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奇力

指数 奇力

奇力爵士(Henry Kellett,),KCB,英國皇家海軍中將和探險家,生於愛爾蘭蒂珀雷里。.

14 关系: 奇力山奇力島先驅號王家海军硫磺號第一次鸦片战争約翰·富蘭克林白令海峡蒂珀雷里英国雞籠灣楚科奇海愛德華·卑路乍愛爾蘭

奇力山

奇力山(Mount Kellett),又譯作加列山,是香港的一個山峰,海拔,為香港島第三高峰,位於香港島西南部,但地區行政上屬於中西區。奇力山得名自一位名為奇力Kellett的英國海軍測量工程師。 奇力山地處薄扶林以東,爐峰峽以南,田灣山以西,香港仔以北。山的東部和西部分別屬於香港仔郊野公園和薄扶林郊野公園。不過奇力山山頂範圍不在郊野公園以內,連同觀龍角和歌賦山,為一高尚住宅區。 道路方面,奇力山山頂一帶有加列山道和貝璐道。而基礎設施方面,則有山頂消防局和明德國際醫院。.

新!!: 奇力和奇力山 · 查看更多 »

奇力島

奇力島(又譯吉列島及加列島;英文:Kellett Island),華人習慣稱之為燈籠洲,是香港灣仔區一個曾經存在過的無人居住島嶼,曾經為維多利亞港水域內極少數島嶼之一。位於東角以北,東面為銅鑼灣,西面為鵝頸與灣仔北。.

新!!: 奇力和奇力島 · 查看更多 »

先驅號

#重定向 先鋒號.

新!!: 奇力和先驅號 · 查看更多 »

王家海军

王家海军或譯皇家海軍(Royal Navy,Königliche Marine)可以指:.

新!!: 奇力和王家海军 · 查看更多 »

硫磺號

硫磺號(HMS Sulphur)是一艘英國皇家海軍的炮艦,其中愛德華·卑路乍探索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1839年沿太平洋航線,返回英格蘭,1840年至1841年,她參與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戰爭後,該船用來探測香港島四周水域,翌年返回英國。 現在在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與大小青洲之間的硫磺海峽是以該船命名的。 硫磺號於1829年接載Frederick Irwin上校的部隊由63rd Regiment至Swan River Colony。.

新!!: 奇力和硫磺號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又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是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1839年9月4日)至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期间,清朝和英国因為港脚商人以飞剪式帆船在广东沿海武装公开贩运鸦片而爆发的战争。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道光十九年 (1839年) 清帝國钦差大臣林則徐奉道光皇帝圣旨於广东东莞收繳鴉片,先於虎门销烟,接着道光帝下旨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国门而发起战争。战争以英国远征舰队炮击广东九龙为起点,最后以清朝失败,及以签订《南京条约》告終。这场战争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闭关大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

新!!: 奇力和第一次鸦片战争 · 查看更多 »

約翰·富蘭克林

約翰·富蘭克林爵士,FRGS(Sir John Franklin,),英國船長及北極探險家,在搜尋西北航道之旅中失蹤,他和其他隊員的下落在其後十多年間成謎。.

新!!: 奇力和約翰·富蘭克林 · 查看更多 »

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或譯白林海峡)是位於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169°43' W)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168°05' W)之间的海峡,位于大约北纬65° 40',宽约35-86公里,深度在30-50米之间。这个海峡连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的维他斯·白令。白令海峡正中间有代奥米德群岛。.

新!!: 奇力和白令海峡 · 查看更多 »

蒂珀雷里

蒂珀雷里(Tipperary、Tiobraid Árann),爱尔兰南蒂珀雷里郡城镇,总人口4,415(2006年)。.

新!!: 奇力和蒂珀雷里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奇力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雞籠灣

雞籠灣(Kellett Bay,又名雞籠環、奇力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薄扶林以西南,毗鄰瀑布灣,附近有雞籠環村及雞籠灣墳場,現址已成為華富邨及華貴邨的所在地。.

新!!: 奇力和雞籠灣 · 查看更多 »

楚科奇海

楚科奇海(俄语:Чуко́тское мо́ре)是北冰洋的一个边缘海,位于楚科奇半岛和阿拉斯加之间。其西界是弗兰格尔岛边的德朗海峡,东界是将其与波弗特海分开的阿拉斯加的巴罗角,通过南面的白令海峡连接白令海和太平洋。楚科奇海的主要港口为俄国的楚科奇自治区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由西北到东南向东倾斜穿过楚科奇海,避免穿过弗兰格尔岛和俄罗斯本土的楚科奇自治区。.

新!!: 奇力和楚科奇海 · 查看更多 »

愛德華·卑路乍

愛德華·卑路乍爵士(Sir Edward Belcher,)是一名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及探索者。他是曾任麻省、新罕布夏州及新澤西州總督的(Jonathan Belcher)的曾孫,其妻子(Diana Jolliffe)是(Peter Heywood)艦長繼女。 愛德華·卑路乍生於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的哈里法斯,1812年加入英國皇家海軍,約15、16歳任見習官(midshipman)期間,發明兩項提高了船錨運作的工具(現存倫敦科學館)。1825年,他隨Frederick William Beechey的一個師,遠征太平洋和白令海峽,之後他指揮測量船對非洲北部和西部海岸和英國領海,進行測量。1836年,他完成Beechey留下的太平洋及南美洲測量工作。1839年,他隨英國皇家海軍炮艦硫磺號(HMS Sulphur)從南美返回英國。1840年,他作為艦長遠赴參與對中國清政府的戰役,1841年,他曾經在香港島的佔領角登陸,即是現在稱的上環水坑口街附近,1842年才回到英國家中。為紀念他的戰功,以堅尼地城旁的海灣及街道以他的名字被命名為卑路乍灣及卑路乍街。 1843年,愛德華·卑路乍受封爵士,直至1847年前在Samarang艦上於在東印度群島和菲律賓等地進行測量。1852年受政府受派到北極搜索失踪的約翰·富蘭克林爵士,但該次航行是不成功的,他無法使自己的部隊與他的下屬信心,因為他不完全適合指揮船隻在冰海航行。五艘船中四艘被棄,當中果斷號(HMS Resolute)需要美國協助才能回航,並使他需受軍事法庭論罪,但後判無罪。 1867年獲受封(Knights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ath)勲章,1872年受任為上將。.

新!!: 奇力和愛德華·卑路乍 · 查看更多 »

愛爾蘭

#重定向 爱尔兰.

新!!: 奇力和愛爾蘭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