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图形执行管理器

指数 图形执行管理器

图形执行管理器(Graphics Execution Manager,简称GEM)是Intel开发的一套计算机软件系统,用于为GPU的驱动程序提供内存管理服务。.

19 关系: 威盛電子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接口圖形處理器内核BSD非均匀访存模型記憶體管理驱动程序软件英特尔Linux内核PhoronixRadeonS3 GraphicsWikiX.Org Server接口显存

威盛電子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VIA Technologies),是台湾的積體電路設計公司,主要生產主機板的晶片組、中央處理器(CPU)以及繪圖晶片。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主機板晶片組設計公司。身為一家無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VIA主要在研究與發展他的晶片組,然後將晶圓製造外包給晶圓廠進行(例如台積電)。2000年,威盛的南北橋晶片組挑戰Intel,結果成功拿下全球市佔率一半,在台灣股市創下629元的天價,市值高達1兆8千多億,還有「台灣Intel」的稱號。.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威盛電子 · 查看更多 »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指为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应用程序与应用软件的概念不同。應用软件指按使用目的整合的一个或一套软件,它可以是單一程式或其他从属元件的集合,例如Microsoft Office、OpenOffice。。日常中可不将两者仔細区分。 *.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应用程序 · 查看更多 »

应用程序接口

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API),又称为应用编程接口,就是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由於近年來软件的规模日益庞大,常常需要把复杂的系统划分成小的组成部分,编程接口的设计十分重要。程序设计的实践中,编程接口的设计首先要使软件系统的职责得到合理划分。良好的接口设计可以降低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依赖,提高组成单元的内聚性,降低组成单元间的耦合程度,从而提高系统的维护性和扩展性。.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应用程序接口 · 查看更多 »

圖形處理器

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縮寫:GPU),又稱顯示核心、視覺處理器、顯示晶片或繪圖晶片,是一種專門在個人電腦、工作站、遊戲機和一些行動裝置(如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上執行繪圖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 圖形處理器是輝達公司(NVIDIA)在1999年8月發表精視 256(GeForce 256)繪圖處理晶片時首先提出的概念,在此之前,電腦中處理影像輸出的顯示晶片,通常很少被視為是一個獨立的運算單元。而對手冶天科技(ATi)亦提出視覺處理器(Visual Processing Unit)概念。圖形處理器使顯示卡减少了對中央處理器(CPU)的依赖,並分擔了部分原本是由中央處理器所擔當的工作,尤其是在進行三維繪圖運算時,功效更加明顯。圖形處理器所採用的核心技術有硬體座標轉換與光源、立體環境材質貼圖和頂點混合、纹理壓缩和凹凸映射貼圖、雙重纹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 圖形處理器可單獨與專用電路板以及附屬組件組成顯示卡,或單獨一片晶片直接內嵌入到主機板上,或者內建於主機板的北橋晶片中,現在也有內建於CPU上組成SoC的。個人電腦領域中,在2007年,90%以上的新型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擁有嵌入式繪圖晶片,但是在效能上往往低於不少獨立顯示卡。但2009年以後,AMD和英特爾都各自大力發展內建於中央處理器內的高效能整合式圖形處理核心,它們的效能在2012年時已經勝於那些低階獨立顯示卡,這使得不少低階的獨立顯示卡逐漸失去市場需求,兩大個人電腦圖形處理器研發巨頭中,AMD以AMD APU產品線取代旗下大部分的低階獨立顯示核心產品線。而在手持裝置領域上,隨著一些如平板電腦等裝置對圖形處理能力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少廠商像是高通(Qualcomm)、PowerVR、ARM、NVIDIA等,也在這個領域裏紛紛「大展拳腳」。 GPU不同于传统的CPU,如Intel i5或i7处理器,其内核数量较少,专为通用计算而设计。 相反,GPU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处理器,具有数百或数千个内核,经过优化,可并行运行大量计算。 虽然GPU在游戏中以3D渲染而闻名,但它们对运行分析、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尤其有用。 GPU允许某些计算比传统CPU上运行相同的计算速度快10倍至100倍。.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圖形處理器 · 查看更多 »

内核

在計算機科學中,核心(kernel)又稱--,是一個電腦程式,用來管理軟體發出的資料I/O(輸入與輸出)要求,將這些要求轉譯為資料處理的指令,交由中央處理器(CPU)及電腦中其他電子元件進行處理,是現代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它是为众多应用程序提供对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访问的一部分软件,这种访问是有限的,并由内核决定一个程序在什么时候对某部分硬件操作多长时间。直接对硬件操作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内核通常提供一种硬件抽象的方法,来完成这些操作。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及系统调用,应用进程可间接控制所需的硬件资源(特别是处理器及IO设备)。 严格地说,内核并不是计算机系统中必要的组成部分。程序可以直接地被调入计算机中执行;这样的设计,说明了设计者不希望提供任何硬件抽象和操作系统的支持;它常见于早期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中。最终,一些辅助性程序,例如程序加载器和调试器,被设计到机器核心当中,或者写入在只读记忆体里。这些变化发生时,操作系统内核的概念就渐渐明晰起来了。.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内核 · 查看更多 »

BSD

伯克利軟件套件(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縮寫為BSD),也被稱為伯克利Unix(),是一個操作系統的名稱。衍生自Unix(類Unix),1970年代由伯克利加州大學的學生比爾·喬伊(Bill Joy)開創,也被用來代表其衍生出的各種套件。 BSD常被當作工作站級別的Unix系統,這得歸功於BSD用戶許可證非常地寬鬆,許多1980年代成立的計算機公司,不少都從BSD中獲益,比較著名的例子如DEC的Ultrix,以及Sun公司的SunOS。 1990年代,BSD很大程度上被System V 4.x版以及OSF/1系統所取代,但其開源版本被採用,促進了因特網的開發。.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BSD · 查看更多 »

非均匀访存模型

非统一内存访问架构(Non-uniform memory access,简称NUMA)是一种为多处理器的电脑设计的内存,内存访问时间取决于内存相对于处理器的位置。在NUMA下,处理器访问它自己的本地内存的速度比非本地内存(内存位于另一个处理器,或者是处理器之间共享的内存)快一些。 非统一内存访问架构的特点是:被共享的内存物理上是分布式的,所有这些内存的集合就是全局地址空间。所以处理器访问这些内存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显然访问本地内存的速度要比访问全局共享内存或远程访问外地内存要快些。另外,NUMA中内存可能是分层的:本地内存,群内共享内存,全局共享内存。 NUMA架构在逻辑上遵循对称多处理(SMP)架构。它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开发出来的,开发商包括Burruphs(后来的优利系统),Convex Computer(后来的惠普),意大利霍尼韦尔信息系统(HISI)(后来的Group Bull),Silicon Graphics公司(后来的硅谷图形),Sequent电脑系统(后来的IBM),通用数据(EMC),Digital(后来的Compaq,现惠普)。这些公司研发的技术后来在类Unix操作系统中大放异彩,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到了Windows NT中。 首个基于NUMA的Unix系统商业化实现是对称多处理XPS-100系列服务器,它是由VAST公司的Dan Gielen为HISI设计。这个架构的巨大成功使HISI成为了欧洲的顶级Unix厂商。.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非均匀访存模型 · 查看更多 »

記憶體管理

内存管理,是指软件运行时对计算机内存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的技术。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高效,快速的分配,并且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和回收内存资源。 一個執行中的程式,譬如網頁瀏覽器在個人電腦或是圖靈機(Turing machine)裡面,為一個进程將資料轉換於真實世界及電腦記憶體之間,然後將資料存於電腦記憶體內部(在電腦科學,一個程式是一群指令的集合,一個进程是電腦在執行中的程式)。記憶體能被實際組織在許多方法裡頭,例如磁帶或是磁盤,或是小陣列容量的微晶片。 從1950年代開始,計算機變的更複雜,它被連線於許多種類的記憶體。記憶體管理的任務也變得複雜,甚至必須要在同一台機器上相同的時間執行多個进程。 在記憶體內,一個程式(作業系統)在每一個資料區段持續地追蹤實體位置,及移動實體上的資料去改善其效能及保證可靠性,對於每個用户層(user-level)的程式,作業系統分配一段虛擬記憶體空間,當行程起始時,不需要移動資料到實體裝置間,資料存於磁碟內的虛擬記憶體空間,也不需要去配置主記憶體空間給該行程,當使用者有需要用到時,他們才会很自由地載入到主記憶體內。 可以想像一個很大的程式,當他執行時變成行程,而大部分的記憶體空間都被存到磁碟內虛擬記憶體位址,需要用到的部分才被載入到記憶體內部提供服務。.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 · 查看更多 »

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简称驱动程序(driver),是一个允许高階(High level)電腦軟體(computer software)与硬件(hardware)互動的程序,這種程序建立了一個硬體與硬體,或硬體與軟體溝通的介面,經由主機板上的匯流排(bus)或其它溝通子系統(subsystem)與硬體形成連接的機制,這樣的機制使得硬體裝置(device)上的資料交換成為可能。 依據不同的電腦架構與作業系統差異平台,驅動程式可以是8位元(8-bit)、16位元(16-bit)、32位元(32-bit),甚至是最新的64位元(64-bit),這是為了調和作業系統與驅動程式之間的依存關係,例如在Windows 3.11的16位元作業系統時代,大部份的驅動程式都是16位元,到了32位元的Windows XP則大部份是使用32位元驅動程式(微軟提供了Windows Driver Model可實作driver),至於64位元的Linux或是Windows平台上,就必須使用64位元的驅動程式(WDM與WDF皆可實作64位元驅動程式)。.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驱动程序 · 查看更多 »

软件

軟體(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電腦数据和指示,是電腦中的非有形部分。電腦中的有形部分稱為硬體,由電腦的外殼及各零件及電路所組成。電腦軟體需有硬體才能運作,反之亦然,軟體和硬體都無法在不互相配合的情形下進行實際的運作。 一般来說,计算机软件划分为程式語言、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介軟體。其中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软件包括所有在電腦執行的程式,和其架構無關,例如執行檔、函式庫及腳本語言都屬於软件。軟體不分架構,有其共通的特性,在執行後可以讓硬體執行依設計時要求的機能。軟體儲存在記憶體中,軟體不是可以碰觸到的實體,可以碰觸到的都只是儲存軟體的零件(記憶體)或是媒介(光碟或磁片等)。 软件并不一定只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電腦程式,有些定義中,与電腦程式相关的文档,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简单的说软件就是程式加文档的集合体。软件被应用于世界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软件 · 查看更多 »

英特尔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第一家推出x86架構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由羅伯特·諾伊斯、高登·摩爾、安迪·葛洛夫,以“集成電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之名在1968年7月18日共同創辦公司,將高階晶片設計能力與領導業界的製造能力結合在一起。英特爾也有開發主機板晶片組、網路卡、快閃記憶體、繪圖晶片、嵌入式處理器,與對通訊與運算相關的產品等。“Intel Inside”的廣告標語與Pentium系列處理器在1990年代間非常成功的打響英特爾的品牌名號。 英特爾早期在開發SRAM與DRAM的記憶體晶片,在1990年代之前這些記憶體晶片是英特爾的主要業務。在1990年代時,英特爾做了相當大的投資在新的微處理器設計上與培養快速崛起的PC工業。在這段期間英特爾成為PC微處理器的供應領導者,而且市場定位具有相當大的攻勢與有時令人爭議的行銷策略,就像是微軟公司一樣支配著PC工業的發展方向。而Millward Brown Optimor發表的2007年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品牌排名顯示出英特爾的品牌價值由第15名掉落了10個名次到第25名。 而主要競爭對手有AMD、NVIDIA及Samsung。.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英特尔 · 查看更多 »

Linux内核

Linux内核(Linux kernel),是一种开源的类Unix操作系统宏内核。整个 Linux 操作系统家族基于该内核部署在传统计算机平台(如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以 Linux 发行版的形式)和各种嵌入式平台,如路由器、无线接入点、专用小交换机、机顶盒、FTA 接收器、智能电视、数字视频录像机、网络附加存储(NAS)等。工作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智能手表的 Android 操作系统同样通过 Linux 内核提供的服务完成自身功能。尽管于桌面电脑的占用率较低,基于 Linux 的操作系统统治了几乎从移动设备到主机的其他全部领域。截至2017年11月,世界前500台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全部使用 Linux。 Linux内核最早是于1991年由芬兰黑客林納斯·托瓦茲为自己的个人电脑开发的,他当时在 Usenet 新闻组comp.os.minix登载帖子,这份著名的帖子标志着Linux内核计划的正式开始。如今,该计划已经拓展到支持大量的计算机体系架构,远超其他操作系统和内核。它迅速吸引了一批开发者和用户,利用它作为其他自由软件项目的核心,如著名的 GNU 操作系统。 在计划的早期,一些 Minix 的黑客提供了协助。而今天,Linux 内核已接受了超过1200家公司的近12000名程序员的贡献,其中包括一些知名的软硬件发行商。 从技术上说,Linux 只是一个符合 POSIX 标准的内核。它提供了一套应用程序接口(API),通过接口用户程序能与内核及硬件交互。仅仅一个内核并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有一套基于 Linux 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统叫作Linux 操作系统,或是GNU/Linux(在该系统中包含了很多 GNU 计划的系统组件)。 Linux 内核是在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第2版之下发布的 (加上一些非自由固件、blob 与各种非自由许可证),是一个开源项目协作的突出例子。它的版本支持根据版本最长可达6年,貢獻者遍佈世界各地,日常开发相关的讨论在上。.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Linux内核 · 查看更多 »

Phoronix

Phoronix是一個提供關於Linux內核發展的見解、產品、訪問、及透過觀看Linux核心郵件列表或訪談所得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新聞的科技網站。 Phoronix是在2004年6月由Michael Larabel所開始,他現在仍是擁有者及主編。.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Phoronix · 查看更多 »

Radeon

AMD Radeon(原ATI Radeon)是2000年以来,由ATi公司制造的图像处理单元的品牌。该品牌下的产品根据对DirectX不同版本的支持可划分为四组不同的产品,产品如HyperZ版还可以根据流水线的数目及記憶體、CPU和时钟频率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自2006年AMD收购ATI后,ATI Radeon更名为ATI Radeon HD,AMD发布Radeon HD6 Series时正式将Radeon系列更名为AMD Radeon HD,从AMD发布Radeon HD8 Series零售版时正式将Radeon HD系列更名AMD Radeon R(R5/R7/R9)。 Radeon圖像處理器列表.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Radeon · 查看更多 »

S3 Graphics

S3 Graphics是一家以設計顯示晶元為主的半導體公司,先--被威盛電子(VIA)和宏達電(HTC)所併購(VIA與HTC的老闆為同一人)。.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S3 Graphics · 查看更多 »

Wiki

Wiki()是一種在全球資訊網上開放且可供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本系統,由沃德·坎宁安於1995年首先开发。沃德·坎宁安将wiki定义为“一种允许一群用户用简单的描述来创建和连接一组网页的社会计算系统”。 有些人認為陈立华、徐建初,Wiki:网络时代协同工作与知识共享的平台,中国信息导报,2005 No.1 P.51-54,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讓人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和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佈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了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特點,有助於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個領域的知識。.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Wiki · 查看更多 »

X.Org Server

X.Org Server(全称X.Org Foundation Open Source Public Implementation of X11)是X Window System的官方参考實作,它是开放源代码的自由软件。 这个项目由X.Org基金会运作,存放于freedesktop.org的主机上。 由于在XFree86 4.4最终版本采用新许可证问题上的分歧,Xorg服务的第一个版本X11R6.7.0从XFree86 4.4 RC2派生出来,并加入了X11R6.6的一些改动。许多原先XFree86的开发者加入了这个比XFree86更开放的项目。 選擇XOrg作為提供圖形與桌面服務為主的套件,逐渐在开源實作的類Unix操作系统中流行。 它被以下发行版本采用以代替XFree86:Gentoo Linux、Fedora Core、Slackware、SUSE、Mandrake Linux、Cygwin/X、Debian GNU/Linux、Ubuntu Linux、OpenBSD和FreeBSD。.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X.Org Server · 查看更多 »

接口

接口是port或socket的譯名時,可以指:.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接口 · 查看更多 »

显存

显存全稱顯示記憶體,亦稱帧缓存,它是用来存储显示芯片处理过或者即将读取的渲染数据。如同计算机的内存一样,显存是用来存储图形数据的硬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的画面是由一个个的像素点构成的,而每个像素点都以4至64位的数据来控制它的亮度和色彩,这些点构成一帧的图形画面。为了保持画面流畅,要输出和要处理的多幅帧的像素数据必须通过显存来保存,达到缓冲效果,再交由显示芯片和中央處理器调配,最后把运算结果转化为图形输出到显示器上。.

新!!: 图形执行管理器和显存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圖形執行管理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