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夜光藻

指数 夜光藻

夜光藻(学名:Noctiluca scintillans),屬於甲藻門單細胞生物(dinoflagellate),俗稱海耀,又稱夜光蟲,在馬來西亞和台灣也被稱作藍眼淚,為一種在海中生存的非寄生甲藻,能作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這種藻類之所以能發光,是因為其體內數以千計的球狀胞器中,具有螢光素-螢光素酶,這些胞器就像微型的電源供應器,讓夜光藻在感受到周遭環境的變化時發出螢光。要看到夜光藻的形態也需在顯微鏡下放大100倍才能看見的。.

30 关系: 加利福尼亚州台灣吉普斯蘭湖墾丁國家公園大陆架學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光合作用囊泡藻界囊泡虫矽藻神經毒素細胞器維多利亞州细菌美國真核生物生物甲藻萤光素馬祖列島马来西亚魚卵赤潮李安横裂甲藻纲液胞澳洲浮游生物

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州(State of California),簡稱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面積位列美國第三;人口為3,930萬,位列美國各州第一。州首府是沙加緬度。在地理、地貌、物產、人口構成方面都具有多样化的特點。加州有一别名叫做“金州”(The Golden State),邮政缩写是CA,此外尚有英文昵称为Cali。 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分別為美國第二及第五大都會區,人口分別為1,870萬及880萬人。洛杉矶為加利福尼亞州,且為美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纽约。洛杉矶县為;聖貝納迪諾縣為美國面積最大的縣。 加利福尼亞州地區生產總額達$2.67兆美元,居各州第一位。與國家相比,加利福尼亞州位居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人口居世界第36位。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為美國第二及第三大都會區經濟體。舊金山灣區為美國人均生產總額最高的地區,世界市值前十大公司有4家總部位於此地區,世界前十大富豪有4位亦居住於此地區。.

新!!: 夜光藻和加利福尼亚州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夜光藻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吉普斯蘭湖

吉普斯蘭湖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吉普斯蘭區東部,是一個由湖泊、沼澤與潟湖組成的系統,面積達354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幾個湖泊分別為:惠靈頓湖(Lake Wellington)(:Murla)、國王湖(Lake King)和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它們是由維多利亞州的幾條河流所匯聚而成:、、、、、和。.

新!!: 夜光藻和吉普斯蘭湖 · 查看更多 »

墾丁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在戰後時期第一個成立的國家公園,成立於1984年,隸屬內政部營建署,下設管理處。全境位於屏東縣、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陸地面積約18,084公頃,海域面積約15,206公頃,合計近33,290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全境屬热带,為臺灣熱門觀光勝地之一。.

新!!: 夜光藻和墾丁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大陆架

大陆架,又称陸棚、--或陆--,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在过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常露出海面成为陆地、陆桥;在间冰期(冰川消退,如现在),则被上升的海水淹没,成为浅海。.

新!!: 夜光藻和大陆架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夜光藻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簡稱《奇幻漂流》,是2001年一部描述一名印度男孩「--」(音譯「派」)在太平洋上與成年孟加拉虎同船而撐過二百二十七天的生存故事,作者為加拿大作家楊·馬泰爾。2012年由李安所執導的同名電影上映。老虎的名字理察‧帕克是女王訴杜德利與斯蒂芬案中,被同船船员殺害為食物的水手男孩的名字。.

新!!: 夜光藻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查看更多 »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類等生產者和某些細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水或硫化氢變成碳水化合物。可分为產氧光合作用和不產氧光合作用。 植物之所以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透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其能量轉換效率約為6%。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左右。對大多數生物來説,這個過程是賴以生存的關鍵。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新!!: 夜光藻和光合作用 · 查看更多 »

囊泡藻界

#重定向 囊泡藻类.

新!!: 夜光藻和囊泡藻界 · 查看更多 »

囊泡虫

囊泡虫总门(学名:Alveolata)是一大类原生生物.

新!!: 夜光藻和囊泡虫 · 查看更多 »

矽藻

硅藻綱(學名:)是真核藻類的一个主要类群,同时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浮游藻類。多數為單細胞生物,尽管有些种类可以丝状或带状群体(如Fragilaria)、扇状群体(如Meridion)、锯齿状群体(如Tabellaria)以及星形群体(如Asterionella)形式存在。硅藻在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硅藻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硅藻细胞外覆硅质(主要是二氧化硅)的细胞壁。硅质细胞壁纹理和形态各异,但多呈对称排列。这种排列方式可作为分类命名的依据。但是这种对称并不是完全的对称,因为硅藻细胞壁的一侧比另一侧略大一点,这样才能嵌合在一起。化石遗迹显示,硅藻最迟起源于早侏罗纪时期。仅中心硅藻类的雄配子具鞭毛,可以游动。硅藻一直以来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指示物种,常被用于水质研究。分類上歸為一綱,轄下有中心矽藻目及羽紋矽藻目。此外也是近海的优势类群。 载色体中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c,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叶黄素类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和硅甲黄素,由于墨角藻黄素和其他色素所占比例比叶绿素大,使载色体呈现橙黄色或黄褐色;细胞壁都是由果胶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没有纤维素,质地坚硬,硅质细胞壁上有呈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排列的花纹。具有上下半壳套合而成的壳体。硅藻营养体中没有游动细胞,仅精子具鞭毛,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茸鞭型,轴丝是9条,没有中央轴丝,这种构造是硅藻独有的。.

新!!: 夜光藻和矽藻 · 查看更多 »

神經毒素

經毒素是以神經系統為靶系統的毒性物質,其主要特徵是干擾神經系統功能,產生相應的中毒體征和症狀,嚴重時可致命。神經性毒劑一般指人工合成的神經毒物,大多數為有機磷化合物,與農藥屬同一類化合物,其中毒原理、臨床表現、防治原則和急救方法基本相似。雖然神經毒素通常稱為「神經毒氣」,但它們大多數在常溫下是液態的,少數為固態(氨基甲酸酯類)。.

新!!: 夜光藻和神經毒素 · 查看更多 »

細胞器

细胞器(organelle,或稱--)是细胞的一部分, 是细胞中通过生物膜与细胞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功能上独立的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统称为“细胞质”。 细胞器可依各自拥有膜的层数大致分为三类(广义的細胞器还包括囊泡及核小体等):.

新!!: 夜光藻和細胞器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州

維多利亞--(Victoria,縮寫:VIC,简称維--)是澳大利亞的州,澳洲華人通稱其為“維多利亞--”,簡稱“維--”。維州位於澳洲東岸南部,全州現劃分為79個地方政府區域。維多利亞州乃澳洲大陸中幅員最小的州(僅237,629平方公里),但是總人口卻為澳洲第2多,僅次於新南威爾士州。首府墨爾本為澳洲第二大城市,全州逾70%人口在此聚居。澳洲聯邦成立之初及至坎培拉仍然在建設時(1901-1927年),墨尔本曾經是联邦政府所在地。 維多利亞州素有「花園之--」(The Garden State)的美譽,而當地人則以熱愛運動及文藝見稱,維多利亞州更是澳洲特有澳式足球的發源地。每年11月的首周二,於首府墨爾本舉行的墨爾本盃,被譽為「讓全國停下來的比賽」(The race that stops the nation)。除此之外,一級方程式澳洲大獎賽、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及戴维斯杯均於墨尔本市举辦。.

新!!: 夜光藻和維多利亞州 · 查看更多 »

细菌

細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類群之一,屬於細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據估計,其總數約有5×1030個。細菌的個體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細菌只有0.2微米長,因此大多--能在顯微鏡下看到它們;而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可以用肉眼直接看見,有0.2-0.6毫米大,是一種叫納米比亞嗜硫珠菌的細菌。細菌一般是單細胞,細胞結構簡單,缺乏細胞核以及膜狀胞器,例如粒線體和葉綠體。基於這些特徵,細菌屬於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還有另一類生物稱做古細菌,是科學家依據演化關係而另闢的類別。為了區別,本類生物也被稱做真細菌(Eubacteria)。古細菌與真細菌在生活環境、營養方式以及遺傳上有所不同。細菌的形狀相當多樣,主要有球狀、桿狀,以及螺旋狀。 細菌廣泛分佈於土壤和水中,或著與其他生物共生。人體身上也帶有相當多的細菌。據估計,人體內及表皮上的細菌細胞總數約是人體細胞總數的十倍。此外,也有部分種類分布在極端的環境中,例如溫泉,甚至是放射性廢棄物中,它們被歸類為嗜極生物,其中最著名的種類之一是海棲熱袍菌,科學家是在意大利的一座海底火山中發現這種細菌的。甚至在太空梭上也能生長。然而,細菌種類是如此多,科學家研究過並命名的種類只佔其中的小部份。細菌域下所有門中,只有約一半能在實驗室培養的種類。 細菌的營養方式有自养及异养,其中异养的腐生細菌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環能順利進行。部分細菌會進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轉換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細菌也對人類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細菌是許多疾病的病原體,包括肺結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細菌所引發。然而,人類也時常利用細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釀的製作、部分抗生素的製造、廢水的處理等,都與細菌有關。在生物科技領域中,細菌有也著廣泛的運用。 總的來說,這世界上約有5×1030 隻細菌。其生物量遠大於世界上所有動植物體內細胞數量的總和。細菌還在營養素循環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像是微生物造成的腐敗作用,就與氮循環相關。而在海底火山和在冷泉中,細菌則是靠硫化氫和甲烷來產生能量。2013年3月17日,研究者在深約11公里的馬里亞納海溝中發現了細菌。其他研究則指出,在美國西北邊離岸2600米的海床下580米深處,仍有許多的微生物根據這些研究人員的說法:「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他們,他們的適應力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強,可以在任何地方存活。.

新!!: 夜光藻和细菌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夜光藻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根本性区别是前者的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因此以真核来命名这一类细胞。许多真核细胞中还含有其它细胞器,如粒線體、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由于具有细胞核,因此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与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也大不相同。 真核生物在进化上是单源性的,都属于三域系统中的真核生物域,另外两个域为同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和古菌。但由于真核生物与古菌在一些生化性质和基因相关性上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有时也将这两者共同归于新壁總域演化支。 科學家相信,從基因證據來看,真核生物是細菌與古菌的基因融合體,它是某種古菌與細菌共生,異種結合的產物。.

新!!: 夜光藻和真核生物 · 查看更多 »

生物

生物(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又称有機體)是指稱類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萬種物種(±130萬),其中650萬種物種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水中。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生物會進行新陳代謝及遺傳兩點,前者說明所有生物一定會具備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兩個是完全相反的兩個生理反應過程),並且可以將遺傳物質複製,透過自我分裂生殖(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滅絕,这是類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各个分支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古早的生命分類已經過時,近代古典生物學的分類又受到分子生物學的挑戰。一般而言,我們將生物分為兩大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分为兩大域: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这两个域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比他们和真核生物的关系更为接近。在演化史的研究上,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一直缺乏联系。類似麻煩的還有病毒與內共生細菌等的分類,隨著現代生物化學的研究逐漸深入,出現了有如物理學中存在量子現象一般,在特定微觀世界下許多傳統認知出現錯誤,導致以往常理被顛覆的情況。 真核生物的特徵是有細胞核以及其他膜狀細胞器(例如動物和植物體內的粒線體粒線體也可以說是植物動物體的發電廠因為他可以製造很多的能量,以及植物及藻類中的葉綠素),一種假說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由内共生细菌(endosymbiotic bacteria)演化而来T.Cavalier-Smith (1987) The origin of eukaryote and archaebacterial cell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503, 17–54 。多细胞生物(又稱至於生物實在30班一年且出來則指包含多于一个细胞的生物,在地質學上直到五億年前才出現大爆發。.

新!!: 夜光藻和生物 · 查看更多 »

甲藻

#重定向 双鞭毛虫门.

新!!: 夜光藻和甲藻 · 查看更多 »

萤光素

螢光素(Luciferin,源於lucifer,意思是「光明帶來者」,詞根是:lux,「光明」的意思)是一個通用名稱,泛指所有 在生物中發現,能產生生物光的化合物。螢光素一般透過由一種酶作催化的氧化過程,令化合物進入激發態的中間體,然後當衰變回到其基态時以可見光的形式放出能量。有關合物可能同時也是螢光素酶與發光蛋白的基質。.

新!!: 夜光藻和萤光素 · 查看更多 »

馬祖列島

列島(閩東語平話字:Mā-cū Liĕk-dō̤)是隸屬中華民國的群島,位於臺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和羅源灣,與中國大陸僅一水之隔,距中國大陸最近點約9.25公里。主要由南竿島(馬祖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東莒島(東犬島)、西莒島(西犬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36個島嶼、礁嶼組成,面积29.6平方公里,居民人口約12,900多人。 1999年以馬祖列島為範圍的馬祖國家風景區成立,隸屬於交通部觀光局管理。除了地形地貌和人文特色外,因地理位置關係而成為多種候鳥過境或渡冬的區域,2000年成立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主要針對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黑尾鷗、岩鷺、插尾雨燕等7種鳥類。2000年6月曾在此發現在世界鳥類紅皮書中被列為臨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共4對,每年的最佳賞燕鷗季為5月到8月台灣的國家風景區 陳永森;林孟龍/著 ISBN 9867630211 2004年2月出版。 馬祖除通用國語之外,還通用操長樂口音的閩東語,當地稱為「平話」、「馬祖話」或「福州話」,官方則稱之為「福州語」。.

新!!: 夜光藻和馬祖列島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新!!: 夜光藻和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魚卵

魚卵,指的是魚類的卵。有一部分的魚卵可以食用,包括了市面上加工過半成品,如烏魚子、鱈魚子明太子、鱘魚子魚子醬、柳葉魚子、鮭魚卵等等。魚卵含有蛋白質及豐富的DHA及EPA,此外也含有部份維生素和礦物質。.

新!!: 夜光藻和魚卵 · 查看更多 »

赤潮

赤潮,又叫紅潮,是一种水华现象。它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指海洋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和聚集,引发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詞,并不一定都是红色,而是许多類似現象的统称;发生赤潮时,通常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的数量、种类而使得海洋水体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新!!: 夜光藻和赤潮 · 查看更多 »

李安

李安()是一位旅居美國的臺灣導演,籍貫江西德安,臺灣屏東潮州出生。曾獲得多個主要國際電影獎項,包括兩屆奧斯卡金像獎、五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五屆金球獎、兩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以及兩屆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 李安在1999年執導的《臥虎藏龍》獲得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及三個技術獎項。2006年和2013年則分別以《斷背山》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導演,也是至今唯一兩度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導演。 為表彰他對電影的貢獻,小行星64291以他的名字命名,獲頒贈中華民國一等、二等景星勳章, 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稿、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勳章。 李安是目前柏林影展歷史上唯一獲得過兩次最佳影片的導演。李安亦是目前歷史上唯一曾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典禮上都獲得最佳導演獎項的華人導演。.

新!!: 夜光藻和李安 · 查看更多 »

横裂甲藻纲

橫裂甲藻綱(Dinophyceae)為藻類植物之一植物綱。該植物於植物分類表上,歸於甲藻門 (Pyrrophyta),該植物綱轄下有多甲藻目(Peridi-niales) 、變形甲藻目(Dinamoebidiales)等等植物目。 Category:藻類.

新!!: 夜光藻和横裂甲藻纲 · 查看更多 »

氨(Ammonia,或称氨氣、阿摩尼亞或無水氨,分子式为NH3)是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單位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的氨。氨對地球上的生物相當重要,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很多藥物和商業清潔用品直接或间接的組成部分,具有腐蝕性等危險性质。 由於氨有廣泛的用途,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多的無機化合物之一,約八成用於製作化肥。2006年,氨的全球產量估計為1.465億吨,主要用於製造商業清潔產品。 氨可以提供孤電子對,所以也是路易斯鹼。.

新!!: 夜光藻和氨 · 查看更多 »

液胞

液胞(、 法语、英语、荷兰语:vacuole、 ),又稱為液泡,是一種囊狀的單層膜胞器,在其中有细胞液,为酸性环境。液泡的作用在于存储并降解细胞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液泡也可以参与自体吞噬,以维持许多细胞内结构的生成和降解平衡。液胞佔據了植物细胞體積的大部分。.

新!!: 夜光藻和液胞 · 查看更多 »

澳洲

#重定向 澳大利亚.

新!!: 夜光藻和澳洲 · 查看更多 »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Plankton)泛指生活於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動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動物。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動能力,但其游動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來得緩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靈活游動。浮游生物,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动,而是浮在水面生活,这类生物总称为浮游生物。 大多數的浮游生物體型微小,有些種類的浮游生物甚至只有幼蟲階段,而在成熟後則變成體型較大,而且具有更好的移動力,這類浮游生物稱作季節性浮游生物,如:海膽、海星、雙殼類和幼魚。其它浮游生物則一生的時間都活在浮游狀態下,稱為終生浮游生物,如:橈足類、箭蟲、磷蝦等。.

新!!: 夜光藻和浮游生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夜光藻属夜光虫属藍眼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