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唐項浦海戰

指数 唐項浦海戰

唐項浦海戰,又稱固城海戰,是萬曆朝鮮之役中的海戰,發生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六月初五固城沿岸的唐項浦。最後朝鮮戰勝。 六月初二,李舜臣於唐浦海戰中擊潰日軍艦隊,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搜尋逃竄的日軍,但沒有成功。初四,李舜臣與李億祺的艦隊會合,朝鮮艦隊總數達到51艘戰船。同日,李舜臣得到在固城唐項浦沿岸一帶發現日軍艦隊的情報。他迅速率艦隊向唐項浦駛去,發現26艘日軍戰船(包括一艘旗艦)停泊在唐項浦,已經登陸的日軍在當地燒殺搶劫。 李舜臣派出一些偵察船試探日軍的防禦。日軍四艘大型戰船迅速以旗艦為中心一字排開。李舜臣採用唐浦海戰中類似的戰術,用龜船直衝向日軍戰船以破壞他們的隊形,其他板屋船則以密集火力對日軍戰船發起攻擊。 在龜船的撞擊下,數艘戰船迅速沉沒,引起日軍的恐慌。為防止日軍向岸上逃竄、屠殺百姓以報復朝鮮軍,李舜臣做出了退回海上的錯誤決定。朝鮮軍撤退使日軍受到鼓舞,在旗艦的領導下駛出唐項浦港口,追逐朝鮮艦隊,並用火繩槍進行攻擊。不過火力並不兇猛。 在日軍艦隊到達開闊海域之後,李舜臣迅速指揮朝鮮艦隊包圍日軍,並用龜船向日軍戰船猛衝。日軍旗艦瞬間著火,其主將陣亡。其餘日軍戰船試圖逃回港口,但遭到朝鮮板屋船的圍堵,被朝鮮艦隊全部擊沉。 Category:萬曆朝鮮戰爭.

14 关系: 万历唐浦海戰六月初五六月初六固城郡固城镇火繩槍萬曆朝鮮之役龟船李億祺李舜臣 (朝鮮)板屋船朝鮮王朝日本

万历

萬曆(1573年-1620年8月27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後由於國本之爭,神宗受权臣阻止不能立愛子為儲君,一怒之下三十年不上朝,史稱萬曆怠政,此時期也因為神宗容許朝廷官員羣黨的對立,而出現了東林黨爭,並利用明末三大案互相鬥爭。.

新!!: 唐項浦海戰和万历 · 查看更多 »

唐浦海戰

唐浦海戰是萬曆朝鮮之役中的海戰,發生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六月初二統營沿岸的唐浦。最後朝鮮戰勝。 泗川海戰之後,李舜臣率朝鮮艦隊開到蛇梁島休整。蛇梁島沿岸地形開闊,給予了日本海軍反擊的絕佳機會。6月2日,當李舜臣鼓舞朝鮮水軍的鬥志時,得到了龜井茲矩、得居通幸率21艘日本戰船攻至唐浦,在當地燒殺劫掠的消息。 當朝鮮水軍迫近唐浦的時候,李舜臣發現日軍主艦與其他戰船互相連結在一起。李舜臣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出擊時機,命朝鮮龜船猛攻日軍主艦。結實龐大的龜船很容易便撞毀了日軍的戰船,許多戰船瞬間沉入海中。隨後李舜臣下令用大炮進行猛烈攻擊,更多戰船被摧毀。順天府使權俊拈弓搭箭,射殺日軍將領得居通幸,朝鮮士兵隨後斬下了他的首級。另一名日軍將領龜井茲矩在家臣小川彌兵衛的掩護下逃走,小川彌兵衛傷重而死,但龜井茲矩順利逃脫。豐臣秀吉賜與龜井茲矩的一把寫有「龜井琉求守殿」字樣的扇子被朝鮮軍繳獲,事後,李舜臣便向朝鮮宣祖報稱擊斃了日本大名龜井茲矩。 日軍見將領被殺,驚慌失措,跳船逃跑,反應遲疑的都遭朝鮮士兵殺死。李舜臣命令登陸的朝鮮軍摧毀日軍的據點。隨後得到了有至少20艘日本戰船自巨濟島而來,對朝鮮軍構成巨大威脅的消息。李舜臣下令迅速撤退,此戰役僅進行了一天。 日軍在玉浦、泗川和唐浦的戰敗震驚了豐臣秀吉。六月廿三,豐臣秀吉便召集後方輸送糧草,命脇坂安治、九鬼嘉隆、加藤嘉明三大名糾集兵力攻打朝鮮水軍,拉開了閑山島海戰的序幕。.

新!!: 唐項浦海戰和唐浦海戰 · 查看更多 »

六月初五

六月初五,农历六月第五天。.

新!!: 唐項浦海戰和六月初五 · 查看更多 »

六月初六

六月初六,农历六月第六天。.

新!!: 唐項浦海戰和六月初六 · 查看更多 »

固城郡

固城郡(),是大韓民國慶尚南道南部的一個郡,位於統營半島上,西臨固城灣,東臨塘洞灣。面積517.06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55,950人。 下為固城邑及十三面。當地有蓮花山道立公園,和大量恐龍足跡化石。中部高速公路通过。.

新!!: 唐項浦海戰和固城郡 · 查看更多 »

固城镇

固城或固城镇可以指:.

新!!: 唐項浦海戰和固城镇 · 查看更多 »

火繩槍

火繩槍或稱火繩銃,是以火繩點火裝置來點火的銃械。火繩點火裝置是以緩慢燃燒的火繩先點燃引火藥(底火),引火藥起火後再點燃推進藥的機構。.

新!!: 唐項浦海戰和火繩槍 · 查看更多 »

萬曆朝鮮之役

-- 萬曆朝鮮之役(朝鮮方面稱壬辰之亂,朝鮮語:임진왜란(壬辰倭亂),日語:文禄・慶長の役),是1592年至1598年(大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間,日本豐臣政權與大明王朝、朝鲜國之間爆發的戰爭,也是明朝萬曆三大征之一。中國明朝為抗倭援朝,先后两次派遣军队入朝,与日军作战。 1591年(壬辰年),日本太閤(卸任关白)丰臣秀吉以「假道入唐」(唐,即代指中国)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要求請予協助。在久未獲答覆後,豐臣秀吉於1592年突然派兵入侵,朝鮮節節潰敗,並向宗主國明朝求救。隨即明朝指示派兵前來支援。這場戰爭波及到了朝鮮南部乃至全境,其間曾於1593年議和並休戰;但於1597年(丁酉年)戰事再度爆發。後期雙方陷入膠著,最後由於豐臣秀吉的病逝,日本军队於1598年全部从朝鲜撤退,而日本占领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明朝的行动最終失敗。.

新!!: 唐項浦海戰和萬曆朝鮮之役 · 查看更多 »

龟船

船是15至18世紀間,屬於朝鮮王朝板屋船級的大型戰船。在1592到1598年壬辰衛國戰爭期間,由於幫助朝鮮王朝對抗日軍船艦贏得數場海戰,龜船的威名遠播。然而,與一般流行的信念相反,在戰爭中朝鮮海軍的主流仍然是板屋船。 朝鮮海軍的大將李舜臣,被認為是有功於鼓勵海軍工程師(나대용)設計及建造這艘今日舉世聞名的船。在日軍侵朝的戰爭期間,他的龜船裝備了至少5種不同的火砲。李舜臣的龜船號稱具有鐵甲船的特色,然而這種主張是有爭議性的。他建造了3至5艘龜船,而在1782年,服役的龜船至少有40艘。.

新!!: 唐項浦海戰和龟船 · 查看更多 »

李億祺

李億祺()字景受,朝鮮王朝時期軍事人物。 本貫全州李氏,是讓寧大君第五代孫。17歲時通過武舉考試,並在對北方女真族的作戰中屢立戰功。1592年壬辰倭亂爆發時任全羅右水使,統轄全羅道西部的水軍。在壬辰倭亂期間,與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慶尚道右水使元均一起,多次對日軍戰船的突襲。在壬辰倭亂中,李億祺曾參加唐項浦海戰、栗浦海戰、安骨浦海戰、釜山浦海戰和熊川海戰。 李億祺與李舜臣關係密切,而元均則厭惡李舜臣。在1594年朝鮮對日本和談期間,李億祺隨李舜臣參加第二次唐項浦海戰。李舜臣被元均等政敵指控為妨礙和談,罷免了官職。此間,李億祺曾多次為李舜臣說情。 1597年丁酉再亂時,李億祺跟隨元均,率朝鮮水軍前往巨濟島,試圖攻打當地的日本水軍。但途中在漆川梁遭遇日本水軍的伏擊,大敗,李億祺投水而死。諡號毅愍,追贈兵曹判書、完興君。1600年,與李舜臣同被祀於忠愍祠。 為紀念李億祺,大韓民國海軍張保皐級潛艇的第九艘被命名為「李億祺號」。 Category:朝鲜王朝武官 Category:朝鲜王朝自杀人物 Category:全州李氏 Category:諡毅愍 Category:贈兵曹判書.

新!!: 唐項浦海戰和李億祺 · 查看更多 »

李舜臣 (朝鮮)

李舜臣(리순신/이순신,),字汝谐,本貫德水,朝鮮京畿开丰(今开城)人,朝鲜王朝‎時期名将,谥号忠武,死後追贈領議政,1604年朝鮮宣祖(李昖)追封其為孝忠仗義迪毅協力 宣武功臣,同列者有權慄和元均,加贈德豐府院君。 日本入侵朝鮮时期,李舜臣数次成功的在海上战术性的擊敗了日本人。改进了龟船,在近海骚扰日本朝鲜征伐军的海上供给,于国家即将完全沦陷的时刻,让日本知道朝鲜还是有一支抵抗力量的存在。其中鸣梁大捷和闲山岛大捷是李舜臣最负盛名的两场海战。1598年,李舜臣在露梁大捷中配合明军水师作战时,与明军鄧子龍老将军一起担任伏兵角色。日军失败后向外突围时在观音浦遭遇前来封堵的李舜臣和鄧子龍。两位将军不幸双双遇难,死後被朝鲜民族誉为民族英雄。.

新!!: 唐項浦海戰和李舜臣 (朝鮮) · 查看更多 »

板屋船

板屋船(韓語:판옥선),是約在朝鮮之役開始出現的大型戰艦。 板屋船體積龐大,約可乘載百人以上的軍隊。雖然其航行速度並不快,但是戰鬥時僅需數十人的水手便能靈活操作,為其優點。當時的朝鮮水軍常以板屋船為主力戰艦,搭配劍船、猛船等較小型的快船作為護衛,構成水軍艦隊。.

新!!: 唐項浦海戰和板屋船 · 查看更多 »

朝鮮王朝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新!!: 唐項浦海戰和朝鮮王朝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唐項浦海戰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