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

指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又被稱作國際及衛國警察,或是國家防衛國際警察。該條目的翻譯是按照其機構性質和規模按照中文的概念予以翻譯的。)(Polícia Internacional e de Defesa do Estado),是一個在由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所領導的一黨專政新國家政權時期所存在的葡萄牙情報部門。其對外宣稱的職能為邊境管制和行使維護國家安全,即情報機構職能。然而,該部門所發揮的祕密警察職能卻廣為人知。 該部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依1933年8月所簽發之22992號法令所成立之國家情報與安全警察。該部門是由之前的葡萄牙國際警察以及葡萄牙政治與社會防衛警察合併而來。國家情報與安全警察在1945年的時候變成了國家安全警備總署。而在1968年時國家安全警備總署變更為最高安全指導局,直至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解散為止。 而其海外分布雖然以"軍事情報警察"存續過一段時間,但也在1975年終止運行。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的葡萄牙語縮寫PIDE雖然僅在1945至1969年間使用,往後的新國家時期的情報部門也被稱作PIDE。歷史上也用過PIDE/DGS作為該機構的簡稱。葡萄牙憲法293條關於此機構的轉型正義條款中就使用了PIDE/DGS縮寫指代該機構。 該機構在西班牙內戰時就被廣知為秘密警察。其他的還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的反間諜行動。.

26 关系: 安哥拉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康乃馨革命伦敦國家安全共产主义国际刑警组织社會黨國際第二次世界大战盖世太保莫桑比克西班牙内战馬爾塞洛·達斯內維斯·阿爾維斯·卡丹奴軍情六處轉型正義蘇格蘭場葡萄牙葡萄牙共和國情報系統葡萄牙共產黨葡萄牙殖民地戰爭邊境管制里斯本里斯本夜車殖民主义新國家

安哥拉

安哥拉共和國(葡語:República de Angola,剛果語:Repubilika ya Ngola),為位于非洲西南部的國家,首都羅安達,西濱大西洋,北及東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鄰納米比亞,東南鄰尚比亞,另有一塊外飛地卡賓達省與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相鄰。.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安哥拉 · 查看更多 »

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

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薩拉查(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葡萄牙總理、葡萄牙總統,葡萄牙迄今為止任職時間最長的葡萄牙總理,統治葡萄牙長達36年,實行高度集權的威權政府管制。在2007年票選中,他排名第一。.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منظمة التحرير الفلسطينية,罗马化:Munaẓẓamat at-Taḥrīr al-Filasṭīniyyah)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一个政治军事组织。著名巴勒斯坦政治家亚西尔·阿拉法特病逝前曾是该组织的领导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目前更倾向于以谈判手段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使得它与主张用武力消灭以色列国的哈马斯常有冲突。 目前有142个主权国家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 查看更多 »

康乃馨革命

康乃馨革命(Revolução dos Cravos),又称四二五革命,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於1974年4月25日发生的一次军事政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帝國英國及法國等紛紛自願或被迫放棄其殖民地。葡萄牙的萨拉查反共政權卻拒絕放棄其殖民地,因此它仍然維持著相对龐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憑藉加入美國领導的北約,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殖民戰爭(1961年-1974年)。長久的戰爭和龐大的軍費令萨拉查军政權失去了很多葡國人民特別是中下級軍官的支持。 這些中下級軍官組成了「武裝部隊運動」(Movimento das Forças Armadas,简称MFA),於1974年4月25日在里斯本發起政變,期間並有很多平民自發參與。在政变期间,民眾將康乃馨插在了軍人們的步槍上,康乃馨革命便由此而来。此革命推翻了20世纪西欧为期最长的独裁政权(42年),之后引发了两年混乱的「过渡时期」,政府更替頻繁,10年內更換15個總理。此後政府宣佈實行非殖民化政策,放棄海外殖民地,導致世界各殖民地紛紛脫離葡國統治獨立。然而因撤離時未有善后,前殖民地莫三比克、安哥拉獨立後隨即爆發多年内戰,葡萄牙被迫收容多達100萬葡裔難民(在葡萄牙称之为「歸僑」Retornados)。 与普通暴力革命相对比,葡萄牙康乃馨革命者採用和平方式来达成目标,而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获得成功。為紀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为自由日。.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康乃馨革命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泛指透過使用經濟、軍事、政治、外交等各種手段,來維護國家的持續存在。在過去,國家安全泛指以國防維持領土的完整,與政治上的獨立自主,不受任何外來軍事勢力的威脅。在今日則包括了任何以非軍事的方式,去對抗非傳統的外來或內部威脅,守護國民的生命與財產,使國民免於憂慮、免於恐懼與免於匱乏。.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國家安全 · 查看更多 »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communism;communismus)是一种共享經濟結合集體主義的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生产资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而且主张一种沒有階級制度、國家、政府和家庭的社会。在此一體系下,土地和資本財產為人民共同所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37~638页:“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在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論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即没收私有制财产为国有化并为公有制社会的起步铺垫基础;中期阶段是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由于公有制社会体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优势,能够极大地吸引了私有制社会里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使得公有制社会能够在私有制世界的包围圈里得到蔓延与扩展,并不断的突破、战胜私有制世界后,最终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高级阶段是在公有制社会更加稳定、成熟的基础上开始步入自由发展的阶段,即迈入自由世界的阶段,当公有制世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后,自由世界形成雏形,也就是世界上不再有阶级、国家和政府,政府的职能几乎被消耗到社会的各领域里。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世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歷史唯物主義),资本主义必将为共產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隨著工業革命後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力,長期而言經濟生產所需的人力將愈來愈少,在私有財產制度下絕大多數人口將會失業,因此社會若想繼續和平發展就必須進入共產主義,將愈來愈少的工作量分配給各工作人口,除了為興趣而自願長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數人可減少許多工作時間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共产主义 · 查看更多 »

国际刑警组织

國際刑警組織(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通稱:Interpol,縮寫:ICPO)於1923年成立,為聯合國以外,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國際组织,包括192个成员国,每年预算逾7,800万欧元,其運作資金由成員國撥付。其主要責任為調查恐怖活動、有組織罪案、毒品、走私軍火、偷渡、清洗黑錢、兒童色情、科技罪案及貪污等大型嚴重跨國罪案,不過並無執法權力。.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国际刑警组织 · 查看更多 »

社會黨國際

會黨國際(Socialist International,縮寫为 SI)是一個由世界各國的社会民主党(包括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和民主社會主義政黨)所組成的國際政黨組織。该组织的名稱取自原來的社會主义國際,也就是成立於1889年的第二國際。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导致第二國際瓦解。战后,原第二国际的左、中、右三派分别建立了共产国际、维也纳国际和伯尔尼国际。1923年,伯尔尼国际与维也纳国际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是为社會黨國際的前身。1940年,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发而停止运作。 現今的社會黨國際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形,于1951年6月3日正式成立,成員主要是歐洲地區受納粹壓迫的社會民主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政黨。當葡萄牙與西班牙於1974年及1975年正從獨裁轉為民主政體時,社會黨國際曾經支援這兩國的社會民主黨重新建立。另外直到1976年的日內瓦大會之前,社會黨國際仍只有少數於歐洲以外的成員,且於拉丁美洲仍無正式影響。1990年代冷战结束后,社會黨國際吸收了一批左翼民族主义政党(如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和后共产主义政党(如意大利的左翼民主党)加入。 截至2007年6月,有各類成員黨和組織約161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政黨組織。此外,活動於歐洲議會的歐洲社會黨,為社會黨國際的联系組織之一。 2013年,社会党国际内部发生严重分裂,大部分欧美成员党另参与组建进步联盟,并拒绝向社会党国际缴纳会费,这些党有的后来补缴,有的则因长期拒缴会费被社会党国际降低成员级别甚至开除。.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社會黨國際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盖世太保

密国家警察(Geheime Staatspolizei,缩写:GESTAPO,,汉语音译盖世太保,又译盖斯塔波),是纳粹德国时期的秘密警察。秘密国家警察由党卫队控制。它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秘密警察组织,后加入大量党卫队人员,一起实施“最终解决方案”。 1933年春希特勒出任威玛共和国总理,而赫尔曼·戈林接管普鲁士警察局。戈林於1933年4月26日成立政治警察組織蓋世太保,核心成員為普魯士警察。1934年在希特勒的調停下希姆萊的黨衛隊接管了蓋世太保。 二战爆发之后大量的盖世太保跟随德国国防军一同进入占领区,在那建立了众多辅警部队,这些辅警部队全部听命于盖世太保,成为其机构的一部分。蓋世太保秘密警察有“預防性逮捕權”。在納粹德國時期,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左派人士、異議人士、反抗軍及猶太人等都未經法律程序被蓋世太保投入集中營,其中大多數遭到拷問、虐待,以至於處決。.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盖世太保 · 查看更多 »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舊譯作莫三鼻給,位於非洲南部,临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以葡萄牙语作為官方語言,1975年脫離葡萄牙殖民地身分而獨立。2017年普查人口為28,861,863人(初步數字)。作為與英國並無憲制關係的國家,在1995年以特殊例子加入英聯邦。其經濟低落,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再加上曾為社会主义國家,國內經濟等數值常被拿來與人口相似的朝鲜比較。.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莫桑比克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戰(Guerra Civil Española;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西班牙共和军和人民阵线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核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西班牙長槍黨等右翼团体;人民陣線得到蘇聯與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及葡萄牙的支持,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衝突和共產主义與反共產主义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西班牙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西班牙種種的社會矛盾,左右翼分子互相攻擊、政府改革的失敗、舊勢力軍人與宗教人士的不滿,長期下來使得對立走向武裝鬥爭,最後在右翼軍人的策劃下引發了內戰。另外,這場戰爭首次出現飛機對坦克的轟炸和第一次對不設防城市的大規模轟炸,國際間對此戰爭也十分注目,小說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英國記者乔治·奥威尔、戰地攝影記者罗伯特·卡帕等人均對西班牙內戰做了詳細的報導和研究。西班牙內戰也以交戰雙方虐殺戰俘聞名,士兵外的平民也常因為宗教信仰之不同而互相殺害。1939年4月,西班牙國民軍獲得勝利,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滅亡,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施行獨裁統治,進入佛朗哥统治时期,波旁王朝復辟(惟王位懸空),佛朗哥擔任攝政直至去世。.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西班牙内战 · 查看更多 »

馬爾塞洛·達斯內維斯·阿爾維斯·卡丹奴

馬爾塞洛·達斯內維斯·阿爾維斯·卡丹奴(Marcello José das Neves Alves Caetano,1906年8月17日-1980年10月26日),生於里斯本,葡萄牙政治家和新國家时期第102任總理。 原來是里斯本大學的法律系教授,是一個極端保守主義者。1940年開始在薩拉查所建立的「新國家」獨裁政權下任職,出任的團長;爾後又被任命為殖民部部長。 1968年,薩拉查因中風而無法處理公事,他便被指定為繼承人,於9月28日上任,仍延續其法西斯政權的統治。1974年4月25日,由左派將領發動的康乃馨革命迫使他辭職,於翌日被放逐至馬德拉群島;數天後流亡至巴西定居,從此未再返國。卒於里約熱內盧。 C C C C.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馬爾塞洛·達斯內維斯·阿爾維斯·卡丹奴 · 查看更多 »

軍情六處

#重定向 秘密情報局.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軍情六處 · 查看更多 »

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是民主國家對過去独裁政府实施的違法和不正義行為的彌補,通常具有司法、歷史、行政、憲法、賠償等面向。其根本基礎在還原歷史真相。 簡而言之,由政府檢討過去因政治思想衝突或戰爭罪行所引發之各種違反國際法或人權保障之行為,追究加害者之犯罪行為,取回犯罪行為所得之財產權利。此外亦考慮「制度性犯罪」的價值判斷與法律評價,例如紐倫堡大審、東京審判、去納粹化以及秘密警察的罪行。轉型正義之目的為鞏固和保障基本人權之普世價值,以督促政府停止、調查、懲處、矯正、和預防未來政府對人權的侵犯。 轉型正義是「遲來的正義」,也可能違反信賴保護原則,但這涉及「制度性犯罪」之評價(參見道德兩難)。轉型正義必須以體制內的方式來實現,並符合國際法庭或國內法所公認之法律原則,例如正當法律程序原則、比例原則、及平等原則。對於一個從政治思想衝突或戰爭而轉型的國家,轉型正義採取了實際上可行的觀點來面對這些挑戰,其同時也包含了對全體歷史及文化的服從,而不讓現實成為一個不作為的藉口。此外,轉型主義的爭議在於新生的政權可能基於政治為目的而清算舊政權及其勢力,引發舊政權的支持者強烈反彈。.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轉型正義 · 查看更多 »

蘇格蘭場

蘇格蘭場(Scotland Yard,又稱New Scotland Yard、The Yard),是英國人對首都倫敦警察廳總部所在地的一個轉喻式的稱呼。 蘇格蘭場負責維持包括整個大倫敦地區的公共治安及交通秩序,但倫敦市除外,該區的警務由倫敦市警察管轄。 歷史上倫敦警察廳總部曾2次搬遷和重建,現時的總部大樓位於倫敦西敏市10號,距離上議院大約200碼。.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蘇格蘭場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共和國情報系統

葡萄牙國家情報系統(Sistema de Informações da República Portuguesa)是葡萄牙情報部門的協調機構(總機關)。 該機構下設兩個機構:對內的,和對外的。 安全情報局和防衛與戰略情報局主要職責為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下蒐集並且提供足以保護葡萄牙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情報。.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葡萄牙共和國情報系統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共產黨

葡萄牙共產黨(Partido Comunista Português),简称葡共(PCP),是葡萄牙的一个共产主义政黨。该党以民主集中制為组织基礎。 葡共成立於1921年3月6日,次年加入共产国际。在1920年代後期的一次政變後,該黨被定性為非法組織。在往後的薩拉查的近50年長期獨裁時代中,葡共扮演了主要反對派角色,並持續受到政治警察PIDE的打壓迫害,包括抓捕、酷刑、被殺等威脅,逼使葡共成員只能轉入地下活動。至1974年發生流血的康乃馨革命,薩拉查建立的獨裁政權被推翻,36名原中央委員會成員被判刑,其刑期總和達300年以上。 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獨裁結束,葡共成為新民主政權的主要政治力量。縱使日後的東歐社會主義集團出現劇變,對葡共的影響也比较小。葡共在葡萄牙中南部的阿连特茹、里巴特茹等地区仍有廣泛支持,在首都里斯本也有一定的支持度。 葡共的青年翼是葡萄牙共产主义青年,是世界民主青年聯盟的成員。葡共現任總書記為熱羅尼莫·德索薩。葡共的官方刊物為《前进报》,於1931年創刊。葡共每年都举办规模盛大的游园活动“前进报节”。葡共一直实际控制着葡萄牙最大的工会联合会:葡萄牙总工会-全国工团。.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葡萄牙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Guerra Colonial Portuguesa)是指葡萄牙第二共和國與殖民地發起的戰爭,時間為1961年至197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很多歐洲國家紛紛自願或被迫放棄其殖民地。當時葡萄牙的薩拉查極右派政權卻拒絕放棄其殖民地,因此葡萄牙仍然維持著龐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殖民戰爭。康乃馨革命發生後,葡萄牙第二共和國解體,戰爭亦隨即結束。 在整個戰爭期間葡萄牙面臨越來越多的異議,武器禁運和國際社會大多數的其他徵收懲罰性制裁。到1973年,由於戰爭的長度和財務費用,葡萄牙與其他聯合國會員國的外交關係不斷惡化,變得越來越不受歡迎。.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查看更多 »

邊境管制

邊境管制是國家或地區,進行管制或監察邊境流量的措施。 依世界各國通例,國際機場或港口之檢查,係採C、I、Q制度:海關(Customs),負責貨物進出口的管制及旅客行李及國際郵包的檢查;移民機關(Immigration),負責人員的出入境管理與管制及證照查驗;檢疫機關(Quarantine),負責入境人員及進出口貨物(含跨境動植物)之檢疫工作。及邊防機構及海岸防衛隊負責邊境治安。這類執法人員的官方名稱視乎當地情況。.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邊境管制 · 查看更多 »

里斯本

里斯本(Lisboa),亦稱為葡京,是葡萄牙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都市。其位置位于葡萄牙中南部大西洋沿岸,城北为辛特拉山,城南为特茹河出海口,与伦敦、巴黎、罗马等同为西欧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市區面積84.6平方公里、人口547,631人(2011年)。包含衛星城的都会区人口超過300萬,相當於葡萄牙人口的27%左右。公元前205年起为罗马人统治,当时的统治者凯撒把这个地区升格为市,并命名为Felicitas Julia(意为“祝贺凯撒”)。1256年起正式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从此发展成为欧洲和地中海一带重要的港口与贸易城市。地理大发现时代很多航海家都是由里斯本出发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探险的,此后成为葡萄牙殖民帝国富甲一方的政治与商业中心,现今与波尔图同为葡萄牙两大代表性城市。.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里斯本 · 查看更多 »

里斯本夜車

《里斯本夜車》(Night Train to Lisbon)是瑞士作家帕斯卡·梅西耶的一部哲學小說。故事記載了瑞士老師賴蒙德‧戈列格里斯(Raimund Gregorius)的旅程,他在探索了葡萄牙醫生阿曼度‧德‧普拉多(Amadeu de Prado)新國家 (葡萄牙)時期的生活。 這本書最初於2004年以Nachtzug nach Lissabon的名字在德國出版,2008年首次以英文出版,成為了國際暢銷書。2013年,丹麥電影導演比利·奧古斯特將這本書改編成一部同名電影。.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里斯本夜車 · 查看更多 »

殖民主义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寻求或取得另外一地或其人民的行政权力的一种政策。殖民主义通常包含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往往这些各种不平等关系的建立,是由于被殖民者对现代社会组织和架构的无知造成的。殖民主义这个词通常是指殖民者与未开发文明的土著人民之间的关系。.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殖民主义 · 查看更多 »

新國家

#重定向 新國家 (葡萄牙).

新!!: 國家安全警備總署和新國家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