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基拉韋厄火山

指数 基拉韋厄火山

基拉韦厄火山(Kīlauea)是夏威夷島上的五個盾狀火山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觀光客流量最大的火山,也是最活躍的火山。根據統計,在20世紀內,該火山就噴發了52次。 “基拉韦厄”在夏威夷语中的意思是“涌出”或“冒出”,形容这个火山经常涌出岩浆。基拉韦厄火山目前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自从1983年1月3日以来,27年1000多天一直在不断地喷出岩浆,喷出的物质如果铺成道路,可以绕地球三周以上,整个基拉韦厄火山的90%部分是被年龄不到1000年的岩浆所覆盖。不算这一次长时间的喷发,从1952年基拉韦厄火山已经喷发了33次。 夏威夷当地人认为基拉韦厄火山是火山女神的驻地。 2014年6月27日該火山從一個新的火山口再次爆發,岩漿不斷湧出,溫度高達1000攝氏度,緩慢流動。10月28日流到普納(Puna)地區帕霍瓦鎮(Pahoa)邊緣,夏威夷當局實施緊急撤離。11月14日民防局稱火山噴發暫停,熔岩暫時停止活動。熔岩逼近一個公墓,並燒燬一棟民宅,另一邊有一條熔岩覆蓋一條鄉村公路上坡方向大約300碼。夏威夷縣政府表示,熔岩暫時未對居民構成直接威脅。 2018年5月3日,在一场5.0级的地震后,普納地區下部内在20天内相继裂开22个裂缝,随后岩浆大量喷出,導致近2000人撤離并造成1人重伤。.

35 关系: 千岛海沟夏威夷-天皇海山链夏威夷島夏威夷州夏威夷群島夏威夷熱點夏威夷语太平洋板塊岩漿岩浆房代 (地质学)俄罗斯地幔地形突起度地函熱柱地球冒纳凯阿火山冒纳罗亚火山全新世火山火山噴發碎屑火山灰火山爆發指數破火山口科哈拉火山罗希海底山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国熔岩盾狀火山遙控潛水器海底山海底火山新生代2018年夏威夷地震

千岛海沟

千岛海沟(Курило-Камчатский жёлоб),又称库里尔-堪察加海沟或千岛-堪察加海沟,是在太平洋千岛群岛東南側的一个海沟,最深处深达10,542公尺。 太平洋板块潜没於鄂霍次克海板块之下,千岛海沟便於潜没带形成。 根據現時太平洋板塊移動方向顯示,如果未來地球發生芮氏規模10地震的話,震央有可能會在千島海溝或阿留申海溝附近海域。 2017年12月,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發布地震預測,預測該區可能會發生8.8規模強震。.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千岛海沟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天皇海山链

夏威夷-天皇海山链(或称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由夏威夷海岭和天皇海山组成。夏威夷海岭包括夏威夷群岛各岛屿,向西北一直到库雷环礁;天皇海山则是北太平洋海底的一大片水下山地,包括一系列从东南向西北呈线状排列的岛屿,间断的海底山、环礁、浅滩、海隆和暗礁。这一海山链包括80多座已鉴别出的海底火山,从太平洋最西北处的阿留申海沟直到位于夏威夷岛东南35公里处的链中最年轻的火山羅希海底山,绵延3600英里以上。夏威夷群岛就是夏威夷-天皇海山链中突出于海平面之上的部分。.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夏威夷-天皇海山链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島

夏威夷島(Hawaii)是夏威夷群島中的最大島嶼,又稱大島(Big Island);位於群島最南端,面积10414平方公里。 全島有豐富的火山活動,岛上有五个盾状火山,設有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華人又稱火山島,其中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它的大喷火口直径达5公里,常有熔岩喷出,1881年、1950年曾大喷发,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 全島屬夏威夷縣範圍。主要都市有東側的希洛與西側的科納市(Kona,又稱Kailua-Kona)。 島上以生產夏威夷果仁與科納咖啡為主要農產事業。 島上並有高度超過4000公尺的冒納凱亞火山,設有天文台群。台灣與美國合作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望遠鏡(Array for Microwave Background Anisotropy,AMiBA )則設在此島的冒納羅亞火山。.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夏威夷島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州

夏威夷州(夏威夷語:Mokuʻāina o Hawaiʻi,State of Hawaii)在1959年8月21日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由夏威夷群島所組成,位於北太平洋中,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距離美國本土3,700公里,屬於太平洋沿岸地區。首府為檀香山。在1778至1898年間,夏威夷也被稱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 夏威夷是距今最近加入美國的州份,與美國其他各州有著明顯的區別:它除了是美國最南方的州外,也是美國唯一一個全部位於熱帶的州;它與阿拉斯加州是美國各州中,僅有的兩個不與其他各州相連的州份,也是美國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土地位在美洲大陸的州。論美國所有領土而言,夏威夷州是除了美國海外屬地和群島以外,最南端的一州,但非最南端的領土(美國最南端的領土在美屬薩摩亞群島)。在族群分佈上,它是兩個非白種人居多數州份的其中之一,比起其他各州,夏威夷州擁有最大的亞裔人口比例。生態及農業方面,它是全世界擁有最多瀕危物種的地方,也是美國唯一生產咖啡具有工業規模的州份。.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夏威夷州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群島(Hawaiian Islands),太平洋中北部的岛群。 夏威夷群島在1778至1898年间也被称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是由19個较大的島嶼和其他小岛組成的群島,成因多为火山岛或珊瑚岛。位處北緯19°至29°之間,北回归线穿过本群岛。属于太平洋、大洋洲,呈東南-西北向排列,共長2400公里,面积16705平方公里。其中面積最大的島为最東南的夏威夷島,當地人慣稱為「大島」,而人口最多則是作為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所在的歐胡島。最高点为冒纳凯阿火山(Mauna kea)海拔4205米。 夏威夷群島屬於夏威夷-天皇海山鏈的其中一部份,而這些火山島是由地殼中的熱點所產生的。 群岛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海洋性气候。虽然地处热带,但受海洋调节作用,气温不至于太高。 夏威夷群島1959年設為美國領土的第五十州,為夏威夷州,是美国的两大海外州之一,首府在檀香山。.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夏威夷群島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熱點

夏威夷熱點是一個地質學熱點,也是附近地區頻繁的火山活動之成因之一。火山活動形成了今日夏威夷海嶺和天皇海山。而夏威夷群島就是熱點路徑中突出于海平面之上的部分。該點位在,罗希海底山東南方。.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夏威夷熱點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语

夏威夷语(ʻŌlelo Hawaiʻi)是南岛语系的一种,用拉丁文字书写。因主要通行于夏威夷岛而得名,另外在夏威夷群岛和美国本土亦有少数人使用。和英语同为夏威夷州的官方語言。从1830年代到1950年代,因将英语作为学校的官方用语的地方立法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夏威夷语为母语的人数逐年减少。自此,夏威夷语已在六座夏威夷可居住的岛中被英语所取代。至2001年,夏威夷语母语使用者已共计少于全州人口的 0.1%。语言学家现已十分担心此语言与其它濒危语言的命运。 然而,从大约1949年至今,夏威夷语的关注度和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提升。1984年,一个被称为语言巢(Pūnana Leo)的完全夏威夷语教学学前学校成立。其它类似学校也相继兴办起来。第一批该学校毕业生已从大学毕业,并且其中许多都是夏威夷语流畅使用者。从夏威夷联邦政府为夏威夷州内一些国家公园更改名称可以看出,其亦承认夏威夷语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像皮钦语或克里奥尔语这样虽然在夏威夷通行的语言,仅仅是属于夏威夷皮钦语并不应该被误认为夏威夷语或英语的一种方言。 夏威夷字母共有13个,5个为元音,8个为辅音。在其中有一个是声门塞音。.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夏威夷语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是一塊海洋地殼板塊,大部分位於太平洋海面下。它是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1968年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自提出以来,其范围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太平洋板块的東北面與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以及戈尔达板块之間具有张裂型板块边界,分別形成探险家海岭、胡安·德富卡海岭和戈尔达海岭。中部東面與北美洲板块之間沿著聖安地列斯斷層形成转换边界,並與里维拉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东南面则与纳斯卡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即东太平洋海隆。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戈尔达板块、里维拉板块、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都是古法拉龙板块的残余。 南面與南極板塊之間也是张裂型邊界,形成太平洋-南極洋脊(Pacific-Antarctic Ridge) 西面與歐亞板塊之間存在聚合型板块边界,其中靠北方的一邊沉入隐没于歐亞板塊之下,中間部分則與菲律賓板塊形成馬里亞納海溝。西南面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印澳板塊)形成複雜但主要為聚合型的邊界,並於紐西蘭北方潜没于印澳板塊之下,兩者之間造成了一個轉換邊界,形成Alpine斷層。更往南一點,則是印澳板塊沉入太平洋板塊下方。 北面沉入北美板塊,為聚合型邊界,並形成阿留申海溝與鄰近的阿留申群島。 太平洋板块内部存在许多的热点,大部分太平洋岛屿都是由这些热点形成的。其中最有名、研究最充分的热点形成了夏威夷-天皇海山链。.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太平洋板塊 · 查看更多 »

岩漿

岩漿是熔化的岩石,通常位於地表之下的岩漿房中。岩漿是一種複雜的高溫硅酸盐溶液,是各種火成岩的前身,火成岩是由岩漿冷卻而成的。岩漿可以侵入鄰近的地殼岩石或是冒出地表。 岩漿存在於650℃到1400℃的溫度中。可低至650℃,高至1400℃。熔岩中含有1~8%的挥发性物质。 岩漿處於高壓之中,有時會經由火山口(或譯火山管、火山流口、火山道)以熔岩流或是以火山碎屑物的火山噴出物的形式冒出。 這些火山噴發的產物通常包括了從沒到過地表的液體、結晶體及溶解氣體等。岩漿會在地殼中各自分離的岩漿庫內集結,不同地方的岩漿組成成份會稍有不同。 這些地方包括了隱沒帶、裂谷帶、中洋脊或是地函熱柱的熱點之上。只有在地球的軟流圈內的特定條件之下岩漿才會形成。.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岩漿 · 查看更多 »

岩浆房

岩浆房,或稱為岩漿庫,是在地下约1至13公里处由熔岩及火山灰气体形成的直径数十米至数十公里的熔岩集合库。岩浆来源于此处,相邻的岩浆房之间通常有导管,岩石在高温下溶解并且产生熔岩,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导管上升。岩浆房内的岩浆上升到地表,从而引发火山爆发,接触与其温度差比较大的气体(如常温下大气层内的气体)时会产生爆炸并释放火山灰。.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岩浆房 · 查看更多 »

代 (地质学)

代(Era)是地球地質年代的時間單位之一,每個「代」時間長達數億年不等。一個「宙」可以細分為數個「代」,例如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表宏观化石记录中的主要阶段。代與代之間以灾难性灭绝事件为界线,P-T界线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分界,K-T界线是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分界。一些证据顯示在這些界線上,發生過灾难性的陨石撞击。 地球在硬壳动物出现之前的四十亿年历史(過去非正式地統稱為前寒武紀),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最近元古宙可細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太古宙可細分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冥古宙則尚未有正式的分代。.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代 (地质学)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地幔

地函(Erdmantel;mantle;manteau;原於mantellum,意為斗篷),--,位於地殼之下,地核之上,和地殼以莫氏不連續面為界,和地核間則以古氏不連續面為界。厚度约2900公里。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铁、镁的矽酸鹽,平均密度是3.3–5.5 g/cm3。地函含石榴子石、輝石、橄欖石及其他類型的岩石。占地球體積的83%,總質量的68%。由於P波及S波皆可通過地函,故推測地函主要為固體構成。地函可分成上部地函、過渡帶及下部地函。.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地幔 · 查看更多 »

地形突起度

地形突起度(topographic prominence)指一座山峰高於其周圍不包圍更高山峰的最低等高線的高度,用以衡量山峰的獨立性。.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地形突起度 · 查看更多 »

地函熱柱

地函熱柱(Mantle plume)或熱柱或地幔柱是地球等行星地函熱對流的一種方式。較熱的岩石由地函底部一路上升至地函頂部,此時岩石頂部會部分熔融,岩漿進而噴出地表,而這可能是熱點或洪流玄武岩的產生機制。 與板塊構造學說一樣,都涉及地函中的熱對流,但不同的是,板塊構造學說討論地函最外層——軟流圈的對流與板塊移動的關係;而熱柱則牽涉到整層2900公里深的地函的熱對流。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板塊構造釋放地函的熱,地函熱柱則釋放地核的熱。 夏威夷-帝王島鏈的火山活動被認為是地函熱柱存在的重要證據。.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地函熱柱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冒纳凯阿火山

冒纳凯阿火山(Mauna Kea,意為「白山」)是位于夏威夷群島的一座火山,是形成夏威夷島的五座火山之一,冬季這里山頂有積雪。从位于水下的山脚到顶峰高度为10,203公尺,山上有13個天文台。 位于一州立公园(面积202公顷)中心的休眠火山冒纳凯阿峰,海拔4,207.3公尺,冒纳凯阿意为“白色山峰”,因其顶部常年积雪而得名。圆形山顶跨度为48公里,有无数火山锥。冒纳凯阿峰流出的熔岩覆盖了其西北科哈拉山的南面山坡,而其自身的西面和南面山坡却被从附近冒纳罗亚活火山流出的熔岩所掩埋。在冰川时代,一座厚约75公尺的冰川覆盖山峰,在3,970公尺的高度形成了怀奥湖。山坡高3,780公尺处,有若干洞穴,古代夏威夷人曾从这些洞穴中采掘玄武岩用于制作扁斧和其他切割工具。波哈库洛阿(2,440公尺)有滑雪和狩猎营地。.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冒纳凯阿火山 · 查看更多 »

冒纳罗亚火山

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是夏威夷海島上的一個活躍盾状火山,是形成夏威夷的五個火山當中的一個。它是世界最大孤立山体之一,海拔4,169米。雖然它峰頂比相鄰的冒纳凯亚火山要低,但夏威夷人仍然把它命名為「Mauna Loa」,意為「長山」。其穹丘长120千米,宽103千米,火山口莫库阿韦奥韦面积约10平方千米,深150-180米。估計它的容量大約為75,000立方千米(18,000立方英哩)。冬季顶部常为冰雪覆盖。從冒納羅亞火山喷發出的熔岩流動性非常高,这導致该火山的坡度十分小。 冒纳罗亚火山噴發了至少70萬年,約在40萬年前露出海平面,但当地已知最古老的岩石年龄不超過20萬年。海島之下其中一個熱點的岩漿在過去千萬年來形成了夏威夷岛链。隨著太平洋板塊的緩慢漂泊,冒纳罗亚火山最终被带离熱點,并将在50到100萬年后停止喷发。 1832年起平均每隔3年半喷发一次。熔岩流经面积达5,120平方千米。多次喷发均限于火山口处,也有沿着东北或西南裂隙的喷发。1935年喷发时,美国军队在熔岩通道上投掷炸弹以保护附近小镇希洛。1950年6月持续23天的喷发摧毁了一座小村庄。1975年及1984年顶峰均有大的喷发。 台灣與美國合作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望遠鏡(Array for Microwave Background Anisotropy,AMiBA)設在此山山頂,2006年10月起開始觀測。.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冒纳罗亚火山 · 查看更多 »

全新世

全新世(Holocene)是最年轻的地质年代,从11700年前开始。根据传统的地质学观点,全新世一直持续至今,但也有人提出工業革命後應該另分為人類世。其名称源自希腊语“ὅλος”(holos,完全的)和“καινός”(kainos,新的),意即“完全新近的”。 全新世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详细研究全新世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至关重要。研究全新世气候变化的主要材料包括高纬度和高海拔冰芯,湖泊沉积物纪录,树轮,石笋及其他洞穴沉积物,高沉积速率的深海沉积物等。 格陵兰岛的冰芯记录提供了年纪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它显示了自新仙女木事件以后全新世气温很稳定。但这种稳定的气温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有很多研究表明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同样很明显,并且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目前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原因仍在进一步探讨之中。.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全新世 · 查看更多 »

火山

火山是地表下在岩浆库中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行星的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质结构。 地球上的火山发生是因为地壳被分裂成17个主要的和刚性的地壳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的一个更热和更软的层。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和活火山。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現喷发事件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还有一种泥火山,它在科学上严格来说不属于火山,但是许多社会大众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种类型。 火山爆发可能会造成许多危害,不仅在火山爆发附近。其中一个危险是火山灰可能对飞机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喷气发动机,其中灰尘颗粒可以在高温下熔化; 熔化的颗粒随后粘附到涡轮机叶片并改变它们的形状,从而中断涡轮发动机的操作。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常伴有地震。大型爆发可能会影响温度,因为火山灰和硫酸液滴遮挡太阳并冷却地球的低层大气(或对流层); 然而,它们也吸收地球辐射的热量,从而使高层大气(或平流层)变暖。 历史上,火山冬天造成了灾难性的饥荒。 虽然火山喷发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扩大陆地的面积(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如日本的富士山。 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学科称为火山学。.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火山 · 查看更多 »

火山噴發碎屑

火山噴發碎屑(Tephra)是火山學家對火山爆發噴出而沒有形成火山碎屑岩或凝灰岩的火山碎屑的泛稱,這些碎屑的成分、體積和侵位方式各不相同。如果空氣中有大量火山噴發碎屑,太陽的光線和熱能會被反射離開地球,有些情況會導致氣溫下降甚至火山冬天(Volcanic winter)。火山噴發碎屑與降雨結合,形成酸雨和酸雪(Acid snowfall)。 火山噴發碎屑可依其體積分為︰.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火山噴發碎屑 · 查看更多 »

火山灰

火山灰是火山喷发物之一;粒径在2毫米以下的碎石、礦物質或火山玻璃,像灰尘;颜色深灰、浅灰、白和黄。火山灰也被俗称所有火山喷出物,其实正确说法是火山喷发碎屑。 在火山爆炸式喷发中,岩浆中不可溶的气体扩散并狂暴释放入大气层,从而把岩浆喷入了大气层并在空中固体化为細微的粒子而形成火山灰。另一种情形是蒸汽岩浆喷发也会形成火山灰释入大气层。 火山灰由于非常细小,可以被风吹扬到离火山喷发区很远的地方,甚至上千公里以外,并且在喷發结束后经过很长时间才沉积下来;火山灰经过压实固节后形成火山凝灰岩,如果经过沉积作用,并和泥沙相结合,则形成火山作用和沉积作用混合成因的层凝灰岩。 由于火山灰主要来源于岩浆,因此可用二氧化硅的含量来解释不同岩浆(及火山灰)的性质。玄武岩浆低能量喷发产生暗色火山灰,二氧化硅含量 ~45 - 55%,铁镁含量丰富。流纹岩浆的爆炸喷发产生长英质的火山灰,二氧化硅含量>69%。安山岩与英安岩浆产生的火山灰二氧化硅含量55-69%。 火山灰微粒包含不同成份:、晶体、等。 黏度低的岩浆喷发(如玄武岩浆的夏威夷式喷发与)产生火山碎屑岩。 夏威夷火山岩浆产生的火山灰包括火山碎屑,极少含微晶与。黏度更大的玄武岩浆喷发(如斯特龙博利火山)形成各种火山碎屑,从不规则的微滴到块状(黑色或暗褐色微晶火山碎屑)。与之相反,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火山灰包含浮石、单个斑晶、某些石质成分()被粉碎的产物。 火山灰的形状受制于喷发的多样性与动力过程。 低黏度岩浆的喷发典型形成液滴状火山灰微粒,受到表面张力、喷发时的加速度、空气摩擦力影响,从完美球形到扭曲拉长的液滴形,具有光滑流态表面。高黏度岩浆(如流纹岩、英安岩与某些安山岩)形成的火山灰依赖于岩浆上升至碎裂。气孔是在岩浆固化前所含气体扩散形成的。火山灰微粒有不同的多孔度并有极高的表面积体积比。微粒上可观测到的凹洞、沟槽、管路等结构是气泡破裂的结果。 来自高黏度岩浆喷发的玻璃质火山灰微粒典型是有角的多气孔浮石碎片或薄气孔壁碎片,火山灰中的岩质碎片受制于岩浆接近地表时被气体爆炸爆炸弄碎的围岩的力学性质。蒸汽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灰形态取决于冷却的岩浆的应力使得玻璃质碎裂成小块状或金字塔状火山灰微粒。 不同喷发类型形成的火山灰具有不同密度。浮石火山灰密度在700–1200 kg/m3;玻璃质碎片火山灰的密度2350–2450 kg/m3;晶体火山灰密度2700–3300 kg/m3;岩屑火山灰密度在2600–3200 kg/m3。由于更粗且密度更大的火山灰近源沉积,远距离沉降的火山灰具有更大比例的浮石与玻璃质。 火山灰可细小到1 μm.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火山灰 · 查看更多 »

火山爆發指數

火山爆發指數(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簡稱VEI)是1982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克里斯·紐豪爾教授(Chris Newhall)和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斯蒂芬·塞爾夫提出的量表,以噴出物體積、火山雲和定性觀測用來量度火山爆發的強烈程度。 火山爆發指數採用開放式尺度,歷史上最大型的火山爆發強度為8級,而非爆炸性噴發強度為0級,指數每增1級表示火山爆發威力大10倍。在奧陶紀與更新世之間發生火山爆發指數8級的火山爆發合共有47次,其中42次在過去3,600萬年內發生,最近一次是在26,500年前發生的陶波火山爆發。.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火山爆發指數 · 查看更多 »

破火山口

火山口(又稱火山臼、陷落火山口)通常是由於火山錐頂部(或一群火山錐)因失去地下熔岩的支撐崩塌形成,是比較特殊的一種火山口。猛烈的爆发除了形成破火山口外,还使火山的高度大大降低。如坦博拉火山爆发,产生了一个直径12公里的破火山口,并且海拔高度也随之降低了1400米。外形為碗形的凹地,其直徑為數百公尺至數公里不等。其英文名「Caldera」的語源來自西班牙文,意指「罐子」或「大鍋子」。.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破火山口 · 查看更多 »

科哈拉火山

科哈拉火山(Kohala (mountain))是构成夏威夷岛的五座火山中最古老的一座。 科哈拉火山估计有一百万年的历史 - 如此的古老,以至于它经历并记录了78万年前地球磁场的逆转。 据信在50万年前已经突破了海平面,并且在12万年前最后爆发了。 科哈拉火山面积为,体积为,因此占夏威夷岛的6%略低。 科哈拉火山是一座由多个深谷切割而成的盾狀火山,这是数千年侵蚀的产物。 与其他夏威夷火山的典型对称不同,科哈拉火山的形状像一只脚。 在25万年至30万年前,它的盾狀火山构建阶段即将结束时,山体滑坡摧毁了火山的东北侧,将其高度降低,并跨越海底。 这种巨大的山体滑坡可能是造成火山具有足形状的部分原因。 海洋化石被发现在火山的侧面,太高而不能被标准的海浪沉积。 分析表明,这些化石是在大约12万年前的一个大规模海啸中被沉积下来的。.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科哈拉火山 · 查看更多 »

罗希海底山

羅希海底山是位於夏威夷島東南方約35公里處的一座仍活躍的海底火山。此火山與冒納羅亞火山(世界最大型的盾狀火山)相鄰。 羅希海底山是夏威夷-天皇海山鏈(長達5,800公里,自羅希以及夏威夷島西北方一路延伸的火山島鏈)中最新形成的一座火山。此山與夏威夷-天皇海山鏈的火山都屬於熱點火山,並且距離板塊邊界非常遙遠,很不同於許多在環太平洋火山帶使太平洋的板塊邊緣活動劇烈的其他火山。 夏威夷群島的火山都來自於夏威夷的熱點,而羅希海底山是夏威夷火山中最新形成、尚在海底盾前階段的地質型態。 羅希大約在400,000年前開始成形,預估10,000-100,000年後將會升越海平面。此山的高度(自海底至水下山頂的長度)超過3,000米,比聖海倫斯火山(此山最著名的1980年噴發導致了美國本土記錄中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還要高。用華人較熟悉的山岳來做比喻,羅希海底山的高度比阿里山還高。 羅希海底山許多的深海熱泉也存在著微生物群落,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樣性。 1996年夏季,羅希發生了共4,070次群發性的地震。這一系列的地震是夏威夷歷史中最大的一起群發性地震。此次群發性地震大幅度改變了羅希海底山的結構:一段稱為「培利火山口」(Pele's Vents)的地區完全崩塌,形成全新的地質構造而被更名為「培利坑」(Pele's Pit)。自1996年至今,羅希海底山持續出現大量的地質活動並且受到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以及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監控。 夏威夷海底地質觀測站(The Hawaii Undersea Geological Observatory, HUGO) 蒐集了羅希自1997年至2002年間的即時資料。羅希在1996年夏季的群發性地震起,火山活動不斷,噴發至今。.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罗希海底山 · 查看更多 »

美國地質調查局

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縮寫:USGS)是美國內政部轄下的科學機構,是內政部唯一一個純粹的科學部門,有約一萬名人員,總部設在弗吉尼亚州里斯頓,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和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設有辦事處。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主要研究美國的地形、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與其的應付方法;負責四大科學範疇:生物學、地理學、地質學和水文學。.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美國地質調查局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熔岩

岩是指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化岩石(即岩漿),或這些岩石冷固之後的形成物。地球和其他一些類地行星的內核是由岩漿組成的。在地球中,使得岩石熔化的熱力來自地熱能。當火山噴發時,熔岩就會噴灑出來,最初溫度可達。它比水濃稠十萬倍,但也可以蜿蜒流動。由於其觸變性和剪切稀化的特性,之後會慢慢冷卻凝固變成火成岩。 在溢流噴發時更容易形成熔岩流,而噴發則會形成火山灰和火山碎屑等物質,熔岩流反而不常見。拉丁語系中常用的“lava”一詞來自意大利語,源頭是拉丁語“labes”,意思是“摔下”。.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熔岩 · 查看更多 »

盾狀火山

盾狀火山(shield volcano)是一类火山,具有寬廣緩和的斜坡,底部較大,整體看來就像是一個盾牌。此種火山通常由玄武岩岩漿構成,流動性高,黏滯性較低,故能夠分布在很大的區域,才能形成寬廣的山形。盾狀火山錐是由一層層的岩流,流到火山周圍而形成。這多發生於海洋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夏威夷群島,這個群島的每個島嶼都是一座巨大的盾狀火山。在美國加州北部和俄勒岡,許多盾狀火山有三或四英哩寬的直徑和高達1500到2000英尺。 此型火山在太陽系其他行星和衛星也可發現,火星上的奧林帕斯山是太陽系中已知最高的山。 Category:火山学 Category:盾状火山.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盾狀火山 · 查看更多 »

遙控潛水器

遙控潛水器(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s, ROVs)是一個無人的水下航行器,以電纜連接到母船的人員操作。常搭載水下光源和照相機、攝影機、機械手臂、聲納等。因為具有機械手臂,所以又稱為水下機器人。 遙控潛水器與全自動的自主水下載具(AUV)之主要不同是:前者需要人員的操作和關注,但可執行更複雜的工作。.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遙控潛水器 · 查看更多 »

海底山

海底山(Seamount,又譯作海山)是從海底地面高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山,所以不能算是島。典型的海底山由死火山形成,由1,000至4,000米的海底突出。海洋學家定義海底山的獨立特徵為至少在海底地面升高1,000米。海底山頂通常在海平面下幾百至幾千米,所以他們被算是深海(deep sea)。全球估計有30,000個海底山,只有少數受到研究。但部分海底山被認為是異常。例如海底山通常在海平面下幾百米,但是鮑伊海底山(Bowie Seamount)由3,000米深的海底升高至海平面下24米。.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海底山 · 查看更多 »

海底火山

海底火山,是大洋底部形成的火山。海底火山的分佈相當廣泛,海底火山噴發的熔岩表層在海底就被海水急速冷卻,有如擠牙膏狀,但內部仍是高熱狀態。海底火山产生的岩浆约占全年总量的75%。 绝大部分海底火山位于构造板块运动的附近区域,被称为中洋脊。尽管多数海底火山位于深海,但是也有一些位于浅水区域,在喷发时会向空中喷出物质。在海底火山附近的热气喷发口,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海底火山 · 查看更多 »

新生代

新生代(Cenozoic) 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65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 新生代现在一般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新近纪和有争议的第四纪。这三个纪又可划分为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属古近纪),中新世、上新世(属新近纪),更新世、全新世(属第四纪)。在过去,古近纪和新近纪常合并为第三纪,它们因而也曾分别被叫做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 新生代是哺乳动物的时代。在新生代中,哺乳动物从微小简单的原始哺乳动物发展到占据各个生态圈的巨大的动物群。在新生代内,鸟和被子植物也有很大的发展,被子植物迅速成為優勢種,使得其他裸子植物,例如蘇鐵、銀杏等植物逐漸衰退。 新生代中,盘古大陆彻底分裂,地球上的各个大陆逐渐移动到今天的位置上。.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新生代 · 查看更多 »

2018年夏威夷地震

2018年夏威夷地震是指2018年5月4日22时32分55秒左右发生于美国夏威夷州近海的地震。是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19.313度、西经154.998度,地震规模为MW 6.9级、Ms 6.9级,震源深度约为2.1千米,最大烈度为8(Ⅷ)度。本次地震已被列入美国地质勘探局2018年显著地震列表。截至2018年5月10日,共造成2人遇难、28人受伤。除此之外,虽然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认为本次地震无引发海啸风险,但夏威夷岛部分地区观测到了高为40厘米的海啸。.

新!!: 基拉韋厄火山和2018年夏威夷地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基拉韋亞火山基拉韋厄峰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