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見町 (長崎縣)

指数 國見町 (長崎縣)

國見町()是位于長崎縣島原半島的一町。.

12 关系: 千千石町南串山町吾妻町 (長崎縣)小濱町島原半島島原市瑞穗町 (長崎縣)町村制长崎县雲仙市愛野町

千千石町

千千石町()是位于長崎縣島原半島的一町,屬南高来郡。 2005年10月11日,與周邊6町合併(新設合併)為雲仙市。.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千千石町 · 查看更多 »

南串山町

南串山町()是位于長崎縣島原半島的一町。屬南高來郡。2005年10月11日,南串山町與周邊6町合并為雲仙市。.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南串山町 · 查看更多 »

吾妻町 (長崎縣)

吾妻町()是位于長崎縣島原半島的一町,屬南高来郡。2005年10月11日,與周邊6町合併(新設合併)為雲仙市。雲仙市公所本廳設置于旧吾妻町役場。.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吾妻町 (長崎縣) · 查看更多 »

小濱町

小濱町()是位于長崎縣島原半島的一町。屬南高來郡。町域內擁有溫泉,觀光產業發達。2005年10月11日,小濱町與周邊6町合并為雲仙市。.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小濱町 · 查看更多 »

島原半島

島原半島(しまばらはんとう)為日本九州岛中西部,由北向南呈>字状的一個半島。北岸為有明海,半島的根部處的有明海部份則被稱為諫早灣。東岸至東南岸為有明海的開口部島原灣,與熊本市、宇土半島、天草上島對峙。南端被稱為瀬詰崎。西岸面對橘湾,與長崎半島對峙。半島中心部被稱為雲仙。部份半島為雲仙天草國立公園。.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島原半島 · 查看更多 »

島原市

島原市()為日本長崎縣東南部島原半島上的城市,為島原半島的主要都市。.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島原市 · 查看更多 »

瑞穗町 (長崎縣)

穗町()是位于長崎縣島原半島的一町,屬南高来郡。2005年10月11日,與周邊6町合併(新設合併)為雲仙市。.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瑞穗町 (長崎縣) · 查看更多 »

意為田界、田間小路、田地,在中國亦用於地名,如湖南省衡阳县三湖镇,即出自当地存在上湖町、中湖町和下湖町,当地人又合称“三湖町”。《南史·列傳·侯景傳》有載「先是江陵謠言:『苦竹町,市南有好井。荊州軍,殺侯景。』及景首至,元帝付諮議參軍李季長宅,宅東即苦竹町也。」其中的「苦竹町」即地名之例。古代又将其作为地积单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禮記註疏》有「偃豬之地,九夫為規,四規而當一井;原防之地,九夫為町,三町而當一井。.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町 · 查看更多 »

町村制

村制(、明治44年4月7日法律第69号)是大日本帝國憲法下地方自治中市制的一項基本法律,已廢止。.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町村制 · 查看更多 »

长崎县

长崎县()是日本九州地方西北部的县,縣廳所在地是長崎市。長崎縣的管轄範圍包括九州本島的部分和九州西北部海域的对马岛、壹岐岛和五島列島等離島。「長崎」這一地名來自於「長岬」之意(「崎」和「岬」在日語中發音相同)和古代在這裡居住的。長崎縣唯一的陸上鄰縣是佐賀縣,在令制國時代兩縣都屬於肥前國。長崎縣的海岸線地形極為複雜。雖然長崎縣的面積只排名日本第37位,但是海岸線長度卻達4,195公里,佔日本海岸線總長度的12%,高居日本所有一級行政區首位。在日本鎖國時期,長崎是日本唯一獲得幕府承認的與西洋進行貿易的窗口,因此長崎縣的天主教信徒比例較高,天主教會在長崎單獨設有天主教長崎總教區。靠近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的地理位置使得長崎也受到東亞大陸文化的影響較強。長崎新地中華街是日本三大中華街之一。對馬則是江戶時代時獲得幕府承認的和李氏朝鮮進行貿易的據點。長崎縣地形多山,人口多集中在沿海的狹小平地,加上多離島這一特點,使得海運和空運在長崎縣交通中有重要地位。長崎縣的佐世保市在二戰之前是日本海軍四大鎮守府之一的佐世保鎮守府所在地,現在也是重要的軍港。.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长崎县 · 查看更多 »

雲仙市

雲仙市()是位于日本長崎縣島原半島東南部的城市,於2005年10月11日由南高來郡國見町、瑞穗町、吾妻町、愛野町、千千石町、小濱町、南串山町合併而成。 轄區內的三大著名地點是神代小路、千千石海岸、雲仙岳。 江戶時代畫家釧雲泉是出身自本地。.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雲仙市 · 查看更多 »

愛野町

愛野町()是位于長崎縣 島原半島的一町,屬南高来郡。2005年10月11日,與周邊6町合併(新設合併)為雲仙市。.

新!!: 國見町 (長崎縣)和愛野町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