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圣日耳曼大道

指数 圣日耳曼大道

圣日耳曼大道(Boulevard Saint-Germain)是法国巴黎的一条主要街道,位于塞纳河左岸(南岸)。该路呈弧形,东起圣路易岛边缘的Sully桥,西到通向协和广场的协和桥,穿越巴黎第五区、巴黎第六区和巴黎第七区。在圣日耳曼大道的中段,与南北走向的圣米歇尔大道交汇。 圣日耳曼大道最著名的是穿越圣日耳曼德佩区的那一段,也是它得名的那一段。.

21 关系: 协和广场塞纳河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存在主义左岸巴黎第五区巴黎第六区巴拿马运河中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亞曼尼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圣米歇尔大道圣日耳曼德佩修道院圣日耳曼德佩区西蒙·波娃馬塞爾·普魯斯特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让-保罗·萨特資產階級拉丁区

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法文:Place de la Concorde),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一个大广场,面积约8.4万平方米。.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协和广场 · 查看更多 »

塞纳河

塞纳河(Seine)是流经巴黎市中心的法国第二大河,全长780公里,流域面积7.8万平方公里。位于巴黎的塞纳河沿岸地区于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塞纳河 · 查看更多 »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原名奧諾雷·巴爾扎克(Honoré Balzac),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 查看更多 »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獨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尼采和祁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傳非常廣泛,其哲學思想還延續到了6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保羅·萨特和卡缪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突出的命題是: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人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隱隱約約而有敵意的世界中;人們選擇而且無法避免選擇他們的品格、目標和觀點;不選擇就是一種選擇,即是選擇了「不選擇」;世界和我們的處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懼的瞬間。 這些命題曾經影響了文學(例如: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繆)、精神分析學(例如:和羅洛·梅)和神學(例如:保羅·田立克)。.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存在主义 · 查看更多 »

左岸

左岸:面向河水下游时,左边的河岸稱为左岸。.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左岸 · 查看更多 »

巴黎第五区

巴黎第五区(5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它是巴黎最古老的街区,包含了由古罗马人建立的拉丁区的一大部分。 五区位于塞纳河左岸。它北临塞纳河,与四区相接,西临六区,南接十三区和十四区。 根据法国领土法典,五区又名“先贤祠区”,但这个称呼在日常生活中和很少用。.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巴黎第五区 · 查看更多 »

巴黎第六区

巴黎第六区(6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面积2.15平方公里。 巴黎第六区位于市中心区,塞纳河左岸。它北临塞纳河,与巴黎第一区相接,西临巴黎第七区,东邻巴黎第五区,南接巴黎十四区。 巴黎第六区以拥有圣日耳曼德佩教堂(建于6世纪)所在的圣日耳曼德佩区,以及位于卢森堡公园的法国参议院而著称。.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巴黎第六区 · 查看更多 »

巴拿马运河

巴拿馬運河(Canal de Panamá)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長82公里,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運河最寬處達304米,最窄處也有152米,是世界的航運要道。 運河在太平洋一側有兩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有一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的船閘有三層,高達21米,每扇有745噸重,但平衡相當好,只要30千瓦功率的電機即可驅動開合。船室長305米,寬33.5米,船隻在船閘中被提升26米,進入人工築壩攔截查格里河形成的嘎頓湖,通過運河再經過一座單層船閘降到海拔16.5米,進入米拉弗洛湖,最後經過一座雙層船閘降到海平面高度進入太平洋。每座船閘都是成對的,所以可以雙行,船隻在船閘中由軌道牽引機牽引行動。太平洋海面比大西洋海面高24釐米,並且潮汐較高。嘎頓湖中有幾個小島,是野生動物保護區。 1881年,法国人开始建造巴拿马运河,但很快由于工程技术问题和劳工的高死亡率而停工。美国于1904年接手这一工程,并于1914年8月15日建成。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船隻来往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时间,使船隻能够避开遥远而危险的合恩角附近的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 在运河的建造过程中,哥伦比亚、法国和美国先后控制了运河周边的区域。美国之后一直控制着运河和其周边的巴拿马运河区,直到1977年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後,美国才着手将控制权移交给巴拿马。美国和巴拿马共同管理運河一段时期后,最終在1999年將运河完全移交给巴拿马政府,并由其所属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管理至今。 每年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隻数量从1914年的约1,000艘,增长到了2008年的14,702艘,总装载重量约为3.337亿吨。直到2012年,至少815,000艘船隻曾通过过巴拿马运河。船隻通过运河需要花费六至八小时。.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巴拿马运河 · 查看更多 »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中世纪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冯·洪堡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亚历山大·冯·洪堡(德语: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涉猎科目很广,特别是生物学与地质学。 他被誉为现代地理学的金字塔和现代地理学之父。还是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亚历山大·冯·洪堡 · 查看更多 »

亞曼尼

Giorgio Armani S.P.A.,中文常簡稱為'''亞曼尼''',為義大利時裝及高級消費品公司,由知名設計師喬治·亞曼尼於1975年創立。目前集團旗下的產品類別包括男女服裝、配件、手錶、眼鏡、首飾、香水及化妝品、家居用品,甚至包括飯店、餐廳。 在台灣由嘉裕西服於2004年9月取得代理權。 2006年,ARMANI在米兰的总部(乔治阿玛尼有限公司(米兰),瑞士门德里西奥分公司)在中国上海成立了分公司(乔治阿玛尼(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亞曼尼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法语: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是法国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伊勒-维莱讷省的圣马洛市。拿破仑时期曾任驻罗马使馆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及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说《阿拉达》、《勒内》、《基督教真谛》,长篇自传《墓畔回忆录》等,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 查看更多 »

圣米歇尔大道

圣米歇尔大道(Boulevard Saint-Michel)是法国巴黎拉丁区的2条主要街道之一(另一条是圣日耳曼大道)。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林荫大道,北起塞纳河上的圣米歇尔桥和圣米歇尔广场,穿过圣日耳曼大道后继续沿着巴黎大学和卢森堡公园延伸,结束于皇家桥车站前的Camille Jullian广场和气象台大街。这条大道由奥斯曼男爵开辟,平行于圣雅克路,标志巴黎的南北向历史轴线。 该大道也是巴黎第五区与巴黎第六区的边界线。全长1380米,平均宽度为30米。该路得名于圣米歇尔桥。 作为拉丁区的中轴线,圣米歇尔大道是学生活动的温床,不过旅游业也是这条大道的一项主要商业活动,成衣店逐渐赶走了许多小型书店,尤其是在大道的北段,那里有Gibert Joseph 和Gibert Jeune等主要书店、咖啡馆、电影院和成衣店。 大道上的主要建筑有克吕尼博物馆、圣路易中学、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索邦大学区。.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圣米歇尔大道 · 查看更多 »

圣日耳曼德佩修道院

圣日耳曼德佩修道院(Abbaye de Saint-Germain-des-Prés)是法国首都巴黎第六区的一座本笃会修道院,创建于6世纪,法兰克国王希爾德貝爾特一世攻打西班牙的萨拉戈萨时,得到当地主教赠送的圣带,回到巴黎后就兴建了这座教堂来收藏这件圣徒遗物,命名为圣十字和圣文生教堂,当时它还只是巴黎的郊区,塞纳河左岸洪水泛滥的河滩荒地,从西岱岛的王宫可以看见这座坐落在田野间的教堂。558年完成,12月23日献给圣日耳曼,同一天国王去世,于是关闭教堂,改为修道院。在皇家资助下,这里成为法国最富有的教堂之一,并获得管理城墙以外,今圣米歇尔大道以西左岸大部分地区的权限(到1670年)。在11世纪,它设立一个重要的藏经楼,是法国天主教会的学术中心,直到在法国革命期间被废弃。是墨洛温王朝国王的安葬地。 周围的圣日耳曼德佩区得名于教堂。这一区域也是拉丁区的一部分,因为修道院捐赠了一些沿着塞纳河的土地 —Pré aux Clercs(学者田野),以兴建巴黎大学,在那里拉丁语是来自欧洲各地的学生的通用语。 玛格丽特 (瓦卢瓦)也强迫修道院捐出土地,在此修建一座宫殿(今塞纳路2-10号),使这一地区变得时髦起来,直到18世纪初被香榭丽舍大街以北的Saint-Honoré区超过。 哲学家笛卡尔的墓地也在这里。.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圣日耳曼德佩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圣日耳曼德佩区

圣日耳曼德佩区(Saint-Germain-des-Prés)是法国巴黎市第六区内的一个区域,位于圣日耳曼德佩修道院附近一带。 圣日耳曼德佩区拥有许多著名的咖啡馆,例如双叟咖啡馆(Les Deux Magots)和花神咖啡馆(Café de Flore),该区也是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从事存在主义运动的中心。.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圣日耳曼德佩区 · 查看更多 »

西蒙·波娃

西蒙·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Simone Lucie Ernestine Marie Bertrand de Beauvoir,),通常簡稱為西蒙娜·德·波伏娃或西蒙·波娃,是法国作家、知识分子、存在主义哲学家、政治活动家、女权主义者、社会理论家,19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和创始人。虽然她并不认为自己是哲学家,但她在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领域都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小说、议论文、传记等,著名小说有《女客》(L'Invitée)、《名士风流》(Les Mandarins),哲学散文《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是现代女权主义的奠基之作。她和存在主義哲学家-zh-hans:萨特; zh-hant:沙特;-是非传统的伴侣关系。.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西蒙·波娃 · 查看更多 »

馬塞爾·普魯斯特

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法國意識流作家,全名為瓦伦坦·路易·乔治·欧仁·馬塞爾·普魯斯特(Valentin-Louis-Georges-Eugène-Marcel Proust)。他最主要的作品为《追忆似水年华》,该书于1913年至1927年出版。 马赛尔·普鲁斯特出生于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巴黎的一名医学教授),但他从小体弱多病,并且一生都经受着由哮喘引起的严重的呼吸问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出入高雅的沙龙或者遇到一些非常有名的作家和艺术家,并在此期间作为一名艺术的业余爱好者被认可。受益于家庭的财富,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并在1895年就开始创作了一些小说的片段(作者生前并未出版,直到1952年才结集出版,命名为《让·桑德尔〈Jean Santeuil〉》)。1900年,为了追随约翰·拉斯金艺术作品的脚步,他放弃了手头的工作,开始了一段从威尼斯到帕多瓦的旅行。 到1907年时,马赛尔·普鲁斯特开始创作他伟大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全书七卷在1913年至1927年之间完成出版,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作品是在普鲁斯特身后才出版。1922年11月18日,由于支气管炎的发作,普鲁斯特憔悴地死去,随后被葬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并且入葬时有大量的观众缅怀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在后世,普鲁斯特更被视为是一个真正的文学神话。 普鲁斯特富有浪漫气息的作品是在艺术的基础上对感情化的时间和回忆的一次深刻的反思,同时也是对爱与嫉妒的一场深入的体察,在普鲁斯特特有的一种灰色视角(在这种视角下同性恋思维占有重要的位置)之下,他也掺杂了大量对失败和对空虚茫然生活的感伤。《追忆似水年华》也是一部包含两百个角色的着意于描写人性的气势恢宏的喜剧作品。.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馬塞爾·普魯斯特 · 查看更多 »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1790年12月23日—1832年3月4日),一譯尙波里庸,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埃及学家,是第一位识破古埃及象形文字结构并破译罗塞塔石碑的学者,从而成为埃及学的创始人。.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让-弗朗索瓦·商博良 · 查看更多 »

让-保罗·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著名法国哲學家、作家、劇作家、小說家、政治活動家,存在主義哲學大师及二戰後存在主義思潮的領軍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巔峰作品。 1964年,让-保罗·萨特憑著《嘔吐》(或譯作噁心)一書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是他主動回絕該獎項,成為第一位拒絕領獎的諾貝爾獎得主。他是19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伴侶,他们的哲学思想非常相近又各有千秋。.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让-保罗·萨特 · 查看更多 »

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bourgeoisie,直譯布爾喬亞)是根據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學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為资本主义社会所做的階級劃分當中的階級之一。.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資產階級 · 查看更多 »

拉丁区

拉丁区(法語:Quartier latin),处于巴黎五区和六区之间,从聖日耳曼德佩區到卢森堡公园,是巴黎著名的学府区。「拉丁区」这个名字来源于中世纪这里以拉丁语做为教学语言。 拉丁区处在巴黎几个区的交界处,不能算巴黎真正的一个街区。他的中心位于索邦大学(5区)。 这是一片学生与教师频繁往来的地区,因为周围除了索邦大学,法兰西学院 (大学)和圣吉纳维芙图书馆,还遍布着法国最高级别的院校:亨利四世中学、路易大帝高中、圣路易高中、巴黎矿业学院、法国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理工学院旧址、巴黎高等电子学学院等。 六十年代,尤其是1968年的五月风暴,使得拉丁区也成为著名的学生抵抗运动和抗议游行敏感区。.

新!!: 圣日耳曼大道和拉丁区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聖日耳曼大道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