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国家安全委员会

指数 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家安全委员会(中文简称国安委)是一类负责國家安全的机构,与國家安全會議作用类似,可以指:.

17 关系: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土耳其总统列表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委員會 (蘇聯)國家安全會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总统白俄罗斯总统白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蘇聯最高領導人列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汉语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中央国安委、国安委)是中共中央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国家安全工作,以“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簡稱中共中央,在中共党内和中国境内也简称“黨中央”或“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该机构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设置,取代此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现有委員204人,中央委員主要身份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国务院组成部门正部级主要负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大军区级主要领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書記及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等。 中央委員都有權提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成員。另外尚有候補委員172人,他們也可参与中央委員會,但只有發言權而無表決權。當中央委員因故出缺時,候補委員可以依得票數的高低來遞補中央委員。.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最高负责人职位的正式名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政治制度下地位最高、排名最前、权力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领导职务,负责领导中共全党。担任此职的党员干部是国家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和国政的最高决策者,位列国家级正职首位。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常委都要向总书记述职,形成“总书记绝对领导制”,总书记的权威已经达到毛泽东时期中央委员会主席的程度。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以及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党章》又规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选出。总书记任期与中央委员会相同,五年一届,但党章没有规定连任次数。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创立于1925年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45年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取代,1982年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党的最高领导职务重新设立。 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习近平,于2012年11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首次当选,2017年10月25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以全票连任。.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会议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召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后其职权由党代会转移到中央委员会,再转移到中央政治局,最后转移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即党代会职权实现了三次转移,因前三者均无常设机构履行其职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从1927年5月的五届一中全会开始设立。1943年4月2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规定:在两次中央全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的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中央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军各机构则是它的办事机构和执行部门。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成员称“中央政治局委员”,或“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局委员一般都在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国家机构、中共中央各部门或各省市的党政机关担任主要职务,按惯例可以被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全体会议提名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省部级正职人选也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委属于国家级正职的一级领导职务,而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补委员属于二至三级干部。 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废除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开始,政治局委员的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简体)”,不同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书记处按担任者党内地位的排名方法。.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

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Milli Güvenlik Kurulu,MGK)由總統主持,成員含文官及軍事成員,該組織決定國家安全政策並協調關於動員及國防的所有事宜。 這方面的政策被記載國安政策文件中(Milli Güvenlik Siyaseti Belgesi),也就是通稱的"紅皮書"。 紅皮書在土耳其有時被稱作"絕對機密"文件,每十年更新一到兩次。.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总统列表

土耳其总统(Cumhurbaşkanı)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軍隊最高统帅,具有最高政治權力,有权否决法案、解散议会、重新举行选举,在2014年前,总统由议会选举,任期7年,不得连任。 2007年10月21日,土耳其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修正案,这项宪法修正案将现行的议会选举总统制改为兩輪投票制的全民直选,总统任期从2014年起由7年降至5年,可以连任一届。2017年4月,土耳其以51.4%赞成票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政体由议会制改为总统制。.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土耳其总统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泛指透過使用經濟、軍事、政治、外交等各種手段,來維護國家的持續存在。在過去,國家安全泛指以國防維持領土的完整,與政治上的獨立自主,不受任何外來軍事勢力的威脅。在今日則包括了任何以非軍事的方式,去對抗非傳統的外來或內部威脅,守護國民的生命與財產,使國民免於憂慮、免於恐懼與免於匱乏。.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國家安全 · 查看更多 »

國家安全委員會 (蘇聯)

国家安全委员会(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俄文罗马化: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通稱“克格勃”(КГБ,KG--B),是1954年3月13日-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在当时被认为是全球效率最高的情报收集机构。苏联解体後,俄罗斯境内的原KGB机关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其第1總局另成立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白俄罗斯则完整保留境内KGB机关的建制及原有名称。.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國家安全委員會 (蘇聯) · 查看更多 »

國家安全會議

國家安全會議(中文简称国安会)屬於政府行政部門一部份,其職責是協調涉於國家安全之政策,並給予行政首長國家安全政策方面之建議。 國家安全會議由國家安全顧問及來自外交部、國防部、情報單位、法律執行單位及其他相關政府機關的首席主管組成,其功能及責任在戰略領域部份對主權國家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國家安全會議有時稱為國家安全委員會,但這類機關通常是軍政府新成立或保留下來的,也有些是國家於危機時成立的,而這些機關都是過度且短暫的,不同於其他政府機關是依照組織法成立的。.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國家安全會議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缩写:NSC)是由美国总统主持的最高级别的国家安全及外交事务决策委员会,在1947年依据《国家安全保障法》(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1947)设立,自成立以来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总统处理外交及安全事务并制定相关政策。.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白俄罗斯总统

白俄罗斯总统,是白俄罗斯的国家元首,苏联解体后,设立总统职务以来,一直是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担任总统。.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白俄罗斯总统 · 查看更多 »

白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

没有描述。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白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蘇聯最高領導人列表

根据1977年颁佈的《苏联宪法》,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前期為苏联人民委員會)是苏联政府首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為国家元首。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部分西方国家的总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相当于部分西方国家的总统,主席团的主席也是国家元首代表。在苏联70年的历史上,并没有一位官方的“苏联领袖”,但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或者总书记通常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列宁的理念中,苏联的最高领导者是先锋党派的合议机构,属集体领导制。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在20世纪20年代成功地巩固权力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代名词,因为该职位同时控制着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总书记一职经斯大林废除后,又在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手中以“第一書記”之名重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再于1966年将其改回原来的名字。作为共产党首脑,总书记直到1990年都是苏联最高领导人。总书记的继任程序缺乏明确指引,所以苏联领袖逝世或是遭解职后,继任者通常需要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或其他政府和政党的支持才能获取并保有权力。1990年3月建立的苏联总统一职取代总书记成为苏联的最高政治职务。 建立总统一职的同时,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还经投票废除《苏联宪法》第6条,这一条规定苏联是由共产党控制的一党制国家,让共产党在社会中拥有领导地位。废除此项削弱了共产党的权力和共产党对苏联及其人民的支配地位。如果在任总统死亡、辞职或被罢免,苏联副总统将继任成为新的总统,不过这种情况尚未出现,苏联就解体了。八一九事件失败后,副总统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由选举出的苏联国务委员会委员取代。.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蘇聯最高領導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Центральный комитет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ЦК КПСС),简称苏共中央(ЦК),是苏联共产党的中央权力组织。早期也称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根据党章,在两次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之间的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管理全党及政府事务。中央委员会成员每五年由党代会选举产生。 苏共中央政治局由苏共中央选出并对其报告。苏共中央同时选举出苏共中央书记,并组成苏共中央书记处,同时也选举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1919-1952年间,苏联共产党中央组织局也以同样的方法选举产生。 苏共中央一年召开大会两次,每次集会时间持续一至两天。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苏共中央的权力由于它并不经常召开的大会和庞大的委员数量所限制,实权掌握在政治局内。中央委员会的定位更像是一个“橡皮图章”,用来造成一个达成共识的效果以赋予政治局决议的合法性。在诸如制定新的长期计划,或是选举新的党总书记等大型活动召开前,会召开一次全体特别会议。 自1917至1934年间,中央委员会由于讨论政治问题,更像是一个议会。但是由于中央内部许多委员对斯大林的反对声音时有产生,最终导致斯大林在苏共十七大与十八大之间(1934至1939年)发动了大清洗运动。因此直至斯大林死前,苏共中央的地位基本被无视。 斯大林死后,苏联进入了一段时期的集体领导制,并因此重启了中央委员会使其发挥作用。1957年,中央委员会反对了主席团(即政治局)提出的罢免赫鲁晓夫的决议。赫鲁晓夫在朱可夫元帅的协助下,得到了中央委员会的支持,并将对手指为反党集团。七年后的1964年,苏共中央在勃列日涅夫的授意下通过了罢免赫鲁晓夫的决议。 1985年3月的选举,改革派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新的苏共中央总书记。这是苏共中央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在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中央委员会随着苏联共产党而解散。 Category:苏联共产党机构 Category:中央委员会.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苏联部长会议

苏联部长会议(Совет Министров СССР)是1946至1990年苏联国家权力的最高行政机关,即苏联政府的一部分。其前身是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联人民委员会,1946年3月第二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其改称为部长会议,而各人民委员也随之改称为部长。 委员会依据适当的法律发布声明和命令,对全联盟境内的共和国均有司法权力。然而,最为重要的法令会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联合声明,因后者在事实上更有权力。在1991年部长会议解散,代之以新成立的苏联内阁会议,在几个月后随着苏联解体而消失。 部长会议先后共拥有过七个主席,即苏联总理。自赫鲁晓夫下台后,党中央禁止任何人同时担任苏联的两大要职,苏共总书记和苏联总理。部长会议的主席团为苏联政府的集体决策者。主席团成员包括:部长会议主席一名、第一副主席和副主席若干人、各部部长、各个国家委员会主席、各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以及经部长会议主席提名、由苏联最高苏维埃批准的苏联其他机关和组织的领导人。.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 · 查看更多 »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新!!: 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汉语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國安委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