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嘉模聖母堂

指数 嘉模聖母堂

嘉模聖母堂(Igreja de Nossa Senhora do Carmo)位於澳門氹仔嘉路士米耶馬路與嘉模前地交界,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

11 关系: 天主教天主教澳門教區聖若瑟蘇沙 (主教)耶稣氹仔澳門澳門歷史城區澳門文物名錄澳門旅遊學院新古典主義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嘉模聖母堂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澳門教區

天主教澳門教區是天主教會在澳門設立的教區,也是東亞歷史最悠久的教區,成立於1576年1月23日,現今管轄範圍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境。奉錫耶納聖加大肋納及聖方濟各沙勿略為主保聖人,格言為「科學與道德」(Scientia et Virtus)。.

新!!: 嘉模聖母堂和天主教澳門教區 · 查看更多 »

聖若瑟

若瑟(יוֹסֵף,Yosef;Ἰωσήφ)是《新约圣经》記載中耶稣的養父,聖母瑪利亞的丈夫,為大衛家族後裔。又稱為納匝勒的聖若瑟、勞工的聖若瑟、大聖若瑟等,新教譯作約瑟,天主教譯為若瑟。 聖若瑟被天主教會在傳統認為是聖人,可是在十九世紀末才確立其瞻禮日,對其瞻禮日是為每年的3月19日、以及勞工主保的瞻禮於5月1日。.

新!!: 嘉模聖母堂和聖若瑟 · 查看更多 »

蘇沙 (主教)

蘇沙主教(D.

新!!: 嘉模聖母堂和蘇沙 (主教) · 查看更多 »

耶稣

耶稣(4BC-30/33AD)(古希伯來語:יהושוע,拼為Yahushua,Ἰησοῦς,可拼为Iesous,Jesus),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以犹太教为基础开创了基督教,並被尊稱為基督或耶穌基督。 按照傳統基督教的信仰,耶穌視同三位一體的-神/主的位格之一,稱為「聖子」或「上帝之子」。為了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他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成為舊約聖經撒迦利亞書中所預言的彌賽亞(天主教思高譯本譯為“默西亞”),就是「受膏者」,神所膏的君王和大祭司。在公元元年左右的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童貞女馬利亞受聖靈感孕,生下耶穌。他三十歲開始傳道,宣揚愛神和愛人的福音,信他的人會永遠不死。傳道三年半,他被猶太祭司該亞法控告,被羅馬官府本丟·彼拉多總督判處死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這正好成就了耶穌降生的目的,他的死為世人的罪付上贖價。他三天以後復活,顯現給他的門徒看有四十天之久,然後升天,坐在天父的右邊。他還要榮耀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與死人,信從他的人將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新!!: 嘉模聖母堂和耶稣 · 查看更多 »

氹仔

氹仔(氹,漢語拼音:dàng;粵拼:tam5;注音:ㄉㄤˋ)(别称龙头湾、潭仔、窞仔,舊稱為龍環、雞頸;澳門本地的「--」(現代字)為異體字,古作「凼」、「窞」,數碼時代,由於內地字型中缺氹字,產生中國內地部份出版物顯示古字--)。在古代氹仔有被稱為「潭仔」,葡文名稱則從閩南語對「氹仔」的讀音tiap-á(近似「tiamp-a」)演變成「Taipa」及「Typa」,稱為 Ilha da Taipa,英文曾作The Typa,澳門的離島,是組成澳門的四大部份(區域)之一。氹仔原為一個獨立島嶼,現已和路環及路氹城連成一體。值得一提,位於橫琴島的澳門大學新校區根據法例劃分為氹仔的一部份。.

新!!: 嘉模聖母堂和氹仔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嘉模聖母堂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或澳門歷史古城區(舊稱澳門歷史建築群),是由22座位於澳門半島區域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05年7月15日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新!!: 嘉模聖母堂和澳門歷史城區 · 查看更多 »

澳門文物名錄

《澳門文物名錄》是受澳門法律保護之文物名單,類別分別有紀念物、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已評定之建築群和已評定之地點。現在的《澳門文物名錄》是在1992年11月18日由澳門總督韋奇立批准公佈。 已被評定之建築物,其工程、拆毀及破壞均受到澳門法令所限制,主要的有:.

新!!: 嘉模聖母堂和澳門文物名錄 · 查看更多 »

澳門旅遊學院

#重定向 旅遊學院.

新!!: 嘉模聖母堂和澳門旅遊學院 · 查看更多 »

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英語:Neoclassicism),是一種新的復古運動。興起於18世紀的羅馬,並迅速在西方世界擴展的藝術運動,影响了装饰艺术、建筑、绘画、文学、戏剧和音乐等众多领域。新古典主義,一方面起於對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亦即反對華麗的裝飾,儘量以儉樸的風格為主)。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刻意從風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並且知曉所模仿的內容為何。.

新!!: 嘉模聖母堂和新古典主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嘉模教堂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