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

指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舊稱藝工總隊、藝宣中心)是中華民國國防部政治作戰局政治作戰總隊心理作戰大隊下的表演部隊。任務是國軍各級部隊大型勞軍晚會、賑災及外島、離島、演訓部隊小型康樂巡迴演出,以及本部及總統府、中央政府及行政院各部會大型專案任務暨全民國防軍民聯歡演出任務,至今已經有60週年的歷史。 過去藝工總隊裡面的成員包括了隊長、副隊長、輔導長以及其他37位士官和士兵,大部分的人都是由志願役軍職人員所組成。2013年11月縮編為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後,編制為40人。除了平常必須排舞,還要拆裝與搬運道具、布景,因此需要很多的時間執行任務,而其餘各組的任務都不同;因此藝工隊可以說是國軍精神戰力的重要指標。.

29 关系: 士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中華民國國軍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空軍中華民國總統府中華民國陸軍中華民國海軍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中華民國憲兵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後備司令部志願役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勞軍空軍防空砲兵指揮部聯合報聯合晚報行政院軍團軍管區司令部臺灣警備總司令部陸軍十軍團陸軍後勤指揮部陸軍八軍團陸軍六軍團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TVBS政治委員

士官

士官,又稱軍士。一般國家的軍隊體制裡,軍人分為軍官、士官及士兵三大體系,各有其任務執掌。大部分士官通常由士兵考試或選拔出來,不一定經過專業軍校教育,負責輔佐軍官、帶兵和前線戰術作為。 士官由低階逐階晉升,通常分為下士、中士、上士,以及士官長(又稱軍士長,由低至高為:三等士官長、二等士官長、一等士官長)等軍銜。編制上多以士官長擔任士官督導長,士官擔任班長,一個班下轄三到伍,每個伍為三人左右。編制的實際運用上,可以用較低軍階的人員擔任高階職務,稱為「佔缺」。如以上士擔任士官督導長。 在員額不足的部隊中,會選拔資深或能力優異的士兵充當-准-下士(以兵代士),是為「伍長」。戰時領導三至五人的步兵作戰隊伍。 日本語與韓國語的「士官」是指「軍官」,又稱「將校」。至於華語的「士官」,在日本稱作「下士官」,包含著軍曹與曹長等,而自衛隊士官階層的隊員則稱作「曹」;韓語則稱作「副士官」(부사관)。.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士官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

#重定向 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國軍是中華民國的國家武裝部隊,由中華民國國防部管轄,是目前臺澎金馬地區主要防衛力量。前身為孫中山與蔣中正等人於1924年6月16日所創立的「國民革命軍」,史稱黃埔建軍;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將國民革命軍編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統領的“全國陸海空軍”,軍隊開始實行軍隊國家化並改為現名。 中華民國國軍主要是由陸軍、海軍、空軍等三大軍種所組成,戰時可納入海巡、 警察等執法機關為輔助戰力。近年實施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並大規模裁軍,由60萬人精簡至21.5萬人;將海軍陸戰隊戍守之東沙島、南沙太平島交予海巡管理。雖然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不是國軍下轄單位,但少部分軍人會被分發或借調到海巡服務。目前常備部隊大約18萬6千人;後備軍人大約300多萬人。 早些時候,中華民國是採用徵兵制,服役役期兩年。而軍官採志願制為主,僅招收少部分義務役男子,國家辦有預官考試,招考大學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軍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少尉軍官階級。士官國家辦有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士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下士士官階級。隨著時代演進,服役役期被縮短。直至今日,志願役與義務役併用制成為全體士官兵所依循的兵役制度,逐漸走向徵兵與募兵雙軌制。.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中華民國國軍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為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負責統轄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除了國防部本部之外,下轄參謀本部、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指揮部、後備指揮部、政治作戰局、主計局、軍備局、軍醫局等軍事機關/機構,以及所屬業務與學術單位。國防部是行政院下的所有部門裡唯一一個有設置副部長跟沒有設置政務次長的部門。.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中華民國國防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空軍

中華民國空軍(Republic of China Air Force,缩写为 ROCAF)是中華民國國軍的空中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下轄空軍作戰指揮部、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空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空軍保修指揮部、空軍軍官學校,各作戰聯隊及基地指揮部等單位,員額約30,000人左右,是東亞地區重要航空部隊之一。 中華民國《國防報告書》之中指出中華民國空軍的任務是:「平時負責臺灣海峽偵巡、維護臺海空域安全,堅實戰備整備及部隊訓練任務,充實戰力完成戰備,主動協助災害防救;戰時全力爭取制空,並協同陸、海軍遂行各類型聯合作戰,以有效發揮空軍作戰之效能,擊滅進犯敵軍,確保國土安全。.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中華民國空軍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府

總統府是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的幕僚機關,專責處理與總統、副總統有關的行政事務;成立於1948年5月20日,其機關法人前身為國民政府。.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中華民國總統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陸軍

中華民國陸軍(The Republic of China Army,缩写为 ROCA)是中華民國國軍的陸上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陸軍司令部,現有3個軍團、4個防衛指揮部、4個地區指揮部、4個裝甲旅、3個機械化步兵旅、3個砲兵指揮部、1個砲兵群、2個航空旅、1個特戰指揮部,约10萬人,是陸海空三軍之中人数最多的。 2011年出版的《中華民國一百年國防報告書》指出中華民國陸軍的任務是:「平時戍守本島、外島各地,以建置基本戰力與整備應變作戰能力為主,執行應急戰備任務,協力維護重要目標安全,並依令支援反恐行動及主動協助地區災害防救;戰時各作戰區(防衛部)及所屬部隊,受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指揮,聯合海軍、空軍地面兵力,遂行聯合作戰,擊滅進犯敵軍,確保國土安全。.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中華民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海軍(The Republic of China Navy,縮寫為ROCN)是中華民國國軍的海上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海軍司令部,轄下有海軍艦隊指揮部、海軍陸戰隊指揮部、海軍教郁暨準則發展指揮部、海軍保修指揮部、海軍軍官學校等單位,共有3萬8千餘人,包含海軍陸戰隊9,000人。主要武器裝備是以主作戰艦、輔戰艦艇、潛艦、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隊等核心戰力為主,以建立現代化海軍,並且以「高效質精、快速部署、遠距打擊」之海軍戰力作為目標,包括反封鎖能力、保存戰力等等。 《國防報告書》指出中華民國海軍的任務是:「平時臺灣海峽偵巡,確保海域安全,主動協助地方災害防救;戰時聯合友軍遂行反制與阻敵對我之海上封鎖或武力進犯,並擊滅進犯敵軍,以維護臺海對外航運暢通,確保國家安全。」 海軍艦艇兵的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海軍左營基地,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省屏東縣內埔鄉的龍泉營區。.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中華民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是中華民國國軍的兩棲武裝部隊,負責兩棲作戰、登陸作戰、反登陸作戰、奪島作戰、臺灣本島、外島、離島守備、軍事設施防衛等任務,並有海軍陸戰隊學校培養陸戰隊幹部,在戰爭時也有快速反應及戰力保存的功能,目前員額約9000人。轄下編制有陸戰特勤隊專職南臺灣反劫船、反恐等任務,隊內成員多來自海軍陸戰隊志願役官、士、兵。.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憲兵

中華民國憲兵為中華民國國軍中具有軍法、司法警察權的執法部隊,軍種屬陸軍。因具有執法權,並擁有獨立的指揮、人事及後勤補給系統,故不隸屬於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其地位類似於古代之禁衛軍,主要任務之一是保護中華民國總統。管轄機關原為直屬中華民國國防部憲兵司令部;之後憲兵司令部改編為直屬國防部的憲兵指揮部。.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中華民國憲兵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全称获得两次红旗勋章的俄军亚·瓦·亚历山德罗夫学院歌舞团(Дважды 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ый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ансамбль песни и пляс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армии имени А. 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а),是成立于1928年的俄罗斯军队歌舞艺术团体,前身为苏联红军歌舞团。.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 · 查看更多 »

後備司令部

#重定向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後備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志願役

志愿兵役制或称志願役(又稱為募兵制)是指符合條件之人民志願投入軍隊,以軍人作為職業。人民自願加入軍隊的原因眾多,可以是基於愛國、宗教意識或興趣,如義勇兵;或是純粹為報酬而參軍,例如傭兵。.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志願役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為中華民國國防部的政治作戰最高專責單位,負責中華民國國軍政治作戰工作之策劃與督導。.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 查看更多 »

勞軍

勞軍是指慰勞軍隊以提高士氣的活動。一般指藝人表演娛樂官兵的活動,也有的勞軍型態是給予軍人食品、物資,供軍人享用。今日各國政府常會提供軍人消費優惠或免費,也可以算是一種勞軍型態。.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勞軍 · 查看更多 »

空軍防空砲兵指揮部

軍防空砲兵指揮部,簡稱防空部,是中華民國空軍的防空砲兵部隊,隸屬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主要任務為擔任空軍基地、雷達站等重要目標之防護,下轄1個作戰管制中心、2個防空砲兵群、1個綜合保修廠、4個三五砲營、2個車載劍一飛彈營。已於2017年9月1日與空軍防空飛彈指揮部合併升格為「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空軍防空砲兵指揮部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聯合晚報

《聯合晚報》(簡稱聯晚、英語譯名:United Evening News)是臺灣一份綜合性中文晚報,隸屬於聯合報系,由王惕吾所創辦。 創刊於1988年2月22日,是台灣解除報禁後最先創辦的報紙,也是臺灣第一家採用橫式編排的中文報紙。 在2005年《中時晚報》停刊後,成為台灣唯一仍在發行的晚報。 至2017年5月30日止,已發行10685號,現任總編輯為范凌嘉。.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聯合晚報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軍團

軍團由若干个军组成的军事建制单位,隶属于集团军或方面军。指挥官为军团长。.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軍團 · 查看更多 »

軍管區司令部

軍管區司令部,簡稱軍管部,曾經與海岸巡防司令部合稱「軍管區暨海岸巡防司令部」。是中華民國國防部的一個部門,主要任務為策劃執行後備軍事動員、管理、服務、民防工作,建立後備軍人潛力,為今日國防部後備指揮部之前身。.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軍管區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備總部、警總)是中華民國政府曾在臺灣設置的一個公共安全維護機關,隸屬於國防部,為國軍的分支,在戰後便成立。其權責職司戒嚴地區衛戌、保安、後備軍事動員、文化審檢、入出境管制、郵電檢查、電訊監查定位監聽等任務,因任務兼具治安(包括出入境管理)、民防、軍事動員及情治色彩,在戒嚴時期是當時臺灣的八大情治系統之一(法務部調查局、國防部情報局、憲兵司令部調查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國民黨大陸工作會、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安全局)。1992年,警總改制為海岸巡防司令部,成為現今國防部後備指揮部與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之前身。 中華民國在實施緊急狀態或戒嚴的地區設置警備機關,為國軍的一個分支。歷來的警備機關之名稱不一,或稱戒嚴司令部、保安司令部、衛戍司令部等,任務龐雜,但皆「支前安後」。國共內戰時,中華民國政府將全國分為若干綏靖區,設立剿總與警總,依據《戒嚴法》第二條:「戒嚴地域分為二種:一、警戒地域:指戰爭或叛亂發生時受戰爭影響應警戒之地區。二、接戰地域:指作戰時攻守之地域。警戒地域或接戰地域,應於時機必要時,區劃佈告之。」 戒嚴地區之任務由當地部隊(剿匪總司令部、軍政長官公署、綏靖公署等,常以剿總為最高單位)劃分警戒區與接戰區(綏靖區,國府遷台後改稱作戰區),並由警備部隊於警戒區實施軍管,但警備單位之設定並無明確法源,僅依賴軍事命令設立,因此解嚴、終止動員戡亂後,警備總部成為黑機關,後來繼承之「軍管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也成為黑機關,直到海巡三法及相關法令通過後才解決。典型情況下,一個警備司令部下管若干警備區。.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陸軍十軍團

#重定向 陸軍第十軍團指揮部.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陸軍十軍團 · 查看更多 »

陸軍後勤指揮部

軍後勤指揮部(Army Logistics Command,隊名:「麒麟部隊」,簡稱:「陸勤部」)隸屬中華民國國防部陸軍司令部,負責中華民國國軍陸海空三軍通用裝備之後勤支援任務。.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陸軍後勤指揮部 · 查看更多 »

陸軍八軍團

#重定向 陸軍第八軍團指揮部.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陸軍八軍團 · 查看更多 »

陸軍六軍團

#重定向 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陸軍六軍團 · 查看更多 »

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

軍金門防衛指揮部(英語:Kinmen Defense Command),隊名「太武部隊」(原「擎天部隊」,與陸軍北高地區指揮部同名),簡稱:「金防部」,全盛時期總兵力約13萬人以上,1997年精實案後至今僅剩約五千人,成立迄今擔負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第一線防衛任務。原稱「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2006年3月因應《國防組織法》,更銜為「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迄今,前身為陸軍第十二兵團.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 · 查看更多 »

TVBS

TVBS,公司正式名稱為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有線電視頻道經營者之一,為台灣首家衛星電視台。1993年9月28日開播,結束了以往「老三台」於1962年至1992年間獨佔台灣電視廣播之壟斷局面。同時擁有5個電視頻道,分別為TVBS新聞台、TVBS歡樂台、TVBS、TVBS-Asia(海外)、TVBS精采台(MOD)。 目前TVBS全頻道以HD高畫質製播,並率先將4K設備應用於戲劇拍攝與大型晚會轉播。.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TVBS · 查看更多 »

政治委員

政治委員,簡稱政委,在部分國家,尤其是社會主義国家由於以「黨指揮槍」為治軍綱領,通常在營、團、旅、師、獨立支隊及相當機關設立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主要負責處理執政黨(共產黨)的主要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職位,目的是確保軍隊接受共產黨的領導。 政治委員與同級的司令員或指揮員同為同級首長,實行的是雙首長制(如同中國一級行政區的首長與黨委書記)。所以,政治委員與军事指揮員或司令員擁有相同的權力,政治委員與指揮員等互相制衡。政治委員是共產黨在軍隊的代表。 历史上,政委(commissaire politique)首先出现在法国大革命,以帮助它对抗反革命思想和行为,确保共和党人(the Republican)的胜利。.

新!!: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和政治委員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國防部康樂總隊藝工隊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