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駝

指数 大駝

大駝(Titanotylopus),以往被稱為象駝,是已滅絕的駱駝科成員,生存於中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的北美洲。 大駝的四肢很長及巨大,腦顱則較細小,眶間區突出。大駝平均高3.5米。由於大駝的脊骨上有長的神經弓,估計牠像現今的駱駝般是有駝峰的。 大駝與其他早期駱駝不同的是牠那大的上犬齒及牙齒特徵,而且牠的頭顱骨沒有淚腺窩。大駝不像擬駝,牠的第二趾骨相對的闊,顯示牠們像現今駱駝般腳上有真正的墊子。 大駝屬的T.

21 关系: 堪薩斯州中新世下颌骨亞利桑那州德克薩斯州北美洲內布拉斯加州犬齒科羅拉多州绝灭美國物种牙齒颅骨骆驼骆驼科趾骨門齒脊椎擬駝更新世

堪薩斯州

堪薩斯州(State of Kansas),簡稱堪州,是美國中部的一個州,位於美國本土的正中心,州名來自印地安蘇族的語言,代表了“南風之人”(People of the south wind)。郵政編號是KS。該州是首个賦予非裔美國人選舉權的州。.

新!!: 大駝和堪薩斯州 · 查看更多 »

中新世

中新世(英語:Miocene,符號:MI)為地質年代新近紀的第一個時期,開始於2300萬年前到533萬年前,介於漸新世與上新世之間。中新世是由查理斯·萊爾所命名的。這個名稱來自希臘語μείων(meiōn,英語意為“less”)和καινός(kainos,英語意為“new”)在英語中的意思是“less recent”,即“距離現在還早”因為這時的現代無脊椎動物比上新世少18%。 地球在從漸新世衍進到中新世再到上新世的過程中進入了一連串的冰河時期。中新世的邊界並不能依靠一個單個的地理事件來劃分,而是由從更溫暖的漸新世到更冷的上新世之間的多個不同區域事件組成的。 中新世的動植物已經相當程度地現代化了。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地位已經確立了下來,鯨、海豹和海藻也開始擴張到其他地區。中新世是喜馬拉雅山脈隆起的主要時期,這導致了亞洲季風模式的改變,同時也影響了北半球的冰川作用。.

新!!: 大駝和中新世 · 查看更多 »

下颌骨

下颌骨(Mandibula),又稱下顎骨,是最大,最強的顏面骨,也是顱骨中唯一可以動的骨頭。.

新!!: 大駝和下颌骨 · 查看更多 »

亞利桑那州

亞利桑那州(Arizona,)是美國一個位於西南部的州份,同時也是西部和山區州份之一。此州是美國第6大及人口第14大的州份。首府和最大城市是鳳凰城。亞利桑那州也是四角落州之一,與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內華達州、加利福尼亞州與墨西哥接壤,以及其中一點與科羅拉多州西南角接觸。亞利桑那州與墨西哥的邊界長389英哩,位於墨西哥索諾拉州和下加利福尼亞州邊界北面。 亞利桑那州是第48個,也是美國本土最後加入的州份,1912年2月14日加入。歷史上曾為新西班牙的上加利福尼亞省領土一部分,自1821年起成為獨立的墨西哥一部分。1848年美墨戰爭落敗後,墨西哥將此領土大部分割讓予美國。此州最南的部分在1853年蓋茲登購地購入。 以其沙漠炎熱的夏天和溫暖的冬天聞名。有松樹林、花旗松及雲杉樹;科羅拉多高原;部分山脈(例如);以及大而深的峽谷,有更多溫和的夏季氣溫,冬天也有相當的降雪。該地區的弗拉格斯塔夫、及圖森還有滑雪場。除了大峽谷國家公園,還有若干國家森林、國家公園及國家紀念碑。 全州大約四分之一是,作為的駐在地,包括美國最大的保留地納瓦霍族保留地,超過300,000人居住。雖然在1924年賦予美國原住民投票權,亞利桑那州排除了保留地居民的投票權,直至1948年其州最高法院判處美國原住民原告勝訴, Indian Country Today, October 29, 2012; accessed July 17, 2016.

新!!: 大駝和亞利桑那州 · 查看更多 »

德克薩斯州

#重定向 德克萨斯州.

新!!: 大駝和德克薩斯州 · 查看更多 »

北美洲

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字源:亞美利哥·維斯普西),簡稱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或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劃分。北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眾多島嶼(主要為西印度群島)。北美洲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当今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人口5億2872萬(2008年七月),居世界第4位。.

新!!: 大駝和北美洲 · 查看更多 »

內布拉斯加州

內布拉斯加州(State of Nebraska)是美國中西部大平原区的一州,它的名稱來自美國原住民中的奇维雷语,意為平順之水。該州有普拉特河貫穿整州。過去曾是美國大荒野的一部份,不過今日已是農業領先的州份之一。內布拉斯加州目前致力於發展科學農業技術,企圖將大草原裡某些地方改變成大型牧場或農場。該州的大部份歷史都是由農耕者和墾荒者創造的。.

新!!: 大駝和內布拉斯加州 · 查看更多 »

犬齒

齿,俗称尖牙,是很多哺乳动物口腔中,位于门齿和臼齿之间的牙齿。每侧上下顎各有一枚,一共四枚。.

新!!: 大駝和犬齒 · 查看更多 »

科羅拉多州

科羅拉多州(State of Colorado)是美國西部的一州,此州最著名的是擁有洛磯山脈的最高峰,地形從東側的平原陡然升高為西側峻嶺,地理景觀十分壯麗。該州首府兼最大城為丹佛。在整個丹佛的都會區中就包含了該州半數以上的人口總數(約250萬人,全州共有約505萬人)。科羅拉多州是以西班牙語“Colorado”命名的,意为“紅色的”,估计这可能指的是该地区红色的砂岩地层或是科羅拉多河两岸的赭红色景观。 科羅拉多州的郵政縮寫是CO。美國海軍以該州命名了USS Colorado戰艦。.

新!!: 大駝和科羅拉多州 · 查看更多 »

绝灭

滅絕指一個種族完全消失。 物種滅絕在早期並不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因这一概念很易与「其所有後代都死光」混淆。在地质时代,灭绝是司空见惯的事件,那麼除了最原始的生物外,所有前現代的生物死絕,就不可能進化成現代的生物。現在「滅絕」的意思是指名和原始的外觀相似,可被識別為同一物種的後代死絕,而存活的後代是透過物种的形成的方式成爲與祖先不同的物種在現代生存。 目前,许多环境组织和政府担心由人类的干涉导致的物种的灭绝。.

新!!: 大駝和绝灭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大駝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物种

种(Species)或稱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後一级,在属之下。較為籠統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並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後代的相关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麥爾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雙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印刷,手写时则加上底線;属名首字母大写,屬名之後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這個詞稱為種小名或種加詞,其首字母不可大寫。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智人),而不是sapiens。 物种也是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新!!: 大駝和物种 · 查看更多 »

牙齒

牙齒是存在於很多脊椎動物(鳥類除外)的頭部(或口部)內、用於咀嚼食物的鈣化組織。肉食性動物尤其倚賴牙齒進行獵食或搏鬥、禦敵。牙齒的構成成份不是骨骼,而是由動物體內不同密度與硬度的複雜組織組成,它的根部則由牙齦包覆、固定。 一些動物牙齒裏更有著複雜的神經,比如獨角鯨,其牙齒有上百萬神經,是目前已知最複雜的牙齒(以神經學而論)。這允許獨角鯨牙齒具食物觸覺,以及導航、交配作用。 隨著人類文明的創建,各種語言的發音已發展得多樣化。語言發音均非常依賴牙齒、舌頭和口腔的合作,應用到人類生活中的說話、歌唱。牙齒在古代被稱為“雅言”,牙齒的整潔,甚至關繫到社交活動和地位。專門為牙齒服務的醫學,稱為牙科。 牙齒在生物學與解剖學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新!!: 大駝和牙齒 · 查看更多 »

颅骨

顱骨或者頭骨、骷髏頭是指人類或者許多脊椎動物的頭部骨性結構。頭骨之功能為支撐臉部,並保護腦部。 頭骨分為兩部分:顱骨和下頜骨。一般所稱之‘頭顱’通常僅指顱骨,並未包含下頜骨。 擁有頭骨的動物稱為有頭動物。.

新!!: 大駝和颅骨 · 查看更多 »

骆驼

駱駝属(学名:)通称駱駝,是偶蹄目骆驼科的动物,主要有两种。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駱駝,作为役畜,以供驮运和骑乘,有许多国家有倚赖骆驼为生的骆驼牧民,甚至有骆驼骑兵,所以稱為[沙漠之舟]。.

新!!: 大駝和骆驼 · 查看更多 »

骆驼科

骆驼科(学名:Camelidae)是哺乳动物偶蹄目胼足亚目的一科,也是胼足亚目中唯一一个生存至今的科,它可以分两个族:第一个族包括骆驼属的动物,即单峰驼和双峰驼,第二个族则包括生活在美洲的动物,包括羊驼属(无峰驼)和骆马属。.

新!!: 大駝和骆驼科 · 查看更多 »

趾骨

趾骨(phalanges,或Phalanx bone)或指骨是大多数脊椎动物手、脚指头处的骨骼。在灵长类动物身上,拇指(拇趾)通常有两节趾骨,而其余指头(趾头)则有三节。趾骨被归类为。 Category:Long bones Category:Vertebrate anatomy.

新!!: 大駝和趾骨 · 查看更多 »

門齒

齒(Incisor)是異齒型哺乳類動物的第一類牙齒。.

新!!: 大駝和門齒 · 查看更多 »

脊椎

脊柱(拉丁语:Columna vertebralis、vertebral column、backbone、spine)是人和脊椎动物位于背侧的支撑性中轴骨骼。 人类的脊柱由33-34块脊椎骨(拉丁语:Vertebrae)和中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组成;这个结构通过韧带和小的脊柱关节固定;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为划分为7頸椎(cervical vertebrae)、12胸椎(Thoracic vertebrae)、5腰椎(lumbar vertebra)、骶骨和尾骨(这种分类对所有哺乳类动物有效,从老鼠到长颈鹿)。人类的5块骶骨和4块尾骨相互融合,它们被称之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动物有数目不等的尾骨。 椎骨有一个突向背侧的棘突,在背部的正中线上可以在皮下摸到,是经穴定位的重要标志之一;脊柱内部有纵行的椎管,容纳脊髓及其脊髓膜。 成人的脊柱在矢状面成双s形弯曲,脊柱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它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且具有弹性。颈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弯曲被称之为脊柱前凸,相对的胸部和尾部向后突出则被称之为脊柱后凸。 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向前、后方四个弯曲,这种弯曲往往因长期姿势不正或疾病影响而过度后凸,引起畸形,成为驼背。 脊髓由于重伤造成损害,会导致横贯性损害。 常见的会损伤脊柱的疾病: 椎间盘的损伤,影响到上下两块脊椎骨。脊椎脱位,风湿病和所属的非感染疾病(如关节强硬性脊椎柱炎)以及结核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新!!: 大駝和脊椎 · 查看更多 »

擬駝

擬駝(Camelops)是已滅絕的駱駝,曾在北美洲西部出現,於約1萬年前的更新世消失。 擬駝首先於上新世晚期出現,並在更新世末滅絕。牠們滅絕的原因不明,但相信是隨其他大型北美洲動物一同消失,包括原住的馬、駱駝及乳齒象。 由於軟組織一般都不會在化石中保存下來,所以擬駝是否有駝峰則不清楚。 西方擬駝肩高7呎,比現今的雙峰駱駝高少許。牠們的牙齒上發現了草的遺骸,顯示牠們是草食性的。 Category:駱駝科 Category:古動物.

新!!: 大駝和擬駝 · 查看更多 »

更新世

更新世(英語:Pleistocene),亦称洪积世(从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动、植物属种与现代相似。显著特征为气候变冷、有冰期与间冰期的明显交替。此时,欧洲发生过七次冰期:、、、、、和玉木冰期(第四紀冰河時期)。人类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更新世的生物群(Biota)都非常接近现代的形态——许多“属”一级的生物,甚至包括松柏科植物、被子植物、昆虫、软体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其他生存到今天的生物,已经在此时出现。.

新!!: 大駝和更新世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大駝屬大驼象駝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