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唐毓衡

指数 唐毓衡

唐毓衡,四川省潼川府中江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光緒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181名。同年五月,經吏部掣簽,授即用知縣。.

8 关系: 县令吏部中江县光绪四川省进士殿試潼川府

县令

縣令,尊稱縣太爺、縣大老爺,雅稱為百里侯、邑侯、邑宰。是中國古代縣級行政區劃的最高官員名稱,掌握所管轄區域的行政、司法、審判、稅務、兵役等大權。县令下设县丞、主簿、縣尉、典史等。.

新!!: 唐毓衡和县令 · 查看更多 »

吏部

吏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長官稱為吏部尚書。「吏」指文職官員,多是「官吏」齊稱,相等於現代的文職公務員。 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唐朝前期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将主试权转礼部管辖。唐朝中期,尚书省职权为诸使职侵夺,本部对于官员的任免权力也日渐削弱。长官称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一度曾改称司列、天官、文部,旋复旧。后代相沿不改。唯宋代使职盛行,吏部职务为审官院、东西铨所掌,吏部尚书亦不治本部事。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吏部,其首長為吏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吏曹,首長改稱吏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吏部的機構。.

新!!: 唐毓衡和吏部 · 查看更多 »

中江县

中江县在中国四川省中部,是德阳市下辖的一个县,距成都64公里,德阳35公里,绵阳45公里,是最靠近成德绵经济带的百万人口大县。.

新!!: 唐毓衡和中江县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唐毓衡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新!!: 唐毓衡和四川省 · 查看更多 »

进士

进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新!!: 唐毓衡和进士 · 查看更多 »

殿試

殿试是古代中國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由唐高宗首創于显庆四年(西元659年),但规模不大。后来武则天于天授元年(西元690年)“策贡士于洛成殿”。后于宋开宝六年(西元973年)成为定例,由皇帝親自在皇宮中主持;有時皇帝會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這種形式傳至朝鮮、越南,也由當地的君主或親自、或派大臣主持。通過殿試錄取的就是進士,其中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

新!!: 唐毓衡和殿試 · 查看更多 »

潼川府

潼川府,北宋时设置的府。 重和元年(1118年)升梓州置,治所在郪县(今四川省三台县)。下领十县:郪县、中江县、涪城县、射洪县、盐亭县、通泉县、飞鸟县、铜山县、东关县、永泰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三台、中江、射洪、盐亭等县地。属潼川府路。元朝时,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四月,降为潼川州。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升为府。治所在三台县,領縣八。三臺縣、射洪縣、鹽亭縣、中江縣、遂寧縣、蓬溪縣、安岳縣、樂至縣。1913年废。.

新!!: 唐毓衡和潼川府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