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大武壠族
大武壠族(大武壠語:Taivoan)或稱大滿族,為台灣原住民的一支,清朝文獻稱之為「四社熟番」,原鄉在臺南玉井盆地一帶,現今主要分佈在台南、高雄兩地區的丘陵和河谷地帶,如:原 2009 年八八風災前,高雄縣小林村曾為台灣大武壠族人口最多的部落。台灣東部的花蓮、台東也有來自西部遷入的平埔族群,其中多數為大武壠族。據簡文敏等學者以日治時期的種族登記推估,目前臺灣的大武壠族後裔可能超過 2 萬,是臺灣僅次於馬卡道族人數次多的未正名原住民族。 由於大武壠族自稱 Taivoan 或 Taibowan(大滿),音近「台窩灣」或閩南語「台灣」,加之族人發源自臺南,也的確曾建立台歐灣社(Taiouwang),故林清財、陳耀昌等部分學者及文史工作者認為大武壠族的自稱或其社名即為「台灣」一名之由來。然翁佳音等其他學者並不認同此說法。 2013年11月15日在花蓮縣富里鄉鄉長正式認定當地包括大武壠族在內的平埔族群為「鄉定原住民」,成為全台第一個認定平埔族群為「鄉定原住民族」的鄉鎮。.
大武壠族夜祭
大武壠族夜祭,又稱為太祖夜祭,為大武壠族每年最重要的歲時祭儀之一,每年農曆 9 月 15 日於台灣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部落、阿里關部落;高雄市六龜區荖濃部落;花蓮縣富里鄉大庄部落等大武壠族部落舉行;另台南市白河區六重溪部落提前於農曆 9 月 14 日舉行,完整保存了大武壠族的傳統祖靈信仰內涵與儀式,也是各大武壠族部落一年一度的盛事。.
太祖 (祖靈信仰)
太祖(大武壠語:Anag),或稱為 Kuba 祖、番太祖,為台灣原住民族大武壠族對其最高祖靈的稱呼,以太祖為中心,構成整個大武壠族的祖靈信仰。 相較於西拉雅族的阿立祖信仰或馬卡道族的老祖信仰,大武壠族人並不認為太祖存於祀壺,而是存在公廨(Kuba、Kuva)裡的向神座周圍,故老一輩族人又稱太祖為 Kuba祖。.
富里鄉
富里鄉(阿美語:Kongpo;臺灣客家語海陸腔:fuˇ liˋ hiongˋ)是台灣花蓮縣最南方的一個鄉,北與玉里鎮,西與卓溪鄉,東北與台東縣長濱鄉, 東與成功鎮,東南與東河鄉,南與池上鄉接壤。 鄉內人口約有一萬人,境內具有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阿美族、大武壠族、馬卡道族、西拉雅族等多元族群特色。地方通行語為阿美語與台灣客家語。 主要產業活動以農業為主,主要特產以富里米、香菇和金針為大宗。 鄉內的六十石山、羅山瀑布及東富公路上的小天祥是知名的觀光景點。.
查看 大庄 (花蓮縣)和富里鄉
花蓮縣
花蓮縣,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回歸線通過其南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周邊與宜蘭縣、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相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最北點的沿海地帶,其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境內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 縣旗以太陽的故鄉為設計理念,太陽在海面昇起的意象,象徵太平洋的曙光;每個光點代表原住民文化色彩: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與漢族。.
查看 大庄 (花蓮縣)和花蓮縣
馬卡道族
卡道(Makatao)為台灣原住民族,往昔聚落為鳳山八社,包含大傑巔社等社。馬卡道族分佈在台灣最南部之嘉南平原高雄和屏東平原一帶,因此過去被分類為平埔族,小川尚義等學者認為是西拉雅族的分支,目前尚未受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承認,僅屏東縣等地方政府承認。.
阿美族
阿美族(阿美語:Amis/Pangcah)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原鄉主要分布於花東縱谷平原與海岸平原地區,少數分布於屏東縣牡丹、滿州鄉一帶。總人口數約二十萬餘人,是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李文成(阿美族),"對於阿美族名的商議",原教界-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Aboriginal Education World),第12期/2006年12月號,pp.91-93.
查看 大庄 (花蓮縣)和阿美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