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天官大帝
天官大帝,全称“上元一品九炁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亦称为天官、紫微大帝、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是道教中三官大帝之一,天官是由青、黄、白三气凝结而成,掌管诸天帝王、上圣大神。传说“天官赐福”,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天官的诞辰,民间称这一天为上元節,民间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法事,希冀能集福消灾,并有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等习俗。 关于天官大帝的来历,一说为先天金炁所生;一说为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天官之神、中元地官之神、下元水官之神三神,后三神下凡,即為堯、舜、禹三帝;一说为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天官之神以主宰天庭;一说為陈光蕊与龙女之子,后修道成仙,被封为天官大帝总领天仙。民间最普遍认为天官大帝即是尧。因为天官大帝为三官之首,能赐予人间福祉,故民间亦有福星为天官大帝所化的说法。 上元天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 玄都元阳紫微宫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万众。考较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之中。福被万灵。主众生善恶之籍。恩覃三界。致诸仙升降之私。除无妄之灾。解释宿殃。脱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赖。蠢动咸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上元九炁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
查看 地官大帝和天官大帝
中元節
中元節是一個道教節日,又稱地官誕,是指三官大帝的地官大帝(全名: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誕辰,日期為夏曆七月十五。道教在此日素饌普渡,祈請為亡靈赦罪。本來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後來道教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
查看 地官大帝和中元節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東亞文化上在七月十五的傳統節日,本來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後來道教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佛教傳入後又以此日為盂蘭盆節,加上東亞巫覡宗教及民間信仰習合,不少地區在同一日都有各式活動。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些地區改為格里曆7月15日,另一些則改為格里曆8月15日,較接近農曆原來的日子。.
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望,农历七月第十五天。.
查看 地官大帝和七月十五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界(天府)、地界(地府)、水界(水府)三界之神:「天官」、「地官」和「水官」,閩南語俗稱「三界公」,客家話稱為「三界爺」,又稱「三元大帝」,三官大帝掌握了天府、地府、水府間的一切行政事項,是極為崇高的神祇,神格僅次於玉皇上帝,所以民間寺廟常配祀於玉帝殿前,同受敬仰。 閩南人會在廟宇或家宅門口設置香爐,祭祀上天高真,泉州人稱之為「天公爐」(玉帝爐),認為是祭祀玉皇上帝所用;漳州人卻稱之「三界公爐」,因為古時王公、貴族、或者有敕額的寺廟才允許祭天,一般庶民不能祭天,連冬至、新正、玉皇誕、謝平安等祭祀玉帝時都往往呼請三界公做為代表。今日臺灣人已通稱天公爐。.
查看 地官大帝和三官大帝
地官大帝
地官大帝,全称“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亦称为地官、清虚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是道教中三官大帝之一,地官是由元洞混灵之气、结黄之清凝结而成,掌管五岳大帝、五岳诸真人及惜地神仙已得道者。传说“地官赦罪”,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地官的诞辰,民间称这一天为中元節,民间在这一天有祭祖的习俗,并祈求地官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亦是祭祀一切亡灵的日子。 关于地官大帝的来历,一说为先天土炁所生;一说为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天官之神、中元地官之神、下元水官之神三神,后三神下凡,即為堯、舜、禹三帝;一说为灵宝天尊化炁為中元地官之神以主宰地府;一说為陈光蕊与龙女之子,后修道成仙,被封为地官大帝总领地仙。民间最普遍认为地官大帝即是舜。早期地官大帝是掌握五岳、八极、四维的地祇,后随着中元節习俗的兴起,自然神的属性减弱,渐成为减轻亡魂罪业、超度孤魂的地府神。 中元地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 青灵洞阳。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吐纳阴阳。核男女善恶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众生录籍祸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离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万罪。群生父母。存没沾恩。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
查看 地官大帝和地官大帝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最早記載於東晉末年的靈寶經,及另一道教創世之神元始天王。相傳元始天尊與道同體,是宇宙的最高神,在天地開闢之際,向諸神現身說法演說經文,再輾轉下傳凡人。在唐代初期,元始天尊成為道教公認的最高神,其神像廣泛製作,繼後與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合稱「三清」。.
查看 地官大帝和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重定向 靈寶天尊.
查看 地官大帝和灵宝天尊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查看 地官大帝和道教
舜
舜(拼音:shùn),中國漢族上古時代的五帝之一,名重華;生於姚墟,故'''姚'''姓,后居于妫水之边,故妫姓。冀州人,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济)。舜為四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禅让」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號,故後世以舜簡稱之。中庸引述孔子稱舜「德為聖人,尊為天子」。.
查看 地官大帝和舜
陰間
間,又稱幽冥、陰司、陰府,或又稱幽都,是神話和宗教中的概念,指人死後居住的世界。.
查看 地官大帝和陰間
水官大帝
水官大帝,全称“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亦称为水官、洞阴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是道教中三官大帝之一,水官是由风泽之气、晨浩之精凝结而成,掌管水帝暘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诸大神及仙箓簿籍。传说“水官解厄”,农历十月十五日是水官的诞辰,民间称这一天为下元節,并在这一天請神明為運勢不好的人消災解厄。 关于水官大帝的来历,一说为先天水炁所生;一说为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天官之神、中元地官之神、下元水官之神三神,后三神下凡,即為堯、舜、禹三帝;一说为道德天尊化炁為下元水官之神以主宰水域;一说為陈光蕊与龙女之子,后修道成仙,被封为水官大帝总领水仙。民间最普遍认为水官大帝即是禹。民间亦有将水官大帝与水德星君、玄冥等水神混同的情况。 下元水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旸谷洞元。青灵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灾大会。劫数之期。正壹法王。掌长夜死魂鬼神之籍。无为教主。录众生功过罪福之由。上解天灾。度业满之灵。下济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俱泰。力济无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旸谷帝君.
查看 地官大帝和水官大帝
亦称为 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中元地官之神,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