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埃德富神廟

指数 埃德富神廟

艾得芙神殿(Temple of Edfu;又作荷魯斯神殿,Temple of Horus)是位於埃及尼羅河西岸城市埃德富的一座古埃及神廟。它是繼卡納克神廟後最大及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神廟,除了用作供奉鷹頭神荷魯斯之外,神廟亦作宗教祭祀活動。此外,廟內牆壁的銘文也為學者提供了不少古埃及於希臘羅馬時期在語言、神話及宗教方面的資料。.

25 关系: 基督教埃及埃及神话埃德富卡纳克神庙塞提一世寺庙尼罗河上下埃及伊斯納圣书体哈索尔砂岩羅馬帝國狄奧多西一世荷鲁斯诺姆赛特考古学新王國時期托勒密十二世托勒密三世托勒密王朝拉美西斯一世拉美西斯二世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新!!: 埃德富神廟和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埃德富神廟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埃及神话

埃及神话指源自古埃及的一系列神话。通过描绘众多神明,古埃及人得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整个世界,这些神话故事也是古埃及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埃及神话在古埃及文学和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流传至今的古埃及短篇故事、宗教仪式所用的赞美诗、祭文、及神庙饰物中也可以看见埃及神话的踪影。不过这些神话材料往往支离破碎,很少能将一个完整的神话故事概括下来,而是更多地侧重于神话故事的某个片段。 受自然界的各种循环所启发,古埃及人认为当下的时间是循环往复的,而过去的时间则是线性的。神话的背景设在世界之初,而神话传说则为当下的时间循环定下基调。古埃及人认为,当下的事件往往重复着神话事件,这个过程伴随着玛阿特(宇宙中的基本秩序)的再现。埃及神话中最重要的几个事件有创世神话,其中众神在最初的混沌中创造了世界;太阳神拉对世界进行统治;以及奥西里斯神话,其中代表正义的神奥西里斯、伊西斯及荷鲁斯与邪恶与无序之神赛特进行斗争。古埃及人常把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看作神话传说中的一部分,如日夜循环即被视作太阳神拉在白昼穿过人世,并在黑夜穿过冥界。这些神话传说所反映的主题包括秩序之神玛阿特与混沌之神阿佩普之间的斗争、国王世代维系“玛阿特”的必要性,以及奥西里斯的死而复生等。 神话中的同一处细节,往往随着出处的不同而大相径庭,有时甚至互相矛盾。在描述神话传说时,人们多用隐喻,以更好地将神的行为以至精神传递给其他人,因此不同版本的神话背后传达着的象征意义也各不相同,从而使古埃及人能以不同角度了解他们所崇拜的神明,也进一步了解他们所处的整个世界。 埃及神话体系对埃及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塑造了古埃及的宗教仪式,还在古埃及人的心中为国王的神权统治打下了意识基础。神话中的各种场景与符号出现在神庙、陵墓以至死者的护身符上。而在文学领域,人们在赞美诗或寓言故事中大量引用神话元素,这也反映出埃及神话已经深入古埃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 埃德富神廟和埃及神话 · 查看更多 »

埃德富

埃德富(埃及阿拉伯语:إدفو)是埃及尼羅河西岸的一座城市,介乎伊斯納及阿斯旺之間,人口約六萬。根據埃及神話,荷魯斯為報父仇,與賽特在埃德富大戰,最後把他殺死,埃德富從此成了古埃及人供奉荷魯斯的地方。繼卡納克神廟後最大的古埃及神廟埃德富神廟(又作「荷魯斯神廟」)亦坐落在埃德富上。 當地以北五公里有一個古代金字塔的遺址。.

新!!: 埃德富神廟和埃德富 · 查看更多 »

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Karnak)神庙是底比斯最为古老的庙宇,在尼罗河东岸的卢克索镇北4千米处,该神庙经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由砖墙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约有30公顷,也是献给太阳神阿蒙的;左侧的是献给Montu神的,占地2.5公顷;另一个是献给阿蒙神的妻子——形为秃鹫的姆特女神,现在尚未发掘。 在卡纳克神庙的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每个宗教季节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卢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 卡纳克神殿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形象地说,卡纳克神殿的体量可以装下一个巴黎圣母院,占地超过半个曼哈顿城区。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厅内树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3.57米,可容纳100个人在上面站立。柱头为开放的纸莎草花。整座大厅用如此密集的粗柱创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殿内石柱有如原始森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被横梁和柱头分去一半后,光线渐次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这也就是卡纳克阿蒙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

新!!: 埃德富神廟和卡纳克神庙 · 查看更多 »

塞提一世

塞提一世(Seti I),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约前1294年6月—约前1279年5月13日在位)。他是拉美西斯一世的兒子、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塞提一世於即位后重振埃及军队,以图收复阿蒙霍特普四世时期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喪失的领土。曾攻陷推罗城,与赫梯人交战,后订立和约。在位时大兴土木,修建包括卡纳克神庙的伊波斯蒂尔大厅在内的许多宏伟建筑。 塞提一世的陵墓(木乃伊已被移走)于1817年被意大利考古爱好者贝尔佐尼在帝王谷中发现。.

新!!: 埃德富神廟和塞提一世 · 查看更多 »

寺庙

寺庙,即寺院(佛寺)與庙宇的合称,有時統稱為廟、廟宇,台灣常稱宮廟,一般專指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贤哲、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實際上不限於佛寺與廟宇,還包括祠、道觀等。功能包括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的寺廟。一般所稱寺廟不包括祭祀祖先的家廟,但一些名人的家廟由於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同時有著寺廟的性質。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三教合流、佛道雙修、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寺廟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寺廟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新!!: 埃德富神廟和寺庙 · 查看更多 »

尼罗河

尼罗河(النيل,埃及語:iteru,科普特语:piaro或phiaro)是一条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與中非地區的剛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並列非洲最大的三個河流系統。尼罗河長6,853公里,是世界上第一长的河流。2007年雖有來自巴西的學者宣稱亞馬遜河長度更勝一籌,但尚未獲全球地理學界的普遍認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来源,但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它源于非洲中部的大湖地区,其最远的源头位于卢旺达(),向北它流经坦桑尼亚并注入維多利亞湖,再从此湖中溢出注入艾伯特湖,往北流入乌干达和苏丹共和国南部,并于后者处形成大面积沼泽湿地。藍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塔納湖(),从东南流入苏丹。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白尼罗河藍尼罗河相汇,形成尼罗河。 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沙漠。从古代开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罗河而形成和兴旺。除海港和海岸附近的城市外埃及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居民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 在其入海口尼罗河形成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在这里它注入地中海。.

新!!: 埃德富神廟和尼罗河 · 查看更多 »

上下埃及

上下埃及乃埃及在前王朝時期,以孟斐斯為界,位處尼羅河上下游的兩個各自獨立政權。上游南方地區為上埃及,下游北方地區為下埃及。 埃及的統一及由之而來的早王朝時期的開端,發生在前3100年左右。在那時之前,統治著上下埃及分別為兩個不同的政權。但統一對埃及的未來至關重要,因為為了對灌溉工程進行集中管理,為了確保尼羅河全綫航運的暢通,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政府。據傳統說法,完成埃及統一之事業的是一位來自南方上埃及的武士,他叫美尼斯,是第一位把北至尼羅河三角洲的整個埃及都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國王,當了第一名法老,配雙重王冠(象徵上下埃及統一)。在前3100年後的大約400年間,兩個統治王朝相繼支配著一個統一的埃及。.

新!!: 埃德富神廟和上下埃及 · 查看更多 »

伊斯納

伊斯納是埃及的城鎮,由盧克索省負責管轄,位於該國中東部尼羅河西岸,距離樂蜀55公里,面積109.62平方公里,主要經濟活動有旅遊業,2004年人口約165,000。.

新!!: 埃德富神廟和伊斯納 · 查看更多 »

圣书体

圣书文(或称圣书字),原译圣书体,被希腊人用来特指埃及象形文字系统中的碑铭体字体,后来也被用来代指埃及象形文字系统中的所有三种字体的文字。圣书文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种文字体系,属于语素文字,主要由音符(表音),意符(表意)和限定符构成。有三种字体,其中碑铭体被视为正规体也被称为圣书体,又有草体的僧侣体和简化的大众体(或称世俗体)。值得注意的是圣书体的象形主要还是“以形表音”,实质上是在記錄语音,这与东亚指示会意文字“以形表意”的象形不同。.

新!!: 埃德富神廟和圣书体 · 查看更多 »

哈索尔

哈索尔(Hathor),亦稱哈托爾,全称哈索尔·迪特拉(Hathor Ditera),古埃及女神,她是爱神、美神、富裕之神、舞蹈之神、音乐之神。哈索尔关怀苍生,同情死者,同时也是母亲和儿童的保护神。在不同的传说中,她是太阳神拉的女儿,王權守護神荷鲁斯的妻子,或者是拉的妻子。对哈索尔的崇拜最早在前27世纪便已开始,她的形象是奶牛、牛头人身女子或长有牛耳的女人。传说哈索尔女神曾化身为无花果树,并把果实送给地狱的死者。 哈索尔的祭祀中心在丹德拉。希腊人常将哈索尔与阿佛洛狄忒相提并论。 古埃及礦工們亦崇拜哈索爾,認為她是「綠松石之神」。.

新!!: 埃德富神廟和哈索尔 · 查看更多 »

砂岩

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粒含量大于50%。絕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成分有關,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 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例如石英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 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

新!!: 埃德富神廟和砂岩 · 查看更多 »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新!!: 埃德富神廟和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狄奧多西一世

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47年-395年1月17日)又譯為狄奧西亞一世或杜多思一世,也被称作作狄奧多西大帝,是羅馬帝國皇帝(379年-395年),392年起統治整個羅馬帝國。他是晚期古典至中世紀這段過渡時期羅馬帝國的君主,並將基督教定為國教。.

新!!: 埃德富神廟和狄奧多西一世 · 查看更多 »

荷鲁斯

荷鲁斯(Horus,也作Heru-sa-Aset荷鲁—沙—阿赛特、Hrw、Hr以及Hor-Hekenu)是古代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是王权的象征。他的形象是一位隼头人身的神祇。 像许多其他神祇一样,荷鲁斯的性质,以及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一直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可以把荷鲁斯看作是由许多其他与皇权,天空等有关的神祇组成的合并体。而这些神祇大多是太阳神。 Heru-ur(也称作Harmerti哈默迪)是荷鲁斯最早的一个版本,他是一位隼形的造物神。他的眼睛是太阳和月亮。当新月出现时,他就成了一个瞎子,称作Mekhenty-er-irty(意思是“無目者”);而当他的视力恢复时,他又被称作Khenty-irty(意思是“有目者”)。眼盲时的荷鲁斯是非常危险的,他有时会将朋友误认为敌人并发起攻击。他是盖布与努特的孫子,是莱托波-里-斯(Letopolis)的守护神。.

新!!: 埃德富神廟和荷鲁斯 · 查看更多 »

诺姆

诺姆(源自Νομός,意為“行政區”;埃及语:Gau)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时期最早形成的国家形式。其象形文字是一块被很多水渠分为若干片的土地,很像中国《尔雅》中所说“水中可居曰洲”,因此也翻译作“州”。当时在上埃及和下埃及共有40多个诺姆,大多面积不大,从部落或者部落联盟转变而來,組成一种城邦式的国家。 诺姆都有一个处于交通要道上的城市。国王是国家最高的军事首领,又是祭司长和最高法官。诺姆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File:Lower Egypt Nomes 01.png|下埃及的诺姆劃分 File:Upper Egypt Nomes.png|上埃及的诺姆劃分 Category:古埃及 Category:古代行政区划.

新!!: 埃德富神廟和诺姆 · 查看更多 »

赛特

赛特(Set,也作Seth,Setekh等),又名西德,在埃及神话中最初是力量之神,战神,风暴之神,沙漠之神以及外陆之神。他保护沙漠中的商队,但同时又发起沙暴袭击他们。他是盖布与努特的儿子,奈芙蒂斯的丈夫,是九柱神之一。與妻子奈芙蒂斯生了阿努比斯和凱貝特。他的形象与亚什神(撒哈拉沙漠之神)紧密结合。.

新!!: 埃德富神廟和赛特 · 查看更多 »

考古学

考古學(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 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 -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包括器物、建築、與。由於考古學運用許多不同的研究程序,它可被認定為一門科學與一門人文學,Renfrew and Bahn (2004:13)而且在美國,它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Human Challenge (2005)在歐洲則是一門獨立學科。 考古學研究人類歷史,從距今250萬年前東非最早的石器的發展,直到近代。這個學科是最重要的史前史研究學科,在史前時代沒有文字資料可供歷史學家研究,而且這個時代佔了人類整體歷史的99%以上,從舊石器時代直到書寫文字出現之前。考古學具有各種不同的目標,範圍從研究人類演化到文化演化與瞭解文化史。 考古學包括、以及最後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以便更瞭解人類的過去。就宏觀的視野來看,考古學仰賴跨學科分析,學科上的協助來自人類學、歷史學、遺傳學、演化生物學、生物科技、藝術史、古典學、民族學、地理學、Aldenderfer and Maschner (1996) 地質學、Gladfelter (1977)Watters (1992)Watters (2000) 語言學、物理學、資訊科學、化學、統計學、古生態學、古動物學、古生物學、與古植物學。 考古學在19世紀由歐洲的發展出來,從那時開始就成為遍佈世界的學科。從一開始,各種特別型態的考古學就已發展,包括與考古天文學,以及多樣的科學技術以輔助考古學調查。然而今日考古學家面對許多問題,包括面對、盜掘掠奪器物、與反對人類遺留的發掘。.

新!!: 埃德富神廟和考古学 · 查看更多 »

新王國時期

新王國時期是古埃及的一個時期,起於公元前16世紀至前11世紀,涵蓋了第十八王朝、第十九王朝及第二十王朝。 在新王國時期的埃及對外擴張勢力,但人民的精力却為戰事所消耗,文化的進步也因此遲滯了。此時埃及的國都已由孟斐斯移至尼羅河上流的底比斯。最著名的對外擴張的國王是圖特摩斯三世。他組編了一支强而有力的軍隊,自己做了大將,把埃及的版圖向東邊擴張到亞洲的幼發拉底河,向南邊擴張到紅海的南口。.

新!!: 埃德富神廟和新王國時期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十二世

托勒密十二世(吹笛者)(Πτολεμαῖος Νέος Διόνυσος Θεός Φιλοπάτωρ Θεός Φιλάδελφος;),是托勒密埃及國王,第一次在位時間為前80年—前58年,第二次在位時間為前55年—前51年。他是克麗奧佩脫拉七世的父親。 托勒密十二世的正式全稱是托勒密·尼奧斯·戴奧尼索斯·忒奧斯·菲羅帕托·忒奧斯·費拉德爾甫斯,即托勒密·「新酒神·篤愛父親的神·與姊妹戀愛的神」之意。相對於他的全名,古代史書上多使用他的綽號,稱托勒密·奧勒忒斯(Πτολεμαῖος Αὐλητής),即托勒密·「吹笛者」。吹笛者這個稱號是因為托勒密十二世很擅長吹奏笛子,而獲得這個綽號。另外他還有「怯懦者」(Νόθος)這個綽號。現代史學家為托勒密王朝的國王編號,稱他為托勒密十二世。 托勒密十二世的統治十分殘暴,面對強大的羅馬,他不得不卑躬屈膝。前58年人民推翻了他,擁戴他的女兒貝勒尼基四世為女王。然而托勒密十二世在羅馬將軍龐培的軍事支持下又奪回了王位,於前55年殘酷地處死了自己的女兒。在托勒密十二世去世前,他立另一個女兒克麗奧佩脫拉七世為共同執政者。.

新!!: 埃德富神廟和托勒密十二世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三世

托勒密三世(施惠者一世) Πτολεμαίος ο Ευεργέτης(约前276年—前222年),埃及托勒密王朝法老(前246年—公元前222年在位)。他是托勒密二世与阿爾西諾伊一世之子。 托勒密三世执政时期,希腊化埃及的国力达到顶峰。托勒密三世並在第三次叙利亚战争中打败塞琉古王朝,一度占领其首都安条克,並占領小亞細亞沿岸的島嶼,但由于埃及本土可能爆发反对托勒密王朝的叛乱,不得不自叙利亚退兵回国。他在第三次叙利亚战争中的战果是夺取了叙利亚与小亚细亚西南部的海岸地带。 托勒密三世接纳在塞拉西亚战役中失败后逃亡的斯巴达国王克里昂米尼三世在埃及避难,并予以庇护。但他的继承人托勒密四世(笃爱父亲的人)一上台就逮捕了克里昂米尼。.

新!!: 埃德富神廟和托勒密三世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是由马其顿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將軍托勒密一世所開創的一個王朝,托勒密王朝主要統治埃及,是埃及的一個朝代。首都在-zh-cn:亚历山大港;zh-hk:亞歷山大港;zh-tw:亞歷山卓-。第一代君主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將領托勒密一世,最後的君主是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其兒子托勒密十五世·小凱撒。這王朝的諸位君主都被埃及歷史上認爲是法老。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繼任人亞歷山大之同父異母弟腓力三世無能和遺腹子亞歷山大四世年幼。前323年,托勒密被任命為埃及總督。前305年,托勒密自立為埃及王;此後托勒密一裔鞏固了對埃及的統治至羅馬帝國在前30年入主。 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兄妹或姊弟通婚很多。男性後裔常稱托勒密,女性的名稱常有克利奥帕特拉、贝勒尼基和阿尔西诺伊。其中最後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最爲後世所知的。 另外,嚴格來說馬其頓王國還有一個相當短命的托勒密王朝。.

新!!: 埃德富神廟和托勒密王朝 · 查看更多 »

拉美西斯一世

拉美西斯一世又名門帕提拉,原名普拉美斯,生于埃及東北三角洲的阿發里斯城。( Ramesses I,或Ramsses I,?-公元前1294年6月),古埃及第十九王朝创建者(約公元前1295年—約公元前1294在位)。他不是王族,而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霍朗赫布的庭臣。他一直跟随国王霍朗赫布参加战斗,得到霍朗赫布的信赖,他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官,也是尼罗河口的管理人,得到了埃及首席大祭司和阿蒙高僧的头衔,最后在大约公元前1295年霍朗赫布去世时,任命了普拉美斯登上王位,成为了拉美西斯,他在位时改组军队,招募外族雇佣兵,续建底比斯的卡納克神庙。拉美西斯一世加冕后僅僅一年零四個月就去世了,被葬于帝王谷,赫列姆赫布墓的附近。拉美西斯一世在位的時間雖然較短,卻標誌著統治埃及的法老由穩定埃及發展的霍朗赫布轉移至如塞提一世及拉美西斯二世等強權的法老——這兩位法老將埃及的國勢推至頂峰。 拉美西斯一世的木乃伊在19世紀60年代被文物走私販子用7埃鎊(一美元兌換大約6埃鎊)的價格賣到國外。幾經波折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加拉瀑布博物館。1999年,美國的卡洛斯博物館花費200万美元買到這具珍貴的木乃伊。埃及政府隨后要求美國方面立即歸還。經兩國政府密切磋商,美國在2003年決定無償將木乃伊歸還給埃及。.

新!!: 埃德富神廟和拉美西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 或 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 II,)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279年5月31日-约公元前1213年7月或8月在位),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拉美西斯二世進行了一系列的遠征,以恢復埃及對巴勒斯坦的統治。他在敘利亞與同時代的另一強大帝國赫梯發生利益衝突。雙方在前1274年發生一次著名的戰役(卡疊石戰役)。约前1258年,赫梯王国的國王病逝,新任國王哈杜西勒三世繼位,两国缔结和约,成为军事同盟。埃及赫梯和約可說是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國際協定,其埃及文本與赫梯文本均被保存下來,並為近代考古學者所發現。可能是出於對赫梯軍事力量的擔心,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東北尼羅河三角洲新建一座城市為首都,並將其命名為培爾—拉美西斯(意為拉美西斯的家)。 拉美西斯二世也許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根據的記載,他10歲就擔任軍隊首領,年少便輔佐父親,公元前1279年(此日期仍有爭議)就已登基,在位67年。他對龐大土木工程的熱情使埃及各地都留下了他的痕跡:他在阿比多斯和拉美西姆新建許多廟宇;為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增添新結構;興建了以宏偉著稱的阿布辛拜勒神廟。許多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築也被刻上了他的名字。拉美西斯二世擁有一個同樣龐大的家庭。 拉美西斯二世無疑是古埃及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法老之一。然而他統治的時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國家巨大的開銷加快了國力的下降。拉美西斯二世死後,埃及就開始走下坡。 當他以91歲高齡過世時,已成了埃及的代表人物。.

新!!: 埃德富神廟和拉美西斯二世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伊德富神廟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