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坪林虎字碑

指数 坪林虎字碑

坪林虎字碑,是位於臺灣新北市坪林區水德里坪林茶業博物館內,刻有虎字的石碑。.

目录

  1. 18 关系: 劉明燈坪林區坪林茶業博物館左宗棠北台灣北宜公路石牌 (宜蘭)草嶺古道跑馬古道龍應台臺灣臺灣鎮總兵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虎字碑虎字碑 (貢寮)新北市新北市文化資產新北市政府

劉明燈

劉明燈(1838年—1895年),字照遠,號簡青,中國清朝湖南大庸(今張家界永定)人,武官,曾任台灣總兵、甘南提督,長於書法。.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劉明燈

坪林區

坪林區是中華民國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境內多山。 坪林區東北接雙溪區,西南接石碇區、烏來區,東南與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礁溪鄉毗鄰。坪林為北宜公路的中繼站,西距台北市38公里,東距宜蘭市42公里。全區多為山地,北面為伏獅山區,南面為阿玉山區,有北勢溪蜿蜒全境,西流至龜山與南勢溪會合為新店溪,北勢溪流經坪林市街,河谷平原分佈溪流兩岸,海拔約兩百公尺,為坪林區之主要聚落所在,並為水源保護區及觀光勝地。主要經濟農作物為文山包種茶。.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坪林區

坪林茶業博物館

坪林茶業博物館座落於台灣新北市坪林區北勢溪畔,是一座以台灣茶文化為主題,閩南安溪風格的四合院建築。於1997年1月開幕。自2016年7月1日起恢復收費,全票每人80元。 內有坪林虎字碑。 Category:台灣茶文化 category:以茶為主題的博物館 P Category:坪林區 Category:1997年台灣建立.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坪林茶業博物館

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樸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 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將領。一生亲历了討伐太平天國、洋务运动、陕甘回变、新疆之役等重要中國历史事件。然在中法戰爭馬尾海戰後,以欽差大臣之名重整湘軍督辦福建、臺灣海疆防務期間,壯志未酬病逝於福州,享年 73 歲。 宗棠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於舉人,转而遍读群书,留意水利、農業,钻研舆地、兵法。後竟因此成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後在征討阿古柏時,光緒帝破格敕賜進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左宗棠

北台灣

#重定向 北臺灣.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北台灣

北宜公路

北宜公路是一條位於台灣北部,連接台北與宜蘭的公路,全長約58公里,在公路系統上屬於省道台9線的一部分。在宜蘭縣頭城鎮金面山下山之後抵達蘭陽平原,與頭城鎮青雲路(台2庚線)岔路為終點(台9線70K處),途經新北市新店區、石碇區、坪林區與宜蘭縣頭城鎮。 北宜公路於中繼站坪林區與縣道106乙線交會,可轉至台北市木柵一帶、深坑區、石碇區、平溪區,並且可經由坪林交流道與北宜高速公路(北宜高)連結,但因位處翡翠水庫集水區有水源地環境保護的考量,因此經由北宜高進出坪林區的車輛數量,有受到管制。.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北宜公路

石牌 (宜蘭)

石牌,舊名湖底嶺,位於台灣宜蘭縣與新北市的交界處,為北宜公路的最高點,宜蘭縣政府與新北市政府於此處設立石牌縣界公園,此處位於大小金面山的最高點,蘭陽平原與太平洋一覽無遺,稱為“金面大觀”為新蘭陽八景之一。 地名的由來,據說是在1900年北宜公路開通,時任宜蘭廳長的西鄉菊次郎曾於此處刻有“湖底嶺開路碑”,由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題刻篆額“平塹雲開”,紀念當時開路的艱辛過程,因而後人稱此處為石牌。現址立有新北市與宜蘭縣之縣界碑,及北宜公路殉職先靈紀念碑。 Category:宜蘭縣地理 Category:新北市地理.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石牌 (宜蘭)

草嶺古道

草嶺古道,是一條連接台湾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與宜蘭縣頭城鎮大里山區的步道。屬古代淡蘭古道北路一部分,亦為目前僅存的路段之一。 「草嶺」之名得自海拔較高處道旁山嶺芒草生長茂盛,幾乎不存其餘樹種。古道長約8.5公里,途中有雄鎮蠻煙碑、虎字碑等古蹟,於埡口及宜蘭縣部分可遠望龜山島。在失去運輸用途後,古道近年來已成為熱門景點,目前由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負責經營管理。.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草嶺古道

跑馬古道

跑馬古道為淡蘭古道南線,北端出入口為石牌縣界公園,南端出口為宜蘭縣礁溪鄉。為清代先民往返台北、宜蘭間的重要道路,在北宜公路開通後沒落。 民國85年(1996年),12月28日,礁溪鄉公所整修完成,並舉行揭碑儀式。現為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管理。 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跑馬古道

龍應台

龍應台“台”的本字作“臺”,二者通用。詳見條目台。多作龍應台;但也有作龍應臺的情況,如其簽名。(筆名胡美麗龍應台:《美麗的權利》,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家、文學學者,臺灣高雄人龍應台:《傾聽》,刻印文學,祖籍湖南衡山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天下雜誌。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是臺灣臺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和中華民國文化部首任部長,亦曾在美國、德國、臺灣、香港的多所大學任職。 1984年出版處女作《龍應台評小說》,後有雜文、文化批評、小說、散文、紀實文學等多種作品,如《野火集》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言行遍及華人地區如兩岸三地、新加坡,以及德國龍應台:《百年思索》,南海出版公司等地,產生一定影響。龍應台:《野火集:二十週年紀念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為“推動全球意識”,創辦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龍應台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臺灣

臺灣鎮總兵

臺灣鎮,又稱福建臺灣鎮,初設於清朝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為臺灣清朝時期的臺灣清朝統治區最高軍事單位,其主官是臺灣鎮總兵,在官職上屬總兵官銜,官職品等則為正二品。臺灣鎮總兵受臺灣道(建省前)及福建臺灣巡撫(建省後)節制,在臺灣道未加按察使銜以前,是臺灣文武官員中唯一有權力直接上奏給清朝皇帝的官員。.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臺灣鎮總兵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備總部、警總)是中華民國政府曾在臺灣設置的一個公共安全維護機關,隸屬於國防部,為國軍的分支,在戰後便成立。其權責職司戒嚴地區衛戌、保安、後備軍事動員、文化審檢、入出境管制、郵電檢查、電訊監查定位監聽等任務,因任務兼具治安(包括出入境管理)、民防、軍事動員及情治色彩,在戒嚴時期是當時臺灣的八大情治系統之一(法務部調查局、國防部情報局、憲兵司令部調查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國民黨大陸工作會、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安全局)。1992年,警總改制為海岸巡防司令部,成為現今國防部後備指揮部與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之前身。 中華民國在實施緊急狀態或戒嚴的地區設置警備機關,為國軍的一個分支。歷來的警備機關之名稱不一,或稱戒嚴司令部、保安司令部、衛戍司令部等,任務龐雜,但皆「支前安後」。國共內戰時,中華民國政府將全國分為若干綏靖區,設立剿總與警總,依據《戒嚴法》第二條:「戒嚴地域分為二種:一、警戒地域:指戰爭或叛亂發生時受戰爭影響應警戒之地區。二、接戰地域:指作戰時攻守之地域。警戒地域或接戰地域,應於時機必要時,區劃佈告之。」 戒嚴地區之任務由當地部隊(剿匪總司令部、軍政長官公署、綏靖公署等,常以剿總為最高單位)劃分警戒區與接戰區(綏靖區,國府遷台後改稱作戰區),並由警備部隊於警戒區實施軍管,但警備單位之設定並無明確法源,僅依賴軍事命令設立,因此解嚴、終止動員戡亂後,警備總部成為黑機關,後來繼承之「軍管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也成為黑機關,直到海巡三法及相關法令通過後才解決。典型情況下,一個警備司令部下管若干警備區。.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虎字碑

虎字碑可以指:.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虎字碑

虎字碑 (貢寮)

虎字碑,是位於臺灣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草嶺古道埡口上、刻有虎字的石頭。.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虎字碑 (貢寮)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新北市

新北市文化資產

新北市文化資產是位於臺灣新北市的古蹟與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以下的文化資產均收錄在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網站裡。.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新北市文化資產

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是中華民國新北市的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並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新北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行政院。按《新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設有22局、4處、1委員會等27個一級機關(新北市政府所設處與委員會皆為附屬機關、而非內部單位)以及28個區公所(新北市有29區,惟烏來區為山地原住民區,不含屬性為地方自治行政機關的烏來區公所)。 作為地方自治團體之行政機關,新北市政府的歷史沿革,最早可追溯至1920年,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施行臺灣州制時所成立的「臺北州廳」。2010年12月25日,直轄市新北市成立,並新設行政機關「新北市政府」。.

查看 坪林虎字碑和新北市政府

亦称为 虎字碑 (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