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哈桑·皮爾尼亞

指数 哈桑·皮爾尼亞

哈桑·皮爾尼亞(波斯語:حسن پیرنیا、拉丁化:Hassan Pirnia;1871年-1935年)是二十世紀伊朗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他的政治生涯裡合共出任過24個官職,四度出任總理。 他的父親米爾扎·納斯魯拉汗是卡扎爾王朝時代的總理。皮爾尼亞曾經在俄國和法國受過教育,又出任過駐俄國官員,接著在1899年返回伊朗在德黑蘭建立了一所政治學校。在父親逝世後,他在草擬1906年波斯憲法上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1907年,英國君王頒授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榮譽爵級大十字勳章予他。他在擔任過外交部部長和司法部部長後於1915年至1924年四度出任總理。 皮爾尼亞在退休後出版了描述伊朗前伊斯蘭時期歷史合共三冊的著作,名為《古伊朗歷史》。他對伊朗的文化亦有卓越的貢獻,包括在1921年與阿卜杜勒侯賽因·泰穆爾塔什(Abdolhossein Teymourtash)和穆罕默德-阿里·福魯吉一起成立保護國家遺產機構。 皮爾尼亞的弟弟侯賽因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在1918年及1920年分別出任教育部部長及大臣,自1906年起參選每屆的議會選舉,多年擔任議會主席。侯賽因在1943年當選第14屆議會的德黑蘭代表,但他拒絕出任。.

目录

  1. 16 关系: 什叶派伊朗伊朗總理德黑兰穆罕默德-阿里·福魯吉穆斯圖菲·瑪瑪雷克米爾扎·納斯魯拉汗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馬利克·曼蘇爾·米爾扎·邵·薩爾坦納阿卜杜勒·馬吉德·米爾扎薩馬德汗·蒙塔茲·薩爾坦納艾哈邁德·蓋瓦姆艾哈邁德沙·卡扎爾波斯語法圖拉汗·阿克巴爾1906年波斯憲法

  2. 伊朗總理
  3. 波斯立宪革命人物

什叶派

什葉派(شيعة,,Shia,),來自شيعة علي(,Shia-ne-Ali)的縮寫,原意為阿里的追隨者,與遜尼派併列為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教派之一。什葉派與遜尼派各門派中的主要不同不在於教義問題,主要在於誰是穆罕默德「真正接班人」。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穆阿维耶什叶”、“奥斯曼什叶”和“阿里什叶”等,目前则專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穆罕默德堂弟及女婿)的人,遜尼派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他的岳父阿布·伯克爾。 什葉派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一般認為什葉派人口數佔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10至15%,然而某些什葉派人士稱有30至35%。68%至80%的什葉派伊斯兰教徒住在以下四個國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十二伊玛目派是什葉派中最主要的派別。2012年估計什葉派中有85%屬於十二伊玛目派。 什叶派是以古兰经及聖訓上記載,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論為基礎,也包括一些什叶派視為是聖書(Nahj al-Balagha)的書籍Esposito, John.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什叶派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伊朗

伊朗總理

伊朗首相或伊朗總理是伊朗自卡扎爾王朝伊始存在的政府職務,直至1989年廢除此職位。.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伊朗總理

德黑兰

德黑蘭(波斯語:تهران / Tehrān,)是伊朗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同時也是德黑蘭省省會,總人口達8,429,807人,它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並且是西亞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又是世界第19大的城市。 在20世紀,伊朗各地有大批民眾湧入德黑蘭定居,有意見認為德黑蘭的市區人口應要減少至少5,000,000人。德黑蘭有許多歷史上著名的清真寺、基督教堂、猶太會堂及琐罗亚斯德教的火廟。當代的德黑蘭是現代化的城市,高樓大廈林立,當中的阿扎迪塔及默德塔(Milad Tower)是德黑蘭的標誌性建築。根據生活成本指數顯示,德黑蘭在2008年是全球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以城市人口計算,德黑蘭是全球第19大的都市,國內生產總值排行第56位,城市群人口排行第29位。伊朗的歷史悠久,首都也隨著時代的推進而變遷,德黑蘭是第32個伊朗首都。德黑蘭的母語是帶有德黑蘭方言的波斯語,98%人口都使用母語,德黑蘭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波斯人。在前伊斯蘭及伊斯蘭時代早期,德黑蘭在祆教裡被稱為「拉伊」(Ray),亦即波斯古經裡的剌伽。.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德黑兰

穆罕默德-阿里·福魯吉

罕默德-阿里·福魯吉(波斯語:محمدعلی فروغی ذكاءالملك、英語:Mohammad Ali Foroughi,)是一位伊朗總理、教師、外交官、作家及政治家,出身自伊斯法罕一個家庭,在德黑蘭的精英學校接受教育。他在1907年成為了政治學院的院長。 1909年,福魯吉當選國會的德黑蘭代表,後來更先後成為了國會議長、內閣部長及三度出任總理,當禮薩汗辭任總理加冕為王的時候,福魯吉又代理總理一職。他在1912年成為了伊朗最高法院院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蘇聯軍迫使禮薩汗遜位,時任總理的福魯吉協助禮薩汗的兒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登基。在內閣倒台後,他被任命為法院部部長,及後轉任伊朗駐美國大使,但在他正式上台之前便在德黑蘭逝世,享年65歲。福魯吉曾經是共濟會的成員。.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穆罕默德-阿里·福魯吉

穆斯圖菲·瑪瑪雷克

米爾扎·哈桑·阿什蒂亞尼·穆斯圖菲·瑪瑪雷克(波斯語:حسن مستوفی、拉丁化:Mostowfi ol-Mamalek;1874年10月5日-1932年8月27日)是一位伊朗政治家,六度出任伊朗總理。.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穆斯圖菲·瑪瑪雷克

米爾扎·納斯魯拉汗

米爾扎·納斯魯拉汗·納伊尼(波斯語:میرزا نصرالله خان نایینی、英語:Mirza Nasrullah Khan Naini;1840年-1907年9月13日)是第一任伊朗總理。他在1906年波斯憲法落實後成為伊朗總理,成立了第一個合法的伊朗政府,政府在1906年10月7日獲國會通過。納斯魯拉汗在此前曾任外交部部長。他在逝世後被葬在塔傑里什(Tajrish)的伊瑪目扎德薩利赫清真寺(Imamzadeh Saleh)。.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米爾扎·納斯魯拉汗

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

最卓越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The Most Distinguished Order of Saint Michael and Saint George),簡稱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是英國榮譽制度中的一種騎士勳章,於1818年4月28日由威爾斯親王喬治(即後來的喬治四世)設立,當時他正代替其父王乔治三世,攝理君職。本勳章分為三等,依等第如下:.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

馬利克·曼蘇爾·米爾扎·邵·薩爾坦納

馬利克·曼蘇爾·米爾扎親王(波斯語:ملک منصور میرزا شعاع‌السلطنه、英語:Malek Mansur Mirza Shao es-Saltaneh,)是伊朗卡扎爾王朝的親王,他是穆扎法爾丁·沙的次子。 他在1880年出生於大不里士,由私塾啟蒙,在1901年至1902年及1904年擔任法爾斯總督,並在1921年10月12日至1922年1月20日出任伊朗總理。他從父親處繼承了獅子和太陽勳章。他在1922年11月6日於德黑蘭逝世。 Category:伊朗君主儿子 Category:伊朗總理 Category:卡扎爾王朝親王 Category:獅子和太陽勳章持有人 Category:伊朗皇冠勳章持有人 Category:奧地利利奧波德勳章持有人 Category:大不里士人.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馬利克·曼蘇爾·米爾扎·邵·薩爾坦納

阿卜杜勒·馬吉德·米爾扎

蘇丹·阿卜杜勒·馬吉德·米爾扎·艾因杜烏拉(波斯語:عین‌الدوله、英語:Abdol Majid Mirza;1845年-1927年)是卡扎爾王朝親王及總理。他是沙阿法特赫-阿里沙·卡扎爾(Fat′h-Ali Shah Qajar)的孫兒。.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阿卜杜勒·馬吉德·米爾扎

薩馬德汗·蒙塔茲·薩爾坦納

薩馬德汗·蒙塔茲·薩爾坦納(波斯語:ممتاز السلطنه;英語:Samad Khan Momtaz os-Saltaneh,)是伊朗卡扎爾王朝及巴列維王朝時期的外交官。 薩馬德汗·蒙塔茲·薩爾坦納在1869年出生於大不里士一個阿澤爾家庭,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伊朗人,兒子阿卜杜拉也是一位外交官。他的第二任妻子則是一位法國人,兩名女兒為其所出,其中一名女兒下嫁給一位律師,另一名女兒則下嫁一位文職官員。1921年3月,薩馬德汗被沙阿艾哈邁德沙·卡扎爾擢升為親王,有「殿下」的銜頭,並擁有法國榮譽軍團大軍官的勳位。他在1955年於巴黎去世,葬在大拉卡斯墓園。.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薩馬德汗·蒙塔茲·薩爾坦納

艾哈邁德·蓋瓦姆

艾哈邁德·蓋瓦姆(波斯語:احمد قوام、英語:Ahmad Qavam)是一位政治家,曾經五度出任伊朗總理。.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艾哈邁德·蓋瓦姆

艾哈邁德沙·卡扎爾

艾哈邁德沙·卡扎爾(波斯語:احمد شاه قاجار;英語:Ahmad Shah Qajar,1898年1月21日-1930年2月21日)是1909年7月16日至1925年10月31日在位的伊朗卡扎爾王朝沙阿,也是王朝的最後一位沙阿。.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艾哈邁德沙·卡扎爾

波斯語

#重定向 波斯语.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波斯語

法圖拉汗·阿克巴爾

法圖拉汗·阿克巴爾(波斯語:فتح‌الله خان اکبر、英語:Fathollah Khan Akbar,1878年-1967年)是一位伊朗總理,曾多度出任司法部部長,又是伊朗國會的阿瓦士代表。他在1920年10月出任伊朗總理,至1921年2月被賽義德·焦爾丁·塔巴塔巴及禮薩汗發動的政變拖累而下台。1967年,法圖拉汗·阿克巴爾在德黑蘭意外喪生。 Category:卡扎爾王朝 Category:伊朗總理 Category:1878年出生 Category:1967年逝世 Category:伊朗政府部長 Category:伊朗議會代表.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法圖拉汗·阿克巴爾

1906年波斯憲法

1906年波斯憲法是波斯立憲革命後波斯的首部憲法,由伊斯梅爾·蒙塔茲撰寫。憲法分為五章,當中許多條文經過長年累月而生成。穆罕默德·摩薩台在1953年被推翻後,憲法被大幅度修改。.

查看 哈桑·皮爾尼亞和1906年波斯憲法

另见

伊朗總理

波斯立宪革命人物