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

指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

《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是一套1956年的美國歌舞片,由二十世紀福斯出版,華特·朗執導,狄波拉·嘉及尤·伯連納等主演。電影以理察·羅傑斯及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的同名音樂劇為藍本(音樂劇則改編自瑪格麗特·蘭登的傳記《安娜與暹邏王》,而此書就根據安娜·李奧諾文斯的自傳《安娜與國王:曼谷皇宮六年回憶錄》而寫),描述安娜被邀到暹邏曼谷王朝國王拉玛四世的王室教導其子女的同時,她和拉玛四世的互動。 此片大受歡迎,提名9個奧斯卡金像獎,更獲5個。.

27 关系: 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安娜·李奧諾文斯尤·伯連納二十世紀福斯國王與我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理察·羅傑斯 (作曲家)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瑪格麗特·蘭登狄波拉·嘉麗塔·莫瑞諾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電影歌舞片泰国拉玛五世拉玛四世曼谷王朝

奥斯卡金像奖

学院奖(Academy Award),全名學院功績獎(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稱奧斯卡金像獎、金獎、奥斯卡奖或奧斯卡(The Oscars;2013年2月20日起成為正式名稱),是每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励過去一年間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獎勵活動,不仅是美国电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亦是目前最受世界矚目的電影獎之一。目前設有20多个不同的奖项,囊括了各种电影类型。身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演藝獎勵活動,其在美國演藝業界的地位与针对流行音乐的格莱美奖、针对电视的艾美奖、针对舞台劇的東尼獎相当,而这些奖也都是以奧斯卡金像獎为榜样而創建的。 奧斯卡金像獎自1929年设立以来每年都在加州洛杉矶举行颁奖典礼。第1屆于1929年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酒店举行,奖励的是1927-1928年间的电影成就。自2002年第75届开始,洛杉矶好莱坞的柯達剧院(Kodak Theatre,2012年5月起更名為杜比劇院(Dolby Theatre))成为颁奖典礼永久举行地。由於出席颁奖典礼須得到邀请,并没有向公众发行觀禮之门票,僅有提名者相關人士和其近親能進入會場参加,因此該獎本身即是一種电影界的身份象征。做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其每年的颁奖典礼都会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进行電視直播。.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奥斯卡金像奖 · 查看更多 »

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Score)又译原创配乐奖,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对优秀的电影配乐颁发给其作者的奖励。此奖项最初设立于1934年,并且是学院奖历史上变动最多的奖项。曾按不同类型片分开颁奖(如音乐剧类和正剧/喜剧类分开,或正剧类和喜剧/音乐剧类分开),也曾按不同创作来源分开颁奖(原创配乐与改编配乐分开),还曾按曲目有无人声演唱分开颁奖(歌曲类音乐和背景配乐分开,但歌曲类又与原创歌曲奖保持区别)等等。.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 查看更多 »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Actress)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一个年度奖项,旨在奖励在电影中有杰出表现的女性主演演员。奖项于1929年的第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首度颁发,获奖者是主演《第七天堂》、《马路天使》和《日出》的珍妮·盖诺。目前,奖项提名人选由学院演员分部成员通过可转移单票制选出,获奖者则由学院全部投票成员通过多数制决定。 第1到3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期间,所有提名人都可以因相应年度的多部作品获得同一项提名,这其中最多的达到3部,片名均会列在提名人选的姓名之后。不过,在1930年举行的第3届颁奖典礼上,获奖者虽然是因两部电影获得提名,但最终的获奖作品只列出了一部。次年,这套既不实用、又容易造成混乱的制度被新的制度取代,这一新制度也沿用至今,每位男演员均是因单独一部电影中的表演获提名,但仍然可以凭借多部电影获得多项提名。从1937年举行的第9届颁奖典礼开始,这一奖项正式固定为每年提名5位人选。 截至2016年,共有74位女演员获得过这一奖项。凯瑟琳·赫本曾4次胜出,是获奖次数最多的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提名次数最多,达17次(其中有两次获奖)。奖项的最近一位胜出者则是因《三块广告牌》获奖的法蘭西絲·麥朵曼。.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 查看更多 »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Directing),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通过业内人士投票,颁给每年得票最高的导演,奥斯卡金像奖之一。 每一年度第一部影片為得獎影片,其後為其他被提名者。每一项显示年份、届数、姓名、获奖影片。年份指电影上映年份。如1967年即意为1968年颁发的1967年度的最佳导演奖。.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 查看更多 »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Picture),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通过业内人士投票,颁给每年得票最高的电影,奥斯卡金像奖之一。此奖项起初被称为最佳作品奖(Best Production)。 奧斯卡第一屆時(1927-28年,於1929年頒發),「最佳影片獎」頒發了兩座,一座最佳作品獎(Best Production)頒給了史詩片《鐵翼雄風》,另一座傑出藝術作品獎(Unique and Artistic Production)則頒給了藝術片《日出》。這兩座獎都是授予當年度最傑出的影片,其表現手法兩異但同樣為優秀的電影。而事實上,評審和片廠老闆們卻以他們的影響力來改變了影片的獲獎。米高梅老闆Louis B. Mayer就因不喜歡自己公司的金·維多所拍的《群眾》的寫實手法,而無奈地將獎項頒給了《日出》。隔年,奧斯卡又改回單一的「最佳作品獎」,而《鐵翼雄風》總被誤作是頭一年度唯一的最佳影片(至1931年改稱為最佳影片)。 經過多年的發展,於1944年起,奧斯卡將最佳影片獎的提名數限制在五部,2010年起又将提名影片数扩大到10部。 有人認為,非英語系的電影只會入圍最佳外語片,也就是說,只有相當少數的非英語電影,能夠因為其藝術價值,而獲入圍最佳外語片以外的其他獎項。因此,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幾乎可稱作是「奧斯卡最佳『英語』片獎」。時至2012年止,僅有九部非英語電影獲得最佳影片獎的提名,分別是1938年的《大幻影》、1969年的《焦點新聞》、1972年的《大移民》、1973年的《哭泣與耳語》、1995年的《-zh-hans: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 zh-hant:郵差;-》、1998年的《-zh-hans:美丽人生;zh-hk:一個快樂的傳說;zh-tw:美麗人生;-》、2000年的《臥虎藏龍》、2006年的《-zh-hans:来自硫磺岛的信;zh-hk:琉璜島戰書;zh-tw:來自硫磺島的信;-》和2012年的《爱》。 本页所示,当年第一部电影为得奖影片,之后为提名影片。除有國旗標誌注明外,語言皆為英語,出品國不另標示。显示的年份为电影摄制年份,如1967年即意为1968年颁发的奥斯卡给1967年摄制的电影.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 查看更多 »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一个年度奖项,旨在奖项在电影中有杰出表现的男性主演演员。奖项于1929年的第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首度颁发,获奖者是主演《最后命令》和《众生之路》(The Way of All Flesh)的爱米尔·强宁斯。目前,奖项提名人选由学院演员分部成员通过可转移单票制选出,获奖者则由学院全部投票成员通过多数制决定。 第1到3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期间,所有提名人都可以因相应年度的多部作品获得同一项提名,这其中最多的达到3部,片名均将列在提名人选的姓名之后。不过,在1930年举行的第3届颁奖典礼上,获奖者虽然是因两部电影获得提名,但最终的获奖作品只列出了一部。次年,这套既不实用、又容易造成混乱的制度被新的制度取代,这一新制度也沿用至今,每位男演员均是因单独一部电影中的表演获提名,但仍然可以凭借多部电影获得多项提名。从1937年举行的第9届颁奖典礼开始,这一奖项正式固定为每年提名5位人选。 截至2017年,一共有80位男演员获得了这一奖项。丹尼尔·戴-刘易斯是唯一3次获奖的男演员。史宾塞·屈赛和劳伦斯·奥利维尔提名次数最多,达到9次。最近的一位获奖者则是因《最黑暗的時刻》获奖的蓋瑞·歐德曼。.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 查看更多 »

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

奥斯卡最佳製作設計獎(Academy Award for Best Production Design)是奥斯卡金像奖的其中一个奖项,每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颁发给该年度杰出的电影艺术指导和布景师(道具)。.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 · 查看更多 »

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学院奖最佳服装设计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Costume Design)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一个专门针对电影中优秀服装设计成就的年度奖项。这一奖项首次颁发是在1949年初举办,针对1948年电影进行奖励的第21届学院奖颁奖典礼上。 起初时,服装设计奖也与当时的摄影、艺术指导两个奖一样,是按黑白片和彩色片分开颁奖的。但到了1958年3月26日举行的第30届学院奖颁奖典礼上,这三个奖项都统一为一个奖。不过这一做法仅持续了两届,到了第32届学院奖颁奖典礼又一次分开成了两个奖并一直保持至第39届时为止。从第40届开始,三个奖项再也没有按黑白片和彩色片为开颁奖过。有意思的是,自第40届学院奖开始至今,服装设计奖仅有两次颁给了时代背景为当代的电影,其余获奖影片均为历史题材(古装片)。.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 查看更多 »

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

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美国著名音乐人、歌词作家、音乐剧制片人、导演,曾同理察·羅傑斯合作,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汉默斯坦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美国圣公会家庭,其祖父是著名美籍犹太人作曲家奥斯卡·汉默斯坦一世。汉默斯坦1912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17年自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退学,以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 1921年,汉默斯坦作词的首部音乐剧《Always You》在百老汇上演,其后他继续与制片人Otto Harbach和作曲家Jerome Kern合作多年,推出了多部音乐剧。 1943年,汉默斯坦开始与理查德·罗杰斯的合作,这将两人均带往事业巅峰,他们合作的代表作包括《南太平洋》、《国王与我》、《音乐之声》等等。 1960年,在《音乐之声》首演后不久,汉默斯坦因胃癌去世,《雪绒花》一曲成为其遗作。.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 · 查看更多 »

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奧斯卡最佳攝影獎(Academy Award for Best Cinematography)於1928年設立至今,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通過業內人士投票,頒給每年得票最高的攝影,奧斯卡金像獎之一。.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 查看更多 »

安娜·李奧諾文斯

安娜·李奧諾文斯(Anna Harriette Leonowens,),英国旅行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英属印度。 1862年時應暹羅王室邀請,由新加坡前往暹羅擔任拉瑪四世的家庭教師直到1867年她搬至加拿大為止,後來她將此經歷寫成回憶錄《安娜與國王:曼谷皇宮六年回憶錄》(The English governess at the Siamese court:recollections of six years in the royal palace at Bangkok),描述泰國王室生活。.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安娜·李奧諾文斯 · 查看更多 »

尤·伯連納

尤尔·伯连纳(Yul Brynner,),俄国裔美国戲劇與電影演員 ,奧斯卡金像獎得主。他演出過許多美國電影與戲劇作品,並以演出羅傑斯與漢默斯坦(Rodgers & Hammerstein)創作的音樂劇《國王與我》裡的暹羅王拉瑪四世,以及《十誡》裡的拉美西斯二世而著名。.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尤·伯連納 · 查看更多 »

二十世紀福斯

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通稱20th Century Fox;前稱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是美國最主要的電影、电视节目发行和制作公司之一,總部座落在美國加州洛杉磯比佛利山莊西側的世纪城。曾是新聞集團的一个子公司,現屬於21世紀福斯的福斯娛樂集團旗下。.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二十世紀福斯 · 查看更多 »

國王與我

《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是一部美國戲劇作品,其改編自瑪格麗特·蘭登(Margaret Landon)的小說《安娜與暹邏王》(Anna and the King of Siam),最早以音樂劇的型態出現,之後改編成同名電影。至今已成為著名的戲劇作品之一。 故事從英國女教師安娜(Anna Leonowens)應邀前往暹邏擔任暹邏王的家庭教師開始,直到暹邏王駕崩,太子朱拉隆功於父王病榻旁即位為止。.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國王與我 · 查看更多 »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重定向 英國電影分級委員會.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 查看更多 »

理察·羅傑斯 (作曲家)

察·查理斯·羅傑斯 (Richard Charles Rodgers,),是美國著名的流行音樂及音樂劇作曲家。他與作詞家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一同合作一系列的音樂劇最為人所認識:包括《南太平洋》、《國王與我》、《音乐之声》、《奧克拉荷馬》等,不少都是大眾耳熟能詳的作品,時至今日,部份音樂劇仍在世界各地的劇場上不斷上演中。在漢默斯坦二世前,他又曾跟勞倫茲·哈特合作創作過另一批的音樂劇,但他們兩人合作的作品,相比之下名氣顯然不及與漢默斯坦二世的作品。 另外,羅傑斯亦創作大量電影及電視的配樂。他一生中獲得過各類獎項:包括艾美獎、格林美獎、奧斯卡獎、東尼獎、普立茲獎等,他既是首位完成演藝圈大滿貫(EGOT,即先後獲得前面4項殊榮)的音樂家,亦是能在現今美國最主要的音樂頒獎禮中皆曾獲取獎項的音樂人(能同樣獲得如此殊榮的,只有作曲家兼指揮馬文·哈姆利奇)。.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理察·羅傑斯 (作曲家) · 查看更多 »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

29届奥斯卡金像奖时新增了独立的最佳外语片奖,而不是将外语片继续提名于特别成就奖或是最佳影片(例如1938年时)。最佳外语片奖的首部获奖影片是费德里柯·费里尼执导、由安东尼·奎恩主演的《大路》,该片同时获得了本届最佳原创剧本奖的提名。该电影的成功也激发了其余外国电影参选奥斯卡奖。费里尼的另一部电影《》在第二年由获得了最佳外语片奖。 这届奥斯卡奖也是第一年所有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电影均为彩色电影。 所有获得重要奖项的电影均为史诗性电影:执导的《环游世界八十天》、《國王與我》、《真假公主》、《巨人传》、塞西尔·德米尔执导的《十诫》(该年最高票房)、执导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威廉·惠勒执导的《四海一家》。 接下来的几年继续延续了这种大制作获得奖项的风潮:《桂河大桥》、《金粉世界》和《宾虚》均获得了最佳影片奖。 詹姆斯·狄恩成为唯一一个死后连续两次获得表演奖提名的演员。 导演约翰·福特的经典西部电影《搜索者》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电影”之一,但没有获得一个提名。 这是在设立最佳男女配角奖后的第二年,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颁发给了不同的电影,下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时。.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查看更多 »

瑪格麗特·蘭登

瑪格麗特·蘭登(Margaret Landon,1903年9月7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索墨斯,1993年12月4日逝世于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是一位美国作家,她的成名作是1944年发表的关于安娜·李奧諾文斯的传记性小说《安娜與暹邏王》。 瑪格麗特·蘭登的原名为Margaret Dorothea Mortenson,她的父母有三个女儿,是虔诚的衛理宗信徒。她出生后她的父母移居埃文斯顿,她在那里上中学。1925年她在惠顿的韦顿学院毕业。她教了一年书,然后与肯尼斯·蘭登结婚,两人是在惠顿结识的。1927年两人作为長老教會传教士赴泰国。 瑪格麗特·蘭登在泰国期间生了三个孩子,负责管理思琅的传教学校,此外她还阅读了大量关于泰国的书籍。由此她结识了李奧諾文斯。1937年他们全家返回美国时她开始写作。1942年她的丈夫在美国国务院获得东南亚顾问的职务,他们移居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她关于李奧諾文斯立刻就成为畅销书。1949年她又发表了一部基于她自己的经验的小说,但是远没有第一部那么成功。 Landon, Margaret Landon, Margaret Landon, Margaret.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瑪格麗特·蘭登 · 查看更多 »

狄波拉·嘉

--,CBE(Deborah Jane Kerr,)原名黛博拉·简·特里默(Deborah Jane Trimmer),是一位生于苏格兰并拥有国际性声誉的电影、舞台和电视演员。她曾因在芝加哥舞台剧《》中扮演劳拉·雷诺兹(Laura Reynolds)一角获萨拉·西登斯奖(Sarah Siddons Award),这个角色源于她在百老汇的演出。她还曾因《國王與我》获金球奖,并先后三次获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演员奖。此外,她还获得过奥斯卡荣誉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和戛纳电影节奖项。 蔻尔曾先后六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但从未获奖。1994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向她颁发荣誉奖,称她是位“有着无可挑剔优雅和美丽的艺术家”,是“从影以来始终追求完美、自律和高雅的敬业演员”。她出演的电影包括《国王与我》、《金玉盟》、《-zh-hans:紅粉忠魂未了情;zh-hk:紅粉忠魂未了情;zh-tw:亂世忠魂;-》、《》、《》、《》、《》、《百战将军》和《》。.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狄波拉·嘉 · 查看更多 »

麗塔·莫瑞諾

麗塔·莫瑞諾(Rita Moreno,),波多黎各演員,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麗塔·莫瑞諾 · 查看更多 »

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

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Musical or Comedy,2005年以前舊稱「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Musical or Comedy」)是金球獎轄下的重要獎項,1951年首度和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戲劇類區分、成為獨立獎項,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HFPA)頒發。.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 · 查看更多 »

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電影

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電影(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Motion Picture – Musical or Comedy)是金球獎轄下的重要獎項,1951年以「最佳電影」為名成立,後來和最佳戲劇類電影各自獨立為單項獎項。 以下列出自1951年設獎以來的歷年獲獎電影,以及該電影的導演和監製。.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電影 · 查看更多 »

歌舞片

歌舞片(Musical film)是種以歌唱與舞蹈貫串劇情的電影類型。說起歌舞片的創始與發展,應該要從1920年代末期有聲電影被發明出來之後開始。.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歌舞片 · 查看更多 »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泰国 · 查看更多 »

拉玛五世

拉玛五世(;),名朱拉隆功(),对中国外交时自称郑隆,是泰国曼谷王朝第五代君主(1868年10月1日至1910年10月23日在位)。他被普遍认为是泰國歷史上最有權力和伟大的君主、现代泰国的缔造者,后世尊称朱拉隆功大帝。.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拉玛五世 · 查看更多 »

拉玛四世

拉玛四世(,),名帕喃格劳昭约华(),亦简称为蒙固(;又译孟固、蒙庫特),是暹罗曼谷王朝国王,1851年至1868年在位。向清朝進貢时自稱鄭明。 拉玛四世是拉玛二世的儿子,母親是一名陳姓華裔商人的女兒。他在12岁时即被父亲委任为武装力量总司令,14岁时出家做见习和尚7个月,本来应该是王位第一继承人,但他20岁时正式出家为僧,刚过两个星期父亲即去世,他的异母兄弟喃格劳被贵族们推举为国王,他只好到全国各地旅游,用了27年时间学习西方知识,向外国水手和传教士学习拉丁文、英语及天文学知识,并了解下层人民艰苦的生活。 1851年,拉玛三世去世,蒙库特继承王位,称号为帕琼格劳(Phra Chom Klao),是为拉玛四世。他感受到英法殖民主义的威胁,致力于改革。为了显示暹逻并不是一个“野蛮”国家,他命令贵族们改变服饰。雇佣一位英国女教师安娜·列奥诺温斯作为他儿子,未来的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的教师。安娜声称正是由于她为王子讲述《汤姆叔叔的小屋》,使得泰国于40年後废除了奴隶制。但实际当时泰国的奴隶和美国的奴隶制度完全不同。但安娜所写的故事以后成为音乐剧、电影及動畫《國王與我》的原型。 拉玛四世还创建了上座部佛教的,將佛教教义嚴格化,袪除民间宗教及迷信成分,要求僧侣一天只吃一顿饭,且须是化缘得来。 1866年,他研究天文预测1868年8月18日会发生日食,並邀请英国新加坡总督及法国科学家到暹羅南部的班武里府和光(Wakor)观看日食,日全食发生的地点和延续时间和他预测的完全相同。天文社群也稱該次日食為「暹羅王的日食」(King of Siam's eclipse) 然而,在觀測日蝕後,拉瑪四世與其王子一起被传染上疟疾,几个月后即去世。王子后来痊愈,继承王位为拉玛五世。.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拉玛四世 · 查看更多 »

曼谷王朝

#重定向 却克里王朝.

新!!: 國王與我 (1956年電影)和曼谷王朝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