,從江西吉水遷徙到湖南韶山,故祖籍乃江西吉水,籍貫是湖南韶山,戶籍為北京西城。 另外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因先祖俞敏跟從明太祖打天下,以開國功臣襲泉州衛百戶官,便從家鄉南直隸霍丘落戶當地,故祖籍是南直隸霍丘,籍貫為福建泉州。由此可知,祖籍、籍貫、戶籍三名詞為不同的概念,不可同語。.

新!!: 奇轍和祖籍 · 查看更多 »

高麗史

《高麗史》是一本記載有關朝鮮半島上高麗王朝歷史的紀傳體官史,於朝鲜王朝初期成書,從1392年起至1451年,經歷太祖、太宗、世宗、文宗四朝,歷時59年才完成。期間史書經過多次修訂,編纂者有郑麟趾等多人。全書於文宗元年八月(1451年)完成。 高麗王朝傳32代君主,歷時475年。在此期間,存在著與《朝鮮王朝實錄》相類似的歷代國王實錄——《高麗王朝實錄》。《高麗史》是參照多種官方和私人文獻、書籍而編纂而成的,這些書籍大部份在朝鮮王朝期間因為政治需要被焚毀而失傳。此外,在《高麗史》編纂期間,朝鮮王朝還組織編纂了《高麗史節要》。.

新!!: 奇轍和高麗史 · 查看更多 »

高麗王朝

#重定向 高麗 (918年-1392年).

新!!: 奇轍和高麗王朝 · 查看更多 »

趙日新

趙日新,可以指:.

新!!: 奇轍和趙日新 · 查看更多 »

蒙古族人名

蒙古人的姓名有多种命名方式,而且受藏语文化、汉语文化、和俄语文化影响很大。.

新!!: 奇轍和蒙古族人名 · 查看更多 »

權謙

權謙(권겸,),高麗王朝官員,北元權皇后之父。本貫安東權氏。 權謙是政丞權溥之子。忠肅王即位之初,官拜司僕副正,累遷代言,轉民部典書。忠肅王被元朝扣留在大都長達六年,權謙侍從有功。忠肅王歸國後,錄功為二等,尋陞同知密直司事。權謙曾擔任過合浦的巡軍萬戶,忠肅王復位後,屢次要求擔任萬戶,但忠肅王不聽。於是權謙去了元朝,依勢家代李俊為巡軍萬戶。忠穆王襲位回到高麗,權謙奉璽詣行宮,拜贊成,尋判三司事。 恭愍王初年,權謙被封為福安府院君,前往元朝,獻女於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因而被元廷封為太府監太監。權謙的家奴忽只奪朴元柱之妻和李佛臣之女,於權謙府中強姦。典法司捕而鞫之,張榜暴其罪,將其黨三人處以杖刑。 1356年,權謙與奇轍、盧頙等人圖謀在宮廷宴會上舉事,事洩,恭愍王令密直姜仲卿、大護軍睦仁吉埋伏於路旁,突然發起攻擊,當場殺死奇轍。權謙與盧頙逃跑,在王宮的紫門前被殺死。隨後,三人都被滅族。 《高麗史》將其列為叛逆之臣。.

新!!: 奇轍和權謙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