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4 关系: 台灣,台灣日治時期,大內區,大正,安定里東堡,善化區,善化里東堡,哆囉嘓東頂堡,玉井區,鹽水港廳,赤山堡,蔴荳堡,臺南市,臺南廳,臺灣堡圖,臺灣清治時期,楠西區,楠梓仙溪西里,明治,新化北里,新化里西堡,新化東里,日,曾文溪。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台灣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台灣日治時期
大內區
大內區位於臺灣臺南市中央偏東,北臨官田區、六甲區,東鄰玉井區、楠西區,西鄰善化區,南接山上區,本區位於嘉南平原與山區的交界地帶,曾文溪自區內蜿蜒流過,70%屬於低海拔山坡地,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工商業不發達,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同時因為光害少,南瀛天文教育園區即座落此區。.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大內區
大正
大正()是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使用時間從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5日止。承續年號為明治,接續年號為昭和。.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大正
安定里東堡
安定里東堡,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包括今台南市的安定區中東部及善化區西南部一小塊地區。 安定里東堡北邊為蔴荳堡,東邊為善化里西堡、新化里西堡,南邊為外武定里,西邊為西港仔堡。.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安定里東堡
善化區
善化區是台灣臺南市下的一個行政區劃,是臺南市最正中央的行政區,地處臺灣西南部嘉南平原、位於曾文溪中游南側,屬熱帶季風氣候。2010年12月25日由原臺南縣善化鎮改制而來,北臨同市麻豆區、官田區,南鄰新市區,東鄰大內區、山上區,西接安定區等區。.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善化區
善化里東堡
善化里東堡,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即今台南市的中部地區。 依據1904年(日明治三十七年)出版的《臺灣堡圖》,善化里東堡將善化里西堡分割成東、西兩部分。兩堡均跨越曾文溪兩岸,南岸地區均隸屬臺南廳,北岸地區均隸屬鹽水港廳。 當時善化里東堡的北邊為赤山堡,東南為善化里西堡東部飛地,南邊為新化北里,西邊為善化里西堡本部地區,西北端為蔴荳堡。 1913年(大正二年)11月4日,善化里東、西堡行政區調整,曾文溪以北各庄改隸善化里東堡,以南各庄改隸善化里西堡;同時亦將位於溪北的新化東里蒙正庄改隸善化里東堡《臺灣總督府府報》〈府令第九十四號〉,1913年11月4日。 調整後的善化里東堡範圍包括原有東堡之溪北地區及西堡之東部飛地,包括今官田區東南部、大內區大部分地區及六甲區東南端一小塊地區。其北邊赤山堡、哆囉嘓東頂堡,東邊及東南邊為楠梓仙溪西里,西南邊為新化東里,西邊為新化北里、善化里西堡。.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善化里東堡
哆囉嘓東頂堡
哆囉嘓東頂堡,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即今台南市的東山區東南部。 依據1904年(日明治三十七年)出版的《臺灣堡圖》,哆囉嘓東頂堡西北邊及北邊為哆囉嘓東下堡、東邊為嘉義東堡,南邊為楠梓仙溪西里、善化里西堡東部飛地、赤山堡,西南邊為果毅後堡。 1913年至1915年(大正二年至四年),善化里東、西堡行政區調整,曾文溪以北各庄改隸善化里東堡,以南各庄改隸善化里西堡。調整後哆囉嘓東頂堡的南邊變成善化里東堡。.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哆囉嘓東頂堡
玉井區
-- 玉井區位於臺灣臺南市東方山區的一個盆地內,居台20線(南橫公路)、台3線與台84線三省道交會處,鄰曾文溪。目前發展為農作物產地及山區鄉鎮之中心。.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玉井區
鹽水港廳
鹽水港廳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 ,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劃分台南縣為嘉義、鹽水港、台南、蕃薯寮、鳳山、阿猴等六廳,鹽水港廳範圍東至三腳南山系,西至海,南至曾文溪,北至八掌溪、凍仔頂山系,廳治設於鹽水港街,下轄店仔口、前大埔、北門嶼、麻豆、六甲、蕭壟、新營庄(後改設布袋嘴)等七支廳,支廳下設鹽水港、頂潭、菁寮、舊營、新營、查畝營、果毅後、店仔口、安溪寮、海豐厝、番仔豐、番社、前大埔、蔴荳、寮仔部、茅港尾、安業、佳里興、蕭壠、漚汪、下營、西港仔、塭仔內、北門嶼、學甲、中洲、六甲、官佃、內庄等29區。 明治42年(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鹽水港廳廢止,鹽水港、店仔口、前大埔、布袋嘴等地併入嘉義廳,北門嶼、麻豆、六甲、蕭壟等地併入台南廳。1920年成立台南州,鹽水港支廳、店仔口支廳、前大埔支廳為新營郡,鹽水港設立鹽水街,亦代表縱貫線鐵路經過的新營已接替鹽水之地位,成為區域中心。.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鹽水港廳
赤山堡
赤山堡,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即今台南市的六甲區中西部及官田區北部。 依據1904年(日明治三十七年)出版的《臺灣堡圖》,赤山堡北邊為鐵線橋堡、果毅後堡、哆囉嘓東頂堡,東邊為善化里西堡東部飛地、南邊為善化里東堡、新化北里,西邊為蔴荳堡、茅港尾東堡。 1913年至1915年(大正二年至四年),善化里東、西堡行政區調整,曾文溪以北各庄改隸善化里東堡,以南各庄改隸善化里西堡。調整後赤山堡東邊及南邊均為善化里東堡,西南邊為善化里西堡。.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赤山堡
蔴荳堡
蔴荳堡,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即今台南市的麻豆區中東部及官田區西南部一小塊地區。 依據1904年(日明治三十七年)出版的《臺灣堡圖》,蔴荳堡北邊為茅港尾西堡、茅港尾東堡,東邊為赤山堡,東南邊為善化里東堡、善化里西堡,南邊為安定里東堡、西港仔堡,西邊為佳里興堡,西北端為學甲堡。 1913年至1915年(大正二年至四年),善化里東、西堡行政區調整,曾文溪以北各庄改隸善化里東堡,以南各庄改隸善化里西堡。調整後蔴荳堡的東南邊變成均為善化里西堡。.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蔴荳堡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臺南市
臺南廳
臺南廳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臺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 ,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廳」下設「支廳」,臺南廳下轄下轄安平、車路乾、大目降、灣裡、關帝廟、噍吧哖等六支廳,後廢止車路墘支廳。 明治42年(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台南廳合併鳳山廳及鹽水港廳的一部分(麻豆、六甲、蕭壟、北門嶼等地)為台南廳。範圍包括廳直轄(今臺南市東、中西、北、南與仁德區)以及灣裡、麻豆、蕭壠、北門嶼、六甲、噍吧哖、大目降、關帝廟、阿公店、楠梓坑、打狗、鳳山等12支廳。 File:1901 Taiwan.svg|1901年臺南廳位置,南側黃色地區 File:1909 Taiwan.svg|1909年臺南廳位置,亮藍色地區.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臺南廳
臺灣堡圖
《臺灣堡圖》,是1904年(日明治37年)完成的臺灣地形圖,比例尺為2萬分之1。繪製範圍涵蓋原住民主要居住地(蕃地)以外的平原、丘陵地帶,共計466張地圖(內含1張一覽圖)。.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臺灣堡圖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臺灣清治時期
楠西區
楠西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南市東北端,北臨東山區、臺灣省嘉義縣大埔鄉,東鄰南化區,西鄰六甲區、大內區,南接玉井區,曾文水庫管理局便位於本區(曾文水庫則位於嘉義縣大埔鄉)。 本區位於阿里山山脈尾稜地帶,四面環山,中央為大武壟盆地,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農業及觀光業為主。.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楠西區
楠梓仙溪西里
楠梓仙溪西里,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包括今台南市的楠西區中東部、南化區中部、玉井區中東部及大內區東南部。 依據1904年(日明治三十七年)出版的《臺灣堡圖》,楠梓仙溪西里北邊為哆囉嘓東頂堡、嘉義東堡,東邊為楠梓仙溪東里,南邊為內新化南里、外新化南里、新化東里,西邊為善化里西堡東部飛地。 1913年至1915年(大正二年至四年),善化里東、西堡行政區調整,曾文溪以北各庄改隸善化里東堡,以南各庄改隸善化里西堡。調整後楠梓仙溪西里的西邊變成善化里東堡。.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楠梓仙溪西里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明治
新化北里
新化北里,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即今台南市的新市區東北部及山上區西北部。 依據1904年(日明治三十七年)出版的《臺灣堡圖》,新化北里西北邊為善化里西堡本部地區,北邊為善化里東堡,東北邊為善化里西堡東部飛地,東邊為新化東里,南邊為外新化南里,西邊為新化里西堡。 1913年至1915年(大正二年至四年),善化里東、西堡行政區調整,曾文溪以北各庄改隸善化里東堡,以南各庄改隸善化里西堡。調整後新化北里的西北邊及北邊變成均為善化里西堡,東北邊變成善化里東堡。.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新化北里
新化里西堡
新化里西堡,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即今台南市的新市區西部。 新化里西堡北邊為善化里西堡,東邊為新化北里、外新化南里,東南邊為新化西里,南邊為內武定里、外武定里,西邊為安定里東堡。.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新化里西堡
新化東里
新化東里,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即今台南市的山上區中東部及大內區南端一小塊地區。 依據1904年(日明治三十七年)出版的《臺灣堡圖》,新化東里北邊為善化里西堡東部飛地、楠梓仙溪西里,東邊及南邊為外新化南里,西邊及西北邊為新化北里。 1913年(大正二年)11月4日,善化里東、西堡行政區調整,曾文溪以北各庄改隸善化里東堡,以南各庄改隸善化里西堡;同時亦將位於溪北的新化東里蒙正庄改隸善化里東堡《臺灣總督府府報》〈府令第九十四號〉,1913年11月4日。 調整後新化東里北邊變成善化里東堡。.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新化東里
日
日,一般指地球日,时间单位。.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日
曾文溪
曾文溪位於臺灣南部,是全臺灣第四長的河流,屬於中央管河川。曾文溪發源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東水山。流經台南市楠西區、玉井區、大內區、山上區、善化區、官田區、麻豆區、安定區、西港區、七股區、最後在安南區和七股區之間,流入臺灣海峽,全長138.5公里,流域面積1,176.7平方公里,源頭海拔高2,440公尺,其主要支流有塔乃庫溪、普亞女溪、草蘭溪、後堀溪、菜寮溪、官田溪等。歷史上曾文溪頻頻改道,被居民戲稱是「青瞑蛇」。昭和十三年(1938年)堤防竣工之後,河道趨於固定。 臺南市常以曾文溪為分界,劃分溪北、溪南地區。溪南地區似近都會區型態,以原臺南省轄市為中心;溪北則較近農村,中心聚落為原臺南縣政府所在地-新營,在生活圈及文化上與嘉義都會區關係密切。 曾文溪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全臺灣最大的水庫曾文水庫,即在曾文溪上游,此外,在曾文溪的支流上,尚有南化水庫及烏山頭水庫等,除了供水發電之外,也都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此外,由於曾文溪挾帶砂石與生物碎屑在出海口沉積,提供了大量養分,因而蘊育了河口地區豐富的底棲生物與浮游生物,也吸引了大批水鳥在此處棲息。著名的珍貴鳥類黑面琵鷺即棲息在曾文溪河口北岸,因此設有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台江國家公園範圍也包括曾文溪口。.
查看 善化里西堡和曾文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